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763阅读
  • 0回复

一个将尊师重教刻画在黄土圪梁梁上的五好家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21-01-09
一个将尊师重教刻画在黄土圪梁梁上的五好家庭



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  全国妇联12月31日在京召开电视电话会,表彰999户全国五好家庭、200个全国家庭工作先进集体、200名全国家庭工作先进个人,揭晓999户全国最美家庭。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出席并讲话。





2021年1月1日来自榆林市子洲县曹家沟村的第十二届全国五好家庭胡芳兰家庭事迹登上《中国妇女报》。




这是一个曹氏家庭,母亲胡芳兰。全家53人中,有博士3人,硕士13人,学士12人,分别毕业于清华、北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莱比锡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分别就职于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火箭军总部、北京协和医院等部门和单位,他们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饱含家国情怀,砥砺奋斗。


连绵不绝的沟沟峁峁间,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双湖峪镇曹家沟村的村民们谈起这里的一家人,心里满是敬佩。这家人就是荣获第十二届全国五好家庭的胡芳兰家庭,对于子女的教导,胡芳兰常说:“要摆脱农村穷日子,就必须好好读书!”


忠孝传家唯存厚,家国呈祥更世久。习近平总书记“三个注重”的重要指示已然在黄土高原悄然生根。


2017年正月,央视《乡土》栏目报道胡芳兰家庭家风故事




家庭展室



尊老敬老,重德重教


“在我们家,人人都必须牢记‘尊老敬老,重德重教,行善积德,爱家爱国’这十六字家规。”胡芳兰的大儿子曹效荣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曹效荣回忆,20世纪80年代,他们姐弟几个都已步入社会,父母留守在农村,所以每逢重要节日,特别是二老生日之时,儿女们必定要回家庆祝,把生日过得有模有样、有声有色。乡邻和亲戚们都说父母好福气,儿孙孝顺。2008年,镇党委和村委特意把全镇“尊老敬老,讲文明,树新风”现场会“搬”到胡芳兰家中举办。


尊老敬老、重德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曹氏家族的传统作风。20多年来,他们家共召开表彰奖励大会19次,主要表彰考上本、硕、博的孩子们并发奖学金,同时给读高中以下的孩子们发勉励金。据曹效荣介绍,家里的表彰大会重点是爷爷曹文光作一年一度的“家庭工作”报告,总结一年来家庭中的变化和好事、喜事,奶奶胡芳兰给受奖者发奖学金和勉励金。


近年来,随着家庭成员结构性变化,家庭奖励的形式和对象也做了调整。2017年以后的表彰奖励大会,他们改为每年以家庭年会的形式举行,给受奖者颁发家庭奖杯和奖金。


“我领了无数次奖,但觉得这次最有意义,这个沉甸甸的奖杯是家人对我工作、事业的支持和认可。”“2016年度中国医药界十大领军人物”的姬彦峰捧着从家庭年会获得的奖杯和奖金很是激动。


2019年家庭年会在曹文光老家曹家沟的曹家大院召开,这次奖励对象是近几年来在建设和谐家园中作出较大贡献的家人;2020年家庭年会重点奖励了孝敬父母的好儿女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踊跃报名赴武汉,一直坚守在第一线的几位医务工作者……


家庭表彰大会和年会让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这个大家庭里,婆媳成了亲母女,妯娌就像亲姐妹,各个小家庭相互扶持帮助,相互学习,追赶超越。如今,胡芳兰家把奖励机制由家庭扩展到了社会,成立了“曹文光、胡芳兰奖教奖学基金会”,对曹家沟村考上大学的学子颁发奖学助学金,为家长捐赠重教荣誉牌。


为了使家庭教育经常化、细微化,胡芳兰家于2009年建立了家庭展室,十多年来,展室内不断充实新的内容,现陈列着历次家庭活动和家规家风故事的照片、影视资料、文本资料和各种荣誉证书、奖牌等等。此外,家庭展室曾多次举办形式多样、活泼的文化教育活动,同时将家庭的各次活动制成家庭画册和微信“美篇”,让大家随时观赏、时时受教育。


洪灾后重新修建的文泽桥



泽被乡里,传承大爱


2009年,82岁高龄的曹文光癌细胞扩散,生命垂危之际,他花了三天时间,写完最后一篇“家庭总结报告”,并在生日那天,主持召开了最后一次家庭表彰会。曹文光将近几年来家庭的发展变化,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工作业绩和对家庭、社会所做的贡献等,都作了详细的“盘点”。


“你们都是好孩子,都应该表扬受奖,今年我给你们都发奖金,以后让你们的奶奶给你们发!”聆听着老人极度虚弱的声音,家人们含着泪水领了曹文光亲手发的最后一次奖金。弥留之际,曹文光告诉胡芳兰:“2005年,咱用3万多退休安家费,为咱村盖了一座桥——文泽桥,你是第一有功之人!”他递给胡芳兰两个本本,嘱咐道:“这个是工资本,里面的钱,以后你给孩子们发奖学金用,这个本是债务本,有的是乡亲们孩子上学没钱借的,有的是老人们看病借的,不管多少,全部不要了。”


“青山白云绕,小桥流水潺,依栏风拂面,饮烟暮人还。离休回家园,光弃老来闲,‘文泽’誉故里,乡情一桥牵。”村前沟自古无桥,住在前沟的几十户人家,出行十分困难。胡芳兰老两口看在眼里,2006年,拿出自己3万多元的退休安家费,雇人买料,开始建桥。为了感恩两位建桥老人,村民们给这座桥起了个好听的名字——“文泽桥”。


天有不测风云,2017年“7·26”特大洪灾,桥被冲垮了。当年建桥的曹文光已走了,他的子孙们承继老人遗愿,自筹资金15万元,决定重修“文泽桥”。


一座比原来更高、更宽的玉石桥栏文化石拱桥落成了。眼前这座桥如今还是一条文化长廊,27块桥栏上雕刻着曹家沟的人文、地理、传统文化和传承美德的故事,成为村里的一道精神标识。


“我想回去之后进一步开展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一些家庭活动,让孩子们真正懂得尊老敬老孝老。让小辈们也认真地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继续传承重德重教的好家风。”作为受表彰家庭代表曹效荣表示,“我们家有7位教师,我们将在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这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为社会,为祖国,再多做一点贡献!”


来源:中国妇女网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7863405405669491&wfr=spider&for=pc

114412749@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