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606阅读
  • 0回复

给华林胡氏宗亲的一封信----游立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20-08-22
给华林胡氏宗亲的一封信

尊敬的华林胡氏宗亲:
您们好!

2020年8月14日《江西日报》9版头条刊载了“特别策划——千年书院,光耀赣鄱”系列报道,序言中写到:江西历史文化璀璨悠久,人们常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来形容。在江西古代文化发展进程中,书院扮演着重要角色。


这里,是讲学书院起源的摇篮。宋、元、明时期,江西书院数量在全国独占鳌头,闻名全国的书院比比皆是,如白鹿洞、濂溪、白鹭洲、象山、鹅湖、豫章、怀玉、东湖书院等,其中又以白鹿洞书院名气最大,享有“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美誉。
……
《江西日报》副刊部主办,本版主编:毛江凡

笔者阅后实不悦,一千多年前就是江南四大书院之一的华林书院,到了今天怎么连江西的八大书院也进不了呢?现将历史上的华林书院简述之,以引起重视。


华林书院位于江西省奉新县会埠镇稻田村浮云山上。它的前身是华林胡氏始祖胡藩的第24世孙胡清献,于唐僖宗(公元881年)创办的胡氏家族私塾。南唐时,其孙胡珰发展成华林学舍。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胡珰之孙胡仲尧倾尽家产,又将其扩建为华林书院。


据《奉新县志》载:华林书院为国子监主簿胡仲尧和其弟胡仲容所创。华林书院是当时一所震惊文坛、闻名全国的书院。一个后来在中国文学史上被推崇为《西昆诗派首创》的文学家杨亿撰写的“华林书院记”中写道:其时有二大书院“力敌以势均,复争驰而并鹜”于江东。这二大书院:一是浔阳陈氏的东佳书院,一个是豫章华林胡氏的华林书院,是公认的江南四大书院之一。


在中国古代书院中,华林书院赫赫有名。北宋文学家徐铉曾撰写过《华林书院记》,给华林书院以高度评价:“岂直豫章之间气概,以占皇宋之文运矣。”这就是说,华林书院不但代表了江西的水平,而且占断了宋朝的文脉。当时它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在搞好学术交流、树立优良学风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宰相王钦若,文学家、翰林院学士王禹偁,工部侍郎李虚已、孙瑾等都是华林书院学生。华林胡氏一门先后有55人在宋朝高中进士,曾受到宋朝皇帝的多次赞赏。宋真宗赞华林胡氏兄弟:“黄河曾见几番清,罕见人间有此荣。千里朱幡迎五马,一门黄榜占三名。文星昨夜朝金阙,瑞日今朝拥朕庭。最喜状元并榜眼,探花皆是弟和兄。”宋真宗又赞曰:“一门三刺史,四代五尚书。他族未闻有,朕今只见胡。”宋仁宗题诗赞曰:“御宝印封给儒才,雨露恩深一叹开。上国风光归故里,表门钦赐九天来。”宋孝宗笔赞:“朕笔亲题灿锦霞,满封官职遍天涯。名垂千古应难朽,庆衍千秋宰相家。”华林书院以其辉赫而盖世,故可获得“嘉致清风世莫如”的赞语。


据宋《天下统一志》载:“四方之士来此游学者常数百人,吃住学费全免。”学者洗墨于稻田致黑稻之祥,可见书院之大、学者之多。尤其值得大书特书的是,包括宰相宋琪、李昉、吕蒙正、张齐贤、向敏中、王钦若、晏殊、陈尧叟在内的72位京师名公巨卿为华林书院赋诗,这在中国历史书院史上享此殊荣为数不多,故有宋太宗(公元985年)旌表义门之荣,华林书院创始人胡仲尧、胡仲容因办学成绩卓著而被载入《宋史》。公元994年5月15日,王禹偁撰写了《华林书院诗序》,奉新县令李兼绩将72首诗刻于县斋。


作为家族兴办的华林书院,随着国朝的更替、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兴起占据书院办学主流而湮没,但历史过客的足迹并未湮灭,华林书院的辉煌将永远镌刻于历史丰碑。由于华林书院开创了女子入书院就读之先河,1985年9月,中国书院研究所在奉新县城举办了全国第一次书院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湖南、湖北等省、市高等院校和书院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共79人参会,《教学研究》《光明日报》等十余家报刊作了报道。
曾在中国历史上留下200多年不朽业绩的华林书院,其历史贡献和地位不容置疑,更不应缺席,为恢复华林书院在中国书院历史中的地位,弘扬中华优秀的华林书院文化,华林胡氏宗亲责无旁贷,现特寄此信,恳望诸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华林书院在《江西日报》“特别策划——千年书院,光耀赣鄱”系列报道中占有应有的一席之地。


真诚欢迎诸位前来稻田村寻根祭祖!

奉新县稻田村·华林书院文化传播人
《一村五书院农家书屋》创办人
胡公直孺第27世外孙:游立平
(手机及微信号:13607053023)

2020年8月18日

114412749@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