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6119阅读
  • 8回复

关于归姓胡氏和东汉胡广的疑问和探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6-07-22
东汉胡广,历事东汉的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为官三十多年,可谓六朝元老。他清廉正直,明辩是非,不畏权势,一心匡扶东汉的时局,有“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广”的美誉。其弟子蔡邕的文集中屡屡提到归姓胡子国和胡广的渊源,但是后来的史书和胡广本支的谱牒上均未提及。而且在《陔余丛考》引《世说》云:“胡广本姓黄,以五月五日生,父母藏之葫芦,投于河。有人收养之。及长,有盛名。”又《太平御览》卷31引《世说》:“胡广本姓胡,五月生,父母恶之,置瓮中投于江。胡翁闻瓮中有啼声,往取之,养为子。”

(此图片摘自《中华姓氏通史-胡姓》)
所以说胡广的身世很是复杂,不过这方面的证据太少也无所考证,一些历史文化学家和研究胡氏家谱的胡海先生等人现在似乎已经排除了胡广改姓的可能,而最有可能就是归姓胡氏国的后裔,因为其弟子的文集中的内容中是数次提及归姓胡子国,其证据比其他说法也更具有考证性。所以这可能就意味着很大一部分胡氏就是所谓的归姓胡子国的后裔,但是光光蔡邕的文章对完全考证还不能说是很绝对的证据,很多实事还有待大家发掘和考察,这些历史的重任和疑案就要靠大家了。



(图片摘自《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
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胡氏宗亲网》,打造胡氏寻根第一网
联系方式:
eMail:swordfly369@163.com
QQ:240354002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6-10-13
以下是关于归姓胡子国的简介:

归姓起源与尧舜时代的后夔,被称为归夷,是东夷集团的一支,原居于河南商丘一带,后来遭到商王武丁的讨伐,被迫四处播迁。除一部分留居中原建立归国外,大部分归人不愿臣属于商而向南迁移。其中一支归人迁居于颖州汝阴(今安徽阜阳),在此建立起胡子国。

《路史·国名记己》记载:“胡子国归姓。归姓,夔出。”又《路史·国名记戊》记载:“盖楚之所立。”这个胡子国为楚国所立(豺-才+出)国的后代。楚国灭础后,将其后代迁于汝阴西北的胡城,即今安徽阜阳。楚国就将(豺-才+出)的后代转封于此为胡子国。胡氏国子孙就以故国国名归为姓。

公元前495年被楚灭,战国时为楚邑。春秋时被楚灭掉后,其国君子孙中有称胡氏的。归姓胡子国的历史比姬姓胡子国还要早,屡见于卜辞和金文,周初甲骨及周穆王时的铜器铭文都多次提到胡麸、胡侯。1973年在陕西蓝田出土了一件西周晚期的麸叔鼎。铭文中所说的麸国,就是文献中归姓的胡国,其地在今安徽阜阳,是自成周通往淮水流域的必经要地。而归胡的历史可上溯到殷商时期,是殷商时期就有的封国。

归姓胡子国为楚国所封,成为楚国的附庸。它位于楚国的东北方向,处于楚国与吴国的缓冲地带。这时正当吴王阖闾的强盛时期,吴人经常从淮北进军,西上攻楚。《春秋·定公四年》“公会刘子、晋侯、宋公、蔡侯、卫侯、陈侯、郑伯、许男、莒子、邾子、顿子、胡子、滕子、薛伯、小邾子、齐国夏于召陵,侵楚。” 同年11月,吴国联合蔡、唐两国,大败楚国于柏举,攻破了楚都郢城,楚昭王逃到随国。

《左传·定公十五年》曰:“吴之人楚也,胡子尽俘楚邑之近胡者。楚既定,胡子豹又不事楚,曰:‘存亡有命,事楚何为?多取费焉。”’胡子豹乘吴国军队攻进楚国都城之机,占领楚国邻近胡国的地方。

公元前505年,楚在秦国的救援下,收复了国土,并把国都迁至都(今湖北钟祥县西北)。楚作为大国,几年后很快恢复元气。这时吴、越两国连年交战,无暇对付楚国,于是楚国有机会向那些跟着吴国攻楚的小国首先开刀,报召陵之怨。胡国首当其冲。

公元前495年,楚师大举进攻,很快就灭掉了胡国,俘虏了胡子豹。至此,归姓胡子国的历史就结束了。

归胡亡后,其子孙为追念祖先,分成二姓,一是以国为氏,即胡姓;一是以姓为氏,即归姓。《通志·氏族略》记载得很清楚:“胡子国,归姓,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或以姓为氏,以姓为氏者世居吴郡(今江苏苏州)。”

归胡的地望在颖州汝阴,古代文献多有记载。《春秋·昭公四年》记载楚子、胡子伐吴,杜预注明胡国在汝阴胡城,战国时属楚。《太平寰宇记》则说胡城在汝阴县西北二里处,是春秋时胡子国的故地。在今安徽阜阳市,除胡城这一古迹外,西北有女郎台,据说是胡国之女嫁给鲁昭侯为夫人,于是筑台表示对胡女的礼遇,俗称女郎台。


归姓胡子国封于商代,比陈国和姬姓胡子国的历史都要找,但是现在的胡氏谱牒上却没能找到自称是归姓胡子国的后裔,但是归姓胡子国的后代是肯定存在的,却没有人自称是归姓胡,这也许和安定胡氏的鼎盛和荟萃有关,而且宋代以前的胡氏谱堞几乎不太有,后来的人因为祖上不怎么出名,有的把自己本族世系也忘了,从而纷纷归于安定胡下。
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胡氏宗亲网》,打造胡氏寻根第一网
联系方式:
eMail:swordfly369@163.com
QQ:240354002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6-10-15
“宋代以前的胡氏谱堞几乎不太有,后来的人因为祖上不怎么出名,有的把自己本族世系也忘了,从而纷纷归于安定胡下。”站长高见。
    既然“宋代以前的胡氏谱堞几乎不太有”,那么胡氏的世系又是根据什么得来的呢?希望有人作考证。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6-10-16
详见《大通考·世系卷》,宋代之前就修谱的也是有好几种的,宋代之后普遍见到的就是华林谱
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胡氏宗亲网》,打造胡氏寻根第一网
联系方式:
eMail:swordfly369@163.com
QQ:240354002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6-11-20
归姓胡氏始终是个难以解决的迷啊
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胡氏宗亲网》,打造胡氏寻根第一网
联系方式:
eMail:swordfly369@163.com
QQ:240354002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6-11-20
野史里说乾隆姓‘陈’不知何故?看来“华林”谱已处于风口浪尖啊!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6-12-06
胡广为归姓胡,这几乎不用讨论,因为诚如楼主所说,广公的墓志上就是这么说的,但是胡广公的后世子孙,却不这么讲,偏要说自己是满公苗裔,这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试问当今天下胡氏,有谁不说自己是满公后裔?!胡氏是一个多源的姓族,这是史家公论,如春秋时期归姓胡子国和姬姓胡子国,亡国后他们的后世都有以国号为姓氏的,也就是说光以国号为姓氏的胡氏就有两个起源,另外还有相当部分的少数民族后来姓胡氏,这大概跟大汉民族称一些少数民族为胡人有关.但如此多的起源,大家现在都只认满公,谁又能说个不字?!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6-12-06
因为史载胡广为南郡华容人,所以现在华容胡氏都认胡广公为其祖,广公的后裔也就被称作华容胡氏.明正统二年的华容胡氏谱序称:"我族自周武王以上女太姬嫁给阏父之子满为妻封陈备恪谥胡公此得姓受氏之所由也."明正德六年续谱序称:"我胡氏发源虞阏父之子满以谥为姓",清康熙四十六年谱序中说:"胡氏为满公苗裔"
[ 此贴被胡喜全在2006-12-06 19:48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5-31
  1. 胡, 则不然, 并非独立小国, 而是陈之附庸, 即陈国宗室之内, 有一支以始君之谥号为附庸之名者, 即胡。归姓, 即以更早始祖帝舜之姓为姓。归, 即妫也。两字古今同音。同音即可假借, 顾先生做学问认真, 心中存有疑窦, 自然不好贸然下结论, 所以用“不详其出”作结。

以上文字见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4332&page=e&#a

这个说法很新颖,归姓即妫姓,又有“归”之意,而见《太傅胡广碑》记载“○太傅胡广碑 公讳广,字伯始,南郡华容人也。其先自妫姓建国南土曰胡子,《春秋》书焉,列于诸侯,公其后也。”,可见两者相符。但又见《陈留太史胡公碑》里面记载胡广为楚国之后,可见该碑文与前两者又自相矛盾。
,
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胡氏宗亲网》,打造胡氏寻根第一网
联系方式:
eMail:swordfly369@163.com
QQ:240354002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