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734阅读
  • 0回复

南胡仙逝风韵若斯[转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7-03-14
张大千的大弟子胡若思7岁开始学画,自幼有“神童”、“鬼才”之称。近日,胡若思之子胡辉煌向《第一财经日报》讲述了他父亲和张大千之间的师徒故事

胡若思,一个在国内画坛已经淡迹多年的名字。他7岁便师从张大千,14岁东渡日本举办个人画展,15岁便以一幅《匡庐瀑布图》摘得比利时世界博览会金奖。2004年,88岁的胡若思去世,泼墨不止81个春秋。

近日,胡若思之子胡辉煌带着他的画作,将“南胡风韵”再现上海滩。在上海美术馆,他向《第一财经日报》讲述了父亲和张大千过去的故事。

一世师徒情

胡若思的父亲胡永清专于国画收藏,在沪上开有一家“清秘阁”,专门装裱字画,耳濡目染的胡若思从小就酷爱书画。1923年,张大千从四川到上海,经常光顾清秘阁。有一天,7岁的胡若思习画时临摹了一张元代山水图。胡父颇为赞许,便将此图悬挂在清秘阁的墙上。当张大千得知此画出自一位孩童之手时,大为赞赏,立即收胡若思为自己的第一位徒弟。

从9岁开始,胡若思开始吃住都和张大千在一起,朝夕相处。当时上海有个藏家,手里有一幅明朝画家张大风的作品。张大千极其钟爱此画,无奈藏家怎么都不肯出手相让。张大千便想了个迂回之计,他让胡若思去画展观摩。胡若思穿着长衫,将画笔等藏在长衫里,看看想想,一边用长衫里的画笔勾勒几下。回来后,胡若思立刻画了一幅草图,后由张大千修改润色。次日,张大千将这幅师徒合作的临摹作品,挂在了原画边上。几乎所有的参观者都认为,张胡师徒二人合作的画比原画更胜一筹。那位藏家见此,只好割爱了张大风的原画。这就是张大千门第称为“大风堂”的由来。

胡若思年幼时便顶着“神童”、“鬼才”之类的称呼,张大千对大弟子也是格外偏爱。胡若思11岁时画《芋艿叶子》,张大千教他刻了生平第一个章,张大千还特地在画上落款“若思初学第一石”。胡若思14岁时在日本做个人画展,《芋艿叶子》就曾展出其中,如今又出现在上海美术馆的《南胡风韵》纪念画展中。同样饱含情意的作品还有《兰石幽馨图》,上款是张大千在徒弟作完画后欣然题的,而下款是胡若思后来怀念师傅时加题的,师徒之谊在泼墨间长存。

动乱年代的师徒

张大千先生成名之后,与社会名流交往十分密切,面对接踵而至的邀画,他常常苦于没有时间一一应作。上海钱币协会常务理事、艺术家宣森先生的祖父宣哲是著名的考古学家和收藏家,和张大千素有来往。年幼时的宣森也曾跟随祖父见过张大千先生。据宣森老先生回忆,张大千应酬忙碌时便让胡若思代笔作画,胡若思认为这是一种对恩师的回报,也从不抗拒师命。每次胡若思代笔作完画后,张大千便落款表示认可。不少师徒合作的作品送到清秘阁装裱,胡若思的兄长曾收藏100多幅张大千作品,其中大部分是由胡若思代笔。

1936年,张大千被日本人扣押在北平,一些上海的小报便撰文说“张大千被日本人枪毙了!”胡若思的兄长也将那100多幅作品放在大新公司,搞了个“张大千遗作展览会”,这些字画被一抢而空。大风堂的弟子们惊闻此事,便赶赴北京打听张大千的下落。日本人迫于压力将张大千释放回上海。

当时,关于“大风堂要将大弟子赶出门外”的流言开始传播,也有其他画家开始找胡若思改投别门。而22岁的胡若思只说了一句:“我就张大千一个师傅,一世都是他弟子。”日后,在张大千的传记中,提到从北平回上海这件事,张大千认为:“我不但不怪胡若思,反而感谢他,要不然我脱不了身。”1983年,张大千在台湾去世,第一份唁电便是发自胡若思。

师徒俩后来相继旅居海外,二人经常互寄画作以托思怀。梁风子所画的《布袋和尚》是张大千的心爱之物,他曾在上面题跋并转由胡若思收藏。和师傅分开后,胡若思常常将《布袋和尚》拿出来看几眼,再仔细收藏好,他临摹的《布袋和尚》也在此次“南胡风韵”展上展出。

青出于蓝而不拘于蓝

胡若思卖画一生,在加拿大、美国、日本及欧洲、东南亚都举办过个人画展,海外声誉颇高。1990年,74岁高龄的他曾携画赴日举办展览,前首相中曾根康弘观赏了他的《临流文会图》之后,坚持要和他会面,是谓“看到中国画的真谛”。

无论人物、山水、花鸟,胡若思都有佳作传世。张大千以青绿山水见长,而胡若思不拘泥于此,另加上牛毛皴法的画技成为独创。同样是山水画,师傅张大千大气铺毫,笔下的山峰无不陡立横亘,胡若思则用笔更为细腻,丝丝入扣的牛毛皴法将山体阴阳凹凸各种块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他代表作《桂林山水图》中,胡若思用青绿设色,重彩之外以粉白赭石,使画面富有装饰性,而画中人物勾勒则秉承了大千先生自敦煌归来所绘人物格调。

1939年,胡若思开笔运稿《文殊洗象图》,后因故停笔。1999年,80多岁高龄的他在老年白内障手术之后,兴致勃勃地再度铺卷《文殊洗象图》,完成这幅历经整整一甲子的封笔之作。少年时得意,中年遭遇“文革”变故,晚年远居海外,胡若思将一生的感悟融入这幅充满禅意的作品。“洗象”意寓“扫相”,抒发画家不执著于凡尘俗世的淡泊心境。

胡若思一生与画为伴,张大千当年严格教诲他,他也将师傅的教育之道传承后代。胡辉煌清楚记得,“家父总说画家和戏子一样,要在台下做足工夫,要先学会规规矩矩,才能有方圆变化”。胡若思小时候,跟着张大千临摹无数名家之作,他教育胡辉煌也是沿用了这套方法,“要先画得像,再追求不像。”儿时的胡辉煌,画出得意之作时便摇头晃脑一番,胡若思总会严厉地训斥:“你画的东西别人都能画!要画到别人学不像,这才是高级本事。”

现在胡辉煌已年逾花甲,自己也是加拿大小有名气的艺术家。他说,其实父亲胡若思的道理很简单:“画外工夫要少用。”
★讓世界了解胡氏,讓胡氏走向世界!★
QQ:2117727433
胡氏淘宝群:128966841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