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4002阅读
  • 50回复

关于胡瑗世系的讨论 (专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08-07-07
7月31日
胡瑗研究的基本资料
1、《宋史·儒林传二·胡瑗》

2、《宋元学案·安定学案》

3、《四库全书·胡瑗口义》

4、蔡襄《太常博士致仕胡君墓表》

5、胡鸣盛《安定先生年谱》

6、丁宝书《安定言行录》

7、胡瑗《松滋县学记》,《安徽通志》。

8、欧阳修《胡先生墓表》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08-07-15
宋神宗帝御题赞   
    赞曰:  先生之道,  得孔盂之宗。  先生之教,  行苏湖之中。师任而尊,  如泰山特屹于诸峰。  法严而
  信,  如四时迭运于无穷。  辟居太学,  动四方欣慕,  不远千里而翕从。  召入天章辅先帝,  日侍敞沃,万
  言而纳忠。  经义治事,  以适士用。  议礼定乐,  以迪联躬。  敦尚本实,  还隆古之淳风。  倡明正道,  开
  来学之颇蒙。  载赡栽仰,  谁不思公。诚斯文之模范,为后世之钦崇。
    天地储精,  山川毓秀。  孔盂农钵,  苏湖领袖。  道学正传,  体用善诱。  雅饰化风,  泽流于后。
    资政殿学士范仲淹拜赞
    经又名家,  旁通乐律。  苏湖之教,造士有术。  东以条格,南以躬行。  百世一时,  尚怀典型。
    集贤殿学士司马光拜赞
    恭乎其貌,  源乎其容。  循循雅饰,  卓有古风。  经义治事,  深究体用。代代赡仰,  百世钦崇。
    宋学士右丞相文天祥拜赞
    儒林仪表,  国家栋操。  风云翰墨,锦绣文章。  驾长虹於寥廓,听鸣凤於高岗。
    工部侍郎魏了翁拜赞
    沫泗渊源,  东南模范。宽厚纯诚,  躬行力践。  论乐大常,  茂膺宠眷。
    中岳外史襄阳米芾拜赞
  宋仁宗召胡瑗崇政殿议乐诏
    诏曰:  乐以节天地和神人,  上古帝王之治天下也尚矣!  嗣是以来,  古乐不作,大坏废缺,  不似先王
    之旧者,  何以为治?良可考也巳。
    敕下礼部太常寺及廷臣等官,  详议考正音律,  修复乐器,  未得其人。佥进尔处士胡瑗,  博学闳深,
    大明乐理。  巳事遄往,展猷宣化,  与朕共图之。
    制敕
  庆历四年(1044)三月十一日
    之宝

宋仁宗召太子中舍致仕胡瑗秘阁同定雅乐诏
    诏曰:  朕惟帝王之御天下,  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  乐之关于治也尚矣!然黄帝必命伶伦,  虞帝必
    命后夔,  苟非其人,  职不轻授。尔太子中舍致仕胡瑗,  学贯古今,  智用礼乐,  其于咸英,韶菠之音必克。
    悉其情文之备,  而兼明圣之能者。  兹复微尔爰秩曲乐,  尔务殚心节宣,上追遗饔,期与天地同和。  毋徇
    新声,  负朕简任之意。 
    制敕
    皇祜元年(1049)三月初十日
    之宝
    宋仁宗敕胡瑗为太子中允
    敕曰:世子君之贰也,  国之本也。  是故先哲王,  必进选仁贤,  以培养其德。  尔太子中允胡瑗,理
    明体用,  学贯古今,教授苏湖,而物轨以彰。  矜式太学,  而人文丕著。  亟于求贤,遑恤骤进。  乃今辅
    道,储贰犹能,恪恭厥职。  非帝王之道不陈,非至治之学不讲展也。允执厥中,而名当其实者也。  特进崇
    阶,锡膺宠命。。尔尚益懋厥德,  副朕倚任未至之意钦哉。
    制敕
    嘉祜元年(1056)十二月五日下
    之宝
    宋仁宗以天章阁侍讲胡瑗追谥文昭公兼赐赙仪
    诏曰:臣固有弼教之忠君,可无厚待之礼?已故致仕天章阁侍讲胡瑗,于其生也,出以作人,入以训胄,
    显有成功。于其殁也,谥曰:文昭。赐金百两,用彰褒典。该部遣官俱币帛吊省。
    制诏
    嘉祜四年(1059)十月十五日
    之宝
  ·宋神宗御题祝文    ·
    学崇孔孟,教行苏湖。有体有用,斯文范模。

  淳祜三年(1243)癸卯春正月   
    之宝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08-07-15
程颐撰胡瑗传

    先生姓胡氏,讳瑗,字翼之,门人称为安定先生,其先世本长安,徙居陵州,祖司寇参军修已,卒葬如皋,庐墓因家焉。父讷为宁海节度,在任生先生,故今为海陵人也。先生甫七岁善属文,年十三通五经,以圣贤自期待。邻父见而异之,与其父言曰:后当为国家伟器。贫甚无以自给,往泰山与孙明复,石守道三人同读书,十年不归省,得家书便面见平安悦而置之弗视,恐有所牵也。
    先生凡应试者七不合时,而司文者不录,益坚所志,不以此介意也。范文正公尝与先生游,甚爱而敬之,以其子纯仁从学焉,特荐书於朝廷,於是景祜初,以布衣见天子,议乐详明,动合古礼,论乐拨去浮文,悉敦本实。上悦。拜官司校书郎,已而辟丹州军事推官,改密州观察推官,除湖州教授。先生往湖州,倡明道学,一新故习,物议其迂。久之诸士子知为学之本,乐而从之。
    申饰科条,创名斋署,曰经义者,所以经乎仁义礼乐,彝伦之义,明其体也。曰治事者,所以治乎水利,兵,农,算数之事,适其用也。弟子敬业乐群,常数百往来。召为诸王宫教授,以疾辞。庆历四年春,诏州县立学,建太学於京师,取先生之法为太学法式。至皇祜五年冬,召至京师,为国子监直讲,遂居太学。四方之士忻慕先生之教,不惮远途而至者数千,庠无客舍,半僦民居,则先生之教天下闻之矣,先生之名天下重之矣。
    往年先生在东南时,颐尚垂髫。今先生居太学,幸游上庠,得拜先生於京师,不以颐为不肖,每见必与之坐,以论天下古今之事。谈经辩史之疑,听其论议,叩其学术,未始不出于诚。如此是固,德望愈重,功业愈隆,而凡天下之为师弟者,岂不有闻风而兴起者乎。迁大理寺寺丞,为太子中允,充天章阁侍讲,国子监,请留主太学事,上从之。
    赐绯衣银鱼袋,以疾辞,天子遣中使引医来,数为存问。越明年石介先是忤权臣,怨而报锢子孙,贬孙明复,先生在病以闻,不能朝,一日二上章求去,天子不强留,诏驿驰还。於是在廷诸贤士大夫,与大学之诸生,以师礼送出郊,各饯於祖道,如有所失,不忍舍。
    噫!先生始於苏湖,则教行於东南,而东南之士化之。既而王宫,则教行於帝胄,而帝胄之齿悦之。极於于太学,则教行於天下,而天下之士服之。凡从先生之教,在廷之显仕与在外之散秩,其余政事文学咸出其门者数千,其醇厚和易之气望之可知也。
    先生生三子,长志康举进士,次志宁知永州,又其次志正笃学孝友,奉衣冠还乡以葬焉。先生随长子志康杭州观察推官司以就养,卒谥文昭,葬乌程之何山,莆阳蔡君谟为墓志,庐陵欧阳永叔为墓表,则先生之德不特入於于学士之深,抑为名公卿景慕之私也巳。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08-07-15
胡安定先生行实
    新安  朱熹  述

    先生姓胡氏,讳瑗,字翼之,门人称之安定先生。本泰州人,累举不第,范仲淹荐官,至天章阁侍讲。先生布衣时,与孙明复,石守道,同读书泰山,攻苦食淡,终夜不寝,一坐十年不归,得家书,见上有平  先生在学时,每公私试罢,掌仪率诸生,会于肯善堂,合雅乐歌诗,至夜乃散。诸斋亦自歌奏乐,琴瑟之声彻于外。
    先生在湖学,置治事斋,学者有欲明治道者,讲之于中。如治兵、治民、水利、算数之类。尝言刘彝善治水,后累为政,皆兴水利有功。
    先生尤患隋唐以来,仕进尚文辞而遗经业,苟趋利禄。后为苏湖二州教授,严条约,以身先之,总大暑,必公服终日,以见诸生,严师弟子之礼。解经至有要义,恳恳为诸生,言其所以治己,而后治乎人者。学徒千数,日夜刮劂。为文章,皆传经义,必以理胜信。其师说,敦尚行实。后为太学,四方归之。舍不能容,旁拓军居以广之。五经异论,弟子记之,习为口义。
    先生尝召对,例须先就阁门习仪,先生曰:吾平生所读书,即事君之礼也,何以习为阁门?奏上,令就即次习之。先生固辞,上不之强人,皆谓:山野之人必失仪。登对,乃大称旨。上谓左右曰:胡瑗,进退周旋,皆合古礼。
    先生在湖学时,福圹刘彝往从之。时学者数百人,彝为高弟,熙宁二年召对,上问:胡瑗文章与王安石孰优?彝对曰:  臣师胡瑗,以道德仁义,教东南诸生。时王安石,方在场屋中,修进士业。臣闻,圣人之道,有体,有用,有文。君臣父子,仁义礼乐,历世不可变更者,其体也。诗书史传子集,垂法后世者,其文也。举而措之,天下能润泽,斯民归于皇极者,其用也。国家累朝取士,不以体用为本,而尚声律浮华之词,是于风俗偷薄。臣师当宝之,明道之,间尤病其失。遂明体用之学,以授诸生。夙夜勤瘁,二十余年,专切学校,始自苏湖,终于太学。出其门者,无虞数千余人。故今学者,明夫圣人,体用以为政教之本,皆臣师之功也。上曰:其门人,今在朝者为谁?对曰:若钱藻之渊笃,孙觉之纯明,范纯仁之直温,4钱公辅之简谅,皆陛下所知也。其在外,明体、适用之学,教于四方之民者,殆数十辈。其余政事、文学粗出于人者,不可胜数。此天下四方之所共知,而叹美之不足者也。上悦。
    先生初为直讲,有旨专长一学之政。遂推诚教育。多士亦甄别人物,故好尚经术者,好谈兵战者,好文艺者,好尚节义者,使之以类,群居讲习。先生亦时时召之。使论其所学,为定其理,或自出一义,使人人以对,为可否之。当时政事俾之折衷,故人皆乐,从而有成效,今朝廷名臣,往往先生之徒也。
    先生皇祜至和间,为国子直讲。朝廷命主太学,生千余人,先生日讲易,每讲罢,或引当世事以明之,小畜以为畜,止也,臣止君也。乃言及中书令赵公辅所碎(答立刀)子,呈于艺祖之事。
    先生判国子监,其教育诸生有法,先生语诸生,食饱未可据案或久坐,皆于血气有伤。当习射投壶游息焉,是食不语,寝不言之遗意也。
    先生尝上书,请兴武学。学其略曰:顷岁,吴育已建兴武学,但官司非其人,不久而废。今国子监直讲内梅,尧臣,曾汪、孙大明、深义,孙复而下,皆明经旨。曾任边陲丹州推官,颇知武事,若使尧臣等兼莅,每日只讲论语,使知孝弟仁义之道。讲孙吴,(子)使知制胜御敌之术。于武臣中之子孙选有智略者,二三百人教习之,则一二十年间,必有成效。臣巳撰成武学规矩一卷,进呈时议论之。
    先生为国子日,番禺有大商,遣其子弟就学。其子儇岩,所赍千金,仍病甚,瘠客于逆旅,若将毙焉。偶其父至京师,闵而不责,携其子谒先生,告其故曰:是宜先警其心,而后教谕之道也。乃取一帙书曰:汝读是  可知养生之本,知养生,而后可学矣!其子视其书,乃黄帝素问也。读之未竟,惴惴然忌伐性命之过,痛自悔责,冀其自新。先生知其已悟,召而诲之曰:知爱身,则知可以修身。  自今以始,其洗心向道,取圣贤之书,次第读之。既知其义,然后为文章,则汝可以成名。圣人不贵无过,而贵改过。无怀昔悔,第勉事业。其人脱颖而出,善学三年,登弟而归。
    徐积自言:初见安定先生,头容少偏。安定忽厉声云:头容直,积因自思。不独头容直,心亦要直也。自是,不敢有邪心。
    欧阳文忠公诗云:吴兴先生富道德,说说子弟皆贤才。
    王荆公诗云:先取先生作栋梁,以次收拾桷和穰。
    伊川程先生尝言:凡从安定先生学者,其醇厚和易之气,望之可知也。
    先生开治事斋,亦非独只理会这些事,所谓头容直,手容恭,许多说话都是本原,其规牍模虽竦然,都广大。者实。
    或问:安定学甚盛,何故无传?予曰:当时所谓止此,这些门人,受去做官,死后便已。
    胡公之学,盖得于古人所谓:洒扫应对进退之节,尤为切当,警发深矣!
    先生曾孙涤曰:先生侍讲,读:乾、元、亨、利,  贞,不避讳。上与左右失色。先生徐曰:临文不讳。上意遂解 
    先生在大学时,以颜子所好何学论,试诸生,得程伊川所作,大惊异之。即请相见,处以学职。伊川先生又尝言:安定之门人,往往知稽古爱民矣!则其于从政乎!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08-07-15
胡安定墓志

    胡氏世居长安,询为唐兵部尚书,其孙韫,因乱留蜀,为西蜀陵州刺史,蜀平归京师,终卫尉。于君为曾祖,生泰州司寇参军讳修已,卒葬如皋。司寇生海宁节度推官讳讷,赠太子中允,博学属文,吕文靖公彝简,尝荐其书,备修国史,君其长子也,讳瑗字翼之,少有气节,专意经学,兼通历律之法。力贫以抚兄弟之孤,爱意良厚。
    景祜中,范文正公仲淹,上书言君知古乐,召见论乐,拜试秘书省检书郎。康定初,元昊寇边,陕西帅臣辟为丹州推官,后移密州观察推官。丁父忧,举其族之亡于远者九丧归葬。服除,迁保宁军节度推官,治湖州州学,又召教授诸王宫,病家辞免,遂以太子中舍致仕。改殿中丞,驿召会秘阁议乐。除大理评事,兼太常主簿。寻复解罢。岁余授光禄寺丞,国子监直讲,仍与议乐。乐成大理寺丞,赐绯鱼,嘉祜元年,迁太子中允,充天章阁侍讲。既而疾不能朝,拜太常博士。还官政,从其子志康,杭州节度推官以就养。四年六月六日终于杭州,享年六十有七。明年十月五日,葬于湖州乌程何山之原,母随氏,赠京兆县太君。娶王氏,封长安县君,有子三人,志康进士及第,杭州观察推官。志宁志正皆力学,志宁永州知州。志正携父衣冠归葬如皋,太子中允墓左,遂守墓田于旧居。女婿大理寺丞腾希鲁次进士王伯起,季女尚幼,孙守约。
    君孤进独立,不恤权贵,义以自信。本朝承用周乐,其声高不合中和。太祖皇帝尝诏下一律而未遑制作。天子知乐,命李照等修之。君初得对崇政殿,辨照等所修乐,非是诏令。改作未几报罢。及会秘阁,议按周礼以正钟律。用上党黍列为九等,累其中者,为尺尺,定而律成,验之比旧下一律,于是撤前乐而新之。天子临紫宸钟磬在庭,天子曰:学者能通典故,而不能知声音工者。习其声传而不知制器之理,斯难能也。先有议,铸钟当有大小。今与黄钟一之非古制,乃用倍半之法作应钟。至是钟成特小小者,不堪备官悬,诸儒侍从无异议者,天子可之。用于郊庙,又令作皇祜新乐图记。布之天下,盖积二十年而后成。其间同议论,皆责官老儒。相诋正者,岂一二哉。
    然君未始恤之也,尤患隋唐以来,仕进尚文词而遗经业,苟趋禄利。及为苏湖二州教授,严条约以身先之,虽大暑必公服终日,以见诸生。严师弟子之礼。解经至有要义,必言其所以治已,而后治乎人者。学徒千数,日月刮靡。为文章,皆传经义,必以理胜信。其师说,敦尚行实。后为太学,四方归之。房舍不能容,旁拓步军居署以广之。五经异论弟子记之,  曰为胡氏口义。侍迩经讲,不以讳忌为避。
    既疾,上数遣中贵人,就问安否。盖亦有所侍矣!比去京,诸生诣阙下乞留者累日,公卿祖送部门甚盛,莫不惜其行也。 
    君虽老于训导,在丹州实与帅府事。建议更陈法,治兵器,开废地为营田,募土人为兵,给钱使自市。劲马渐以代东兵之不任战者,虽军校蕃酋亭长,厮役以事见。辄饮之酒,访备边利害以资帅府。府多武人,初谓君徒能知古书耳。既观君之所为,不以异己,又翕然称之。君事材而行笃,卒艰勤以没。所著资圣集十三卷,藏于家。嗟乎士之有志于道,以身法世,莫不欲致之于用,推之于远。然才德之士,多亦蹇轧难通,岂不有命乎!君不鄙小官,进不及用切于悔人,其施博矣!晚乃得侍天子左右,若将有为,辄病以废,岂人事也哉。
    瑞明殿学士蔡襄(君谟)撰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08-07-15
胡安定先生墓表
    先生讳瑗,字翼之,姓胡氏,其上世为京兆人,后为泰州如皋人。先生为人师,言行身化之,使诚明者达,昏愚者励,而顽傲者革。故其为法严而信,为道久而尊。
    师道废久矣!自景祜明道以来,学者有师,唯先生暨泰山孙明复,石守道三人,而先生之徒最盛。其在湖州之学,弟子去来常数百人,各以其经转相传授。其教学之法最备行之,数年东南之士,莫不以仁义礼乐为学。
    庆历四年,天子开天章阁,与大臣讲天下事,始慨然诏州县皆立学。于是建太学于京师。而有司请下湖州,取先生之法,以为太学法,至今著为令。后十余年,先生始来居太学。学者自远而至,太学不能容,取旁官署以为学舍。礼部贡举岁所得士,先生弟子十常居四五。其高弟者,知名当世。或取甲科居显仕。其余散在四方,随其贤愚皆循循雅饬。其言谈举止,遇之不问,可知为先生弟子。其学者相语,称先生,不问可知为胡公也。
    先生初以白衣见天子。论乐拜试秘书省校书郎。辟丹州军事推官,改密州观察推官。丁父忧,去职。服除为保宁军节度推官,遂居湖学。
    召为诸王宫教授,以疾免。巳而以太子中舍致仕,迁殿中丞于家。皇祜中,驿召至京师议乐。复以大理评事兼太常寺主簿,又以疾辞。岁余为光禄寺丞,国子监直讲,乃居太学。迁大理寺丞,赐绯衣银鱼。
    嘉祜元年,迁太子中允,充天章阁侍讲,仍居太学。巳而病不能朝,天子数遣使者存问,又以太常博士致仕。东归之日,大学之诸生,与朝廷贤士大夫,送之东门、执弟子礼、路人嗟叹以为荣。以四年六月六日卒于杭州,享年六十有七。以明年十月五日,葬于乌程何山之原。其世次官邑与其行事,莆阳蔡君谟,具志于幽堂。
    呜呼先生之德,在乎人不待表,而见于后世。然非此无以慰学者之思。乃揭于其墓之原。
    赐进士第、观文殿、龙图阁学士,吏部郎中,留守南京翰林院侍读,特进行礼部,兵部尚书,知青州军事,兼管内劝农事。充京东东路安抚使,太子少师,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庐陵欧阳修述。

    冒鸾胡安定墓诗:梁栋当年重庙堂,至今闾里挹余香。宋家公辅归贤范,孔氏规模在上庠。原古松揪宜野鹤,草深碑碣易斜阳。蹇予欲步先生武,万里沦溟几汪洋。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08-07-15
  胡安定先生祠
    宋代大教育家胡安定先生名闻后世,生于泰州海陵,殁葬湖州乌程,其子孙散逸江淮共有8支,故作为怀念其功德学问象征的祠宇遍及江淮间,泰州有其祠,湖州也有其祠。
    祀安定先生早在宋代就已开始。泰祠建于宋代,位于郡学之西。南宋景定中,提单吴蒙更建书楼齐亭,祠内外完好。宋末战乱,祠遭至破坏,元天历中,泰兴陈敬叔首捐圭租,尽力经营,新构六楹,继修长廊,改饰遗像,祭器什物,经过半年的时间完工,恢复了旧有的规模。
    安定先生子孙在淮阴的一支,至明洪武中有8世孙胡子英占籍山阳县。其族世守其谱像。隆庆元年,庠士王汝舟等向郡宁建议改明德书院为安定书院以祀先生。万历年间,对湖祠重加修茸,祠正堂三间,寝堂三间,门一间,扁曰崇正祀,坊曰安定祠。湖祠不知建于何时,但至少应早于明万历,或可推之元代或更早。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08-07-15
重修胡安定先生祠堂祀 
    广陵平山之阳,有宋胡安定先生专祠,独奉先生神像,其中而附享者,则王竹西,李乐奄,沈艾陵,李泗泉皆木主也。安定先生故籍,海陵之东皋。教授遗范,著在苏湖。盖三代而下,能立师道者,推先生。扶奖后学,曲成人才,厥功伟矣!其专祠以祀,也因互适。
    余承乏郡守,间出登山之履,以追访先生庙貌,一快生平思慕之素。奉祀胡生其柔者,为先生二十三世孙,向余长跽而请曰:是祠也,建自明嘉靖六年,巡讣御史雷应龙,特疏题请,奉有谕旨,特予崇祀,益甚盛举也。
  盖自门楼,而中堂,而后楼。门楼之额,特表曰:敕建宋安定胡公祠。中堂扁曰:百代师模。两庑分经义治事。以不没苏湖设教初意。后楼巍然与千年银杏两大株,掩映成巨观。而要其基址,则皆以中三间,东西各三间,周整为度。门之前又亭曰:景行为仰止者志弗谖。后楼之阴有阁,奉昊天上帝,则隐示,道原於微义也。乃未几而雕龙画栋,尽弃荆榛。
    继且因古制论亡,兼并肆起,先以范文正公令,兴化功德在人,奉其主附享西庑。至是而其裔,乃割有西偏,独创祠焉。东邻司徒神庙,庙祝骎骎想越界。旋幸得归正,且有以富贾势,冒安定宗派,冀借奉祀为垄断者。讼之当道,曾究斥之。但据今基址所存,仅中三间及东偏一带,满目荒堙蔓草,是使典型终归灭没也。惟公有维持教化,责当重为此虑。
    予闻之悚然而起。盖以安定先生,身先立教,不独一时学者宗之,亦世而后,教泽尤存。则先生之祠,其以明祭报之者,正所函丈尊之也。矧令者,圣天子昌明理学,诏修天下学宫,而历代贤祠,皆以次修茸。余守兹土,而听先生之祠之废堕不复也,获戾实甚。爰是急捐奉,庇材鸠工,委丁德明、学博董其事,就所存中三间,及东偏三间故址,度其中移,建享堂三间安神像,以庶几灵爽或有所冯依。其未及修举者,则俟诸同志之以渐而暨焉。
    维时奉祀胡生,则又长跽向余曰:天下事不知始之者之力,则不能动继之者之诚。不知废之必求其复者之不可不急,则又不知复之毋便或废者之不可不慎。享堂三楹惟公始,因其废而倡复之。然而过此以往,使不知公之意,有其始之将必厚,有望乎其所以继之有其复之正,亦深有忌乎其或仍废之。而目前,则扭之以为安定先生祠宇,仅有此三楹,不及追忆规制宏备之初,亦尤自文正公,分割西庑以后,人多不察,将以为其所固有,而安定祠之基址,即不过今三楹一隅已也。他日者,世益远,言溢湮,既不免丘圩之感。而兼并者,伺而乘之可若何?
    余闻之,又不禁悚然,起而思,以其始之者之心,亦继之者,且废之欲复者之意,以重其复之不可复废之防,为是托为文章,垂诸铭勒。后有同志者,或观感焉而勉之於弗替欤。
    康熙甲子(1684)春正月之吉
    赐进士第中蹇大夫知杨州府事蒲吾崔华撰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08-07-15
北宋教育家胡安定先生
如皋县志办沈灌群
    胡瑗(933—1059)字翼之,北宋泰州如皋人。原籍陕西安定堡,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对我国封建教育有过很大影响,所以门人学者称他为安定先生,他在如皋和湖州的藏书和讲学处叫安定书院。他的父亲胡讷曾任宁海节度推官,他随任生在如皋宁海乡的这一郡佐家庭,立志学做所谓圣贤。由于家庭贫困,北去泰山与孙复(992—1057),石介(1003—1043)同学,攻苦食淡,时常通夜不睡,坚持十年不归,家信有“平安”二字,就投掷山涧,诚恐扰乱心思。他们三人后来都成一代人师,学者称他们为“三先生”,而以胡瑗学生最盛,教法最备,形成“沈潜、笃实、醇厚、和易”的学风。
    宋仁宗赵祯景祜元年(1034),胡瑗四十二岁,在苏州讲授儒家经典,很得苏州知事范仲淹的尝识和敬重。景祜二年,苏州郡学建成,聘请胡瑗当首席教师。远道来学的英才很多,范仲淹的儿子纯祜、纯仁也都入学,带头奉行胡瑗为郡学所订学规,使得几百名还没率教的学生也多不敢犯规,苏州郡学也就这样成为各地郡学的榜样。景祜三年,范仲淹推荐胡瑗到北宋都城开封参加更定雅乐的工作,他以平民身份接受了皇帝召见,与阮逸合作研究钟律,制成钟磬等乐器,当上秘书省校书郎。范仲淹经略陕西,让胡瑗担任延安府丹州军事推官,后来调任山东密州观察推官。因为父死南归,景祜四年(1037),宝元元年(1038),二年(1039),都在苏州郡学任教。
    仁宗赵祯庆历二年(1042),胡瑗五十岁。湖州知事腾宗谅奏准建成湖州州学,聘请胡瑗以保宁节度推官身份担任湖学教授,外地远道入学的学者,去来常有几百人,他们学成以后又各以所学转相传授。胡瑗一贯重视学校教育,他曾说:“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而学校就要用“明体达用之学”传授给学生。据曾在湖学的学生刘彝回忆:早在赵祯的明道、宝元时期(1032-1038),四十多岁的胡瑗就以所谓“明体选用之学”教育学生。认为所谓“圣人之道”。“有体、有用、有文”;体指的是“君臣父子,仁义礼乐”等所谓永不改变的道理;文指的是“诗书史传子集”等所谓垂法后世的借鉴;用是把这些道理和借鉴付诸实施,福国利民走向“大得其中”的境界。国家培养和选拔人才,如果不以“体”“用”为本,而专讲究声律浮华的词藻来应付科举考试,如果会使世风民俗浇薄起来。他指出,胡瑗就是最反对这一缺陷的。
    为了便于因材施教,培养“明体达用’的人才,胡瑗在湖学,采取分斋教学制度:一是经义斋,选择“心性疏通,有器局,可任大事”的学生,对他们讲明《六经》经义。一是治事斋,也叫治道斋,对要研究治道的学生,分别讲授治兵,治民、水利,天文历算等等,规定一人各治一事,另外兼摄—事,或专或兼,可因学生所专进行教学。例如研习治民之道以安民生,讲究武艺防敌寇入侵,学习筑堤壅水方便农田水利,或者掌握天文历算了解天时季节规律……等等。
    胡瑗在苏、湖两州坚持教育工作二十多年,很得宋朝统治者的重视。庆历四年(1044),赵祯就要求全国各州县兴学,并在中央创建大学,派员到苏、湖二州考察胡瑗教法,当作太学法,著为《学政条约》一卷,藉以矫正当时崇尚词赋和学校失之过于“宽简”的学风。
    赵祯皇祜四年(1052),胡瑗六十岁。宋朝中央政府调派他担任光禄寺丞,国子监直讲,“以经术教授诸生”。讲学时,音韵高明,旨意明白,很得学生信服,全国学者远道而来,人数多到太学容纳不下,扩充附近官署当作学舍。当时,还曾要他参与更铸太常钟磬以及同议大乐的工作,乐成,调升大理寺丞。他从担任国子监直讲时起,还曾奉派主持太学,在皇祜,至和(1052-1056)年间主管太学的行政工作,做到尽心竭力教育多士,甄别人物,来学的学者们,无论是专攻经学的,爱研军事的,喜好文学的,重视节操义气的,要他们依类分别群居进行讲习。胡瑗自己也常把他们召集起来,要求他们议论自己的学业,帮助他们论定道理;或者出题由学生作出答案,由他评定可否;或者就时政问题要求学生试作折衷至当的判断。胡瑗这种教学方法,正是让学生“穷经以博古,治事以通今“,使得学生乐于信从,学有成效,为宋朝统治者培养了不少合乎封建统治要求的“博古通今”人才。正如王安石在《寄赠胡先生》诗中说的:“十年留滞东南州,饱足藜藿安篙莱。独鸣道德惊此民,民之闻者源源来。衣冠大带满门墙,奋如百蛰乘春雷。恶人沮服善者起,昔时?跖今骞回。”
    如长于《春秋》的孙觉,长于《大易》的倪天隐,长于理学的程颐等,都曾是胡瑗门下经义专业的著名学者;再如范纯仁长于政事,范纯祜长于兵战,刘彝长于治水等等,则是治事专业的著名学者。胡瑗不仅重视经义、治事的分斋讲习工作,以培养“明体达用”人才,也很重视用遇事表率在先的“以身先之”原则,贯彻实施礼教乐教,搞好文娱体育活动。就礼教说,他总是模范带头,一丝不苟,虽在大暑天气,仍然公服升坐,保持师生间的严肃礼节,要求在洒扫应对进退的一举一动中,贯彻实践礼教要求,做到以礼始教,以礼始学;另一方面他也要求师生友爱相处,教师要把学生视同自己的子弟,学生要敬爱教师如同对待自己的父兄。就文娱体育说,他常指导学生,食饱后不可伏案久坐,以免有伤气血流通,他要求学生通过习射,投壶,开展游艺休闲活动。每次公私考试后,他总是要司仪人员带领学生在太学的肯善堂聚会,唱诗奏乐,夜晚才散;各斋学生也可自行集会,琴瑟乐声往往响彻户外。他还认为,学者应该旅游四方,以便了解各地的“人情物态,南北风俗,山川气象”,藉以扩大眼界。如果局守一乡,滞于一曲,就会使人“隘吝卑逊”,他在湖学时就曾几个学者—起,从吴兴出发邀游关中,到潼关后,道路高峻狭隘,就与腾宗谅等下车步行,到达关门后坐下休息,眺望黄河逶迤汹涌和太华、中条诸山环抱,一目千里,形势雄伟壮观,十分感慨地认为这才说得上是名山大川,做学问的人,就是应该见识一番。
    欧阳修在《胡先生墓表》中指出:“先生为人师,言行而身化之,使诚明者达,昏愚者励,而顽傲者革。故其为法严而信,为道久而尊。”这正指明胡瑗教育工作成功的关键,反映了当时人对胡瑗这位封建教育家的评价。
    赵祯喜枯元年(1056)十二月,胡瑗升任宋朝中央政府的太子中允,充天章阁侍讲,专门掌管太学。喜祜四年(1059)正月,病不能朝,以太学博士退休东归,同年六月六日在杭州病故,年六十七岁,葬于鸟程何山之原。在如皋安定乡有他的衣冠冢,嘉定十一年(1118),南宋宁宗赵扩赐谥为“文昭”。胡瑗—生著作很多。遗著现存的只有门人编录的《周易口义》十二卷,《洪范口义》二卷,《论语说》,和《春歌说》各七八条,还有与阮逸合著的《皇祜乐名记》三卷。其他关于经学的主要著作如:《尚书全书》二十八卷,《春秋要义》三十卷,《中庸义》一卷,关于乐教的仅有《乐府秦议》和《皇祜乐府秦议》各一卷,都巳散失。关于教育的两本专著《学政条约》和《武学规矩》各一卷,都已失传。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9 发表于: 2008-07-19
【泰州·名人】之 胡瑗

摘自:http://post.baidu.com/f?kz=125488118

以下资料仅供参考.

胡瑗(993—1059),字翼之,泰州海陵人。北宋著名学者、教育家、思想家,与孙复、石介并称为“宋初三先生”。祖籍陕西安定堡,故学者称其为安定先生。胡瑗集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和教学改革于一身,开宋代理学先河,被王安石誉为“天下豪杰魁”。

生 平 事 略

  胡瑗生于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世居陕西路安定堡(今陕西省子长县),因其祖父胡修已任泰州司寇参军,遂举家迁居泰州海陵。父亲胡讷,曾任宁海军节度推官,在当时属于下等官吏,因俸禄较少,竟步入“家贫无以自给”的境地。
  胡瑗自幼聪敏好学,7岁能文,13岁通晓五经。乡邻视为奇才,对胡讷说:“此子乃伟器,非常儿也!”胡瑗读书勤奋,好学上进,且志向远大,常以圣贤自任,曾与孙复、石介等同学在山东泰山栖真观求学深造,一心只读圣贤书,十年不归。他为了不让心志受到干扰,每当拆开家书,见有“平安”二字即投入山涧不再展读。在此期间,他“食不甘味,宿不安枕”,刻苦钻研学问,为以后从事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十年苦读,学业有成,30岁开外的胡瑗从山东回到家乡,当上了一名塾师,并在泰州城内华佗庙旁的经武祠(今江苏省泰州中学民营初中部内)讲学。
  景祐元年(1034年),42岁的胡瑗开始到苏州一带传授经术。二年,苏州郡守范仲淹奏请创建苏州郡学,聘请胡瑗担任郡学教授。三年二月,朝廷诏人校定钟律,经范仲淹推荐,胡瑗赴京师开封,更定雅乐,撰写《景祐乐府奏议》。45—47岁,胡瑗在任苏州府学教授期间,严立学规,“苏学为诸郡倡”。康定元年(1040年)八月,宋仁宗派范仲淹守西北边陲延州(今陕西延安市),时年48岁的胡瑗又由范仲淹推荐任陕西丹州(今陕西宜川县)军事推官,参与幕府军事谋划,并撰《武学规矩》,建议国家大兴武学,以抵御外部侵略。庆历元年(1041年),胡瑗父亲去世,遂辞密州(今山东诸城)观察推官,回家乡奔丧。二年,他又出任保宁(今浙江金华)节度推官。同年,又就湖州知州滕宗谅聘请,主持湖州州学。四年,朝廷在京师开封建立太学,派专人赴湖州总结胡瑗教学经验,后取先生“苏湖教法”为太学令。此时胡瑗被征为太子中舍,不久,便以殿中丞致仕。皇祐二年(1050年)十一月,朝廷更定雅乐,仍诏胡瑗参与其事。他与阮逸等同心协力,在司马光和范景仁的支持下,花三年时间完成。五年,他和阮逸合作撰就《皇祐新乐图记》三卷。在此期间,胡瑗又被朝廷任命为光禄寺丞、国子监直讲,主持太学讲坛。嘉祐元年(1056年),64岁的胡瑗晋升为太子中允、天章阁侍学、管勾太学。四年,胡瑗虽年事已高,但仍坚持刻苦读书,勤奋教学。他不仅主持太学教务,兼任国子监直讲,还辅导皇上“日侍启沃万言”,终因积劳成疾,卧床不起,难以上朝,经仁宗皇帝恩准,以太常博士官衔东归,赴杭州长子胡康任所养病。临行时送行队伍“百里不绝,时以为荣”。不久病故,终年67岁,赐谥“文昭”。
    教 育 成 就
  胡瑗毕生从事教育,先后在泰州、苏州、湖州和京师太学执教三十年左右,受教育者不下数千人,对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

安定书院
  胡瑗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很有特色和首创精神,不愧为一代宗师。他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成就,经受了千年历史检验,依然熠熠生辉。概言之,大致有以下八个方面:
  1. 注重教育目的,真培养“致天下之治”的人才
  胡瑗在《松滋县学记》中开宗明义地说:“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他从“致天下之治”的政治目的出发,揭示了人才、教化、学校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一是为什么要重视教育。胡瑗认为,治理好国家关键在人才,人才要通过教育培养。二是如何办教育的问题。他认为,一要“师儒”,就是以孔孟之道管理和从事教育;二要普及教育于“民”;三要地方行政长官兴办学校。
  在封建社会中,人民处于无权状态,封建政权内部的监督机制有名无实,各级官吏的政治道德、文化素质对于吏治的好坏、人民负担的轻重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培养真正的人才对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有着现实意义。北宋初期,教化不兴,风俗偷薄,当时的科举制度崇尚声律浮华,以诗赋取土,社会上普遍存在着“苟趋禄利”、轻“教化”、重“取土”的风气,且各地又没有建立学校。为了培养真正合格的致治之才,胡瑗认为必须建立“敦尚行实”的学校,这种“立学教人”的主张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
  2. 力纠社会时弊,坚持体用为本
  在宋仁宗明道、宝元时期,为了纠正取士不以“体用为
本”,只讲究诗词歌赋、学校教育思想,主张以培养通经致用的人才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胡瑗在答宋神宗问时说:“臣闻圣人之道,有体、有文、有用。君臣父子,仁义礼乐,历世不可变者,其体也;举而措之天下,能润泽斯民,归于皇极者,其用也。”很清楚,“体”是指君臣父子,仁义礼乐,是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标准;“用”是指掌握运用这个基本道德标准去治理国家。也就是说,教育不能只是为了科举考试,获取功名,而是培养出既精通儒学经典,又能在实践中运用的人才。胡瑗为贯彻“明体达用”思想,作出很大努力并取得成功,开创了宋代理学先河。同时他又将“明体达用”的思想,渗透到教育改革之中,成为他从事教育改革和实践的理论基础。
  3. 大胆改革教育,首创分科教学
  胡瑗为了贯彻“明体达用”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先创立了分斋教学的制度。他设立经义和治事二斋,依据学生的才能、兴趣志向施教。经义主要学习六经;治事又分为治民、讲武、堰水(水利)和历算等科。凡人治事斋的学生每人选一个主科,同时加选一个副科。另外还附设小学。这种大胆尝试,即使学生能领悟圣人经典义理,又能学到实际应用的本领,胜任行政、军事、水利等专门性工作。实践证明,这种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非常有效和成功的,培养了一批学有专长的人才。如长于经义之学的孙觉、朱临、倪天隐等,长于政事的范纯仁(范仲淹之子)、钱公辅等,长于文艺的钱藻、腾元发等,长于军事的苗授、卢秉等,还有长于水利的刘彝等人。
  4. 推广普及教育,主张州县办学
  面对宋初“轻教育”学风不正的状况,胡瑗还运用历史对比的方法,着重阐述了“师儒”和“兴校”的重要性。他说:“学校之兴莫过于三代,而三代之兴莫过于周。大司徒以六德、六行六艺教万民而宾兴之。纠其有言异者诛,行异者禁。其所言者皆法言,所行者皆德行。”当时宋代官学有两种:一是中央官学,二是地方官学(即州县二学)。庆历四年(1044年),在第一次兴学运动之前,中央官学生员很少,绝大多数为官宦子弟;地方官学,只有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准允曲阜先圣庙立学,并赐额“应天府书院”,是为州县办学之始,余则寥若晨星。于是胡瑗大声疾呼“弘教化而致之民者在郡邑之任”,不仅是对地方行政官员的强烈呼吁,也是对宋朝统治者的忠告。胡瑗主张“广设庠序之教”,大兴地方官学,它不仅可以使人才“继踵而出”,更为重要的可以“正以民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以达到太平盛世之目的。故庆历四年四月,宋仁宗采纳范仲淹的建议,开天章阁,与大臣们讨论扶 振兴的良策,慨然下诏全国,要各州、县都要兴办学校。这与胡瑗倡导的“以仁义礼乐为学”、“致天下之治”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5. 探索办学新路,严立规章,言传身教
  胡瑗在苏、湖执教的二十年间,亲手制订了一系列教育规章制度。如学校作息规定:一般上午讲解经义,课后复读500遍;下午讲解历史,复读100遍;晚上讲解子书,复读300遍。他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注意言传身教,并规定师生之间的礼节,自己常常“以身先之”,盛夏之季,他也整天公服端坐堂上,决不稍懈。有一次,学生徐积初次见胡瑗,头稍稍有些偏了,他就直呼“头容直”。这使徐积从中受到教育,时刻警示自己不仅要仪态端庄,更应该注意自己的心也要正直。同时,他又十分关心学生的生活,如学生安涛患了痼疾,他慈父般地给予关照,学生非常感动,说先生之爱如同冬天的太阳。
  在规章明、要求严的情况下,胡瑗的弟子“皆循循循雅饬”,“衣冠容止,往往相类”,外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瑗的弟子。据统计,他的学生有1700多名。胡氏这种独特的学风与校风,先施行于苏、湖,后旅行于太学,并使此规章制度经皇上批准,在全国推广,可见其影响之大,效果之好。他的这套教学规章,与后来朱熹所订的《白鹿洞学规》前后辉映,同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重要文献。
  6. 注意体、美、音乐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胡瑗十分强调学生要有一个好的身体。他经常教导学生
在吃饱饭以后,不要立即伏案读书,这样做将有害于身体健康。他要求学生要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平时要学会“射箭”、“投壶”和其他各项游乐活动。在重视德育、智育的前提下,他也注重音乐教育,注意用音乐来陶冶学生的精神情操。如在各种考试之后,他常与学生们会于“肯善堂”歌诗奏乐,至夜始散。在平时,诸斋亦常有弦歌声达于户外,致使路人也驻足倾听。胡瑗提倡体、美、音乐教育,这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不能不算是一大开拓创新。
  7. 提倡社会实践,开展游历考察活动
  胡瑗在教学中除重视书本教育外,同时还组织学生到外
野外、到各地游历名山大川,并把此项活动列入教程之中,做到让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统一。他认为:“学者只守一乡,则滞于一曲,隘吝卑陋。必游四方,尽见人情物态,南北风俗,山川气象,以广其闻见,则有益于学者矣。”故他曾亲率诸弟子自湖州游关中,上至陕西潼关关门,回顾黄河抱潼关,委蛇汹涌,而太华、中条环拥其前,一览数千里,形势雄张。他慨然曰:“此可以言山川矣。学者其可不见之哉!”由此证明胡瑗反对闭户读书,主张接触实践,了解社会,浏览名山大川,以开拓胸襟视野,让书本知识与客观实际相结合,有利于实现他的教育目的—真培养出“明体达用”的致治之才。同时也一语道破了知识来源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真谛。
  8. 实行太学“寄宿制”
  宋代起初规定太学学生不能住宿,主要因为太学右侧是御书阁,消防工作特别重要,每到夜半时分,宿舍里的灯烛要全部熄灭,实行“火禁”。嘉祐元年(1056年),胡瑗与孙复主持太学,他们为了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间过集体生活,请求有关部门放宽火禁,如发生意外,概由他俩负责。此后太学就实行“寄宿制”。每晚由师生轮流值班,督促火烛小心。同时规定学生每月放假四次,其余时间皆留校住宿。每日起身、就寝以鸣鼓为号,进出校门必须请假,平时也不准随意会客和离校。这种寄宿生制度在有条件的地方延伸到州、县之学,在今日的学校中还直沿袭使用,且日臻完备。
    综观胡瑗教育生涯,他的确留下了丰富且可行的教育制度和教学经验,并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他自强不息、艰苦创业、以苦为乐、终身教育的敬业奉献精神,而且可以看到他勤勉好学、求真务实、力纠时弊、锐意改革的创新勇气。同时,还可以看到他淡泊名利、忧国忧民、躬行力践、诲人不倦的高尚品质。
    杰 出 思 想
  胡瑗不仅是著名的古代教育家,而且是杰出的思想家。他独特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皆源于其学术思想的深厚造诣。他的学术思想内涵丰富,主要根源于《周易》一书。
  1. 倡导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易学为讲天人之道、讲万物变易法则的学问。胡瑗的《周
易口义》是他的学生倪天隐根据先生口述整理而顾。其特点是大胆疑经,自立新解。据统计,胡瑗仅在《周易口义》一书中,疑经的地方就有10多处;在《洪范口义》中,也纠正了许多不合理的注解。据《宋元学案》记载,胡瑗“日升堂讲《易》,音韵高朗,旨意明白,众皆大服”。丁宝书在《安定言行录》中引用胡瑗学生王得臣的话说:胡瑗为国子直讲,“朝廷命主太学,时千余士,日讲《易》,予执经在诸生列,先生每引当世之事明之。”毫无疑问,胡瑗是宋初易学的权威,是一位开源发蒙、鼓动风气的人物,也是宋代义理易学的创立者。清人全祖望亦在《宋元学案》中追根溯源地说:“宋世学术之盛,安定、泰山为之先河。”
  2. 坚持安民之道的民本思想
  胡瑗的安民之道,一在求贤用贤,二在养民教民。他以
为,君王再能干贤明,若无贤臣辅佐,则“倡而无知,令而无从”,虽有仁义爱民的欲望,亦无法施行仁政于天下。因此,胡瑗说,“天下之广,生灵之众,一贤不可独治,故必群贤并进于朝廷,则可大行其道。”广纳天下群贤,一可佐君施行仁政,二可辅君增广视听,三可致君无为而治。当然,这里所说之“民”,不过是统治阶级的左臣右相。但他倡导在州县办官员学,则是从教育培养地方基层民众入手,努力提高他们素质。尤其胡瑗在《周易口义》中“论民本”时说:“不以一己为忧乐,所忧者天下,所乐者天下。”这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其实是一致的。
  3. 主张知行合一手实践思想
  胡瑗还提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在讲授“三礼”(《周礼》、《仪礼》、《礼记》)时,因其中所记载的礼仪器物久已失传,无形象教学之具供学生观摩,就自制挂图,悬于讲堂之上,让学生直观,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另外,还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远近地区去游历考察,观名山大川,开阔学生视野,做到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统一。
        深 远 影 响 
 胡瑗一生著作颇丰,可惜大部散佚,传世很少,且多为门人记录整理而成。现存世的经学著作有《周易口义》12卷、《洪范口义》3卷,音乐著作有《皇佑新乐图记》3卷(与阮逸合撰),余已散佚。

  宋代著名思想家朱熹把古代圣贤名流的“嘉言善行”汇集起来,编成《小学》一书,作为儿童读本,其中就详细记录了胡瑗一生的教学活动和事迹,认为可作“百世之法”。南宋书院举起,宋宝庆二年(1226年),泰州在胡瑗讲学之处,亦创办了“安定讲堂”。明代学士程敏政断言:“自秦汉以来,师道之立,未有过瑗者。”明嘉靖九年(1530年)世宗正式以胡瑗从祀,尊称为“先儒胡子”。泰州亦在“安定讲堂”之地,建立胡公祠,纪念胡瑗先贤,清乾隆五年(1740年)改称“胡公书院”。嘉庆二年(1797年),胡公祠移至泰州岳墩南麓,现存祠三间,列为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清初学者黄宗羲直接继承了胡瑗“明体达用”的衣钵,开创学贵践履的经世致用新学风,其实质就是胡瑗倡导的“实学论”。胡瑗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不仅示范于当时,而且也垂法于后世,在中国教育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无怪乎他的名字和“苏湖教法”为人们所熟知,且享有很高的声誉。当代研究胡瑗及其教育方法的不乏其人,国外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学者均涉足此领域,当代出版的《中外著名教育家小传》、《中国历史大辞典》、《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历代思想家》、《中国大百科全书》、《辞海》、《辞源》等权威性著作,对胡瑗都列有专条,翔实介绍。当然,胡瑗毕竟是封建社会的学者和教育家,其思想与行为不可能不打上封建统治阶级的烙印。然而,历史地、公允地评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诚可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QQ:114412749  E-mail:hxy123@gmail.com
114412749@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