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6690阅读
  • 168回复

山东菏泽成武胡氏专帖----胡依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130 发表于: 2008-11-23
不得而知.
86世杰公,生于元文帝至顺二年庚午,亦即1334年;89世以升公,生于明洪武13年1380年,这是念七公支系已知修谱最早的年份.我们念九公这支,已知的修谱年份已不可考,仅是家谱序中记载,84世兴公抱谱而归,兴公生于1256年,现在念九公系老墨谱部分还在,只是序不知去向,现在也是无从考证.

只看该作者 131 发表于: 2008-11-23
对于家谱,我是初级爱好者,自己现有的的一些家谱知识,大部分支离破碎不成系统,所以认识也是很肤浅.在现在这个民族大融合的年代,家谱已失去其根本意义,事实上在现实大部分人当中,寻根的概念已经变的很模糊.理论上讲,每个家族,每个人都是有源头的,但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原始资料已经缺失,损毁,甚而至于原来本就没有什么资料可循,所以要理清渊源,困难可想而知.
对于本系家谱,也是知之不多,闲暇时间偶而为之,发现诸多问题难以解决,生活中自己也做了很多调查,但大都是知之不详,难以自圆其说.是网络这个平台,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翔实的资料和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同时也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受益非浅.
本系家谱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南宋以前世系混乱,源流不清,表现为与历史资料、他系资料很难吻合对接,寻源至此适遇瓶颈,所以当务之急是查清念七、念九之上几代人的世系,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努力而为之吧。至于念七念九以后世系,我们认为几地相互印证,相对比较真实,况有部分族人已做了通谱,大部分支系已经上谱,只是进一步完善而已。
好久没有发言,适才上网,发现本帖再次引起宗亲关注,偶发议论,与众宗亲共勉!

只看该作者 132 发表于: 2008-12-25
今年夏天千里迢迢到了黄山槐源,找到了同宗的一些资料,发现槐源的谱最早修于86世杰公,此地谱序上记载:念七与念九是兄弟关系、念九生子二:百一,百三,失传.我们这里的谱上记载:念九生子三,衡,冲,衍,与槐源的谱记载名字不一样,不知百一百三是不是排行?同时我们谱上记载:84世兴公<生于1256年>抱谱而归至成武,这要比槐源的谱要早些,估计当时在念七念九公时代,已有老谱存在.

只看该作者 133 发表于: 2009-01-08
帖子发上来以后,得到了宗亲们的热心指点,甚感欣慰,再次表示感谢.对于本宗家谱,即所谓的百世谱,心存疑虑,所以没有仓促发上来,仅取片段<感觉宗亲可以帮忙的>,发上来以求宗亲们帮助印证.,尊妫满为先祖,这与绝大多数家谱相同,24世以前,采取的是陈杞世家世系,但又不完全是<这里有明显的错误>.24世胡元谏,是本家族世系的关键,家谱序中多次提及,作过西汉司寇.堂号-三恪堂,据说很久远的一个堂号,目前都还缺乏证据.84世<生于1256年>兴公报谱而归,之前惟有家谱,没有序跋.到1414年,90代胡光,<其父胡暹作小史之官,曾力修家谱>,在其父亲的基础上,重修家谱,作序始.84代兴公时代的家谱,现在还基本保存<虽然有的地方,家谱遭毁,但是根据其他地方的家谱比照,可以看出大同小异,所以可以看出原貌>.所以现在的新修家谱,在胡光的基础上修的,后来的序也是依据家谱而写的序.从历史名人角度看,所记载的胡广,胡质,胡瑗,胡安国,胡铨等名人,有明显的不实之处、但也不是全无是处.84世,90世迁居南乐的,对家谱也有所疑问,所写文章家谱序中一并列入.
  原来仅仅想考证家族来源,现在看是问题多多.所幸运的是,1256年后的家谱资料相对完整真实,这亦是一大幸事,这也有800多年的历史.
  依据现在资料推断,最近的祖先迁自江西,是确定无疑的了,至于江西<原来的徽州府一带>那里,还需要进一步考证.这基本解决了,原来的问题之一:"最近的祖先迁自那里".追根溯源,这也是共性的问题,几百年前都疑问的事情,到了今天也不是一蹴而就之事.至于当时名人自己都不明白的事情,我们今人也不会比名人更明白,慢慢来吧!
 79世念七,念九<生于1164年>亲兄弟,其父胡氍,任婺源县教授居考水.念七迁居槐源,念九留居当地,念七后人,80几世迁居山东曹县,发展到万人之多,念九后人84世<生于1256年>兴公<是念九的后人>经过山西迁居山东成武,,其后裔也有近万人之众,2002年这两支已合修过谱,在之前两支亦有联系,79世之前的家谱世系两支基本一样.现在问题是,78世之上,还没有找到可以比对的世系.这也是下步需要着重考证的事情.
  

只看该作者 134 发表于: 2009-01-15
念七公后世徙迁情况
1.    79世念七公<生于公元1162年>从江西婺源考水迁徙到歙州槐源<现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槐源村>。
2.    85世道公徙迁山东德州市武成县
3.86世祖寿公从德州武成县迁徙到安徽休宁县溪阳<今休宁万安镇霞高村溪阳组>
4.86世六其公任曹县县令遂定居于曹县
5.87世文斌公洪武31年世袭广宁县前卫中屯百户
6.89世贵公戍于云南,后迁居山东省东明县五营集
7.90世兴公长子由槐源迁居湖广
8.90世兴公次子由槐源迁居河南归德府<今河南商丘市>
10.90世德景德成由槐源迁居湖广景陵县,子九人,孙25人,曾孙66人
11.91世周盛公由槐源迁居江南浮梁县<今属于江西浮梁县>
12.91世显助公由槐源迁居湖广
13.91世武助公由槐源迁居河南商丘县  91世友贵公迁居山东曹县侯集
14.91世祥宁公、远宁公、华宁公、俊宁公由槐源迁居湖广景陵县《今属于湖北天门市》
15.92世豪由槐源迁居山东曹县豪家集
16.92世三老公由景陵县迁居湖北黄陂县
17.92世春光兄弟五人四人由槐源迁居湖
18.93世容公由槐源迁居山西
19.93世琨兄弟二人由槐源迁居曹县
20.93世颜毓公由槐源迁居四川
21.93世充坤公由槐源迁居山东曹县土山集
22.93世昭德公由槐源迁居曹县
23.94世铿公由槐源迁居湖广 93世继芳迁居江西
24.94世良策公由槐源迁居曹县
25.94世正位公由槐源迁居曹县
26.94世德右公任东流县县丞,其子湖广衡州府武任
27.94世学鲁公由槐源迁居曹县侯家集
28.94世积寿、福寿、满寿公由槐源迁居安徽东流县
29.94世可成公由槐源迁居商丘
30.94世尚贤、尚贵由槐源迁居浙江开花县
31.94世尚喜公由槐源迁居扬州江都县
32.94世尚义公〈琨之子〉由曹县迁居山东枣庄市滕县
33.94世时顺、时新公〈昭德公子侄〉由槐源迁居曹县
34.94世正楫、正纪〈住曹县东关〉、正化〈奉选驸马〉、正纲公迁居曹县
35.94世正位由槐源迁居河南归德府
36.94世正宜公由槐源迁居商丘,任郾城县学教,住商丘西北十五里
37.95世宗孟公由曹县侯家集迁居山东单县曹叵集
38.95世可立公由槐源出继休宁县料川
39.95世可学公由槐源迁居山东曹县
40.95世世誉公由槐源迁居苏州
41.95世湛然公由槐源迁居淮安府清江浦
42.95世大逵大建由槐源迁居曹县
43.95世大中公由槐源迁居南陵县
44.95世之榧公由槐源迁居繁昌县
45.95世明彰公由槐源迁居曹县
46.95世明麒公由槐源迁居曹县东四十五里侯家集
46.95世顺明公由槐源迁居江西
47.95世承家、承实兄弟七人由槐源迁居扬州府江都县
48.95世大科公由槐源迁居山东兖州府
49.95世之懋公由槐源迁居开化
50.96世德兆公由槐源迁居浙江
51.96世生蓝公迁居考城胡老家
52.96世生芝公迁居考城步家楼
53.96世生玉公迁居考城油坊
54.96世端明公迁居浙江
55.96世廷美迁居曹县侯集5
56.96世廷伟公迁居曹县
57.96世廷芝公迁居定陶
58.96世木匠公迁居苏州常熟县
59.96世甫成公迁居山东曹县
60.97世伯龙俊龙公迁居曹县城北十里屈家井
61.98世国儒、及公迁居曹县

只看该作者 135 发表于: 2009-01-23
胡海大通考上山东篇记载胡贵的资料,与我们的谱上记载吻合:胡贵生于洪武29年丙子娶马氏,有勇力,戍于云南,晚年不知所终

只看该作者 136 发表于: 2009-01-24
引用第128楼胡依奎于2008-11-18 18:33发表的  :
访问现在我们这里的族人:皆承认堂号是三恪堂,但不知起自什么时候.访问现在安徽槐源村的族人:依据老谱记载,堂号是叙伦堂。看有关资料,好象清华胡有这个堂号。现在很疑惑!

同一支系不同届修谱的堂号是不同的,每届修谱都有新的堂号。

只看该作者 137 发表于: 2009-01-29
新春之际,祝宗亲们愉快幸福!闲暇之余,请宗亲们帮忙看下家谱,在第二楼,看看谱的真实性
只看该作者 138 发表于: 2009-01-29
位拍宗亲:您对‘堂号’的解释,说“同一支系,不同届修谱的堂号是不同的,每届修谱都有新的堂号”。这使我对‘堂号’的原先的理解顿生质疑,是您所说的这样的吗?就此问题我想求教于您:1、‘堂号’在族谱中,究竞表示什么?它与始祖渊源有无关系?2、如果按您的解释,同一支系,每届修谱都有新的堂号的话,我胡氏如此众多支系,数千年来又如此多次修谱,那得出现多少不同‘堂号’?可到目前为止,我胡氏出现‘堂号’、‘郡望’等,也只不过百十来个,且同一堂号,多次重复出现,这是为什么?。如我胡氏族谱启用‘安定堂’的极多,这个堂号由来已久。试想,数百年甚至更远之前,在那交通、信息不便的情况下,全国各地区不同支系修谱,他们相隔又是那么遥远,他们为什么不约而同的都使用同一‘堂号’(如‘安定堂’)?3、同一‘堂号’之间,有无内在关系?是什么关系?4、您能否举出一些实际例子用以说明同一支系,随着每届修谱,都有若干不同堂号出现。换句话说,就是同一支系,由于多次修谱,都曾更新过哪些不同堂号。

我所求教的上述问题,可能是谱牒学一般常识,由于我对谱牒学知识实在知之甚少,请您不要见笑,也望您见谅。望请位拍宗亲抽空作一解释。谢谢。
[ 此贴被老杨树胡在2009-01-30 07:50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39 发表于: 2009-02-04
xuexi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