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136阅读
  • 0回复

胡适被提名参选诺贝尔文学奖揭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4-10-29
胡适被提名参选诺贝尔文学奖揭秘
2014-10-10 05:29:03 来源: 南方都市报(深圳) 有3人参与分享到
网易微博 0 易信 新浪微博 腾讯空间 人人网 有道云笔记 .
http://news.163.com/14/1010/05/A861DRSC00014SEH.html                                            


胡适1960年留影。


一年多前,曾在“新浪读书”看到一则消息《胡适入围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内容如下:近日,新浪读书从瑞典学院获知1951年至196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和评选相关信息。据瑞典学院提供的资料,在这12年里,中国作家当中仅有胡适一人曾在1957年被香港笔会提名并入围评选……据资料显示,共有49位作家入围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范围,而胡适止步于第14名,未能进入最终的“短名单”。

“香港笔会”提名胡适

为什么提名胡适的不是台湾的文学机构,而是“香港笔会”,因消息中细节尚付阙如,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最近,笔者偶尔翻看到台湾的一些资料,正好涉及胡适被提名之事,一扫之前的困惑。

台湾《联合报》1957年1月19日在第2版刊发一则消息《传我将推选胡适博士候选诺贝尔文艺奖金》,称诺贝尔评奖委员会曾致函香港中国笔会请推选候选人一位,该会主席黄天石乘此来台之便与文艺界人士会商推定人选,当地人士表示将推荐胡适,黄天石表示香港中国笔会将会同意此一推荐。

国际笔会香港中国笔会成立于1955年3月26日,参加成立大会的文坛知名人士有燕云、黄天石、罗吟圃、左舜生、易君左、水建彤、徐速、力匡等二十余人,第一任会长就是香港早期新文学推动者之一、小说家、资深报人黄天石(1898-1983),且任期长达10年。

从这则消息可以确定,是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函请香港笔会推荐候选人,而香港笔会主席黄天石之所以要在1月份访台与当地文艺界人士商定推荐胡适,是要在规定的1月31日提名截止前达成共识,把相关材料提交给诺贝尔评奖委员会。

中国笔会于民国20年(1931年)左右成立于南京,首任会长为蔡元培,林语堂任秘书,此后曾经常集会,抗战初期会员仍常聚会于重庆,后来停顿,该会到台会员在台北复会,并推罗家伦为会长。1957年1月31日前,即当年诺贝尔奖申请材料提交截止前,台湾的“中国笔会”尚未恢复活动(如恢复活动,黄天石代表的香港笔会访台,就应该很明确地和在台笔会成员商谈,而不是泛泛的“文艺界人士”会商了),更未和国际笔会恢复关系,推荐胡适参评诺贝尔文学奖自然就只有香港笔会出面了。

黄天石台湾之行和哪些当地文艺界人士会商推定人选,手头没有确切资料,无法细述。不过,推举胡适参评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出后,当时是在台湾文坛掀起一波浪潮的,关于此点,文史学者林建刚曾写有《胡适与诺贝尔文学奖》一文,提及台湾文学家余光中、何凡、孟瑶、林海音、琦君等人就联名给《自由中国》杂志写信,要求推荐胡适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不过,这篇文章没有注明写信的时间及《自由中国》刊发来信的时间,其实,把几个时间节点相对照,则一目了然:来信《建议推胡适先生为诺贝尔文学奖金候选人》写于1957年1月23日,发表于1957年2月1日出版的《自由中国》第16卷第3期,发表的时间其实已经超过了诺贝尔奖申请材料的提交时间,并无实际意义,所谓建议,只不过是广而告之而已。

胡适代表作的尴尬

《胡适与诺贝尔文学奖》一文中指出,提名胡适为文学奖候选人,最大的困难与尴尬在于胡适并没有多少文学作品。因此,为了证明胡适可以胜任诺奖候选人,这篇建议书中还给出了提名胡适的理由。其实,上述1月19日的《联合报》,就对胡适参选诺贝尔文学奖缺乏“代表作”做了辩解,涉及的部分不长,照录如下:

胡先生在新文学的“运动”上,厥功至伟,无与伦比;惟胡先生治学范畴甚广,非以文艺为专业,故在“创作”上,仅示人以吉光片羽,舍白话诗《尝试集》外,似难举出较完整的代表作。当时胡先生做“白话诗”,以开风气为主,恐未必真以诗人自许。三十年来,胡先生不弹此调久矣,与去年诺贝尔文艺奖金得奖人西班牙诗人希梅尼斯对于诗的“老而弥坚”,显有距离。以下(疑为上之误———笔者)届“纪录”为准,胡先生“适”否做本届“选手”,殆不无可议之处。胡先生既是我们“国之瑰宝”,似不宜轻于“现宝”才是。

至于在《自由中国》杂志上和余光中等人联名推举胡适的知名文学家何凡(林海音丈夫),则在1月29日的《联合报》写有《再谈诺贝尔奖金》一文,提出有人顾虑把“胡适”这一张王牌打出去,如果得不到,面子上不好看。他一方面认为“这些考虑的出发点都是基于爱护胡先生,是值得重视的”,另一方面又表示,过去获奖者几乎是清一色的白种人,近年则连续有黑人和黄种人入选,似有逐渐修正其种族偏见的趋向,甚至期待“也许是因为几个白种大国争持不下,评判员反而索性给一个黄种国了事”。

对于胡适文学作品少的问题,何凡认为并不足虑:

考察一下过去诺贝尔文学奖金的授与,罗素是以哲学而获得的。丘吉尔得奖的代表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这是一部纯粹的战史,几乎连“报告文学”都攀不上……

我们看到,诺贝尔奖金负责者在选拔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以外的当选人时,似是很重视其是否国际闻人,若然,胡先生自然最合适了(听说二次大战前,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曾经建议过以胡先生为得奖人)。

何凡的奢望,自然最后是落空的。不过,他在文章最后有一段话,可称为“神预测”,似未见人提及:

连日我写了关于李政道与杨振宁的文章,觉得两人成就的确轰动了世界,会不会今年诺贝尔的物理学奖金光降到他们的头上呢?我的脑子里是有这种“吃一望二眼观三”的奢望的。

文学家力荐诺贝尔文学奖落空,预测自己并不熟悉领域的物理学奖却一语言中,也是佳话一桩。

缺少翻译导致知名度低

《胡适入围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对胡适未能进入最终的“短名单”的原因,附录了瑞典学院提供的评语原件,并称评语为:“胡适,被提名为中国哲学史资深专家,但因缺乏翻译作品和胜任评估其作品的评委,使得该提名没有被进一步审议。”

对于评语原件的语言,我完全是门外汉,本不能置喙。不过,我把该文链接提请旅居瑞典的翻译家、散文家王晔女士,她给我如下答复:

你附的链接看了。我觉得意思还是不确切。我觉得意思是这样的:

胡适,该提名人基本是个中国哲学史专家,但缺少翻译,也难以获得关于他的有质量的见解,因而这个提名不能得到进一步的审核。


所以,这里有两个问题,并没有直接说是评委没有能力去评定胡适。固然这个成分也有,但表达完全不同。比如说,这也可以是胡适本人在西方知名度并不高,所以,翻译才少。

另外,我不清楚这个14是什么号码,是真进入了前14位名单吗?我有点怀疑的。有兴趣并有条件的朋友,不妨继续去探讨。

(作者:吴心海,现代文学史研究者,著有《文坛遗踪寻访录》等)
[ 此贴被南山在2014-10-29 19:39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