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0121阅读
  • 18回复

浙江奉化胡氏专帖    新帖:有关胡进思两点传闻辩疑----胡信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7-08-12
南山整理 2007.08.12修改 (请读者注意此帖的修改日期)

很高兴这个专贴由奉化蓬岛宗亲来主持!

按:提到奉化姓氏,人们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蒋姓。奉化溪口的蒋氏祖居每年都会迎来无数游客,但据kamper宗亲提供的“关于宁波市及浙江部分地市大姓排名情况”,蒋姓在奉化并非大姓,而我们胡姓在奉化的排名是第八位,在浙东也是属于胡姓族居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了。南山最早结识的奉化胡信胜宗亲,为我们网站提供了许多介绍奉化胡氏源流分迁的资料。信胜宗亲是教师出身,为弄清本族渊源续修族谱做了大量工作,至今仍与南山保持书信来往,探讨浙东胡氏问题。本帖的许多资料均来源于胡信胜宗亲,为此南山深表感谢!同时也希望和其他地区热爱胡氏文化的宗亲建立联系,共同讨论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南山

今天又在网上结识了蓬岛宗亲,他手上有许多宝贵的资料,将为我们主持此帖。

浙江奉化胡氏源流

奉化胡氏主要是五代胡进思的后裔,这一支系分布于浙江新昌、奉化、宁海以及周边数县市。据奉化胡氏谱载,胡进思名万一,字克开,生于晚唐大中十二年(858),世居长安,后迁吴兴之霅州(今湖州)。十七岁时,因考进士不第,即弃文就武。后辅佐当时的吴越王钱鏐,平定了淮南、苏湖、常州、润州(江苏丹徒)等地,渐升为越州兵马使、吴越兵部尚书。胡进思长子胡璟娶钱肃王之侄女即钱鏐弟钱镖之女为妻,升吴越工部尚书,晚年居浙江新昌胡卜村,其后代衍迁浙东各地。次子胡庆是胡进思老年得子,格外钟爱,当时由于政治局势严峻,胡进思选择了奉化蓬岛作为儿子的安居地,于是奉化一带胡氏就尊胡进思为胡氏一世。这种情况在浙东很普遍,二零零七年五月,南山采访浙东诸县市胡氏族居地,这一带的胡氏宗亲大多都是这样认为的。南山

浙江新昌梅溪胡氏提供的族源资料:

晋武帝时(265-290),满之三十八世孙胡奋为大将军。迁长安后转迁徙定居浙江湖州霅(拼音:shà)川,为浙江胡氏之始祖。传至胡奋三十五代孙胡进思(858-955)仕吴越王钱鏐,由偏将迁升兵部尚书。后拥兵废宏倧,扶钱宏俶即吴越王,拜尚书后丞,加尚父。

长子胡璟随父从军,官至行军司马兼尚书事,功成身退,于公元946年前后退隐新昌县东乡七星峰下,沿溪植梅,号称“十里梅溪”,子孙繁衍,是谓“梅溪胡氏”,以胡璟为一世祖。

璟之弟胡庆,奉父母携子侄于公元951年隐居奉化牌溪,为牌溪胡氏一世祖。


下面这篇文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浙江奉化胡氏的源流情况,其中一些说法与新昌、宁海等地胡氏族谱记载略有出入,另外并未涉及奉化非进思系胡氏的源流,请读者注意。南山

絮话(浙东奉化)胡氏
[ 来源:胡氏宗亲网 | 编辑:南山 | 时间:2007-01-28 23:21:53 ]
[上一篇] [下一篇]
絮话(浙东奉化)胡氏

作者:胡信胜

http://www.hszqw.com.cn/bencandy.php?fid=18&id=656

感谢浙江奉化胡信胜宗亲赐稿,转载本文请注明作者及胡氏宗亲网!
原文标题为《絮话胡氏》

    中华胡氏,历史源远流长,分布广泛。据“五普”统计,我国11亿多汉族人口,正常使用姓氏为3100~3500个,胡姓在前19大姓中,位居第13位。奉化市“五普”资料反映,全市有563个姓氏,人口在万人以上14个姓氏中,胡姓有13753名,占第七位。
  笔者乃胡氏后人,对胡氏渊源颇感兴趣。现根据《胡氏宗谱》和有关胡氏历史资料,对胡氏尤是迁奉化胡氏始祖等作一些肤浅的探讨。

  一、胡氏根源
  胡氏源出轩辕氏。黄帝(前2550)、颛顼(前2450)之后,元妫之裔。唐人林宝《元和姓纂》云:“胡,帝舜之后,胡公封于陈,子孙以谥为姓”。舜帝(前2179)时,他的儿子“商”(人名)等均居于陈地(今河南陈州
—带)。西周武王姬发(前1066)灭商朝后不久,就封舜的六世孙,本来姓妫名满的人,在陈地为“公”,管辖陈地。妫满死后,谥号胡公,亦称陈胡公,他的子孙就以他的谥号为姓。后人因“殊过烦远”而略去胡满以上记载,以满为中华胡氏始祖。因满在陈地为首,也有陈氏尊满为陈姓始祖的,这里且不去赘述。在此文中,我就把胡满称为胡姓第一代。
  当时,胡姓居住地比较集中,活动范围相对狭隘,仅集居于“陈地”和陈地附近一带。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陈胡,公世代相袭到第20代“闵”时,陈被楚惠王所并吞,胡姓子孙为了躲避战祸杀戮而散居四方。从此,胡氏才改变了聚居一隅之状况,流向全国。后来又出现了以河南姬姓胡子国和安徽归姓胡子国的二支以国为姓的胡氏。三国时期,胡氏发展到江浙一带。到了第39代胡奋,时,曾任晋朝征南将军。奋生龙伯、凤伯二子。龙伯的后裔到51代胡齐生胡询、胡诰,诰的次子胡简(53代)生三六、三乙二个儿子(54代),三乙生胡进思(55代),他就是迁奉化之始祖。

  二、胡公生平
  胡进思名万一,字克开,生于晚唐大中十二年(858),世居长安,后迁吴兴之雪州(上雨下言)(今湖州)。四岁能识文,七岁会文章,十七岁时,因考进士不第,即弃文就武。当时国局动荡,朝廷腐败,他得悉吴越(今江苏、浙江一带)有个叫钱鏐的,时任都指挥使,胡公(以下均称胡进思为胡公)认定钱“雄略不凡”,就前去晋见,并和钱取得共识。钱很看重胡,就留他在身边“参赞军机”(帮助军中理事)。
  唐中和二年(882),胡公帮助钱鏐打败了刘汉宏之乱,平定淮南、苏湖、常州、润州(江苏丹徒)等地。胡也由马步都虞候、武功大夫、武都指挥使,渐升为越州兵马使。
  晚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徐绾、许再思乘钱外出叛钱攻城。钱鏐的儿子传瑛拒叛紧闭城门。钱与胡闻讯急归,但不能入城。胡公就与徐血战,引走主力,使钱得以微服瑜城而入。徐、许战不下钱,就向吴国杨行密求救。钱悉此讯,怕吴出兵伐钱,就携重金到杨处劝说,并许以厚愿,要杨勿去援徐之兵。杨答应了,但要钱的儿子作人质。钱无奈,只得派他的第五个儿子钱元罐到田郡地方去作抵押。胡当时也作为侍卫随元罐左右于宣州。没多久,恰逢田郡暴亡,人质主事不了了之。元罐和胡公返回钱王处。从此胡公深得钱鏐和元罐信任。天佑元年(904),鏐特为此造功臣堂,记有功将士50余人,胡公名列榜上第二位。
  后梁开平元年(907),钱鏐封为吴越王兼淮南节度使。胡公也升为常、润等州团练使。贞明三年(917)胡升为常润二州防御使。同光元年(923),他受钱王派遣,登莱州促使该州归顺后唐。正因有此大功,胡公被唐庄宗封为吴越钱王下兵部尚书右丞,第二年,又被钱王加封为吴越兵部尚书。
  长兴二年(931)钱肃王(鏐)卒。三年(932)子元罐文穆王袭位。王“推旧恩”加胡公为大将军,可“剑履上殿”。天福六年(941)文穆王 卒。子弘佑立,称忠献王。王年少不更事, 国内连年兵乱。李仁达乘机挟附福建李景反叛,诸将均惮行无忌。胡公于危难中忠心为主,统领水陆大军,大败李景,平叛取福建而返,为此,威望大增。
  天福十二年(947),忠献王卒。弟弘倧袭位,暴戾荒淫。胡公“数谏”,但弘倧反存厌烦之意。甚至当场示“怒”,“掷笔水中”,语带讥厌。“进思不能平”,当夜,“率甲士三百人,迁倧于别馆,迎弘俶立之。”(新《五代史》)弘俶乃弘倧之弟,废倧立俶后,俶称忠懿王。王拜胡公为尚父,佐理吴越政事。
  天福十五年(950),胡公已九十三岁高龄、他想到自己年事己高、国家动荡不安,更担心当时年仅十七岁的小儿子胡庆的未来,他叹息道,“职位已到相当于相国,可以说够荣耀了,但还是常常要受到各种各样的牵制。人老了,再不走,恐怕要引发我整个家族的祸患。”于是他称病辞官推辞钱王多次亲临劝说,带着小儿子胡庆,辗转到奉化蓬岛定居。
  显德二年(955),胡公已98岁高龄。他位不在政,心却念念不忘钱氏王朝。他见朝廷“自相图位,内难将作”,于是在乡下过三年后,又匆匆上杭州,企图作以调协,不料刚到公署,就闻悉已发生变乱,忧愤之下,发了背疸,终不能治。遂于该年三月初一辰时“疽发背卒”,逝于杭州。

  三、异议探真
  胡公生平,不同记载有三点,其述如下:
  第一,职务。奉化胡族后人,都以“胡尚书”子孙自称。胡进思(万一)究竟官至何职?他有否当过兵部尚书?究竟是谁任命他为兵部尚书?为了比较明嘹此事,现将奉化档案馆现存的、题头是篆体“奉天诰命”
落款盖一红印,即所谓“圣旨”和《胡氏宗谱》载之“诰命”对照辨别:
  奉天承运,皇帝(谱:无上述六字)诰曰:元首股肱,君臣有同体之亲;安内治外,远近无亲竦之间(谱:政教无远近之殊)。故朝廷有适馆投餐之贶, 四方有来享来王之仪。朕遵旧典,汝凛王章。尔吴越行人、都指挥兵马使胡进思,果毅英敏,重厚端严,奉命入觐,方喜见于仪形(谱:容),登朝(谱:陛)陈悃(谱:辞),实亲聆尔章奏。既加敕尔主吴越王特赐汝衮衣绣裳,玄冠玉带,擢授吴越兵部尚书,奉诰归国。朕喜有南顾
之庆,尔国获盘石之安(谱:朕乐得屏藩之卫,尔慎为社稷之臣),夙夜终誉,永绥福履(谱:毋亡眷命)。开平二年正月十六日(谱:同光元年正月日)颁下。
  《诰命》“原件”与家谱所载,仅几个无关紧要的字句差异,其主要关键不同的是:“原件”是开平二年(908),谱载是同光元年(923),两者相差了整整十五年!这一差,使发文的皇上也换了位,前者是后梁梁太祖,后者是后唐唐庄宗。理明先生在2002年(3)《浙江档案》撰文《五代后梁擢授胡进思吴越兵部尚书诰命辨疑》(下称理文)认定此“诰命”乃假作,为此推断胡公未任过兵部尚书。理文的主要理由是:一,官职有误。他认为五代时期不存在“行人”、“都指挥兵马使”等职,“史料记载,胡进思曾任‘内牙统军使’、‘右统军使’、‘左统军使’等职”,但未载胡曾任过“兵部尚书”。二,发文时间可疑。从落款开平二年(908)角度看, 时离钱元罐当人质是第四年,连元罐还只是“内牙将指挥使”,胡不可能提为“兵部尚书”。直到932年,元罐执政后,才对胡“推旧恩,用为大将,迁左统军使。”三, 开平年间,吴越未立国(按:应尚未自称立国),钱罐于龙德元年(921)才摆脱梁的节制, 自称吴越国王。因此哪来“归国”、“尔国”之称云云。
  理文观点是否有理?我们从其他资料来证实。查阅胡氏宗谱,胡公次子胡庆在宋咸平元年十月(998)撰文《吴兴雪川胡氏迁四明解溪家传》(下简称《家传》)中,对胡公作了一系列的年谱记载。在后梁、唐一段中说,“……天佑四年(907),朱全忠篡位, 国号梁,改开平。时,钱王为吴越国王,以父为常润等州团练使……。后唐同光元年(923),(胡)奉钱王命,泛海入贡,唐赐钱王玉册金印,绶父为尚书右丞、钱王又加父兵部尚书。”在这里,《家传》把胡公授兵部尚书右丞,兵部尚书的时间、缘由、授与者和被授者主体都写得清清楚楚。值得一提的是,《家传》所记载的其他胡公事迹与史料所记载的均基本相符。仅授兵部尚书(右丞)一点,不知何故,史料不曾记载。
  宋至道三年(998),宋相国、中书令平章事、许国公吕蒙正来到蓬岛,探望当时年已66岁的胡公之子胡庆。吕念庆父乃“吴越兵部尚书右丞、光禄大夫加大将军尚父”,挥毫书写“尚书府”、“光禄堂”、“尚书楼”等匾额,相赠于庆。惜岁月流逝,年旷日久,均淹没于尘世。吕还为胡公撰“祭始祖万一尚书公文”, 以祭奠胡公。时,距胡公后仅43年,若胡公未受上述封就职务, 以吕之身份、历识,决不会胡乱轻率虚妄弄墨。
  南宋醇熙六年(1179)十月, 资政殿学士、曾任过丞相龚茂良撰《灵昌庙碑记》(今石碑尚在)中记载:“……庄宗入洛,(钱)王遣公由登莱入贡,赐武肃王金册玉印,拜(胡)公为内衙(牙)统军使兵部尚书右丞归。”
  从理文与上文对照来来看,理文认为馆藏之“诰命”是假之理成立。但是,这只能说明开平二年之“诰命”。理文的主要角度和探讨的目的是针对开平二年之诰命,他不能也没有由此而证实对胡进思从未有过兵部尚书(右丞)的任命, 因此,并不能否定胡进思任过兵部尚书(右丞)。究实,胡之授命乃非梁太祖而是唐庄宗,不是开平二年而是同光元年。同光元年,胡公由钱王派遣,不负使命,泛海使登(莱)州臣服向唐入贡,正因有此大功,钱王得以重赏,胡公蒙以受封。若从唐授角度看,理文所说的质疑几乎均不复存在:理文一,曾述胡任过“内牙统军使”,与龚文吻合,至于史料未载胡任兵部尚书,此乃记史者“正统”观点之故。因为,谱文也实事求是地记载胡被唐皇任“兵部尚书右丞(副职)”,后被钱王加(封为)“兵部尚书”。为此,或未被史料所承认。至于理文二、三和其他异议,随着发文者主体、时间的变换,诸论均不文自消,毋须再费笔墨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 葛岙王惟敏先生曾作《胡氏始祖尚书公进思和灵昌庙史实简介》一文,其中提到“到后唐庄宗立国(923),钱王请胡公泛海,由登(莱)州去进贡。后唐拜胡公为内衙统军使兵部尚书左(右)丞,次年,吴越王称宝大元年,授胡公兵部尚书。”从以上种种记载,与胡氏后人历来口称相符。所以说,理文说开平二年的“诰命”乃后人造添是实;胡公之“兵部尚书右丞”之绶命者是后唐庄宗,“兵部尚书”之绶命者是钱肃王钱鏐乃真。不管是庄宗授还是钱王授,不管是副职还是正职,正像当今所称呼的, 即使是副司令、副书记, 也不口称带副,故“胡尚书”称呼流传至今,事出有据,并非空穴来风。
  话又说回来,有关胡公生平,还望有识之士去查考、核实。顺便在这里一提,东族胡氏家谱也将诰命写为“开平二年”,讹误。

  第二,享年。《新五代史》卷67、《旧五代史》卷133载:“胡进思,吴越湖州人,故屠牛为业。钱元罐质于宣州田郡所,进思亲随左右。元罐立,推旧恩,用为大将,迁左统军使。及弘倧继位,进思恃权专横,弘倧嗣位,颇卑侮之,进思不能平,率甲士三百人,迁倧于别馆,迎弘俶立之。其年四月,疽发背卒。”上述史实,与家谱记载基本无异,但废倧立俶,是在天福12年(947),时胡公90岁。但后胡公虽“疽发背卒”,却未卒于“其年四月”,而是过了八年差一个月的显德二年(955)三月。胡公在“其年(947)”时或前,是不可能也不放心将不到14岁的儿子庆放到蓬岛的。若按此说,也没有胡氏在奉化蓬岛发族的事了。为此,应视谱载事实。

  第三,葬地。(西族)胡氏宗谱载,始祖万一公与杜氏夫人“合葬翠峰山”, 却没有载赵氏夫人安葬之处。赵氏丧于乾宁三年(896),时,胡才29岁,丧妻后,过了59年,胡氏才逝世的。东族胡氏宗谱载胡公“墓葬台(州)之黄岩乌岩山”。两山相隔数百里,孰是孰非?
  龚茂良在《灵昌庙碑记》中说:“……(胡公)时年九十八岁,发疽而殒,长子工部尚书璟奉棺归葬。”这里的“奉”字,不知作何解释?因为胡公卒于显德二年(955),胡公的长子璟卒于乾佑(按:应天福)丁末(947),子先于父八年亡故。那么,这个“奉”,可否作“奉陪”解释?即璟的牌位“奉陪”胡公遗体到乌岩山安葬。此解是否牵强?不然早已“墓葬会稽”的璟,怎能去“奉”父之棺呢?
  杜氏夫人是在胡公亡后九个月才离世的,她葬于安岩翠峰山。因此,只能与胡公之牌位合葬了。后,庆夫妇也葬在那里。20世纪六十年代,从翠峰山相继取得二块砖制“神位”,一块是“胡氏二世”(胡庆夫妇),一块是胡公与二位夫人)。胡公的神位比较完整,其高约30厘米,宽9.4厘米,厚3.2厘米,正面是:“后唐显始祖考兵部尚书万一胡公婺赵,妣封国夫人邢杜之神位”,背面是“清道光戊子年四月嗣孙重修敬立”。很明显,此乃后人“重修”祖墓时塞入的。清道光戊子年(1829),距今一百七十四年,这是胡氏后人凭主观意愿立的牌位。正像东族胡氏宗谱所记,杜氏夫人也“附葬”于胡公黄岩乌岩山一样, 当然,那也只能是神位去“附葬”了。
  按照常理,胡公死于杭城,其长子、孙均在杭做官,无论按常理、势力诸角度,他的遗体是理所当然由长子(孙)安排,与他的元配夫人、璟的生母赵氏合穴,决不会由其乡村的次子安排到翠峰山孤零零安葬的(当时杜氏尚在)。因此,应视东族胡氏记载为实。

  第四、选址迁奉
  胡公为什么要偕妻携子到奉化居住?事先他有否择居之的?后,他有否安居在奉?
  据载,胡公迁奉不外有二个重要原因。一,废倧立俶后,局势未稳,李儒斌又叛乱。当年,李为谋福建肥差, 曾重金贿赂胡公,使其遂愿。李叛, 胡当然脱不了干系,只是胡公权炙位重,无人敢弹劾罢了。但胡公总是感到内疚和担忧。他明白:自己已是93岁高龄了,不能长期保住整个家族的荣耀和安全。上文的叹息就是他内心活动的体现。次子的忠厚朴实,是他最担扰的心病,必须找个偏僻、安全的地方,让他有一个与世无争的发展环境。二,长次两家聚居一起不妥。胡公一生生三子,长子璟,次子庆,幼子夭折。天福13年,65岁的大儿子璟去世,对胡公震动在尤甚,使他欲改变孙比子大的两家聚居的状况更趋强烈。当时胡公,功劳显赫,资格深老,剑履上殿,权倾朝野。但他明白,这终究是暂时现象,一旦人过权丧,少妻幼子最易吃亏。于是他早有心计,“性乐野趣,蹑台宁间”,暗暗为次子选择居地。李叛事件,推动他即下决心。于是他推却钱多次挽留,称病辞官,带妻、子离京择居。
  当时胡公并没有定居的目的。他的标准是远、偏二字。即离当时的京都远、偏,兄弟间隔远、偏。 日后如若有变, 闻讯而避也方便,不致被一网打尽,兄弟间也不会产生矛盾和影响。
  后汉天福15年(950),胡公携妻儿从杭州南下,先到台州暂住一段时间,总觉得难合心中定的二字标准。故又折道沿海北上,寻找理想安居之地。一天,他率—行过宁海紫溪西望, 以偏为主的思想引他到了香山,旋取小道步至西侧缓坡,爬上—座小山,登上岭顶,靠山望海,心旷神怡,甚为舒心。登岗过岭,果见又一平旷天地。这一童一公,童者雀跃在前,公者迤依在后;少者稚气未脱却朝气蓬勃,老者鹤发童颜然精神矍铄,前者涉世未深无忧无虑,后者深于世故老谋深算:前者但凭兴趣好奇,后者只重环境实地。一路谈笑,一路观察,指石楼点蓬岛,策划安身定居之长计。话深入港,声震山谷,浑然不觉他人所在。下岭路遇土人, 问岭名。土人不识一童一公乃是父子,但观其气质非凡,决非常人。遂以该俩脱口为名,曰童公。此后,童公岭之名延续至今。
  从童公岭往下望是一片荒草平坡(当时尚未形成田地)。胡公察石楼略逊于蓬岛:蓬岛后面是长达十余里的深山岙, 前有一片旷地,可居可潜,正合胡公理想之居。于是他留下一笔资金,将杜氏和次子庆安置在那里,次年(951), 即聘朱家塘(现属龚原村)朱氏为庆之妻。越五年, 胡公杜氏相继于同年去世。胡庆从此在蓬岛安家发族。胡公在此五年间,常游走于会稽、杭州之间,未能真正安居于蓬岛,但终究是他带妻儿选址于斯,于是后人就称他为迁奉之始祖。奉化一带胡氏就尊胡进思为胡氏一世。

  市志载, 胡姓在奉化分布是“吉奇、葛岙、尚田、大桥、江口、方桥”(当时乡、镇)。但尚田一带胡姓,始终难与蓬岛和胡公其他派下胡姓联因带系。有关尚田一带胡姓,传说是胡进思手下将士所衍,但传说没有令人信服的根据,故只能当作传说,无从知其根源。
  《奉化市志》载:“胡姓,907--960(吴越), 自吴兴迁入白溪乡(今葛岙乡)蓬岛。”907年,乃后梁建朝元年,960年是后周灭亡宋朝建朝元年。那就是说,胡姓是在“五代”50多年的时期中入奉的。这个时期颇嫌太笼统了。事实应该确切地说在950年(天福15年)入奉的。

  五、璟庆兄弟
  中和元年(881)胡公24岁,娶赵氏(后封为婺国夫人)。婚后第三年(一说四年)生璟。赵氏夫人丧后,39岁的胡公一直鳏居。“长兴元年(930),父年七旬有三,父欲终身守义,钱王屡劝续弦,因娶母杜氏夫人(后封为邢国夫人)”(《家传》)。
  长兴四年(933)正月十三, 胡庆出生。庆比璟小50岁, 比璟的儿子芝孙还小17岁。清泰二年(943),庆之弟十六又出生了, 当时胡公已86岁,可惜不久,十六夭折。
  胡璟,中和三年(883)生,后晋天福五年(940)升为吴越工部尚书。娶钱肃王之侄女即钱鏐弟钱镖之女为妻,后居越州会稽(今绍兴)。天福丁未(947)逝世,寿65岁,墓葬会稽。胡公安置庆在蓬岛后,常来往于杭、
绍之间。他对钱王称疾,留璟的儿子芝孙(三世)在身边“侍病”,胡公亡后, 芝孙亦住会稽。宋建隆三年(962),璟的孙子、芝孙的儿子乙二(四世)娶卜氏为妻。 卜氏是新昌一个很古怪的名叫“山背瓜藤”村人, 后来芝孙也住到那个村去,直至去世,并安葬在那里。
  芝孙有二孙,长三六、幼三九(五世)。三六和儿子大乙(六世)于宋咸平二年(999)迁到黄岩南塘居住,后以那里发族。不久三九带家族转迁到解溪一带居住,他的二个儿子(六世)后分别为宁海长亭和沙栋村一带
始祖。沙栋村至今辈小族衍,因就在此。
  芝孙有二个弟弟,大弟叫旋,他的子孙后来分布在花醪、绍兴、上虞一带。幼弟名深, 曾中进士官达礼部尚书。他同钱王一起将吴越“纳土归宋”,用现在话说叫“和平解放”,从而免除了吴越人民兵戈之劫。他赘居山背瓜藤村卜氏家,并在那里发族,后人就称此村为胡卜村。在新昌县曹村附近。
  胡庆在蓬岛安家后,遵照父嘱,用他父亲给他的钱,购买田地,安心务农。他一生未涉及仕途,在《历代仕宦》记载中,只当过“恩荫乡宦郎”,职务排名倒数第三位。
  庆婚后第二年(952)就生了长子十七(三世)。正是由于庆安心在乡养育了十七、十八、二十、廿一四子(一说五子),使奉化及周边县的胡姓得以繁衍,从某种角度来说,蓬岛胡氏的真正始祖,乃是胡庆。
  胡庆字德威,号松溪,他虽是胡公的老来子,但酷象父亲:“仪表魁杰,博学能文”,他为人淳朴厚道且威严公正。宋太平兴国三年(978),他将父留下的资金一下子置造楼房120余间,给族人居住。至今还留下当年的米鱼照墙遗迹和他手植的两株槐花树。兴国五年(980),又“发父遗财”置田三千亩,并在白溪岸边“筑楔堤防”,后称“胡芝楔”,使当地农民能旱涝保收。兴国七年(982),在白溪道旁造房,并置床帐器用以供行旅和经商者住宿。
  庆“尊儒重道。”他“置常稔田四十亩”,“廪食”以供“远近来学者”。从而促使来学者安心学习。这所私塾培养出来的后辈学生,“隽异不群、器业奇颖”、“颉顽竞秀”,或为国家所用,或在教坛出名。后任相国的鄞县人郑清,也是从庆建办的这所私塾读书后成材的。宋相国吕蒙正特为纪念庆亡后建祠,题名“观德祠”。(现西岙村南,毁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
  庆“存心又极仁慈”,如逢荒歉年间,他“发仓廪赈”,给济乡人;对贫困人家,常给以财帛、粮食,甚至田庐,让生者安居,丧者安葬。乡人如患病,他“常往视”并“迎医治之”。乡人如逢争殴,他前去“息事讼、化奸顽”。为此深受乡人敬重。
  庆虽有一大笔父遗之财,但他自己并未奢侈挥霍。他的母亲杜氏(后谥为邢国夫人),在蓬岛的最后五年里,还是“躬耕纺织督稼穑”,给庆留印了良好的勤劳朴实的典范。他虽为族人、路人造了许多房子, 自己却没有一间气派与众不同的住房。现蓬岛村的旧址中,没有一间特别的遗垣,正说明了这个问题。
  据《芦湾胡氏宗谱》记载,胡庆卒于宋祥符四年(1011)二月初十寅时,以此推算,庆享年79岁。其妻朱氏生不详,卒于结婚后祥符六年(1013)三月初十日。东族胡氏载:朱氏亡于开宝五年(972)七月十五日,后又续娶连山王氏,两族相载竟然相差41
年!未知谁之是非。庆夫妻合葬于安岩翠峰山南麓。
  胡公后的胡氏因多种原因分迁,分别分布在蓬岛、龚原、西岙、泉井、经岙、前陈、葛岙、桥亭(棚)、前店、岭下、塘岸、胡伯园、中心岙、贴水桥、江口、北渡、万竹、宁海大胡长亭大蔡、上虞、上虞花疁、黄岩南塘、鄞邑四都、嵊县(今斑竹等地)、新昌胡卜、昌国列巷、西岙弥宗,官昌国正学正遂安焉,后迁郡城)、定海城西(龚原秉宏任定海教谕、遂家焉,后迁郡杜檀桥)、余姚乌山等地。

  六、修谱行辈
  据传,修造家谱始源于宋朝。到元朝时,官方为了防范汉民借宗族之名联合反元,禁止造谱。汉民于是只得巧妙地用数字代替人名记载。为此胡氏宗谱从二世到十四、五世,均多是数字。此传说,言之可信而索之无据,仅供参考。
  乾隆丙申(1776),城南周约斋先生曾为龚原前后房纂修家谱,并以其十九世至廿九世以“廷富世宪应锡,其正贤嘉开”为序以定行辈。后, 当地均多以24世“锡”字辈为祖,下属“自家人”。当然,也有因人丁而异:“锡”下户多人旺, 自另分派,“锡”下人丁疏稀,也有归属其近的。后邻近各村胡族也多按此行辈。就于“锡”后,“其”字辈下渐多通行。为续前行,周还为胡族作八句五言诗:“振声原(后改作维、惟)孝友,宏绪启祯祥。燕翼贻谋远,芝兰挺秀长。名高宗广大,德厚嗣光昌。忠勇家风在,云乃贵自强。”用来作为后起胡氏之行辈,至今仍沿袭运用。当然,在离蓬岛较远的胡姓也多有另起排行作为行辈。
 
  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胡氏, 笔者曾于2002年10月写过《胡氏絮语》,得到许多有识之士的支持和指教。尤蒙水镇头良华先生的指正,使之改正谬误,在此特表致谢。前稿中与本文有矛盾相抵触的,均以本文为准。本文虽集据各种资料而撰,但其中当然揉渗了笔者的观点、意见和揣度。故诚当自负所有文责,顺借此机,诚心期待诸多慧者提供资料和不吝赐教。

万一公派下三十一世孙信胜   
二稿于2003年11月



[ 此贴被南山在2015-10-08 22:00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8-12
馆藏浙江奉化胡氏族谱摘要
南山整理

[奉化]龚原西岙胡氏宗谱:不分卷/(清)胡治主修,(清)周南编纂.—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写本.—1册.—书名据序跋题.—版心题胡氏宗谱.—2修本
  始祖:参见1009始迁祖。始迁祖:二十府君,北宋前期自奉化县蓬岛山迁居本邑龚原西岙簰溪村(今属均尙田镇)。本谱始修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世系修录至第二十八世,排行字为嘉。本支派排行字:参见1009。卷目内容:谱序、凡例、排行、艺文、录、祭文、传、旧序、分迁总目、世系图、世传、旧记、旧传、新记诗、仕宦录。 收藏单位:奉化市文保所    浙图序号:2413

[奉化]芦湾胡氏西宅房谱:不分卷/(清)胡孝钿等纂修.—清宣统二年(1910)木活字本.—残  收藏单位:上图    浙图序号:8995

[奉化]重修胡氏西溪众谱:四卷/胡正模主修,严圣浩编纂.—1924年木活字本.—1册.—书名据序跋题.—版心题胡氏宗谱.—4修本
  始祖:参见1015。始迁祖:参见1015。本谱始修于清道光五年(1825)。世系修录至第三十二世,排行字为维。本支派排行字:参见1015。卷一:家传、谱序、分迁总目、转迁记、易姓王氏出处、行第;卷二:源流图、世系图;卷三:世系传;卷四:世福、世德、世芳、世秩、世藻。  收藏单位:奉化市文保所  浙图序号:2416

[奉化]胡氏宗谱:九卷,首一卷/(清)胡宗尹等纂修.—清嘉庆十六年(1811)垂裕堂钞本.—1册  收藏单位:上图 浙图序号:8994



[奉化]鲒埼胡氏下宅房宗谱:二卷/(清)胡金才主修,(清)马元庋编纂.—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钞本.—1册.—书名据序跋题.—3修本
  始祖:参见1018。始迁祖:参见1018。本支派排行字:参见1018。卷目内容:谱序、凡例、排行字、华盖图、世系、世传、寿序、世芳、世泽。 收藏单位:宁波市天一阁  浙图序号:2406

[奉化]蓬岛胡氏房谱:不分卷/(清)孙焕堂编纂.—清道光三十年(1850)写本.—1册.—版心题胡氏房谱.—2修本
  始祖:参见1009。始迁祖:参见1009。本谱始修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世系修录至第三十世,排行字为振。本支派排行字:参见1009。卷目内容:谱序、诰命引、世系、世传。本支名人:参见1009。  收藏单位:奉化市文保所    浙图序号:2410

[奉化]蓬岛胡大房谱:不分卷/(清)邢功化编纂.—清光绪十九年(1893)写本.—1册.—书名据序跋题.—版心题胡氏房谱.—3修本
  始祖:参见1010。始迁祖:参见1010。本谱始修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世系修录至第三十一世,排行字为声。本支派排行字:参见1010。卷目内容:谱序、诰命引、世次引、仕宦、受姓源流园、世系图、世传。本支名人:参见1010。 收藏单位:奉化市文保所  浙图序号:2411

[奉化]蓬岛胡氏宗谱:不分卷/(清)马元度编纂.—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写本.—1册
  始祖:进思,字克开,又字华远,行万一,五代吴越国人。始迁祖:十五府君,讳庆,字德成,北宋初自会稽县(今属绍兴县)迁居奉化县蓬岛山(今属尙田镇)。世系修录至第三十世,排行字为振。本支派排行字自二十八世起:嘉□振声维(原)孝友宏绪启祯祥燕翼贻谋远芝兰挺秀长名高宗广大德厚嗣光昌忠勇家风在云礽贵自强。卷目内容:凡例、源流图、世系图、世传、仕宦录、灵昌庙迁移实录、蓬岛山记、堂记。本支名人:(北宋)胡进思。 收藏单位:奉化市文保所  浙图序号:2409

[奉化]鲒埼胡氏宗谱:□□卷.—清道光年间(1821~1850)钞本.—1册.—存卷三、四
  始祖:参见1018。始迁祖:参见1018。本支派排行字:参见1018。卷三:世传;卷四:宦业、选举、儒林、冠带、人物、节烈、建置、艺文。  收藏单位:宁波市天一阁  浙图序号:2407

[奉化]鲒埼胡氏宗谱:不分卷.—清同治年间(1862~1874)钞本.—1册.—残本.—书名据卷端题
  始祖:参见1018。始迁祖:参见1018。本支派排行字:参见1018。存卷内容:诰命、宦世谱、建置谱、艺文、世系、世传。  收藏单位:宁波市天一阁  浙图序号:2408

[奉化]鲒埼胡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清)宋辅世编纂.—清乾隆年间(1736~1795)钞本.—1册
  始祖:参见1018。始迁祖:参见1018。本支派排行字:参见1018。卷首:总叙;卷一:例言、叙谱、源流、分徙、华盖图;卷二:世系;卷三:世次;卷四:宦业、选举、儒林、人物、建置、形胜、艺文、补遗。  收藏单位:宁波市天一阁  浙图序号:2405

[奉化]西岙簰溪胡氏宗谱:不分卷/(清)郭文焕编纂.—清同治七年(1868)写本.—2册.—5修本
  始祖:参见1015。始迁祖:参见1015。本谱始修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世系修录至第三十一世,排行字为声。本支派排行字:参见1015。卷目内容:谱序、世秩、世藻、世系、世德、世略。  收藏单位:奉化市文保所    浙图序号:2414

[奉化]蓬岛胡大房谱:不分卷/董舒文编纂.—1933年写本.—1册.—书名据封签、序跋题.—4修本
  始祖:参见1010。始迁祖:参见1010。本谱始修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世系修录至第三十三世,排行字为孝。本支派排行字:参见1010。卷目内容:谱序、诰命引、仕宦、受姓源流图、世系、世传。本支名人:参见1010。  收藏单位:奉化市文保所  浙图序号:2412

[奉化]西岙簰溪胡氏宗谱:不分卷/(清)王庭芝编纂.—清光绪十九年(1893)写本.—1册.—6修本
  始祖:参见1015。始迁祖:参见1015。本谱始修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世系修录至第三十二世,排行字为维。本支派排行字:参见1015。卷目内容:谱序、行第、源流图、世系图、世福、世德、世芳、世秩、世藻。  收藏单位:奉化市文保所  浙图序号:2415

[奉化]鲒埼胡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清)严瑞盈编纂.—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钞本.—1册
  始祖:源,唐代人。始迁祖:兴,宋代自奉化县龚原西岙簰溪村(今属尙田镇)迁居本邑鲒埼村(今属鲒埼乡)。本支派排行字祖德贻谟远宗功建业全继承昭世法孝友绍先贤。卷首:例言、源流考、排行字、作谱说;卷一:分徙图、华盖图;卷二、三:世系传;卷四:宦业、选举、儒林、人物、建置、艺文。  收藏单位:宁波市天一阁  浙图序号:2404

题名 胡氏宗谱 责任者 (清)胡宗尹等纂修 版本 清嘉庆16年(1811), 钞本 居地 浙江,奉化 堂号 垂裕堂 先祖/名人 始祖:[宋]胡靑; 始迁祖:[宋]胡亿
摘要 始祖靑,北宋初自山东乐安县迁鄞县。始迁祖六世孙亿,两宋之交复迁奉化芦湾。卷首原序、祠记、凡例、排行,卷一肇始源流图,卷二华盖图等,卷三至五世系传,卷六仕宦、绅衿,卷七诰命,卷八赞、跋文、议书,卷九妇德。 上图索取号 911645

题名 芦湾胡氏西宅房谱 责任者 (清)胡孝钿等纂修 版本 清宣统2年(1910), 木活字本 居地 浙江,奉化 堂号 垂裕堂 先祖/名人 始祖:[宋]胡靑; 始迁祖:[宋]胡亿
摘要 参见清胡宗尹修《胡氏宗谱》条目。谱存谱序、华盖图、生生图、世系传等。 上图索取号 4649/B 

浙江奉化鲒埼胡氏宗谱四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清乾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奉化鲒埼胡氏下宅房宗谱二卷,(清)马元度、胡世治纂修,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奉化鲒埼胡氏宗谱,著者待考,清道光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卷、第四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奉化鲒埼胡氏思议公下下宅开四公派世传不分卷,著者待考,清同治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残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奉化重修胡氏龚原西岙派宗谱不分卷,(清)周南性纂修,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奉化县文物管理局。

浙江奉化重修胡氏西溪宗谱卷,首一卷,(民国)严澄卿纂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奉化县文物管理局。

浙江奉化蓬岛胡氏大房谱,著者待考,(民国)董舒文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奉化县文物管理局(现有两部)。

浙江奉化蓬岛胡氏西族房谱,著者待考,(清)胡山隍、胡马元辑,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奉化县文物管理局。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8-12
胡海《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P489

奉化芦湾始迁祖亿,南北宋之交自鄞县迁入。六世祖岂+页,北宋初,自山东安乐县迁鄞县.谱仍尊六世祖迁鄞县为一世祖.岂+页生逢吉、逢龙,逢吉生进思迁排溪,进思子二,长允谐子二,次允安子二,允安长子亿迁庐湾.三世退思子一允生宪、宇,宪迁蛟川海宴柴桥。二世逢龙生达思,达思生允堙、允诚、允评,允堙迁北渡南岸.允评裔孙、迁马湖山下.九世添之迁马湖楔边。第九世男丁三十六人.源流垂丝图自满公陈国至瑗第三子志正生安国字康侯(志正不生安国又是慕贤冒引之误,安国康侯乃华林琼支裔孙不是如皋瑗支裔孙).乾隆三十五年郡学贡生楼纲撰序云:岂+页公孙、进思佐钱武萧王,奇谋异略,经纬过人,官兵部尚书后因国祚遭变,隐居不仕”

胡信胜宗亲看到这一段极为不满。他给我来信说,这一段“除了胡进思三个字”没有一句话是正确的。我给他回信解释,胡海先生并没有亲到浙东地区调查访问,这一段文字可能来源于图书馆藏族谱资料。据我在镇海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也并非空穴来风。它说明了可能胡进思有另一个非吴兴的来源,而这个“岂+页”公和“逢吉、逢龙、逢吉”我在镇海芦江胡氏族谱手抄本上确实见过。请见:


[ 此贴被南山在2007-08-13 09:12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8-30
我是浙江象山胡氏迁入的,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10-05
胡君墓志铭(胡谊)—— 宋代袁甫撰

君讳谊 字正之 其先苕霅人 五季避地徙丹丘 后徙明之奉川 曾祖啬 祖仁 考宗彝 俱不仕 妣王氏 正之生于绍兴已卯(1159)  殁于绍定壬辰(1232) 寿七十有四 娶陈氏继任氏 先正之三年卒  男三 明镇 明璧 明奎 皆习儒 女一 适进士袁润 孙男二 守成 守本 女一 将以癸巳冬十月甲申葬于松林乡铜山之原 明璧持其叔父牧之所叙言行 泣请铭 余为童子时 见学徒负笈从先君子游 常百数 正之骨清神静 笔端洒洒 无俗气 先君子尤爱之曰 修谨士也 自以不与时 偶益读古圣哲书 深求旨趣以自畅 适晩岁建聚书楼 扁曰观省 自号观省佚翁 且作记曰 青嶂 当前翠竿在侧 展卷与圣贤对语 优哉 游哉 又述先君子之训曰 修身为本 谨行为先 观于斯 省于斯 子子孙孙 宝之永无忘 正之殁半岁 一夕见梦 明璧汝其卜吉于冬以葬我亟 走江东乞铭 且持观省楼记求跋于吏部 吏部余兄也 时谒告省松楸正之何自知之噫 死生如一 是真能观省者耶 古人云 毙而后已 正之虽亡 观省尚不已耶 先君子以絜名斋 每曰安贫乐道 是谓洁白不遇 而富贵污莫甚焉 正之老于韦布 乃能服膺师训 观省此心 死而不忘 是宜铭
铭曰 癯儒精神 乐哉一贫 是为絜斋先生之弟子 不辱师门

来源: 蒙斋集卷十七   宋 袁甫 撰

附录:

袁甫[约公元一二一六年前后在世]字广微,号蒙斋,庆元府鄞县人。袁燮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中前后在世。少承家学,又从学于杨简。宋嘉定七年(1214)进士第一(状元),授秘书省正字。十一年任湖州通判,迁秘书郎,改著作佐郎,出知徽州、衢州,有政绩。绍定三年(1230)兼任江东提点刑狱,后移司鄱阳,讲学学宫,修葺庐山白鹿洞书院,创建贵溪象山书院。端平元年(1234)兼任福建转运判官,迁秘书少监,疏指史嵩之不可重用,又反对进史嵩之为刑部尚书,被出知江州,再改知婺州。后升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兼国子祭酒,官终兵部侍郎,兼吏部尚书。卒谥正肃。甫所至兴利除害;在朝靡切权贵,抗论不阿。卒,谥正肃。师事杨简,主张“万物与我心契”,为甬上陆学二传弟子之一。甫著有蒙斋集四十卷,《国史经籍志》又作有孝说孟子解、江东荒政录、防拓录、乐事录《宋史本传》及蒙斋中庸讲义等,并行于世。
来源:百度百科

苕霅(tiáo zhá):苕溪﹑霅溪二水的并称。在今浙江省湖州市境内。是唐代张志和隐居之地。
来源:http://www.zdic.net/cd/ci/8/ZdicE8Zdic8BZdic95198613.htm

明之奉川:明州之奉川。即现在的宁波市古称明州,奉川为现在的浙江省奉化市。咕咚冰鱼注

东坑岭
县西南六十里 北为蓬岛 南为石楼 西为察廉 冈界于松林连山二乡之闲 其道西通婺女 北通会稽 南入天台 东归四明奉化 为邑西北多山 而此岭又为众山之最高者 萦纡鸟道 盘曲羊肠 足且不足驻 况负戴者乎 里有义士屠师禹 尽甃以石 西九百五十丈 东八百九十丈 人甚德之

铜山
在县西北十五里 按唐志云 奉化析鄮置有铜 此山盖以所产名也 俗传昔有樵夫入山 满目皆金宝 意欲拾取之 倏有神人仗剑而出 皇骇奔走 顷之旋顾 悉不见矣

来源:宝庆四明志


胡君墓志铭 (胡处约) —— 宋代袁燮撰

吾友胡正之 修谨士也 一日访余 具言其从兄详之之贤且自谓天资憃愚 所以获亲师友勉 自磨厉无大玷阙者 兄实使然也 兄之将终 语及执事曰 是翁吾所敬弟 其为我求铭 今累歳矣追念其勤勤之意 欲托于不朽异乎 苟自菲薄者 敢以为请 余于详之 虽获瞻其颜色 犹未能深探其所存 将何以发挥之 然我先叔父常德郡丞之授徒于丰山也 详之实从之学 叔父不妄许可而称详之为佳士 则既有可纪之实矣 乃不敢辞 详之讳处约 详之其字也 庆元奉化人曽祖啬 祖建澄 父宗 宗该慈福庆寿 恩补迪功郎 妣孺人屠氏 详之幼有识趣 长而贪学 晨昏不懈 后以干蛊之劳 虽稍分其志 然立身处事未尝不以前言往 行为凖 尚气节 重然诺 或以义举告 跃然从之无难色 毎曰吾无他长 惟信义二字 终身不敢违 其亲若故亦曰 是非吾欺者 晚筑室于莱山之麓 下瞰碧泉 取大易山下出泉之象 牓其堂曰育德 朝夕观省 涵养此心 又将招致贤师 日与子若孙讲肄其间如已 所以自警䇿者其志念深矣 嘉定八年(1215)二月癸夘以疾终 寿六十四 娶戴氏 通敏谨悫 善综家务 十一年四月丙辰卒 寿六十有七 十四年(1221)二月甲申 合葬于邑之松林乡贾溪之原 祔迪功之墓 子二人 潜 浃 孙六人 琪 琢 琥 琬 球 瑄 孙女一人 详之平居简淡 不干名誉 而心声所发自有协于古训者 盖孟子尝曰 求则得之 舍则失之 是求有益于得者也 求在我者也 求之有道 得之有命 是求无益于得者也 求在外者也 训告后学 可谓着明 而不达是理者多逆施之 固有不可力求而求之甚切者  亦有不可不求而未尝用力者 此义命之所以不明也 详之则不然 诏其子曰 尔曹读书 以考弟忠信为本 此可求者也 富贵利达 天分素定 岂可求哉 深有合于孟氏之指 可谓教以义方不纳于邪矣 呜呼 兹其所以为佳士欤 
铭曰
人有道心 天所均赋 遵道而行 孰不钦慕 猗嗟若人 孚于乡闾 咨尔后昆 尚克勉诸

来源:絜斋集巻二十   宋 袁燮 撰

此胡处约(字详之)与胡谊(字正之)均奉啬为曾祖,他们的葬地均在奉化邑之松林乡。咕咚冰鱼注
[ 此贴被南山在2010-08-08 10:55重新编辑 ]
QQ:190596259    E-mail: hl_1226@126.com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11-02
我是奉化胡氏宁海长亭那支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11-27
太感谢了  我就是宁波奉化胡家的嫡支。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8-07-16
很高兴这个专贴由奉化蓬岛宗亲来主持!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8-07-16
摘自:浙江胡氏族源族居调查纪行(一)----南山

第五站:浙江省奉化市尚田镇龚原村

        胡信胜,就是这些杰出人物其中之一。从电话的那一端传来的是一种优雅的江浙口音,在我的印象中这种口音出自高等院校的某位教授讲师,面对学生,娓娓道来。我想象胡信胜宗亲就是一位退休教师。我和他是通过中间人介绍认识的,家中有谱,独自一人外出调查搞谱,信教......这是一位神秘人物。从他寄给我的《絮话(浙东奉化)胡氏》《龚原村名缘何来》来看是一位非常严谨认真的人,凡事例均给出处,来信必复。遣词造句恰到好处,字体工整整洁,给人美的享受。但是在清明节那天,他在尚田镇镇政府上得车来与我握手之时,原来对他的猜想却完全颠倒了个。这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民。声音依旧是那样动听,也确实当过教师,不过是在乡里当了十年的初中代课老师,我们从媒体上知道这种代课老师的待遇情况是无法和编制老师相提并论的。家里显得十分凌乱,甚至很难找一个地方来放置我的笔记本电脑。狗在叫,小孩子在哭,他一手抱着小孙子,一手在族谱上指点。他的妻子为招待我这个远方来的不速之客在厨房里忙碌。信胜宗亲现在镇政府参加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每月工资八百元。儿子女儿都在外面工作,虽然收入不高,对他这样的人来说,生活过得很充实,因为他喜欢摆谱。信胜宗亲早就说过他会让我见识一下他家的藏谱,清道光庚子(1840)年间的《胡氏龚原前房宗谱》。龚原排溪胡氏据说是胡进思的次子庆公的后裔,和上午在新昌祭扫的璟公是兄弟,但璟公要大他五十多岁,原因很简单,胡庆是胡进思七十六岁时的老来得子。五代后期,胡进思虽以官拜尚书,一言九鼎,但因为政治上的麻烦使得他想早一点带着小儿子退居林泉,远离政治是非之地。于是他来到浙江奉化尚田镇的蓬岛,选择了一个既可安稳度日又便于逃跑的宝地,在这里为儿子修建了安身之处。奉化胡氏于是就在此地发源,广布四方,人称中原排溪胡氏,“龚”同“中”,后来,这里便改称“龚原”,详见胡信胜《龚原村名缘何来》http://www.hszqw.com.cn/bencandy.php?fid=18&id=656


浙江省奉化市尚田镇龚原村村民胡信胜宗亲(左)


      信胜宗亲对我说你好不容易来到我们这里,蓬岛庆公遗址是一定要去看的。我们一同来到一千多年前庆公所住的地方,两株槐树,一块照壁(当地人称“米鱼照墙”),残存的旧屋摇摇欲坠,这里就是奉化排溪胡氏的发源地。如同我在宁都上山乡苦竹凹对村民所说,这里今后都极有可能被开发旅游资源,让胡进思的后裔前来祭拜,浙江东部胡氏大部分都是从龚原排溪和新昌胡卜发源出去的。和胡卜村一样排溪胡氏也只有几百人,而这里的胡氏经过一千多年的繁衍,固守本土没有播迁出去,应该说是最正宗的了。

        再回来说胡信胜,这位普通的农民汉子说:我现在是孤军作战。由于龚原村地处山区(离尚田镇13公里)经济不发达,村民文化有限,虽然前有道光年间修谱,后有民国年间续谱,但至今九十多年过去,再修新谱之事还没有影子。信胜宗亲克服了种种困难,只身一人行动起来,四处调查本族分布情况,手工抄些了数百页调查资料,旧谱资料。他对我说,现在主要就是落实资金的问题了。一旦资金问题解决,立即就可以开机印刷。一个普通农民,视本族家谱续修为己任,把自己的精力都放到这件大事来。我钦佩的就是这样的宗亲。看完了族谱他又小心翼翼地包裹起来,重新放回楼上。夜已深,人已静,两位宗亲好友还在灯下促膝倾心长谈......。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8-07-16
我尽力而为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