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9562阅读
  • 8回复

关于安国世系的几点探讨----咕咚冰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7-12-07
关于安国世系的几点探讨:

原载: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4220&fpage=0&toread=&page=8

根据宋代游酢撰的《游廌山集》卷四中的 〈宣义胡公墓志铭〉记载,“公讳渊, 字泽之, 姓胡氏, 其先江南人,唐末避地于建州崇安之籍溪。 曽祖敏、祖容、 皆率徳不耀,父罕,负气节,重然诺-----今虽七十,筋力犹健,得一归上冢死且瞑目矣。既归表识阡原,补植松槚,徘徊顾瞻一恸而去。行道为之恻楚,以子通籍再封宣义郎。宣和元年(1119)十一月壬子,卒于所居之正寝。子男五人,二早卒,安国朝奉郎新差权发遣提举江南东路学士,安止、安(老)皆幼-----”说明胡安国的高祖胡敏、曾祖胡容、祖父胡罕均没有做官。

1.根据缙云东山胡氏宗谱记载:
第一世:胡森字世承,号公恩。胡公满之后也,世居湖广荆州江陵县之菊潭。有讳综者,汉时为会稽太子守。传二十四世孙崇,为福建御史,初知永嘉。
第二世: 胡彦明,字武正。由进士授工部尚书,出授福建,其子即留居于建州令建宁府崇安县。
第三世: 胡惟盛,字忠茂。上承父荫,下受子荣,貌威且古,心直而淳,训子成名,书香接绍,奕世簪缨,皆公之德所感动欤。
第四世: 胡安国,谥文定,字康侯。
摘自: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4220&page=1&fpage=1

对照〈宣义胡公墓志铭〉与缙云东山胡氏宗谱所载,关于胡安国祖辈名字及功名问题,两者无一相符,我认为〈宣义胡公墓志铭〉的记载才是真实可信的。

游酢(1053——1123),字定夫,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学者称廌山先生,亦称广平先生初从程颢学。胡安国(1074——1138),字康侯,世称武夷先生。南宋著名学者、理学家。崇安籍溪里(今上梅乡)人。少年从师程颐之友朱长文及颖川蕲裁之钻研程氏理学,又与杨时、游酢友善。由于胡安国与游酢是好友,为同一时代人,所以他写的〈宣义胡公墓志铭〉的内容就真实可信了。同时对照缙云东山胡氏宗谱中出现的胡安国祖辈名字及功名问题两者无一相符,由此可以肯定缙云东山胡氏实为三国东吴胡综之后,其世系不同于安定世系、华林世系及安国世系。而admin曾发帖说永康胡则一系据说是出自三国东吴胡综之后。缙云与永康相距约40公里,从地域上分析是有同源的可能性。而南山总版主指出黄奢胡氏族谱上还记载了永康胡则发源于胡进思这一支,从第五世胡琛的兄弟明远开始分支。这就使永康胡则世系变得扑朔迷离。


2. 根据中湘涌田世系记载:“敏-客-罕-渊-安国—寅(宏,宁,宪)”。
下面是湖南湘潭铁华总版主发帖“ 闽楚中湘涌田胡氏世系(1世---64世)”中有关胡安国高祖的一些资料。
敏——“脉祖”字必先,行义十八。累官银青光大夫。宋太宗至道三年丁酉生,仁宗嘉佑八年癸卯卒,寿六十七,葬祖茔下。
客——字来宾,行昌十六。宋真宗祥符九年丙辰生,哲宗元佑元年丙寅卒,寿七十一,葬祖茔下。
罕——字升汉,行十四。进士,崇庆知州奉直大夫。
渊——“脉祖”字大中(一字泽之)行让四十三。有孝行(见道南源委)。官宣义郎进封左朝议大夫。宋仁宗嘉佑元年丙申生,僖宗政各二年壬辰卒,后五十七,葬武彝山老祠堂后甲向。
安国——为我闽楚胡湘胡氏开辈祖
摘自: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4220&page=1&fpage=1

中湘涌田世系记载与〈宣义胡公墓志铭〉中的胡安国祖辈名字记载只差一字,并且容与客笔画结构相似,疑为传抄之误!按照目前胡氏宗亲网上各派世系观点,我认为中湘涌田胡氏确为胡安国后裔之一,其他有关安国的各地世系有待进一步考证。对照胡安国祖辈的功名问题及其父亲的生卒、年龄,也是有一些出入的。例如中湘涌田世系记载胡安国的高祖胡敏、祖父胡罕均有功名;胡渊的年龄据〈宣义胡公墓志铭〉载为七十岁,而中湘涌田世系载为宋仁宗嘉佑元年丙申生,僖宗政各二年(按原文应为政和二年,该年为壬辰年。咕咚冰鱼注)壬辰卒,即1056——1112年,为五十七岁。其中出现的错误或许是传诵转抄之误,或许另有原因。

铁华总版主提到“关于中湘涌田胡氏谱中为什么对安国的亲、堂兄弟记载有失常的现象,见附后的世系录,我想这中间是否有其他原因,对安国的父辈以上都有生卒没葬的记载,反而亲、堂兄弟倒记载几乎为零,令人费解!” 、 “安国公就是因为福建的兵乱而迁到湖南,在避兵乱期间,安国公一家曾出现过把所藏的祖父墓铭丢失的情况,这个事件有胡宏的一篇记叙为证,说是在祖父母的墓铭因逃命仓促而丢失,后隔了几年才被自己原来的门人(湖北人)找了回来。”关于这个谜团在看了〈宣义胡公墓志铭〉后就能理解了。胡宏的祖父正是宣义胡公,而那一度丢失的墓铭正是〈宣义胡公墓志铭〉。铁华总版主的家谱是在胡宏的孙子常原手中初修的,由此推算那时的家谱估计也丢失了,而常原是凭着家族诸代墓铭使谱中对安国的父辈以上都有生卒没葬记载,而出现亲、堂兄弟的记载几乎为零的奇怪现象。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由于墓铭的独有性,使得其他胡姓没有办法知道其世系,孰是孰非就显而易见了。  咕咚冰鱼


[ 此贴被咕咚冰鱼在2007-08-14 07:57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12-07
下面之帖原在别处,因与本讨论主题有关复制至此。

引用makou 帖:

错误是难免的,有误传误抄的,有印刷时排版造成的,有校对时因疏忽造成的,这些其实并不重要,今人不也是发现了么?世间后浪推前浪,相信凭着后人的智慧一定会将自己的来龙去脉弄清,关键是我们如何去面对错误与评价错误,轻率地指责先人傍名人有亵渎祖宗之过。指责者自己并不光彩!

Posted: 2007-08-31 21:22 | IP:218.79.198.135 | From:上海市电信(闵行区) 54 楼 


南山说:

我认为有些错误还是需要正视的,起码后人应该根据历史事实提出质疑,进行讨论。养和宗亲所言过于简单化了。

拿胡安国世系源流举例,华林谱上记载源出瑜公、令儀之后,纪念地的碑文上也明确是属于华林支系。但最近从胡氏宗亲网论坛上的讨论资料来看,此说有待讨论。

明代的《华林胡氏族谱序》有载:“胡魁次子胡瑜之后徙居陈留,为宝文阁学士谥文定安国公所出也。”喜全宗亲告诉我们《江西通志稿》有记载“胡夔,移民到了崇安溪里,是为崇安胡氏之始迁祖,到胡安国已是第七代。”而铁华兄出示的涌田谱上从安国以上“脉祖”均有生卒年月,仕官任所,没有断代现象。

然而,冰鱼宗亲从电子版《四库全书》里找到许多不同的资料。宋代游酢撰的《游廌山集》卷四中的《宣义胡公墓志铭》记载,以及宋胡寅《斐然集》巻二十五《先公行状》对其远祖均只追溯到五世“主簿公”。游酢与胡安国是同时代人,又是好友,为安国父撰写墓志铭,其世系源流的阐述必经胡安国认可,真实性应不容怀疑。也就是说,在胡安国当时,也仅知道自己的祖先是“江南人也”,何来华林、陈留之说?到了胡寅时代仍然没有新的发现。所以现在我们就很想知道,是谁在什么年代考证出胡安国的祖先是从陈留迁来崇安的?

冰鱼宗亲说“铁华总版主的家谱是在胡宏的孙子常原手中初修的,由此推算那时的家谱估计也丢失了,而常原是凭着家族诸代墓铭使谱中对安国的父辈以上都有生卒没葬记载。”值得商榷,既然诸代墓铭都有生卒没葬记载,那胡安国和胡寅不可能不知道,游酢撰的胡渊墓志铭就不可能那样写。所以我的看法,现在与其相信胡安国系出华林陈留,不如相信胡安国和胡寅自己的判断:“本贯建州崇安县开耀乡籍溪里。曽祖容故不仕,祖罕故不仕,父渊故任宣义郎致仕,赠中大夫。母吴氏故永寿县君,赠令人。公讳安国字康侯。五世祖号主簿公,五代中至建州之鹅子峯下钓鱼自晦,人莫知其所从来。后世相传云本江南人也。”

胡寅当时只说“人莫知其(主簿公)所从来”。到了后代人就知道了,而且知道的越来越多,越来越详细。我们现在希望重点研究的就是所有这些安国胡寅以后的发现,哪些是有史料记载可以相互印证的的,哪些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的。明代的《华林胡氏族谱序》仅用一句话概况胡安国世系,与之前安国胡寅当事人的说法不一,而后人知华林谱说者众,知安国胡寅说者鲜矣。

我仅举此一例来说明要拨开千百年来族谱研究的迷雾,还历史本来之面目,任重而道远。我们有幸相聚在胡氏宗亲网这个信息平台,这也是千百年来的首次机会让我们能运用大量的历史资料,进行现代的科学研究。讨论者还需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这方面来,不要说那些没有意义的“光彩不光彩”的话。

南山
[ 此贴被南山在2007-09-02 09:05重新编辑 ]

QQ:114412749  E-mail:hxy123@gmail.com 

Posted: 2007-09-02 08:17 | IP:218.80.3.203 | From:上海市电信(虹口/宝山区) 55 楼


[ 此贴被南山在2007-09-11 03:36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12-07
胡学谦先生发表于: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4220&fpage=0&toread=&page=11

南山版主:

关于胡安国的祖上世系,说法不一。江苏江阴澄香山胡氏、丹阳斗门胡氏,衡湘胡氏,中湘涌田胡氏。黄门桥胡氏,广济塘胡氏以及福建崇安胡氏都尊胡安国为始祖。但述及安国公先祖世系的,唯有崇安胡氏(见《中华百家姓通鉴-胡氏卷》),说崇安胡氏的宗祖叫胡瑜,有一个叫胡夔的为崇安胡氏始迁祖,胡安国便是他的七世孙。樊明芳主编的《华林史话》胡城次子瑜世系中有两种说法:
1、    瑜-令仪-绍-美弼-罕-渊-安国;
2、    瑜-令睿-羽仪(徒崇安)-休征-良弼-光岳-世用-建国。安国;
在湖北兴国(今阳新。大冶)华林堂《胡氏宗谱》(该谱於宋淳化五年,即公元994年首修,以后多次续修,今据1987年合修本)也有两种说法:
1、《瑜公世家》:“瑜公次子令熊,子三,宗文、宗延、宗炫,文子迁居福建建宁府是为安国本支。“
2、《胡氏后代总系》:“瑜公生令仪,仪生绍,绍生弼,弼生罕,罕生渊,渊生安国。”
笔者整理的《大纲》,主要依据《胡氏历代总系》,故采纳了华林堂《胡氏宗谱-胡氏历代总系》既上述的内容。现在看来,可以肯定的是安国公的确是瑜公的后裔,由华林先迁居福建崇安,崇安是安国公的祖据地,其后裔又分迁其他地方。至于瑜公至安国公的传祚世系,仍有进一步考证的必要。
以上浅见仅供参考。

胡学谦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4-04-12
感谢胡志盛宗亲又将胡宏《五峰集》电子文档整理上网。咕咚冰鱼宗亲所提到的丢失祖铭一事,在此文集中被发现:

题祖妣志铭

建炎乙酉之秋,江淮河汉之间,群盗纵横。先文正被召趋行在,仲任行事,某当家责①。以强〔暴〕逼人,沮、漳之间,非遗种处也。则奉母令人,及诸亲属,弃生生之资,渡岷江而南。不几月,大盗蜂聚,故庐文书数千卷悉为灰烬,而祖考、祖妣志铭亦在焚中。

庚戌岁,得祖妣志铭于吴郛卫道。卫道,先君门人也。绍兴戊辰,仲得祖考志铭于游掞徳华。徳华,广平先生幼子也。此吾祖考、祖妣之徳义行业,微二子者传焉,殆将泯矣。为人子孙,乃震于一时离散死亡之虑,忘其祖考、祖妣之所以明扬于千万世者,而不知负之以生死,死不瞑目矣。

今也幸而得之,谨手录而藏之,又将与知敬其祖者传而广之。庶几哉!可以息黔补劓,图全而归之于父母也。

南山 2014.04.12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4-08-17
南山宗亲好!
今天有拜读了一下这个贴子,还有前面那个原贴!
对于 胡安国 世系, 根据 胡寅:“本贯建州崇安县开耀乡籍溪里。曽祖容故不仕,祖罕故不仕,父渊故任宣义郎致仕,赠中大夫。母吴氏故永寿县君,赠令人。公讳安国字康侯。五世祖号主簿公,五代中至建州之鹅子峯下钓鱼自晦,人莫知其所从来。后世相传云本江南人也。”

不能排除 胡安国 是华林胡氏的 可能性,由于“五世祖号主簿公,五代中至建州之鹅子峯下钓鱼自晦,人莫知其所从来。后世相传云本江南人也。”

江南 这一地名, 从唐代到宋, 一直指 江南道(江南东道、江南西道),江南路(江南东路、江南西路)。而江西南昌、奉新、高安、新建 在那时属 洪州管辖,属江南西道、江南西路 治所。 尤其是 在宋朝(南宋),对于胡寅当时来说,他们属于福建路,所以说 五世祖,后世相传云本江南人也,而 洪州,确属于江南路(江南西路)!

胡学谦先生在上面贴子中提及:“但述及安国公先祖世系的,唯有崇安胡氏(见《中华百家姓通鉴-胡氏卷》),说崇安胡氏的宗祖叫胡瑜,有一个叫胡夔的为崇安胡氏始迁祖,胡安国便是他的七世孙。”  这一说法,有可信之处。

附:唐 行政区划
江南西道,是唐朝的一个道。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依据自然地理形势和着意加强冲要地区军事力量的要求,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等10道,随着唐代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军事形势的变化,“道”地广土阔,所辖各地情况差异很大,中央难以有效管理监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根据一方州县的多少、经济文化发展的程度以及对地方加强管理之需要,在10道的基础上析分为15道,即从原关内道分出京畿道,河南道分出都畿道,山南道分为山南东道、山南西道,江南道又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江南西道治所洪州,辖境包含今江西、湖南大部及湖北、安徽南部地区(除徽州)。

洪州豫章郡     今江西南昌市   天宝领县6,豫章县,丰城县,高安县,建昌县,新吴县(旧废县,永淳二年分建昌置)、豫宁郡(长安四年分建昌置武宁县,景云元年改为豫宁) 。天宝初,户55530,口353231。显庆四年,督饶鄂等州,永淳二年置新吴县,长安四年置武宁县,又督洪、袁、吉、虔、抚五州。江南西道治所;武德初年,改郡为州,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为州。

南宋行政区划:
南宋建炎元年(1127),诸路遍设安抚司,掌一路兵民之政,南宋路分,皆指安抚司路而言。南宋初年,有两浙东、两浙西京西南、淮南东淮南西、江南东、江南西、荆湖南、荆湖北、成都府、潼川府、利州、夔州、福建、广南东广南西等十六路。建炎四年,江南东、西两路合为一,则为十五路。绍兴元年(1131),江南复分为东、西两路,仍为十六路。绍兴十四年,利州分为东、西两路,则为十七路;乾道四年(1168)又合为一路,仍为十六路;淳熙二年(1175)复分两路,三年又合,五年复分,绍熙五年(1194)再合,庆元二年(1196)又分,嘉定三年(1210)复合。帅、漕、宪三司治所往往不一。
府              附郭县                      县                  
洪州      南昌县新建县       宁县 进贤县 丰城县 奉新县 靖安县 武宁县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4-08-30
历史上的“江南”与“江南”的核心

[本文采自冯贤亮著:《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的“绪论”部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注释从略]

就地域上讲,江南无疑是近世以来中国经济最为繁荣的地区。但是,关于江南一词的定义及其运用,自古及今,就从未统一过。

一 历史上江南的地域范围
在历史上,江南一直是个不断变化、富有伸缩性的地域概念。

作为一个典型的历史地理概念,“江南”的含义在古代文献中是变化多样的。它往往是一个与“江北”、“中原”、“塞北”等区域概念相并立的词语,而且模糊不清。从历史上看,江南既是一个自然地理区域,也是一个社会政治区域。当然,民间所称的江南与行政区划意义上的江南,差别就更大了。

在秦汉时期,“江南”主要指的是今长江中游以南的地区,即今湖北南部和湖南全部。《史记•;;;;;秦本纪》中说:“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黔中郡在今天湖南西部,于此可见当时“江南”的范围之大;而据《史记•;;;;;五帝本纪》所云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可知其南界则一直达到南岭一线。由于江南涵指了湖南、北之地,所以王莽时曾改夷道县(今湖北宜都县)为江南县。在汉代人的概念中,江南地域已经十分宽广,包括了豫章郡、丹阳郡及会稽郡北部,相当于今天的江西、安徽及江苏南部地区。以会稽郡北部为“江南”的概念由此产生。当然,在两汉时期,洞庭湖南北地区应是江南的主体,而这一地区又属荆州的范围,所以东汉人常以荆州的大部分地区,包括北距长江很远的襄阳,概指“江南”。《后汉书•;;;;;刘表传》载“时江南宗贼大盛……唯江夏贼张庄、陈坐拥兵据襄阳城,表使越与庞季往譬之,及降。江南悉平。”中的“江南”,说的就是这一地区。 据《水经注》卷三五“江水又东迳公安县北”条所载:“刘备之奔江陵,使筑而镇之。……杜预克定江南,置华容置之,谓之江安县南郡治矣。”这里的“江南”当指处长江中下游的东吴政权。又,《魏书》卷三五《崔浩传》云:“今国家亦未能一举而江南,宜遣人吊祭,……若此,则化被荆扬。”这里的“江南”似与“荆扬”等义。 至隋代,“江南”也被用于《禹贡》中“扬州”的同义词,但实际上“江南”还有江汉以南、江淮以北的意思。

因此,《史记•;;;;;货殖列传》中关于“江南豫章、长沙”与“江南卑湿、丈夫早夭”的描述,在清代人看来,都属湖广江西地区;而《项羽本纪》云“江东虽小,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中的“江东”,事实上就是清人心目中的“江南”。

较为明确的江南概念应当是从唐代开始的。贞观元年(627)分天下为十道,江南道的范围完全处于长江以南,自湖南西部以东直至海滨,是秦汉以来最为名副其实的江南地区。显然,这个江南道的范围实在太过宽广,在开元二十一年(733),中央政府即将江南道细分为东、西两道和黔中道三个部分。唐代对于“江南”一语的用法,常常超出长江以南的范围。韩愈所谓“赋出江南而江南居十之八九”的“江南”,其实是指江淮以南、南岭以北的整个东南地区。江南东道(简称江东道),包括了浙江、福建二省以及江苏、安徽二省的南部地区。唐代中期,中央政府又将江南东道细分为浙西、浙东、宣歙、福建四个观察使辖区。其中的浙西地区完全吻合了以后人们对于江南的印象,包括苏州(含明清时的松江、嘉兴二府地区)、湖州、常州的全部及润州、杭州的各一部分。所以明清时江南的核心地区,在唐代仍是用江东来表示的。当然,江南最准确的含义是指长江以南地区。该地区的繁盛富庶,在唐代就已出现了。北宋政府为了财政管理的方便,曾设置了转运使“路”。至道三年(997),天下就被分为十五路。唐代的江南东道在此时派分为两浙路、福建路、江南东路。 这里的江南东路,已与后世所云的江南地区基本无涉;两浙路则包容了以后江南的核心地域,相当于今天镇江以东的江苏南部及浙江全境。

从元代开始的官修地理志中,“江南”一词还有被用于行政区划的。如清代所谓的“江南”,主要指的是今天长江以北的江苏、安徽两省地区。但经济意义上的“江南”越来越明确地转指传统的浙西、吴或三吴地区。明代已经将苏、松、常、嘉、湖五府列入了“江南”经常性的表述对象,因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已在全国获得了独一无二的地位,且备受国家依重。嘉靖年间的嘉兴府海盐县人郑晓,就是以这些地区来论述江南的。 所以后来有人就建议在最为富庶的苏南浙西地区设立专门的行政区,并置督抚专治,称作“江南腹心”。 在明清笔记小说中的江南,一般就是指这一地区。有的甚至明确地表示杭、嘉、湖、苏、松、常、镇七府就是所谓的“江南”。

当然,明清人对“江南”一词的运用还是相当随便的。在他们的意识中,只要与这些地方有关联的,就可指为“江南”,丝毫不会注意有什么界域存在。

二 中外学者关于江南的定义

有关江南地区的研究,现有的成果十分宏富。洪焕椿先生曾对历史上通称的“江南”作了一个总结性评价,认为“江南”主要是指长江三角洲地区,即明清时代的苏、松、常、镇、杭、嘉、湖七府所属的,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三角地带。 然而直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于江南的界定一直存在歧异。

从傅衣凌等学界前辈研究江南开始,一大批关于江南的论著从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环境甚至地质构造等方面展开了详细的讨论。如傅衣凌的《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明清农村社会经济》(三联出版社(北京)1961年版)、《明代江南市民经济试探》(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樊树志的《明清江南市镇探微》(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包伟民主编的《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1840-1949)》(知识出版社(北京)1998年版),蒋兆武的《明清杭嘉湖社会经济史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范金民的《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陈学文《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网络》(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严耀中的《江南佛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李伯重的《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等等,尽管所论各异,但都涉及到了江南的核心地区,即苏(清代析出了太仓州)、松、常、镇、嘉、湖、杭七府地区。

在外国学者(主要是日本学者)中,对江南的定义普遍倾向于“江南三角洲地区”一词。从行政区划看,它涉及到了今天的苏州、上海、常州、嘉兴、湖州地区。如黄宗智关于长江三角洲的研究,除了将长江北岸的通州地区纳入这一区域外,没有再作突破。 森正夫早期关于荒政与地主佃户关系的著名研究,其论述的地域范围完全限于江南的东部地区,即苏州、松江、太仓与嘉兴。 在他后来的研究中,范围有所扩展,以苏州、松江、常州、嘉兴、湖州五府作为探讨江南的主题 ;在江南市镇的研究方面,也未出这五府范围,不过冠之以“江南三角洲”之名。 滨岛敦俊关于江南农村社会的研究相当著名,对江南的定义十分明确。他认为,所谓“江南”,是指南直隶的苏州、松江、常州三府与浙江的嘉兴、湖州二府,也就是太湖周边五府的领域。 其后,北田英人则是完全将江南称作“江南三角州”,范围与滨岛敦俊的定义相仿。 海津正伦的观点与此接近,也具有浓厚的地理学味道,在地域范围上有所扩大,加进了镇江府。 近来川胜守关于江南的研究,较为引人注目。他的新著《明清江南市鎮社会史研究——空間と社会形成の歴史学》(汲古書院,1999年),所述“江南”包括了苏州、松江、嘉兴、湖州、杭州、镇江六府,在范围上也有所拓展。

从总体上看,日本学者对于江南的认识,基本上集中于苏、松、常、嘉、湖、太五府一州之地。在他们看来,这才是江南的核心,或者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江南。

中外学者对于江南的探讨,时段大多集中于明清时期,这不但体现了中外学者个人的学术兴趣,更体现了明清江南地区本身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在他们的论著中,江南的地域概念是不统一的,涉及到江南地区时,或语焉不详,或论述各异,自然也不会有概念意义上的共识。

为此,李伯重对“江南”概念曾作过一个比较科学的界定。他指出,对江南的地域范围作界定,在标准上不但要具有地理上的完整性,而且在人们的心目中应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据此,江南的合理范围应当包括今天的苏南浙北,即明清时期的苏州、松江、常州、镇江、江宁、杭州、嘉兴、湖州八府及后来由苏州府划出的太仓直隶州;这八府一州之地不但在内部生态条件上具有统一性,同属于太湖水系,经济方面的相互联系也十分紧密,而且其外围有天然屏障与邻近地区形成了明显的分隔。 这与刘石吉在《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一书中的界定,基本一致。但在另外一篇文章《“选精”、“集粹”与“宋代江南农业革命”》(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一期)中,李伯重又回到了地理学中的江南概念,即江南平原或太湖平原地区,范围大致涵盖了宋代浙西路的苏州(平江府)、常州、嘉兴府(秀州)、湖州与江阴军。在后来学者们关于传统市场的探讨中,涉及江南的大多受到李伯重的影响,采用了他的观点,即将江南定义为上述八府一州之地。

李伯重对江南概念的界定,同样也为本文的界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三 “江南”的核心

实际上,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出发,“江南”的核心就是一个完整的太湖流域地区。
晚至明初,太湖流域的政区有了较大的调整。明洪武元年(1368),长春府被回改作常州府。江淮府在后来被改作镇江府,也直隶于京师。洪武十五年,又分江南行省的嘉兴、湖州二府隶于浙江行省。正统二年(1437),江南行省改为南京,苏州、常州、松江、镇江仍隶之。 至此,太湖流域的苏、松、常与嘉、湖五府,十分清楚地分辖于两个的独立行政实体。但明人所言“江南”,都是概指这些地区,尽管行政设置上的江南与此颇为不同。

在清顺治二年(1645),南京被改为江南省。雍正二年(1724),以苏州府所属太仓州直隶于江南省;八年又分江宁府所属溧阳县隶于镇江府。 由此,江南包容了江南省的苏州、常州、太仓的全部与镇江的大部分,以及浙江省的嘉兴、湖州二府的全部与杭州府的一部分。在乾隆二十五年(1769)江南省分作江苏、安徽二省后 ,江南地区即分属于江苏与浙江。

从区域的共同性上来讲,该地区的自然环境、风俗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强的一致性。所以,依照今天地理学界、自然科学界对太湖水系流域的界定,江南的核心地区覆盖了长江下游南岸的太湖及其周边地区,包括明清时期的苏州、松江、常州、嘉兴、湖州五府与太仓直隶州的全部,以及镇江府的大部和杭州府的余杭、海宁 二县。这是传统所称的“狭义的江南”,亦即“江南的重心” 。从一个水系所涉的完整地域来界定江南地区,也是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显然,这样的界定,完全限于太湖流域,一方面顾及了中国古代关于江南的异说,考虑学术界的总体倾向,另一方面则可进一步考察真正的江南核心所在。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4-11-08
根据南山宗亲提供的进士名录有两个胡安国进士,我看的有点糊涂,不知有哪位宗亲有更详细的资料,我认为家谱中出现两个胡安国不是不可能!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5-11-26
胡安国后裔中的一支——胡杨氏。胡安国第七世孙彦辰,字德祥,号通甫,明太祖授武略将军,随侍车驾,调征湖广,事平留驻茶陵州延和寨防守,任万户长兼督筑城事宜。开湘绎拗柴族。公元1324年生,1390殁,葬茶陵乌鸦嘴。子四,衍英(俊一郎),衍雄(俊二郎),衍富(俊三郎),衍贵(俊四郎)。一郎二郎奉委广西镇守关口俱阵亡。俊二郎之子法新,讳溟业,行通五,少年就读文定书院(现址南岳衡山岳云中学)。德祥公年晚时要求其孙法新接替他的官位和财产,法新觉得这位难接,一要打仗(父,伯均阵亡),二要找百姓征粮,故不愿听从祖父安排,于是安居衡山贯圹。德祥公认为其孙不听安排,而告知不能分得其财产。法新很硬气,财产不要,而且改姓,从他儿代起,改胡为杨。胡杨氏至今已传有二十多代了,自古至今人财两旺。现代有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少將)杨玉书就是胡杨氏。其班次诗句是:上筮蒙同泰,丰豫泽咸临,履益需谦巽,鼎颐渐晋升,申孚观大有,既济萃家人,渙解随师节,震艮复亨贞。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5-12-23
昨天受湖南省衡阳县渣江胡氏之邀请,参加了该族的祭祀活动。经查阅该系家谱,他属胡文定公第九代孙志淳之裔。其班次字是:发笔文友彦,万正大志仁,朝天泰荣祖,赞良世显亲,昭代尊经学,书声继运昌,承先维懋德,毓士庆观光。该族尊志淳公为始迁祖(一世祖),“发”字即志淳公。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