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796阅读
  • 24回复

[名人荟萃]中国的人间国宝——胡中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6-11-14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6-11-14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6-11-14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6-11-14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6-11-20

砚 以 用 为 本




       今天,谈起“砚以用为本”这个话题,许多人可能不以为然,因为当代人基本不用砚,有的甚至不知道砚为何物。的确,砚作为我国一种传统的书写用具,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成为历史。当代人的书写不但不用砚,而且连笔都不需要,电脑键盘取代了笔墨纸砚,广泛运用于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之中,既方便节能,又提高了效益。这不能不说是我国书写工具的一次革新,一大进步。要想重新启用传统的书写工具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喜欢砚的人多数将其作为工艺品、艺术品来收藏。从实用的角度来看,砚似乎成为了中国书画的专用品,而随着书画墨汁的出现,真正用砚研墨的书画者并不多见,多数成了摆设或盛墨的器皿。
  因此,在当代的制砚业中,追求砚的欣赏性、艺术性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尤其是近十几年来,随着国内艺术品市场的兴起,全国各砚种的制作业均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许多砚种的制作技艺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的行列,有国家级的、省级的、市级的和县级的,砚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形式,得到了社会和各级政府的认可。当年的手艺人也就成了文化人,制砚人的社会地位由此得到了提高。各种展览、展示、评比活动频频在全国各地的举办,虽然多数为市场行为,但对促进砚的销售,同行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等方面却是个好的机会,对砚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推动的作用。出现这样的繁荣局面,无疑得益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得益于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得益于市场经济。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如片面的追求砚的欣赏性、艺术性就是其中之一。有的砚越做越大,大到十几吨重,有的砚雕饰纹样繁多,砚堂砚池过小,有的砚立了起来成为观赏品,有的纯属观赏石,等等。使砚的实用性逐渐降低,甚至消失。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不用砚的结果。制砚的不用砚,买砚的也不用砚,对砚和砚艺术性又缺乏正确的认识,总以为砚的艺术性在于雕刻,雕刻越多越细,体型越大,图案越多越繁,其艺术性就越高。这样的砚在当今的市场中不为少见,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有可能成为一种常态。其实,不用砚,不等于不要砚的用。用不用砚是一回事,要不要砚的用又是一回事。
  而今,曾一度走红的艺术品市场已开始降温,砚的市场也是如此,如何去面对?成了砚界同仁普遍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市场的兴衰我们无法掌控。而如何把砚做好,正本清源,使砚回归到自己的发展轨道上来,这是我们应该做而又能做到的事情。
  “器以用为功。”(宋?米芾《砚史》)砚是我国文房中的一种器具,用自然是第一位的。千百年来,砚在用的过程中得以发展和提高。砚的欣赏性、艺术性就存在于用的形式之中。下面就此谈点个人的肤浅只见:

一  用是砚的本质特征
  砚具有实用与欣赏的双重性。实用是砚的第一性,欣赏是砚的第二性。砚的实用性决定着砚的欣赏性,砚的欣赏性从属于砚的实用性。失去了砚的实用,也就失去了砚的欣赏。
  砚的实用,具体体现在研墨的功能和发墨的性能两个方面。研墨,即在砚的形式上必须要有一定面积的砚堂和砚池。砚堂用于研墨,砚池用于蓄墨,两者是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实用功能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砚的形式美的内容之一。发墨,是针对砚的材质而言,是一个专用术语,是人们在砚上研墨时的一种感觉、一种现象、一种效果。当代人很少用砚,对发墨的理解很容易与磨墨、锉墨相混淆。磨墨即研墨,是人们在砚上研磨的一种活动;而发墨、锉墨则是人们用墨于砚上研磨时,在感觉和视觉上的一种反映,一种现象。砚的石质过粗,研墨时就会出现锉墨的现象。砚的石质过于坚细,研墨时就觉得磨不出墨汁来,称为拒墨。发墨的砚石既坚又润,研墨时既不锉墨也不拒墨,而且便于用后清洗。宋代大文豪苏轼在《评砚》中说:“砚之美,润而发墨,其它皆余事也。”可见,发墨也是一种美。
  砚的欣赏,即人们从砚的形式中所领略到的趣味和美感。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砚的材质美,包括质地美和天然纹理美;二是制作美,即砚的造型美,包括砚堂和砚池的形式,雕刻与图案等。不同的材质、不同的造型、不同的图案纹饰、不同的表现手法,产生了不同形式的砚,形成了砚的多样性。
  砚的实用与欣赏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两者在砚的形式中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缺一不可。如果一方砚没有了砚堂砚池,即使雕刻得再多,面积再大,图案再美,也与砚无缘。不过,历史上有一种光板砚,即砚板,没有任何雕刻纹饰,留着以后雕刻或作观赏,这属于个案,不在其内,这里说的是普遍现象。而实用必须以一定的形式来体现,任何一种形式都可以成为美的形式,这美的形式,即砚的造型和造型中砚堂砚池的形式,雕刻纹饰与雕刻手法等相互间的和谐统一,如箕形砚、抄手砚、蝉形砚等,在这方面就作了很好的诠释。




二   用是砚的发展动力
  因为人们书写的需要产生了砚,而砚又在书写中得以发展和提高。
  纵观砚的发展史,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从新石器时代研磨器的问世到汉砚的兴起;二是汉代砚的确立到南北朝独立成形砚的出现;三是唐代采用专用石材制砚到宋砚的完善;四是元代之后砚趋向欣赏性的发展。这每一个阶段的转变,都是人们在用的过程中,对砚的材质、形式有了新的要求、新的想法和新的发现后而进行创新的结果。如在材质上,从一般的石到陶、瓷、漆等,再到专用的端溪石、龙尾石、红丝石、洮河石等,又如在造型上,从单一到多样,从粗简到精致。如果不用砚,人们对砚的认识了解可能只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这样的话,就很难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和发展。
  在用砚中,能增进对材质进一步的认识,能体验形式的实用程度,能提高对砚的鉴赏能力。但愿我们制砚的、藏砚的、喜欢砚的都能去用用砚,这对自己的制砚、藏砚和爱好都是十分有益的。也许对砚的用与美,从此有一个新的认识。一位制墨师傅曾经告诉我说:用瓶装墨汁写的字,五十年后会自然消失。这一说法是真是假?一时无法验证,如果是真的话,那么,在书画的创作中用砚研墨就显得更有必要性了。
  用是对砚文化最好的传承。历史上许多有关砚的诗词歌赋,论文专著,就是人们在用砚过程中产生的,或赞美、或评述。这些文献的问世,为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起到了引导作用,丰富了砚的文化内涵,而且成了后人研究砚的珍贵资料。如宋代米芾的《砚史》、苏东坡的《龙尾砚歌》、黄庭坚的《砚山行》、杜绾的《云林石谱》、唐积的《歙州砚谱》等等,对砚的产地、砚坑、石品、开采、制作、造型、鉴赏等均有着详细的记述。而今天,人们不用砚了,即使是文化名人对砚也缺乏了解和研究,与古人相比是一种不足,对砚文化的发展来说,也是一种缺失。


  
三    用是砚的主题内容
  砚的制作,旨在体现砚的用。以美的形式来体现用的功能,是我们在制砚中应该遵循的一条法则。
  实用、材质、造型是构成砚的三要素。造型,是砚的整体形式,是人工利用某种材质体现实用功能的外化、美化的形式,是在确定了砚种之后对砚名称谓的根据,是具象的、多样的;材质,是砚的物质条件,是确定砚种名称的依据,是决定实用功能优劣的基础,是具象的、多样的;实用,是砚的主题内容,依赖于材质和造型来体现,决定着砚的存在,既是抽象的,又是稳定的。例如,长方龙尾砚,长方是造型,龙尾是材质,砚是实用功能的体现。不同的材质,不同的造型,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砚,比如三足圆形陶砚、多足辟雍瓷砚、长方镂空铁砚、椭圆形端砚、莲叶形歙砚、天然形红丝砚、八棱形澄泥砚,等等。不难看出,在砚的三要素中,造型,材质都是为实用服务的,用才是需要表达的主题内容。
  砚的制作属于雕刻工艺门类,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可是,砚给人感受更多的是它的工艺性,其实工艺也是一种美,一些精美的雕刻工艺品本身就是雕刻艺术品。
  工艺与技术是有区别的,工艺品不同于工业品。砚的雕刻工艺,即制砚者从砚石到砚的形成,所体现出来的一切方法和技巧。而在现实中,人们对工艺的了解多数是有偏颇的,认为工艺仅仅是技术,而忽视了通过工艺所创作出来的产品形式所具有的美感,以及这种美感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其实,这就是艺术的感染力。如原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在《论文学》中所说:“艺术的创始人是陶工、铁匠、金匠、男女织工、油漆匠、男女裁缝,一般地说,是手工艺匠,这些人的精巧作品,使我们赏心悦目,它们摆满了博物馆。”同理,制砚工匠和他们的精品之作,也是如此。
  艺术是通过形象塑造来反映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砚虽然不是纯欣赏的艺术形式,但就其形式的塑造而言,就砚雕艺术来说:依然离不开生活,依然需要表达思想情感,依然需要创作的灵感和激情。此外,还需要扎实的砚雕技艺,需要对砚的深度理解,需要一定的美术基础,需要相应的艺术修养等多方面的才能。砚的艺术性,就在于实用与欣赏、内容与形式、材料与人工在整体形式中的有机结合与美的统一,具体体现在砚的形式美之中。形式是艺术的载体,是美的主要内容。我国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曾说:“形式就是内容”。这对砚来说,是非常贴切的。有些砚也许没有什么思想内容,但其形式很美,这种美应该说也是艺术性的体现。
  砚是一种雕刻艺术品,但不是所有的砚都是雕刻艺术品。例如,同样是一首歌,演唱者的水平不同,其效果是不同的。不是只要能唱,歌声就能感人,就是歌唱艺术家。砚具有多元化,历来就有高、中、低等级之分。就砚种而言,主要在于材质,古人对名砚的划分就来此;对具体的一方砚来说,一是材质,二是制作。一方好的砚,往往是两者的完美结合。这与玉器、印章、家具等有着相同之处。而天人合一,则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不忘初心,“砚者,研也,研墨使和濡也。”(汉?刘熙《释名》)以上所谈,不妥之处,还请各位专家同行批评指正。
  

                                                                                                                                                     2016年11月5日
                                                                                                                                    第四届中华砚文化高峰论坛
                                                                                                                                                 胡中泰发言稿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