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346阅读
  • 3回复

上海 松江(青浦) 明经胡氏延臻公甲派裔孙胡宝瑔支系家乘(2017.08.03)----胡祖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6-11-07
— 本帖被 南山 执行合并操作(2017-08-03) —
上海 松江(青浦) 明经胡氏延臻公甲派裔孙胡宝瑔支系家乘

(寻求补充修改中)
(2017.08.03)
胡祖庆
说明:因仅为素材稿,暂省略前言或序。

居地  1700左右年由徽州府歙县方塘迁居松江府娄县。1763年乾隆皇帝恩准正式入籍青浦后移居松江。约1920年胡宝瑔二房六世孙胡午峰(胡承巽)起移居上海。

请下载全文:


下载地址:上海 松江(青浦) 明经胡氏甲派裔孙胡宝瑔支系家乘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6-11-07
以下为旧版供参考:


题名   上海 松江 明经胡氏家谱
注明   1700年由安徽歙县迁居松江府。1763年正式入籍青浦移居松江。
居地   1700前居住安徽歙县方塘,1700年起居住松江,1922年起居住上海市。

始迁祖胡宝瑔起另定字辈如下:
宝鼎传家  世承祖德  儒业(共32字,以下22字记载缺失)
始先祖 明经公 胡昌翼
始迁祖 恪靖公 胡宝瑔
名人   胡昌翼、胡宝瑔、胡鼎蓉、胡履吉(胡家锟)
摘要   胡廷对--胡宝瑔--胡鼎蓉--胡传禮--胡履吉(胡家锟)--胡协生(胡世範)--胡午峰(胡承巽)--胡祖炎、胡祖森、胡祖科、胡祖坤、胡祖庆


始先祖 明经公 胡昌翼 897-965)字宏远,号眉轩。唐昭宗小儿子。公元897年8月宣武节度使朱全忠的部下韩建尽将诸王斩尽杀绝于十六宅。 不久, 已有生孕的淑妃何氏被昭宗李烨立为皇后。第二年正月,唐昭宗在朱全忠的胁持之下,无奈起驾迁往洛阳。二月迁都人马淄留陕州。三月何后产下一男婴。四月,皇帝将小皇子托付与徽州人士胡三公。胡三公临危受命,不顾个人安危,将皇子带回婺源考川。昭宗从陕州到洛阳不久就被朱全忠杀害, 九位皇子也惨遭杀害。 何后之子与胡三公来到考川之后认胡三公为义父,并改姓胡,取名胡昌翼。几年后,年少的胡昌翼登后唐庄宗同光三年(公元925年)明经科进士,明经胡氏由此得名

二世祖 胡廷臻 胡昌翼三儿子,字以福,后唐清泰甲午年(934)九月十五生,宋大中祥符甲寅年(1014)十月殁,享年81岁,娶程氏,合葬考水焦坑口,育二子十孙,长子文昊,次子文晟。文昊又生四子:令福、令勤、令诜、令,文晟生六子:令恭、令宝、令询、令绪、令极、令敏,以天干地支分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派,世居婺源考水。人丁兴旺,代有名儒。当时在考川村就有明经书院、云峰书院、石丘书院、令尹书屋等多座。并由胡云峰、胡梅岩等大儒讲学,一时前来考川村就学的学子络绎不绝,人满为患。在琅琅书声的熏陶下,考川明经胡氏闻人迭出:宋绍圣四年(1097)胡伸、胡伋兄弟同登何昌榜进士,兄弟联芳一时轰动徽州府,此后又涌现了群星灿烂的七大贤哲......

三世祖 胡文昊
四世祖 胡令福
十二世祖 胡德芳

上海 松江 明经胡氏
始迁祖 胡宝瑔1694-1763) 字泰舒 号饴齋晚号瓶菴又称蘭筍。谥恪靖。明经胡氏三十四世。
曾祖父 惇五公 胡守倫 明经胡氏三十一世。誥赠荣禄大夫。
曾祖母 汪氏 誥赠一品夫人。
祖父 诚之公 胡希烈 明经胡氏三十二世。誥赠荣禄大夫。
祖母 汪氏 誥赠一品夫人。
父亲 教授公 胡廷对 字庚云 明经胡氏三十三世。世居徽州府歙县方塘村。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由贡生授娄县教谕,代理县事,升任常州府教授。喜欢松江府风土,因而留居下来。心于礼制品行,为人端方纯厚,训导子弟尤为严格,一门之内整肃如朝廷典礼。儿子八人都以才学称道于时。 后因小儿子胡宝瑔官任河南巡抚,赠给他相应的官衔。誥赠荣禄大夫。约1720年移官常州府教授,1727年因病逝于任上。
母亲 洪氏 誥赠一品夫人。
父亲胡廷对为松江教谕时胡宝瑔随从父亲宦游学习,于是家居娄县。雍正元年(1723年)乡试中举。乾隆二年(1737年)考授内阁中书,入军机里行(散官名)。胡宝瑔知识广博,通晓世务,凡直省土俗、官职、兵制因革利弊,无不详细查验核实。太傅鄂文端尔泰十分倚重他。当时有旨度地奉天三省,奏请让胡宝瑔同往,自土默特、噶尔沁诸部落经医无闾(山名)、松花、黑龙二江,行二万二千余里,审其山川形势,辨其事物所宜,无不了如指掌。还朝汇报,升任内阁侍读,奉特旨选拔为福建道监察御史。在知无不言。转户谏垣四年遇事侃侃而谈,科给事中,选任顺天府丞。当时金川土番强横,皇上命大学士傅恒经略军务,胡宝瑔随从前行,紧急军事文书频发,瘴毒不断侵袭,有时三昼夜只能吃一餐,他竭力奉公,不辞劳苦。胜利归来,以军功升为府尹,转宗人府丞,不久选任,瘴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奉命审理中州御案,释放无辜,有神明之称。晋升兵部右侍郎,仍管府尹事。不久选拔为山西巡抚,历调湖南、江西、河南诸省。所至之处,审理冤狱,整顿军队,救济饥民,纠弹贪官,谨守关隘,清除奸豪。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江西两任,编派湖船以救援行旅之患难,疏通商贩以济助江浙之饥荒,严禁广信非法开采,杜绝奸宄钻营牟利。两次巡抚河南,则筹划赈恤以拯救被涝之民,抓紧疏浚以改善防河之策,一下子使干支诸河六十七道得以疏通畅流,增加良田数万顷。最后堵塞杨桥决口,拯救五十余州县之民,速告河坝合拢。大工告成,胡宝瑔却因积劳成疾去世于官任上,享年七十。吏民闻之满城皆哭,消息传之四境皆哭。乾隆皇帝更为难过,特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予以祭葬,御制碑文,谥恪靖。 《全国胡氏大通考增订本》中“娄县(松江)胡氏谱序”中称:袁简斋(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的号)大令作中丞泰舒胡公(泰舒为胡宝瑔的字)传云:世居徽州,以理学世其家,祀文庙者七人,是其证也然余闻新安人,每以懋迁他邑,家于其地,即中丞公之父赓云公(胡廷对),亦以教授娄县(松江),遂家于娄矣。 胡宝瑔墓园位于松江佘山(原属青浦,乾隆起名蘭筍山),规模颇大,景色秀丽壮观,有官派专人看管。墓碑为立体四方形,置于亭子中央,四面均刻有不同字体的碑文。除乾隆皇帝御制碑文外,还有清朝著名诗人袁枚为胡宝瑔写的墓志铭。二十世纪该墓园曾是上海不少大学踏青观光的景点之一。中华人民共国成立后,因政府要修建公路,原来的墓已深埋。宝瑔墓园不复存在。

胡宝瑔治理水患的事迹至今官方报纸仍常有报导。例如:水利专家胡宝瑔治理水患 (2015年10月16日  茸城旧闻   稿件来源:松江报)  胡宝瑔字泰舒,世籍徽州府歙县,其父任松江府娄县教谕时,全家搬到娄县居住,遂入籍松江府,在娄县安家。胡宝瑔是雍正元年(1723)举人,乾隆二年(1737)进士,授内阁中书,充军机处章京。历任户科给事中、顺天府府丞府尹、宗仁府丞、左副都御使、兵部侍郎、江西巡抚、河南巡抚等职。胡宝瑔在河南巡抚任上,对治理当地水患作出了极大贡献。乾隆皇帝对胡宝瑔的做法和取得的成绩大为赞赏,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令直隶总督方观承仿行推广,《松江县志》《松江府志》均记载其事。


再如胡宝瑔与水患治理-蒲霞(安徽大学 徽学研究中心,合肥 230039 )摘要:胡宝瑔重视治水,善于总结治水经验,并将之运用于治水实践中。他重视勘查水灾原因,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将相联系的河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治理,并将治水工程分为轻重缓急,依次进行。在这些治水原则的指导下,胡宝瑔主要采取疏通河道、开设沟渠、修筑堤坝三种方法,有效地预防了水患的发生,并降低了水灾带来的损失,治水活动取得了卓著的成效。

俞氏 誥赠一品夫人。松江华亭增贡生候选训导承凤诏臣公之女。
侧室 汪氏
长兄 方亨公 胡嘉會 邑庠生(秀才)。明经胡氏三十四世。
次兄 涌齊公 胡嘉浩 邑庠生(秀才)。明经胡氏三十四世。
三兄 邵齌公 胡才標 太学生。明经胡氏三十四世。
四兄 山静公 胡宝 号象虚 后改名二乐 乾隆丙辰(元年,公元1736年)举荐鸿博(清代博学鸿词科为鸿博),十二年(公元1747年)举人,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会试登第,特恩赐翰林院检讨。明经胡氏三十四世。逝后钦赐翰林院检讨胡宝墓于松江在一和祥浜。
五兄 胡嘉謨 早殇。
六兄 剑溪公 胡宝光 癸酉举人,安徽凤台县教谕。明经胡氏三十四世。
海槎公 胡宝琳 拔贡生,历任山东盐法道。明经胡氏三十四世。

长子 胡己亥 母俞氏 八岁卒。明经胡氏三十五世。
二子 胡鼎梅 母俞氏 国学生。明经胡氏三十五世。
三子 胡鼎蓉 母俞氏 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钦赐举人,历任陕西武功县知县,政绩卓异,升山西泽州府同知,代理河东运同,选拔为江西赣州府知府,代理吉南赣道,因公事牵累被削职而归,于是不再出来为官。他居官廉洁宽恕,所至之处无赫赫之功,然而离开后民众思念他。中丞毕沅、中丞农起推重其淳朴无华,以为类似于古代循吏。晚年主持六峰书院,六峰久无中举者,他主持一年即有乡试第一名陈鸿绪。他到书院后还有六位他所赏识的文士中举。该院留他主持十九年。生平孝友,虽自处困窘,但仍周济关怀两位异母弟数十年如一日。著有《松溪诗文集》。明经胡氏三十五世。逝后墓葬松江二里泾。
三儿媳 范氏 誥封恭人乾隆壬申榜眼、翰林院编修、户科掌给事中械士公女。
庶三儿媳 李氏
四子 胡鼎衡 母汪氏 国学生。明经胡氏三十五世。
五子 胡鼎崧 母汪氏 字峻峰 国学生。画山水师法吴门翟大绅,其苍翠秀美处翟大绅不及。每一幅画成,远近争相购买,他借以奉养母亲。可惜未到三十就去世。明经胡氏三十五世。
女儿 胡静娴,母俞氏 字贞斋,又字遐龄 清代诗人。贡生戴象晋之妻。著有《安贞斋小草》,包括《绣余吟草》二卷及《静观集》。住上海。明经胡氏三十五世。
另一女儿 (不详)明经胡氏三十五世。

孙子 胡传书 字思获长孙鼎梅子。历任山东昌县令,调掖县,迁东昌同知。去世于任上。明经胡氏三十六世。
孙子 胡传禮 鼎蓉子。母不详。国学生,勅赠文林郎。明经胡氏三十六世。
孙子 孚舟公 胡传易 母不详。胡履吉過继父。国学生,勅赠文林郎。明经胡氏三十六世。
孙子 胡传箴 父母不详。明经胡氏三十六世。
孙子 胡传棨 父母不详。后选从九品。明经胡氏三十六世。
孙媳 胡传禮妻 查氏 勅赠孺人誥赠奉直大夫諱溶公女,乾隆甲辰进士河南信阳州知州胞妹
孙媳 胡传易妻 范氏 勅赠孺人乾隆己卯举人广东高明县知县锡圭公女。
孙媳 胡传易妻 赵氏 勅赠孺人儉公女,国学生士杰士熊胞姐。

曾孙 胡家晨 传禮子。早逝。明经胡氏三十七世。
曾孙 胡家濂 字山冉 传禮子。邑庠生。明经胡氏三十七世。
曾孙 胡衮 原名家櫰,字瑞斋,传禮子。邑廪贡生,候选导。
曾孙 胡冕 传禮子。国学生。明经胡氏三十七世。
曾孙 胡家增 传禮子。明经胡氏三十七世。
曾孙 胡家锟 又名胡履吉,字道坦,号理生,传禮嫡子。母查氏。明经胡氏三十七世。
传易无子,过世时族人商定把家锟过继给伯 传易为子,并为嗣父守孝。咸丰二年(1852年)壬子科二甲十四名进士。官任翰林院庶吉士。起先,任教职于萧县,迎接兄长及其侄子居于官署。八年间都和睦相处。赏识段广瀛于童子军中,尽力予以培养。后来段广瀛由编修官至廉访。胡履吉文章雅正,卓然成家。刚入翰林院,即告假而归。后来逢粤匪之乱,帮助知县廖秩玮募勇防剿,名《青军》。力任艰巨事务,终因积劳成疾而死。明经胡氏三十七世。
曾孙媳(履吉妻)沈氏 上海附贡生候选盐大使静公女,庠生光溶胞妹、庠生光珣胞姐。
庶曾孙媳 (履吉继娶)张氏 嘉庆乙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光寿公女,杭府增生培文妹。

曾孙 胡勳尭 传书子 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甲子科举人己巳恩科进士,国子监学正。早年去世。明经胡氏三十七世。
曾孙 胡勳裕 父母不详。嘉庆辛酉科举人,咸安宫习,实录馆謄录广东始興县知县,广州府监掣通判明经胡氏三十七世。
曾孙 胡勳立 父母不详。国学生,实录馆謄录,陕西布库大使。明经胡氏三十七世。
曾孙 胡家绳 父母不详。候选从九品。明经胡氏三十七世。
曾孙 胡家譲 父母不详。候选从九品。明经胡氏三十七世。

五世孙 胡寅生 胡履吉长子,早逝。
五世孙 胡协生(胡世範) 胡履吉次子。业儒。历任浙江湖州地方官(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长) 。辛亥革命后回松江居住。约1920年病逝。墓葬于松江二里泾。明经胡氏三十八世。      
五世孙媳 张氏 松江坍牌楼人士。因张氏不育,继娶五世孙媳, 浙江人士,因早逝姓氏记载缺失。
五世孙女 共有三个。大孙女、三孙女不详。
二孙女 适前任浙江台州府嘉玉子吴县痒生蔡顺祖次子康熙已未鸿博
翰林院侍讲吴元龙六世孙康熙癸巳进士太常寺少卿廷揆元孙隆辛丑进士宗人府主事孝顕曾孙附贡生学曾之孙贡生长庚子道光庚子举人三锡侄业儒名景延。

六世孙 胡午峰(胡承巽),胡协生(胡世範)长子。母张氏,松江坍牌楼人氏。嫡母 浙江人氏, 因早逝姓氏记载缺失。
1900年生于浙江湖州。因嫡母去世幼年就移居松江坍牌楼,由母亲张氏抚养。大1918考入于二十年代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抗日战争前任上海虹路小学校长,因虹路小学搞得比较好被政府相中改为市立,为此由政府安排到梅溪小学任校长。同时为解决虹路小学原教职员工的就业,与张思澍先生、姚锡明先生合作开办了上海新业小学。抗日战争时因梅溪小学被日本人控制而辞职到徐汇中学、徐汇女中、启明女中任教。因在启明女中课堂上宣传抗日被开除并扣罚两个月薪水,幸好为当时校长(美国人)所敬佩而被安排到晓明女中任教。后又到南京国立模范男子中学任教。抗日战争期间曾在上海组织抗日十人团。抗日战争后任教于南屏女中、宴摩氏女中、沪江大学附属中学(后改名北郊中学)。最后调入离居家较近的五十四中学就教。1962年退休。
1949年后应上海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之约担任新华活页文选编辑,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曾参加高考阅卷工作。退休后,应上海文史部门之约,编制上海文史资料 1968年去世,是年68周岁。明经胡氏三十九世。墓葬于上海市青浦区福寿园。
六世孙媳 宋云华 松江卖花桥人氏 (1904-1977年)。墓葬于上海市青浦区福寿园。
六世孙 胡协生幼子,出生不久得病夭折,嫡母同时得病去世。
六世孙女 胡文仙1903-1984)父胡协生。嫡母浙江人士,姓氏不详。
明经胡氏三十九世。
六世孙女婿 顾申甫  胡文仙丈夫 (1902-1971

七世孙 胡祖炎  胡午峰长子,母宋云华。
1935年生于上海,曾在上海格致中学、上海中学、交通大学上学,1960年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读研究生,后调北京科技校、北京建工学院任教,1987晋升副教授,1995年退休。明经胡氏四十世。
七世孙媳  郭素忻1938-1994年) 胡祖炎妻。北京电力科学院高级工程师。任热工室主任。逝后葬于北京万安公墓。
七世孙 胡祖森 胡午峰幼子。母宋云华。
1942年生于上海 就读于上海南洋模范中学、徐汇中学、青岛山东海洋学院,1964年大学毕业后在建材部地质勘查中心工作,1966年后工作单位迁往西安、太原。1989年晋升高级工程师1992晋升单位总工程师,曾任山西地质学会常务理事,太原国土局资源开发利用专家组成员。现任民革太原市老龄委委员。在中国矿产发现史(山西卷)中, 有十二个矿产地的发现史都记载了他的贡献。明经胡氏四十世。
七世孙媳 武惠英,胡祖森妻。1942年生,中国建材地质勘查中心山西总队工程师,任设备科科长。
七世孙女 胡祖科 胡午峰长女,母宋云华。
1929生于上海曾在华东女中、南京国立模范女子中学、南屏女中、奉化中学读书。1949考入华东革命大学,1952年复员就读南京工学院无线电专业,1953年转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57年毕业后在北京幼儿师范学校任教,1958年调入青海大学、1962年调入天津河北大学、1964年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1972年调入厦门大学任教。1978年调回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任教。明经胡氏四十世。1981年病故。墓葬于上海青浦福寿园。
七世孙女婿 麦履康1924-2002年) 胡祖科丈夫。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逝后葬于上海市青浦区福寿园公墓。
七世孙女 胡祖坤 胡午峰次女,母宋云华。
1932年生于上海,曾在成义中学、沪江大学附属中学、肇光中学读书。1952考入山东大学,1956年毕业后在山东农业大学任教,1995年晋升正教授。明经胡氏四十世。
七世孙女婿 郁生福1934-2012年),胡祖坤丈夫。山东农业大学正教授,曾任泰山市民盟秘书长。2012年病故。墓葬于上海市青浦区福寿园。
七世孙女 胡祖庆 胡午峰幼女,母宋云华。
1938年生于上海,曾就读于宴摩氏女中、北郊中学、第四女中,1957年考入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1962年毕业后在上海华东工业建筑设计院任技术员,1971年随第四设计室迁往南京成立南京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1987年晋升高级工程师1995年入选《中国建材名人词典》。明经胡氏四十世。                                
七世孙女婿 1937年生,胡祖庆丈夫南京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1995年入选《中国建材名人词典》。退休后曾任国土资源部国家级督察员。

小图 | 大图 图片

  • 上海 松江(青浦) 明经胡氏延臻公甲派裔孙胡宝瑔支系家乘(2017.08.03)----胡祖庆|胡氏家乘 - 胡氏宗亲网论坛
  • 上海 松江(青浦) 明经胡氏延臻公甲派裔孙胡宝瑔支系家乘(2017.08.03)----胡祖庆|胡氏家乘 - 胡氏宗亲网论坛
  • 上海 松江(青浦) 明经胡氏延臻公甲派裔孙胡宝瑔支系家乘(2017.08.03)----胡祖庆|胡氏家乘 - 胡氏宗亲网论坛
  • 上海 松江(青浦) 明经胡氏延臻公甲派裔孙胡宝瑔支系家乘(2017.08.03)----胡祖庆|胡氏家乘 - 胡氏宗亲网论坛
  • 上海 松江(青浦) 明经胡氏延臻公甲派裔孙胡宝瑔支系家乘(2017.08.03)----胡祖庆|胡氏家乘 - 胡氏宗亲网论坛
  • 上海 松江(青浦) 明经胡氏延臻公甲派裔孙胡宝瑔支系家乘(2017.08.03)----胡祖庆|胡氏家乘 - 胡氏宗亲网论坛
  • 上海 松江(青浦) 明经胡氏延臻公甲派裔孙胡宝瑔支系家乘(2017.08.03)----胡祖庆|胡氏家乘 - 胡氏宗亲网论坛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7-01-18
胡祖庆看过的参考资料如下:


《泰舒胡先生年谱》 华亭王永琪编次
“胡履吉履历“ 黄秉聪先生提供的美国犹他州图书馆资料
《松江人物》 松江档案馆编写
嘉庆版《松江府志》
乾隆二十五年《胡氏统宗谱》 刻板 清胡文润等纂修
《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增订本》 胡海(金胜)编纂
“胡宝瑔与水患治理”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蒲霞编写
“水利专家胡宝瑔治理水患” 松江报
《小仓山房詩文集》 清代诗人袁枚著
《安徽婺源明经胡氏的来历及分布》婺源旅游
《歙县历史人物(大全)传记》 方开东博客
《国朝先正事略》 李元度编
《清代七百名人传》蔡冠洛编篡
《中国人名大词典》 减励龢等编
家谱《宋氏世系》(仁夀堂宋)
百度百科《胡宝瑔》
辽海叢书《皇清史书》三十三卷
上海历史文化贴——历代才女录
《周子全书》 清 胡宝瑔
新《青浦县志》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光绪版《青浦县志》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7-01-18
胡宝瑔任事“不辞劳瘁”
选自《从政忠告--解读中国历代为官之策》
元朝 张养浩著     译注 赵新平
2009年 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

《原文》
为政者不难于始,而难于克终也,初焉则锐,中焉则缓,末焉则废者,人之惰也。慎终如始,故君子称焉。


《解译》
从政者大都能够善始,但不能善终。开始时励精图治,中期则有所松懈,到最后就废弛了,这种情况很普遍,能做到始终的从政者就连君子也会称道。


《事典》 胡宝瑔任事“不辞劳瘁”
乾隆二十七年(1762),当河南巡抚胡宝瑔病危的消息传进京城之际,乾隆皇帝极为关切,“屡赐慰问,颁参药食品,两遣侍卫偕太医来视”。作为国君的乾隆皇帝之所以对这位大臣如此厚爱,那是因为胡宝瑔任官三十年来一直是勤勤恳恳,“不辞劳瘁”,甚至在病危之际,仍念念不忘他在河南任上负责的水利工程,上疏乾隆帝,提出最后的宝贵意见,使乾隆帝深为感动。


  胡宝瑔(1695-1763),字泰舒,号饴斋,晚号瓶庵,江南歙县(今属安徽)人。雍正元年(1723)中举人,乾隆二年(1737)考授内阁中书。幼承家学,学识渊博,他自登仕之日起就以勤政自勉,把平时所学用于实践。很快,他的办事“勤敏”便被当时的军机大臣鄂尔泰所赏识。鄂尔泰对他的评价是: “省中隐埋一老名士,大能任事”。于是,调任军机章京。军机章京负责协助军机大臣处理一应事务,由于胡宝瑔勤苦自勉,很快便熟谙了军机处的工作,而且“有问则应,据经史百家及直省地形、土俗、职官、兵制、因革利弊,言之凿凿”。


  乾隆六年(1741)以后,胡宝瑔几次被派遣外出办事,如到东北清查黑龙江、吉林开垦荒地,到直隶赈济灾民,他都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十三年(1748),又奉命从大学士傅恒征金川,他“日驰常三百余里,遇险则徒步,蹑危崖断栈,从者多不相及,有时竟“三昼夜一食”。金川告捷,虽由傅恒指挥,但“赞画机宜”,胡宝瑔“劳绩最著”。凯旋之后,乾隆皇帝“亲斟金厄赐公酒,海内荣之”。


  乾隆十七年(1752)以后,胡宝瑔始放外任。先是任山西巡抚,他“抚饥民,理冤狱,劾贪吏,整关隘堤防,诸政并举”。后又调湖南、江西,清理两地矿政,亦颇见成效。乾隆二十二年(1757),胡宝瑔调任河南巡抚。当时黄河屡屡决口,河南、山东、安徽被涝者六十余州县。朝廷派侍郎裘日修与胡宝瑔共同调查治理水患。胡宝瑔一到河南,就把治水当做己任。他奔波于全省各地,详细了解情况,经常是“自忘其劳,每行都必躬历田间,问民疾苦。或境内有事辄夜半即行,途间买饼餌而食,所过传舍不知有供亿之烦也”。经过多方调查研究,他与裘日修上了治理黄河疏,建议将河南境内四条干河疏浚加宽加深,辅之以“截沙湾,塞决口,拓旧堤”,“分要工、次工、缓工,次第兴修”。乾隆帝赞扬说: “宝瑔不辞劳瘁,能体朕意: 尽力调剂,以苏穷民,甚可嘉也“。次年,诸工皆竣,乾隆亲制《中州治河碑》,褒奖胡宝瑔与裘日修“不惜工,不爱帑,不劳民”。


  胡宝瑔深知,治理水患绝无一劳永逸之事,因此,在取得初步成效后,继续专心防患,他“督令州县经理沟洫。每一州县中开沟自数十道至百数十道,长自里许至数十里,宽自数尺至数丈,皆以足资蓄泄为度”。“自是连岁大稔“。乾隆二十五年(1769),他又建议对已建堤坝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得到了乾隆的批准。这年冬天,胡宝瑔调往江西。次年七月,黄河又于河南境内决口 ,乾隆皇帝再次将他调回河南。这时的胡宝瑔已68岁 ,但他不顾体弱多病,仍以治水救民为己任,全心扑在治河上。他上疏建议将逼近决口处的贾鲁、惠济两河增筑堤堰,两岸多挑渠港,同时建滚水坝,以导黄河水入两河。乾隆皇帝称赞他的办法是事半功倍。


乾隆二十七年(1762),正在胡宝瑔专心治水的时候,由于长年奔波,积劳成疾,他终于病倒了,而且病情相当严重。乾隆皇帝闻讯,派专人去探望。这时,胡宝瑔请来人向皇帝转呈他的一个奏折,这是处于病危之际的胡宝瑔上的最后一个奏折,这里既没有谈自己的病,又没有向皇帝提出任何个人要求,通篇所谈,仍旧是他念念不忘的治水问题。他汇报了自二十三年河工告竣之后的各项水利工程,其中谈到各州县所开沟渠,应“每岁或春融,或农隙,随时加浚宽深”。乾隆皇帝看到胡宝瑔的病危建言,大为感动,他敬佩这位老臣鞠躬尽瘁的精神,因此,急速赐药派太医,争取抢救胡宝瑔,同时,又将胡宝瑔在河南各州县开沟渠的做法令直隶总督仿行。乾隆二十八年(1763)正月十八日,胡宝瑔病故。乾隆帝“深轸惜”,特加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赐祭葬。胡宝瑔的去世,使黎庶“悲思”,士友“追念”,时人“陨涕”,人们为“朝廷失一公忠任事之贤臣”而惋惜。这一切,正是对胡宝瑔的最好评价。


  《释评》
  “官不勤则事废”。如果为官者耽于娱乐必然导致政事废弛,难以有所作为。


  胡宝瑔最值得称道的,就是他为官几十年,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正是由于胡宝瑔“不辞劳瘁”而深受乾隆皇帝的宠幸,称赞他“劳绩最著”。


  最能体现胡宝瑔“慎始如终”的是他治理水患时的所为。在胡宝瑔的心中,深知治理水患责任重大,稍有疏忽便有可能带来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为此,他经常是“自忘其劳”,日夜奔走于田间地头,多方调查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治河方案,并在最短的时间内竣工。就在胡宝瑔病危时,仍念念不忘治水问题。他在给乾隆皇帝的奏折中,对自己的病情没有提及,也没有丝毫的个人要求,通篇所谈,仍旧是他念念不忘的治水问题,由此不难看出,胡宝瑔是真正的躬勤政事,与那些只做表面文章以求沽名钓誉的官员相比,胡宝瑔的所为才真正值得敬佩。

114412749@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