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928阅读
  • 10回复

个人专题:喜全说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20-12-08
谱学心得
一  胡氏起源

    看到这个标题,大家肯定都不以为然,心想这谁不知道,胡氏有几大起源。有源于归夷胡国,被楚国所灭,其子孙以国为氏曰胡氏;有姬姓胡国为郑国所灭,其后裔以国为氏曰胡氏;有帝舜后代妫满,被周王封于陈国,卒后谥胡公,其后世子孙以谥为氏曰胡氏;有来自胡母氏和胡非氏的,胡母氏和胡非氏的后代有将自家姓氏简化成胡氏的;有鲜卑族纥骨氏改为胡氏者。等等。而且大家还会说自己这一支胡氏是出自陈胡公,甚至有些人还想知道,现在有哪些胡氏是出自春秋时的胡国。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别去想了,现在全国所有胡氏都是帝舜之后胡公满的后代。

    既然全国胡氏都是陈胡公的后代,那是不是说除胡公满以外的胡氏起源都没有传出后代?亦或其他各种起源都是不可信的?那当然不是。胡氏出自帝舜,这是一种文化认同,我们与其说全国胡氏都是陈胡公的后代,到不如说全国胡氏都认陈胡公为祖先。若从史学角度去讲,胡氏更多地是出自两个胡国。

    战国时期的《 世本氏姓篇》上说胡氏出自“胡子国,归姓”.汉代王符在《潜夫论志氏姓》记载“ 帝舜姓虞,又为姚,居妫汭。武王克殷,而封妫满于陈,是为胡公。陈袁氏、咸氏、舀氏、庆氏、夏氏、宗氏、来氏、仪氏、司徒氏、司城氏,皆妫姓也” 未见有胡氏,也就是说汉代史学家王符认为,陈胡公后代中,没有胡氏。又言“归姓,胡,有,何”说的是归姓有“胡有何”三氏,即胡氏出自归姓.至唐代,胡氏出自陈胡公的说法才流行起来.如有代表性的《元和姓纂》“胡:帝舜之后。胡公封陈,子孙以谥为姓”后面列出了安定·新蔡·弋阳·义阳·洛阳·恒山·河东·河南·乐陵·雩县等郡望及代表人物。此书汇集了当时各世家族谱资料,从《姓纂》我们可以看出,至少在唐代,胡氏家谱都以胡公满为祖的现象就已经形成。虽然至少在唐代胡氏家谱都以胡公满为祖,但是一些严谨的史学箸作却依然坚持胡氏是出自胡国, 如宋《通志氏族略》在“国为氏”中记有胡氏“胡氏子爵其地在今颖州汝阳西二里胡成之也。春秋定公十五年,楚灭之,其后以国为氏。”.只是在后面补充一句“或云:胡公满封于陈,其后亦为胡氏。”。《姓氏急就篇》:“胡氏,春秋胡子国。一云胡公之后” 

《中华姓氏大典》上说:“胡氏之源,诸说纷纭。其中,胡公满之后之说最多,而郑樵不取,仅主张姬姓,胡子国之后及纥骨氏改胡氏之后两源,是谨严而有见地的说法,应从。羋姓之说出于胡国近楚,楚羋姓,故附会言之,不足论。妫姓之说,以为妫满封于陈,为胡公,以谥为氏。但春秋时陈国公族有袁·咸·舀·灰·夏·宗·来·仪·司徒·司城等氏,而无胡氏。可见出于胡公满之说后世儒生附会言之”。

    大家在说胡氏起源时,有一自相矛盾的现象。就是在讲完胡氏几大起源后,还要提一提胡曹,说胡曹是史料中所见的第一个姓胡的人。胡曹是黃帝时人,比大家讲的胡氏起源还要早上千年。这不是自相矛盾是什么?大家又如何去自圆其说?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胡曹他不姓胡。他是名叫胡曹,没有姓。
二  待续
三  待续
四  待续
五  待续
六  待续
七  待续
八  待续
九  待续
十  待续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0-12-09
二  胡氏始祖

        我想,没有胡姓人会对自己出自胡公满有异议,我们胡氏都是陈胡公的后代,但胡氏始祖是谁呢?是不是陈胡公?如果是,又有何依据?如果不是,那又是谁?
 要确定谁是始祖,首先我们必须要对始祖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要明白怎样才是始祖。我认为作为胡氏始祖必须具备条件是,他必须是第一个以胡为氏的人。
陈胡公是不是第一个以胡为氏的人呢?肯定不是。
陈胡公姓妫名满,胡是他的谥号,相当于是妫满卒后,周王对他生前作的一个评价。他是谥胡不是氏胡。有人把周王赐谥说成是赐姓,这是不当的。试想,胡公以后的二十多位陈君,哪个周王没有赐谥?如果赐谥号就是赐氏,那岂不是胡质的后代就以贞为氏。胡藩的后代就以壮为氏,所以说赐谥就是赐氏是荒谬的。坊间还有一种奇怪的说法,说什么周王封满公为胡公,也就意味着陈国由侯国晋为公国。在此我要纠正两点,一是陈国初封就是公爵。二是满公谥号是“胡”而不是“胡公”,胡公的“公”不是指爵位,而是人们对他的一个敬称,就如同我们称胡广为广公,胡质为质公的意思是一样的。春秋时所有的国君不管是什么爵位,死后都被敬称为某公。所以说满公叫妫满,死后才被谥为胡公,他本人并不是胡氏。因其本人不是胡氏,自然也就不能算是胡氏的始祖。
另外,现在还常常听到一种莫名其妙的提法,说陈胡公是胡氏的受氏之祖。因为满公接受的谥号而不是氏,所以受氏之说是有问题的。以胡这一谥号为氏的不是胡公本人,而是他的某位后世,这位后代可以以祖谥为氏曰胡氏,也可以以其他的字为氏。如果陈胡公的这位后人,因为居地旁有一大树,一拍脑袋就以树字为氏,那我们是不是要以树为受氏始祖?我们的祖祠是不是就要画一棵大树来祭祀?
满公是我们胡氏和陈田等氏的共同祖先,我们可以去祭拜他,但不是胡氏始祖,就如同我们可以去祭拜帝舜,因为他是我胡氏的祖先,但不能说他是胡氏始祖,我们也可以去祭拜黃帝陵,因为黃帝是包括胡氏在内的数千个姓氏的共同祖先。但不能说他是胡氏始祖。作为胡氏始祖,他本人必须是胡氏。
在各地胡氏祖谱上,华林系的谱明确地说是玙公以祖谥为氏。安定及其他谱系记满公次子丹之后以祖谥为氏曰胡氏。
以玙公为胡氏始祖,能很好地回应姓氏专家对陈国公族没有胡氏的质疑。而且也能很好地解释典籍中见到的最早的胡氏人物胡阳胡衍等,都远晚于陈亡国后。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0-12-09
三  姓氏起源

  我这篇谱学心得,原本只是谈我个人对胡氏宗谱及胡氏文化的一些认知,不谈其他姓氏及整个姓氏学,但因胡氏起源与姓氏起源是有关联的,大家在说胡氏起源时,常常以姓氏起源知识相佐证,所以在这里我也哆嗦二点姓氏起源的问题。
  关于姓氏起源,宋代史学家郑樵在《氏族略》中说得比校细,他列举了三十二类姓氏起源:一曰以国为氏。二曰以邑为氏。三曰以乡为氏。四曰以亭为曰。五曰以地为氏。六曰以姓为氏。七曰以字为氏。八曰以名为氏。九曰以次为氏。十曰以族为氏。十一曰以官为氏。十二曰以爵为氏。十三曰以凶德为氏。十四曰以吉德为氏。十五曰以技为氏。十六曰以事为氏。十七曰以谥为氏。十八曰以爵系为氏。十九曰以国系为氏。二十曰以族系为氏。二十一曰以名氏为氏。二十二曰以国爵为氏。二十三曰以邑系为氏。二十四曰以官名为氏。二十五曰以邑谥为氏。二十六曰以谥氏为氏。二十七曰以以爵谥为氏。二十八曰代北复姓。二十九曰关西复姓。三十曰诸方复姓。三十一曰代北三姓。三十二曰代北四姓。
  不少宗亲在说胡氏是以陈公满谥号为氏时,总要说上一句这就是以谥为氏。大有以“以谥为氏”来证明胡氏来源的合理性的意思。这是犯了个逻辑错误。《氏族略》中所说,以国为氏以地为氏以谥为氏等等,是对姓氏来源或姓氏命名方式的分类总结,而不是去给古人起氏立下规范。如果现实中的姓氏起源跟著作中的是一致的,那只能说姓氏著作是正确的,而不能说姓氏起源是正确的;若现实中的姓氏起源与姓氏著作不一致,那就是姓氏著作不对,而不是姓氏起源本身不对。
  对于古人所说的“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我的理解与上面一样,并不是为了别婚姻别贵贱,所以才有了姓氏,而是先有了姓氏,后来才发现姓氏有别婚姻别贵贱的功能。
  在我看来,姓氏的起源简单得很。上古的人要不要姓氏,完全是个人的自由。他可以有一个姓氏,也可以没有姓氏。,某天某人想有一个姓氏,这是可以的,没有人不准他有,他也可以一直不要姓氏,也是可以的,也没有人非得要他有。他哪天想要有个氏了,以什么为氏,这完全是他的自由,没有人定下什么规矩,非得要他以这为氏或以那为氏。比方我,想要有个氏,以何为氏呢?边走边想边走边想,不小心摔了一跤,一拍脑袋就以跤为氏吧,什么?不好听?没道理?我就以这个为氏了,你管得着吗?所以要不要有氏,以何为氏,个人有充分的自由,不需要报告政府,也不需要登记。起氏能不能成功,完全看后代配不配合,如果后代将这个氏传下去了,他起氏就成功了。要是后代没有传下去,他起氏就失败了。而大家,都把这一简单问题复杂化了。看起来洋洋洒洒长篇大论,实则似是而非没说到本质。
秦一统六国后,为了户籍管理上的方便,要求全国所有人都得有一个姓。这点我们和日本大不一样。日本古时候不准平民有姓氏。到了1870年明治天皇才下令国民都可以起姓,但平民起姓的并不多,1875明治天皇再下令,国民必须有姓。全日本人才都起了姓。他们全民起姓时,都起的是自己的姓。我们古代平民也没有姓氏,但那不是不准有,而是都不识字,穷得饭都没得吃,要姓何用,别说是姓氏,很多人名都没有。我们下令必须有姓时,都去用别人的姓氏。所以日本的姓氏比我国的姓氏多得多。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0-12-11
四 漫话连宗

  《红楼梦》第六回说,刘姥姥的女婿王某家境贫苦,刘姥姥建议女婿去找京城王家打秋风。因她女婿祖上跟京城王家是连过宗的。
  那么,什么是连宗呢?连宗就是原本不是同一支系的同姓之人,认下同一祖先而成为宗亲。连宗大多是通过同修祖谱来实现的。《红楼梦》中的刘姥姥女婿祖上是为了攀附权权贵才连的宗,而现实中的连宗,多数是因为地域关系。同一地域的同姓之人,很自然的在一起同修祖谱,也就自然地连了宗。
  连宗不会是某大支系拉人来连宗,而只会是某小支主动前来请求连宗。所以安国公某支系的人,因自家宗谱不属华林谱系,就指责华林谱上不该有安国公,这一行为不仅是无理的,也是无知的。我们退一万步讲,就算华林与安国支系只是连宗关系,那也只能是安国支系主动请求与华林连宗,你有何理由指责华林?我们再退十万步讲,就算安国后裔只有你这一支,而你的谱不属华林谱系,那你是不是该想一想,为什么华林谱上会有你这一支?是不是你祖上当初与华林连过宗,后来因迁入外地而改与别的支连宗?如果是这样,你是不是该因你支的行为给华林造成困扰,而给华林道声对不起?一遇到问题,就不问青红皂白地指责别人,这是一个成年人该有的素养吗?
  连宗还有单方面连宗的现象。某一支系的人,因原先没有祖谱,不知上古世系,就去将相邻同姓祖谱抄下来,再想办法把自已这一支接上去,这也就连了宗。这样只是你跟别人连了宗,别人并未跟你连宗,这就造成了你的谱上有别人,而别人的谱却没你。典型的例子就是,如皋某支胡氏说自已与安定公同宗,而安定公支谱却没有他这支,这就是单方面连宗。
  有两点我们大都必须明白。一是古代至少百分九十的人是没有姓氏的,秦以后为了户口管理的方便,要求全国人民都要有姓名,大家才都随便拿别人的姓氏来用了。二是有了姓氏后,绝大多数人家是没有记录祖谱的,极少数大家族虽有祖谱,也都没有传下来。全民修谱是从明清才开始的。明朝就修有谱的家族算是早的,多数家族直到清代才开始修谱。我们现在胡氏人口有一千多万,如果从各地祖谱看,从我们现在往前推三十代胡氏人口还以百计,从现在往前五十代人口才数十人,这怎么可能?造成这一怪异现象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大都近三十代以后才有可信祖谱,三十代以前大多是互相连宗互相传抄的。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0-12-20
五 世系论争

  由于各地宗谱世系各不相同,所以就有了世系论争。值得注意的是,争论的原因是各地宗谱各不相同,而不是因为发现谱中世系有问题。如果宗谱一致,就算谱中问题再多再大再怎么荒诞不经,也很少有人去争论。争论的目的并不是如人们想象的那样,是为了纠正谱中错误,而是企图说明自已的谱是正确的,别人的谱都是错的。纵观各宗贤的论证文章,大都只说服得了自己,却说服不了别人。因为大家论文中最大的问题,是论据本身不可靠,以不可靠的论据去论证自已的论点,自然是不能令人信服的。这其中最常见的是以谱证谱,先自已在心中认定某一部谱是可靠的,再去以别的谱与此谱不符来指证别的谱不可靠,当然还有其他五花八门令人啼笑皆非的论证。
  下面谈谈我对安国公世系之争看法。
  关于安国公世系之争,缘自部分非华林堂安国公后裔(这部分安国公裔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苏山东及浙江安徽等地),发现华林堂宗谱中也有安国公,就用以谱证谱的方式,说华林堂的谱是错的,当然还有攻击华林谱等方式,但主要的还是先认定自家的谱是正确的,再以华林谱与自家谱不符来指责华林谱。
  其实安国公祖上来自何处,可靠的史料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安国公之子胡寅为安国公写的《先公行状》,一个是安国公同乡好友游酢为安国公父亲胡渊写的《宣义胡公墓志铭》。胡寅在先公行状中说安国公“五世祖号主簿公,五代中,至建州之鹅子峰下,钓鱼自晦,人莫知其所从来。后世相传云:本江南人也。”安国公父亲的墓志铭中也说“其先江南人唐末避地於建州崇安之籍溪”。这说明了二点,一是安国公父子本人只知道唐末至五代时,安国公五世祖自江南避地至福建,胡安国五世祖以前没有可靠世系。二是在安国公父子年代,安国公家中没有宗谱,原因很简单,如果家中有谱,安国父子不可能不查看。我在前面谈连宗时说过“现实中的连宗,多数是因为地域关系”。居住各地的安国公后裔,分别跟当地胡氏连宗,自然会导致同为安国后裔,祖系却各不相同的现象(江西湖北及部分湖南安国公裔连宗的是华林堂,福建江苏山东及浙江等地则主要连宗安定堂)近来传出,安定堂的大本营江苏有一大支安国公支系谱载出自华林堂,这似乎说明,安国公支与华林堂之间并非只是联宗那么简单。
  勿庸置疑,来自江南可信度最高,接入华林谱,不仅符合“来自江南”,而且还能跟《江西通志》相照应,因为《江西通志》中有华林胡氏瑜公后裔有一支入福建,为胡安国支始祖的记载。虽然江西通志不能作为证据,但多一种说法总比除自家宗谱外,没有其他任何材料相应证的要好。对于安国公支与华林堂的关系,我们可以给出一个假设:早期的华林谱只记载了瑜公后有一支迁入福建,迁福建后的情况并不知道,更不知道这一支后来出了位名人叫胡安国。而胡安国家族只知自已从江南迁入福建后的世系,对于以前的世系一无所知。直到有一天,安国公的后裔遇上了华林堂的人,双方一对宗谱,才发现双方能完美对接。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没有任何依据。但能有一个说得过去的假设就很不错了。试问,胡安国家没有谱,不知先祖世系,他的后人是如何接上安定公支系?要知道安定公家谱创谱之时,安国家族在福建已住了好几代人了,事实上安定公谱中也没有记载安国这一支,在双方都没有记载的情况下,是如何对接的?
  安国公后裔对安国公世系的考证,实在是叫人难以接受,钓鱼翁是“唐季避乱”或“避五季之乱”迁福建的,唐季是指大唐,避乱时间点是唐末至五代初动乱之时,而考证者却将唐说成是南唐,将避乱说成是避宋灭南唐之乱,如果真如考证者所说,那就不叫避五代之乱,而应叫避宋之乱了。他自己所信任的谱中说生于周显德六年,他却要改为出生于南唐显德六年,中国历史上哪来的唐显德六年?当时唐都没有,哪来的唐显德?而被安国后裔视为至宝的胡寅书修录谱系和碑记坟墓,则在别人的谱中有胡铨墨迹。对于书画的真伪,可由作者后裔来鉴定,更是闻所未闻。
  我向来主张各支世系由各支自已定,别支宗亲不便议论,所以如果胡安国后裔中的某支,称自己不是来自江南,别人也不好去说什么。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21-01-09
六  胡氏郡望        

  从理论上讲,郡望是指某一郡的名门望族。这一家族后裔迁移各地以后,会以自己的出身高贵为荣,对人讲是谁谁的后代,祖先是某某郡的名门望族,这就是郡望。
  郡望是姓氏文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古人谈姓氏必谈郡望。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出自望族,但现实中,现在所有人都归到了郡望之下。
  在《元和姓纂》中,我胡氏有安定•新蔡•弋阳•义阳•洛阳•恒山•河东•河南•乐陵•雩县等郡望。就象胡氏源头有多个,但到了唐以后胡氏全出自胡公满一样。虽然我胡氏唐时还有多个郡望,但到了明清以后只有一个郡望,那就是安定郡。我们通常所说的天下胡氏出安定,指的就是天下胡氏都以安定郡为郡望。
  虽然天下胡氏都是出自安定郡,但有的胡氏以胡质胡威为安定郡代表人物,有的胡氏以胡国珍为安定郡代表人物。
  胡国珍公,正史有传,为安定临泾人,其家族确为当时的望族,特别是国珍公的女儿成了太后登上权力高峰之后,门庭更是显赫一时。但是再显赫,胡国珍公在正史中也只能入“外戚传”,官再大权再重,他的身份也只能是不被正统看重的外戚。胡质胡威父子,正史也有传,也都是高官。虽不及国珍公位高权重,但历史名气远大于国珍公。近二千年来一直深受后人的尊敬,成为中华廉吏的代表。质威父子是寿春人,史载胡威卒于安定。胡氏宗谱说胡威卒葬于安定任所,其子孙便留居此地,成为安定人。        
  古代安定郡胡氏宗谱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现在不得而知,虽然我们不知道古安定胡氏宗谱的世系是怎样的,但还是有迹可循的。如出土的《大唐故韦君夫人胡氏墓志铭》中说她是“安定人也”。先祖“广则汉代尚书,中庸於天下;质乃荆州刺史,清畏於人知”。从中可知这位安定胡氏的祖上是汉中庸于天下的胡广和清畏于人知的胡质,她是怎么知道自己千年前的先祖的呢?自然是她家宗谱上是这样说的。无独有偶,从参详诸家图牒的《元和姓纂》中可以知道,唐朝时期的安定郡胡氏宗谱中有胡广胡质等,现代各地胡氏宗谱中,华林堂谱中有胡广胡质等,而安定堂谱中没有胡广(安定堂谱的胡广不是汉相胡广)。所以我个人认为相较于各宗谱,华林堂谱与唐代的安定郡胡氏宗谱相似度较高,而安定堂谱与唐代的安定郡胡氏宗谱相差较远。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21-02-13
七 胡氏堂号

      胡氏最重要的堂号是华林堂。华林堂以玙公为胡氏始祖,以南朝宋壮侯胡藩为华林始迁祖,因藩公二十三世孙城公之后,世居华林,聚族八百余口同居,世称义门胡氏,并大兴义学,建华林书院,为当时私家书院之最,其后裔因建堂号曰华林堂。但,并不是所有的华林胡氏,都叫华林堂,因华林胡氏郡望为安定郡,世称安定胡氏,所以有些华林胡氏支系以安定堂为堂号。现在有些人将这一现象说成是华林胡氏既叫华林堂又叫安定堂,这是不准确的,准确的说法是华林胡氏有的以华林为堂号,有的以安定为堂号。早在07年,我就在文章中提到,某些华林支系叫安定堂,容易与另外的安定堂相混淆。只要你说自已是安定堂的,人家很自然的想到你是胡国珍的后裔,,为了避免人家误会,我建议这些支系在介绍自已堂号时,要说是华林安定堂,也可以理解为华林安定堂是华林堂的的一个分堂。
  胡氏另一个重要的堂号是安定堂。安定堂认为是满公三子丹以父谥为氏曰胡氏,尊奉妫满为始祖,以外戚胡国珍及胡灵太后为安定堂代表人物。事实上,胡国珍家族是安定郡的望族,是胡氏郡望安定郡的根本来源,属于郡文化的范畴。而安定堂也以国珍家族作为自已的堂文化核心内容,这就造成了郡望与堂号混为一谈的混乱局面。为了厘清郡望与堂号的关系,我们完全可以变通一下,以国珍家族作为堂文化的核心内容不变,而将质公威公作为安定郡的代表人物。这样不仅厘清了郡望和堂号的关系,还为将来修通谱做了准备。
  胡氏原本还有一个响当当堂号——安定堂,以胡瑗公为建堂始祖。因胡瑗公世居陕西安定堡,人称安定先生,所以堂号就叫安定堂。这一堂现在已很少有人提起,要是这一堂彻底消消失,那就不仅仅是瑗公支系的损失,而是整个胡氏文化的重大损失。关于这一安定堂与我们现在常说的安定堂的关系,我有一个毫无依据的猜想|。现在的安定世系,最早来自胡瑗后裔所著宗谱,而且最早的胡瑗家族的堂号叫安定堂。后来非瑗公后裔的支系,在修谱时借用了瑗公后裔编的世系,堂号也使用安定堂。再后来安定堂的人发现他们很多支系都不是安定先生后代,所以就重新定义安定堂,以国珍公为安定堂代表人物。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21-02-14
八 关于通谱

     修通谱这种大事,只有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对于可以修通谱,是基于两套理论,第一种理论是,各支系的宗谱都是代代相传真实可信的,只要把各地各支的谱收集起来,合为一本,自然就修成了通谱。第二种理论是,各地各支系宗谱的古代世系都是各支修谱人编造的,所以造成各地宗谱世系各不相同,为了不让外人笑话,所以有必要修通谱统一世系,既然各支旧谱本来就是以前的修谱人编造出来的,所以现代人自然可以对它进行修改或重新编排。能够使用第一种理论修通谱的,只有孔氏一姓而已,其他各姓氏要想通谱,都只能用第二种理论。即便是孔氏,也只是从孔腾至孔德成这一条线才是真实可信没有任何问题的,而其他各旁支旁系也未必都是可信的。
   现代人修通谱,动辄大谈收集资料,考证世系等,这其实是在给自已挖坑。试想,将来通谱修成后,人家发现通谱世系与他老谱世系不同,问你要改动依据,你都能给?还有人指责家钢的大成谱是东拼西凑,试问,不东拼西凑,你如何修通谱?
   虽然通谱可以“凭空编造”,但也不能乱编,它必须遵守以下几点:一、尽力做到与相关史料记载相一至,不违背。二、符合每代约三十年左右 这一人口学基本规律。三、各家老谱世系中已经存在的名字,尽量保留,非不得已不要除名。四、对各家老谱能不改动的尽量不要改动。能完全做到以上四点难上加难,但可以尽力往这方面去努力。
   修通谱难的不是修谱本身,而是难在如何让族人认可它。谱修得再完美,族人不认可也是一场空。要让族人认可的惟一途径,在于事前的沟通。沟通方式有多种,我试举一例:通过微信群进行沟通。每一个谱系建一个群,凡愿参与讨论的都可以加入进来。不同谱系的必须加入不同的群,如果不同谱系在一个群,必然会互相争论加深矛盾无法沟通出一个结果来。主编加入各个群,就各类问题分别与各群讨论最后统一观点。名义上是与大家讨论,实则是大多是说服大家认同自已的观点。第一个要沟通的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是,要不要修通谱。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21-02-25
宗谱与家族兴衰


我常常想,宗谱的优劣跟家族的兴衰是息息相关的。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家族,定能产生一部优秀的宗谱,而一部优秀的宗谱,又能增强家族凝聚力,提升家族自信心,助力家族走向辉煌,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以我胡氏为例,在当今各行各业的胡氏中,出类拔萃者以华林堂人最多,而华林谱恰恰就是各家胡氏宗谱中,最杰出的宗谱。华林谱创修于北宋初年,那时家族内人才济济,书香味十足,因此修出一部不朽的宗谱毫无问题。目前所见最早的华林谱材料,是北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的华林谱序文,自此后每隔几十年就会续修,也都有谱序流传下来。创谱如此之早且传承有序的宗谱实属罕见。就算大家津津乐道的最古老的孔氏宗谱,其实也是创修于北宋。从内容看,华林谱以玙公为胡氏始祖,这就非常可取。现代姓氏专家普遍认为,胡氏为陈胡公的后代是无稽之谈,因为陈国没有胡氏公族。而华林谱以玙公为胡氏始祖,这就说明胡氏是在陈灭后产生的,这就很好地堵住了他们的嘴。而且在古籍中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胡氏人物,也比玙公晚了百余年,这也支持了玙公为胡氏始祖这一说法。就世系来说,各姓氏都将本姓古代高官收入自家世系中,胡氏最有权势的家族无疑是外戚胡国珍家族,而华林谱却跟他敝得清清的,不跟他有半点关联。因为华林堂看重的不是过眼云烟的地位,而是永恒的人品及名声。他是通过宗谱来承载道德与思想观念,为后世子孙树立人生的榜样。


在当今胡氏名人中,很少有安定堂的人,而安定谱恰恰就有太多的不足之处,在安定谱中看不出任何文化因素。他认为是满公子丹以父谥为氏曰胡氏,可陈国公族没有胡氏,满公子之后七百年中国历史上未见一个胡氏人物。安定谱世系中没有汉相胡广。而从《元和姓纂》中我们可以知道,唐朝的安定谱中是有胡广的,因为姓纂的资料来自当时的各家宗谱。再从近年出土的《大唐故韦君夫人胡氏墓志铭》中,说她是“安定人”也,先祖“广则汉代尚书,中庸天下”,也能说明唐代安定胡氏谱有胡广。安定谱中没有胡广,这是他的一大缺陷。反观清华谱,世系中有汉相胡广,单凭这一点,清华谱就优于安定谱,所以近现代以来,清华胡氏名人要多于安定胡氏。


虽然安定谱有许多不如意处,但今人要对祖谱改头换面这是不可能的。而修通谱刚好为完善安定谱提供了契机。我只希望以后修出来的通谱,它的优劣不是各家宗谱的平均值,即优于安定谱但又逊于华林谱,而是比现在的华林谱更好。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21-02-27
关注中,期待及时连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