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6765阅读
  • 5回复

胡YAO邦家谱----励双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8-07-06
胡耀邦家谱 (2007-04-26 15:36:56)
   分类:人物谱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8a71f010008cs.html




 
胡耀邦家谱

                                            □ 励双杰

    2004年9月18日一位跟我熟识的宁波书商从湖南打来电话,说看到一套胡姓家谱,上面有胡耀邦的名字,但他不知道是不是国家主席胡耀邦,因为人家要价高,要12500元,问我怎么办?我要他看看出生年份,如果是民国四年,那就有点接近。他回答我说他现在人已到了旅馆,刚才看过好象是民国十四、五年,但肯定不是民国四年的。这事到这时也就算完了,年份对不上,就说明问题了嘛。但到了晚上十一点钟,他又来了电话,说又去看过了,是民国四年出生的,刚才记错了,还是问我怎么办。我无法提供更多的资料给他,要他自己搞清楚,如果是,就买下来,如果不是,当然不值这个价了。又过了一小时,他又把电话打了进来,说已和对方说好他先把钱付了,把东西带过来给我看,如果不是,再把谱还给对方。这办法对路,也就这么说定了。没想到又过了一小时,电话又来了,说对方收了钱以后马上就反悔了,说哪怕是不是胡耀邦的家谱,都不能退。神情急迫连我在电话这头都能感觉得到,毕竟是只做点小生意的,我能理解。想想也就算了,如果真不是,亏算我吃吧。事情就定下来了。说老实话,从他描述的内容来看,如“奉先堂”、“十一修”等,我意识到很有可能就是胡耀邦家谱。

    过了两天,也就是到了20日,也是晚上,九点多,他的电话又来了,说有一件事他不好意思说,有点对不起我,难以出口,我意识到可能是胡耀邦家谱在哪儿出了点差错了,心下一凉,要他说。他说一个《三湘都市报》的记者刚刚走,硬要拿走胡耀邦的家谱,价都出到15000元了,现在还在等他的电话。当时我那个气啊,都没办法形容,冷静了一会才说你还是卖了吧,这么高的价格我是出不起了,哪天再看到有这么一部,你再帮我弄吧。把电话挂了后,连喝了二大杯白开水,这口气也没能缓得过来。到了十一点,他的电话又来了,说“思想斗争了半天”,觉得这谱不能卖给那个记者,钱多赚是不错,可钱不能这么赚。完了要我放心,谱一定给我带过来。

    后来我联系上了那个他说的记者,竟也是我所熟识的,事情确有其事,“因为我不知道是你要”。哎,他没可想过这么一搞,给我带来了多大的麻烦。但仔细想想,有几人能面对这样的东西不动心?

    家谱是10月17日才到我手上的,一看他翻给我的卷九第七十叶“耀邦”条下,记载:“通派盛邦,字国光,民国四年乙卯阴历十月二十四日午时生,浏阳初级中学毕业,民国十九年从戎,卒业军政抗日大学,现服务陕西延安西北青年救国会”。我当时是哭笑不得,这不就是那收藏界所说的术语——开门之物吗,竟然会弄出这么多话来。哎,也真是因为“开门”,连最最下家都知道是名人之物,所以也就叫我在经济上付出了沉重代价,多出了好多的银子。不象我以前收藏的好几部名人谱家,是我自个儿从众多的家谱中慢慢找出来的,花的钱也就一普通家谱价儿。

    浏阳《安定胡氏家谱》,民国三十二年“奉先堂”木活字本,十一卷十一册。当时总共才印了十七部。据我所知,现在湖南图书馆馆藏两部;浏阳图书馆馆藏一部;我长沙的一个书商看到过中间缺一册的一部,因为要价在万元以上,他没能帮我买下来,算是第四部;另外有一个书商看到过一部少了首一册(卷一)的,人家没心思出让,是第五部;连我这一部“先字号”,已知的就有六部。经过岁月的慢慢消耗,能够保存下来的,应该已不会很多。这也是我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银子买下这部谱的原因。当时我的心里价位只是在最高10000元这一档上,后来所付出的竟然高出近倍,我的想法是,错过这一部,说不定以后再也看不到了。藏界朋友都自嘲说搞收藏的人馋而贪,既然入了这一行,自然也免不了,呵呵。

    胡氏一世祖藩,字道序,号永维,生晋帝时,仕南朝,刘宋元嘉中为大子左卫将军,锡土豫章,爱华林山水之美,始就其地而居,后世就有了“华林胡氏”之称。《宜春日报》曾有过一篇《胡耀邦之子寻根记》的报道,说:“1989年5月23日,胡德平(胡耀邦长子,时任中央统战部秘书长胡德平)从南昌来到高安县统战部。他说,听老一辈讲,他们的祖籍是江西华林。江西有两个地方叫华林,他先从共青城到了一趟星子县的华林。这个华林的确有许多胡姓居民。他翻阅了星子华林胡姓家谱,得知星子华林胡氏最早是从高安华林迁去的。于是转道来到高安。5月24日,胡德平前往伍桥乡蔡溪村。蔡溪村是个好地方。它位于华林山南簏,紧邻华林乡的东溪村。蔡溪村50多户人家,大部分姓胡。他与村支部一同到胡家谋老人那里去拿家谱。胡家谋的家谱是好不容易才保存下来的,平时轻易不肯示人,听了缘由,才从楼上搬下一个旧箱子,取出了12本家谱。

    胡德平接过家谱仔仔细细看了很久,并掏出本子进行摘抄,看出眉目后,他显得比较激动,边看边说:‘是呀!是呀!我们老家就是这里,我们文家市是从这里迁去的。’并说,星子县的胡氏家谱与这里的记载差不多,他们迁到湖南是在明朝,至今只有20代(此处有误,从迁湖南始迁祖起至胡德平,才十三世)。

    看完家谱,临别蔡溪时,他独自一人对着巍巍的华林山深深地鞠了三躬,对文家市胡家的发脉之地,对曾养育了祖先的山水,表示一种庄重的谢意和亲情。”

    我在购得这部民国三十二年的《安定胡氏家谱》后一星期,又购得一九九四年所修的《安定胡氏族谱》及光绪十三年修本《安定胡氏大成谱》。九四年修本即为民国三十二年的递修本(十二修),倡修者有胡耀邦的三哥胡耀馥。而光绪《大成谱》,则是湘、赣所合修,民国修本首序(柏村间云陈盛翔撰)予于说明:“至光绪十三年,修于坑口睦雍祠者,乃合赣西诸支之大成”。这部谱,堂号就叫做“华林堂”,所记者为散居于赣、湘间的华林胡氏各支后裔,世系记止明嘉靖、万历年间,最末有“其后世系详载支谱”的句子。谱中还有 “西岭胡氏族谱序”一篇,这证明了三部谱是相承相联的。我猜想胡德平是看过光绪大成谱与民国谱的,后才有寻根的想法。《大成谱》中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的“华林胡氏族谱九世祖秘书公原叙”曾说:“雍熙年间始建华林书院,招延儒学,而斌之孙亦于所居作藏书阁,贮书万卷,以崇义方,时乡人以其楼曰‘书楼’,名其里曰‘楼下’,代多显者,皆尚书之泽也。”斌公,藩公二十七世孙,可见,华林胡氏世有耕读的家风。

    民国谱中,自一世祖藩至三十世用先、用方兄弟后又开始以用先为“浯塘”一世祖。用先,“通谱作用简,字傅仁,号亘一,祖居华林,随父任由吉水迁庐陵之燕山,累中乡进士,官授岳州巴陵县令,升授福建邵武府同行衔,卒于任,子汪,载柩经崇仁六十三都(绍兴二年改为乐安十七都)地名浯塘,雪冻日久,寸步难行,卜葬其地枫山。”其子汪,字安民,号作楫,行六一,在“枫山结庐墓左三载”,“父瘗于斯,曷忍弃置?此邦山水清翠,土沃风淳,吾虽不生于斯,当娶族于斯”。遂为浯塘(在江西高安县,今龚坊乡浯塘村)开基之祖(谱作第二世)。

    到了二十三世胡允钦(1569-1624),行建十,他携家眷离开江西故土浯塘徙居到湖南浏阳南乡十三都西岭下,谱称之为“古岭胡氏开基始祖”,湖南浏阳的胡氏家族,即是从他开始的。“赏戴头品顶戴、兵部侍郎、太子少保、钦命湖北巡抚”谭继洵所作的《一世建十公赞》有诗云:“哲人虽往名未终,典型就徵田舍翁。仰瞻遗像契我衷,愿肃冠裳拜下风。”这位谭继洵是“戊戌变法”中“六君子”之一谭嗣同的父亲,谭家算得上清代浏阳第一大家庭,当年能请出谭继洵为胡氏先祖写赞,可见胡氏在浏阳还是有点影响的。

    胡耀邦从用先祖起已为三十四世,而从允钦起则为十二世。

从胡耀邦这一支往上推,二十八世即西岭第六世奇思公起家谱中开始有习文、功名的记载。六世奇思,“通派美思,字九怀,学养纯粹、屡试不第”;八世中泮,“通派久泮,字采芹,号乐斋,例授国学生”;九世名锺,“通派锺著,字秀卿,号毓元,例授国学生”;十世成瀚,即胡耀邦祖父,“通派有瀚,原名成彩,字海文,号彰五,业儒,博通经史,崇尚圣道,倡建孔孔嘉坪族祠,并作记勃石”。

胡耀邦父亲祖仑,字元圃,号伯龙,父亲死时他才十四岁,谱中不见载学业,或与父亲早逝有关。据有关资料称,胡祖仑曾靠挑煤为生,一大早需赶到文家市去挑出煤来到东乡去卖(载《南方周末》,作者钱江)。他生了六子四女,可惜长耀芬、五耀杰、六耀英早殇,上谱者只次子耀襄、三子耀馥、四子耀邦三人。而次子耀襄,字思赞,号纯生,在20岁时也因患骨髓炎早逝。只有胡耀馥,在家乡务农,直到一九九四年前才逝世,一九九一年开始续修家谱时,他还写了一篇“第十二届续修族谱序”,情殷切切,为新时代修谱序言之范本,兹录之后:

    “胞弟耀邦先我而逝,悲痛未已,留我耋耄,亦复何为。常思:为人一世,应仰不愧乎天,俯不愧乎地,前不负乎先祖,后不负乎子孙,则足矣!然而,余有一事,常亘于怀,未可获释:即我安定胡氏族谱,已近五十年未复续修矣,至使亡者未详其葬处,后生者不知其生庚;近者每忘其派名,远者不识如途人。亲亲之谊不复存矣,又何谈炎黄子孙以为荣哉!似此以往,虽活百岁,仍将愧对祖先在天之灵。余之所以未忘于怀者,深以为憾也。

    我胡氏妫满公,于周武王时,以元女太姬嫔于满,分封于陈,以备三恪,谥为胡公,此则胡氏之所昉也。受姓以来,时越三千余年,传一百二十七代。稽之旧谱,胡氏渊源,源源本本,明若指掌。此乃胡氏祖先留传给后人者也;若谱不修,则今人复何以留传给后人哉!

    余乃与族人言之,族人皆有感于斯。堂侄德懋、德谦等诸君,勇于承担修谱任务;余倡修族谱愿望,则翘首可待矣。尚冀董其事者,池郑重其事;以旧谱为基础,原齿录为骨架,具体内容为血肉;吸其精华,去其糟粕;删其繁芜,补其残漏,征集族稿,详加审核。并将谱牒结合中国历史来修。以国史记载作家谱之依据,以谱牒之翔实俾补国史之不足,通过列祖列宗要各个历史时期之活动,以纵观中国历史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之梗概。将列祖列宗之宏功伟绩,高风亮节加以发扬光大。由团结族人进而团结海内之炎黄子孙,则亲亲之谊又岂仅一族一姓哉?此乃倡修族谱之宗旨也。至于亲亲以仁,还需继续努力,犹有厚望于将来,云尔。

    满公一百二十四世孙耀馥谨识”

    “西岭胡氏”所居,为湘赣两省相交处的罗霄山余脉。胡耀邦故居位于中和镇苍坊村,坐北朝南,小青瓦,砖木结构,始建于清朝咸丰年间,目前所存的房屋是胡耀邦的曾祖父胡名钟和哥哥胡名镜当年所共有的,共计19间房。中间的“泮公享堂”最高大,是当年名镜、名钟兄弟供奉其父亲胡中泮牌位的地方,为两家共有,作大客堂。经两代相传,属于胡耀邦父亲胡祖仑家的房子为7间半。胡耀邦就出生在这儿。

    胡耀邦的家乡,是中共活动的中心地带。红军走后的1928年,文家市恢复了中共组织,成立了雇农协会。胡耀邦的父母双亲和哥哥姐姐都参加了革命。胡祖仑是乡苏维埃政府的土地委员,刘明伦当上了乡妇联主任,哥哥胡耀馥(福)是儿童团长,后任团支部书记。大姐也参加了苏区的妇联,还有许多亲属先后投身革命。其中还要说到一个人物,就是中共上将杨勇,他的母亲和胡耀邦的母亲是堂姐妹,胡耀邦和杨勇的关系也很亲密,经常在一起玩。杨勇比胡耀邦大两岁,于1927年4月在里仁学校加入青年团,后来都相继成为了名震中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

   《安定胡氏家谱》至民国三十二年已是十一修,序载曰:“……其间家乘之创、续修于华林者不计,经有清乾隆庚子,浯塘倡议七续,西岭闻讯,始得参加而有谱焉。”这说明西岭胡氏有谱是从乾隆四十五年浯塘七修时始有家谱,“道光七年,西岭诸户,以丁口既庶,自修支谱于祠”此为西岭二修,“用是道光二十一年,及光绪九年,浯塘之八续九续均未与,至光绪十三年,修于坑口睦雍祠者,乃合赣西诸支之大成。光绪二十八年,心明、心广、心正公三支来浏之合修,实西岭之再续”是为西岭三修,“而仍列于十者,盖远绍浯溪之纪次而言也。惟是迄今,四十有二载矣。”此民国三十二年修本,实为西岭四修本。而此修本又与道光七年修本性质相同,只止于西岭支,未及浯塘,或称之为《西塘胡氏四修支谱》似更合适些。

    顺便说一下,我现所藏这部民国三十二年修本《安定胡氏家谱》,是一九九四年所修的《安定胡氏族谱》的校稿本,谱内涂乙累累,偶有粘贴、增补之处,视之更增历史厚重感。现存已知胡耀邦家谱已有六部,然如此般者,恐世间只此一部了。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8-07-06
“浏阳《安定胡氏家谱》,民国三十二年“奉先堂”木活字本,十一卷十一册。当时总共才印了十七部。据我所知,现在湖南图书馆馆藏两部;浏阳图书馆馆藏一部;我长沙的一个书商看到过中间缺一册的一部,因为要价在万元以上,他没能帮我买下来,算是第四部;另外有一个书商看到过一部少了首一册(卷一)的,人家没心思出让,是第五部;连我这一部“先字号”,已知的就有六部。”


胡耀邦家应该还有一套。请见:《胡耀邦子女说父亲》

http://www.jieyang.gd.cn/html/gnwxw/20080215091717737.html

“胡耀邦拖家带口到了四川。“那时候我们家算是聚齐了,连爷爷奶奶都去了。” 在这个全家团圆的时刻,胡耀邦的父亲看着一群都是小名没有“大号”的孙子,郑重地拿出家谱。“爷爷宣布,我爸是‘耀’字辈,我们是‘德’字辈。家中‘德’字辈出生的男孩,以后按长幼分别叫平、安、发、财。”于是,胡耀邦的长子名为德平,轮到胡利利,就是德发了。”

另外:“我现所藏这部民国三十二年修本《安定胡氏家谱》,是一九九四年所修的《安定胡氏族谱》的校稿本,谱内涂乙累累,偶有粘贴、增补之处,视之更增历史厚重感。”

这套谱怎样流入收藏市场的,这要问问胡德谦了。他参与了一九九四年《安定胡氏族谱》(第十二修)的编修工作。
[ 此贴被南山在2008-07-06 19:17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8-07-06
这是在网上找到的另一张胡耀邦家谱照片:

http://www.kongfz.com/photo/user_photo.php?id=1173645

“浏阳《安定胡氏家谱》,民国三十二年“奉先堂”木活字本,十一卷十一册”
[ 此贴被南山在2008-07-06 20:14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8-07-06
其他相关照片: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8-07-08
难得的胡氏历史家谱文物,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安定郡 积善堂 安徽无为濡湏胡氏 电话:13956673139     QQ:82725088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9-04-19
胡耀邦的祖父母
转自: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http://www.hybsl.cn/ybjf/ybjt/2007-02-13/263.html

作者:刘芳      时间:2007-02-13   来源:
  
  从浏阳市乘车南行,经大瑶过南川河,沿着澄潭,山下公路,约一个半小时就来到了中和乡,那里有胡耀邦故居所在地,曾一度叫做张家坊,后胡府先祖中泮迁此建业后,更名苍葭坊,即现在的苍坊村。那里是个依山傍水,风景优雅的好地方。据族谱载,胡氏祖辈在此生息,曾出过一些小有名气的文人、志士。


耀邦的祖父名成瀚,字海文,号彰五,生于1859年(古历咸丰九年己未)正月十三日。他博通经史,崇尚圣道,也是当时胡氏族中的有识之士。他为人孝道,处事公平,乡间无论大小事情都爱与他商量,邻里纠纷和为难之处,只要请他出面疏导,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切问题均能迎刃而解。


    一次,邻近兄弟俩为建房宅基地争执不休,弄得势不可挡,旁人劝说还是互不相让,险些操戈动武。那时,他从内室连忙赶出来说:你们为什么事闹得那样凶,有话好好说嘛,何必会神会舌,争得面红耳赤。后听说是为建房宅基相争,他开导说:“自古俗话说得好,粮田万顷,身占七尺,你们就为这点小事,闹不团结,大可不必,大可不必也!”事后,他分别征求意见,做好思想工作,并按公正不偏的办法,订出解决方案,约定时间,在席间执箸时,他将所作方案当众公布,并签立字据,在场人都表示赞同。就这样,一场兄弟争建房宅基地的纠纷就风平浪静地解决了。


    成瀚一生中,倡导建祠、兴学、修桥、补路等公益事业,他曾为孔家坪族祠撰写了碑文(据族谱十二卷)大意是:重视教育,为国谋才。


    然而,他尽管如此,生活的坎坷和逆运还是不断地困扰着他,尤其在婚姻方面对他打击太大,他先后娶妻两堂,1894年与他相依相伴的发妻刘氏因病不幸辞世,这时他正中年,失妻万分悲痛,为了撑起这个家,随后,又娶邱氏续妻,也于1896年病故。在这种屋漏偏遭连夜雨的折磨中,他劳苦加悲痛,久而久之积忧成疾,也于同年8月因病谢世。当时年仅38岁。丢下了他的儿子祖伦(耀邦之父年方10岁)和祖淮(当时才4岁)。在逆境和坎坷的生涯中祖伦和祖淮痛失了父母,只好寄居叔父成杓家,并与叔父的儿子祖仪(后教书)共同努力,拼搏奋斗,后来,祖伦成家立业生下耀邦,他们又一起为培养国家之栋梁,民族之希望,一代伟人胡耀邦作出了贡献,奠定了基础。
114412749@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