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837阅读
  • 8回复

医者佛心--2008北京岐轩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8-12-04


我是一名基层医生,叫 胡天静,男,36岁。四川泸州人。读一万本书,行一万里路,是年轻爱做梦的时候,给自己定的一个目标。
行医13年,爱好杂沓,涉猎过的书怕不下一万本,却没有走出去多少路。

08
2月,我们伤寒论坛来了一位要推广脉学的先生--岐轩堂,脉学是我一直渴求学习的,一路游学,该多好。
赶快联系......

遂于44日,启程泸州,往重庆,坐 T10 次 列车,开始了 我的 2008 北京岐轩行。
4
611点,到达北京西站。雅卿和聪聪接着我们,驱车直奔 琉璃河 岐轩堂。
下午,凤凰和李文治赶到。我们一行5位学员,就到齐了。
7
日 八点半,岐轩脉法学习,正式开班。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8-12-04
岐轩脉学课堂(1)
北京岐轩堂中医研究院院长朱雅卿,开学致辞。

他从 脉诊可以速成, 又说到 脉诊不可神化。
从 脉学研究之现状,  得出《中医复兴 脉诊当先》的结论。
    
朱雅卿老师详细的阐述了古今脉诊之六大误区,便给我们讲解 岐轩中医脉学入门课 --气一元论。

整理讲课内容 如下:

气在中医理论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至少是和阴阳、五行同样重要的基本概念。但在教科书里占的分量却远远不如阴阳五行,到底气的分量有多重,比较一下“气”和“阴阳”、“五行”在《内经》中使用的频率,就能初步说明问题。
《内经》中,有近3000个“气”字。 相比之下,其中“阴阳”连写出现约290次,“五行”连写约24次。今《内经》162篇,大约16万字,“气”字约占1/50。显然,“气”比“阴阳”、“五行”出现的频率高得多。实际上,在《内经》中,气字出现的频率,仅次于虚词之、者,在所有实词中,它出现的频率最高。再看宋本《伤寒论》,约4万字,其中“气”字,约300个。《医林改错》约2万7千字,其中“气”字,约370个。可见,自汉末到清末,即便不多说理论的方书,都根本不能离开气。或者说,离开“气”字,中医便无法说理。若没有气和气化学说,中医的阴阳、五行、天人相应、脏腑、经络、药理、方剂和治则等,便都成了空的理论外壳。
所以深入理解气的概念对解读《黄帝内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根据前人的一些论述对其进行了一些归纳和阐述以抛砖引玉。
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存在于宇宙中的运行不息且无形可见的最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或本体,它又充塞于宇宙万物之间,与宇宙万物相互渗透,成为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使万物相互感应协调而构成一个整体。气的自身的运动变化,推动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即成、住、坏或生、长、壮、老、已;从现代哲学角度可理解为是占空间、能运动的客观存在。
精彩连接: 物质 (马哲)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现象,都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各种不同表现形态。物质不能被创造和被消灭,世界上各种事物的产生和消失,只是物质形态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
概念阐释一
气是存在于宇宙中的不断运动但无形可见的最精微物质。气存在于宇宙之中,运行不息,虽不具有形体、声音、状态等,但是客观的实在,是天地万物的共同构成基础。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之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幽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后又进一步说:“视之弗见,名之曰夷;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抟之而弗得,名之曰微,三者不可至诘,故混而为一。”这就是万古不变之道也,生生不息之气也。《庄子》认为气存在于宇宙之中,“通天下一气耳”,而人类也由此气聚合而成,如该书《知北游》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列子》则认为“有形者生于无形”,而气生于“太易”,无形无状,“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此气“轻清者上为天,重浊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列子•天瑞》)。
概念阐释二
气是宇宙的本原或本体。气做为中国古代哲学逻辑结构的最高范畴,是最高的本体,宇宙即气,宇宙万物皆由气构成;气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质料或元素。气是一个抽象的、一般的范畴。如老子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气就是无形而运行于天地之间,聚合而生万物的宇宙本原物质。《老子》还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两汉时期,元气学说盛行。《春秋繁露》认为,“元者,始也”,“元者,为万物之本”,并产生于“天地之前”。《论衡》认为元气自然存在,产生天地万物和人的道德精神。该书《自然》说:“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论死》说:“气之生人,犹水之为冰也。水凝为冰,气凝为人。”气为万物之本原,故称为“元气”。元气是构成宇宙万物和人类的形体与道德精神的唯一本原,因而是中国古代哲学逻辑结构的最高范畴,后世称为“元气一元论”或“气一元论”或“气本原论”。
概念阐释三
气自身的运动变化,推动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即成\住\坏或生\长\壮\老\已。气分为阴阳二气或五行之气,阴阳二气的升降交感、氤氲合和,五行之气的运动搀和,产生了宇宙万物并推动着它们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如《易传•系辞上》说:“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易传•咸》说:“天地感而万物化生”。《管子•乘马》说:“春秋冬夏,阴阳之推移也;时之短长,阴阳之利用也;日夜之易,阴阳之化也。”《吕氏春秋•大乐》说:“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
概念阐释四
气是宇宙万物之间的物质媒介,与宇宙万物相互渗透,成为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并使万物相互感应协调而构成一个整体。气充塞于宇宙万物之中,使它们之间相互贯通,相互影响,处于和谐有序的运动之中。气是宇宙万物之间相互感应的中介物质,是信息的负载者。通过气的中介作用,宇宙万物得以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如《内经》中说:“天地之间,六和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概念阐释五
气是人生命的本原。《内经》〉中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又云:“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气存在于人体内,是极为精微,无形可见,运行不息,是生命之本。气是推动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人的寿夭,与气密切相关。气的运动停止,则标志着人体生命活动的终止。人要长寿,则必须珍惜、保养运行于人体中的气。如《管子•枢言》说:“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
概念阐释六
气是道德精神。气是一种道德境界,充塞于天地之间,与天地之气相通,也是道德修养。如《孟子》认为,存在于人体内的气为“浩然之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此“浩然之气”是一种道德精神,受人的意志的支配,与人的心性修为密切相关。人的意志坚定,则成为“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所以我们人认为气的运动与人的心境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
精彩链接: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马哲)
意识从其生理基础来看,它是人脑的机能,从其内容来看,它是存在的反映。只有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完整地把握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但是被反映者是不依赖于反映者而存在的。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按其形式来说是主观的,按其内容来说是客观的。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有两种基本形式:首先采取感性的形式(感觉、印象),然后采取理性的形式即思维的形式,这是意识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无论那种形式都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理性形式的意识即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它从根本上表明人类意识的本质和特点。它借助语言的作用对感觉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比感性的形式更深刻地反映客观物质世界。正确的思想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错误思想是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即使是荒唐的观念,也可以从客观世界里找到它的某种根据或“相似原型”
总之,气的内涵,既是客观的实在,又是主观的道德精神。它是一个涵盖自然、社会、人生的范畴,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各家共同使用的范畴。其内涵相当复杂,不可作单一的、片面的理解。与马克思哲学的物质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8-12-04
岐轩脉学课堂(2)
第二天, 杨峰老师  特地从  河北易县  赶来,为我们现场演示 岐轩脉学。
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杨峰老师给我们讲了他的

学习脉诊三部曲

一步曲中医基础理论深入学习

万丈高楼平地起,若没有中医基础理论作铺垫,既使是对各种脉诊书籍倒背如流,也将是心中易了,而指下难明。故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岐轩脉法不可缺少的前提,因为岐轩脉诊全过程就是对中医理论的灵活运用。只有基础理论扎实诊脉时才会游刃有余。故《内经》中云:察色按脉,先辨阴阳。尤其是经络系统以及人体气血升降出入聚散运动的规律,更是不容忽视。李时珍亦云:诊脉非候五脏六腑之部位也,乃候五脏六腑之气也。故对中医基础理论------气一元论的把握与认识也至关重要。

二部曲化整为零学脉象

初持脉者,如果从脉象入手,自《脉经》以至《濒湖脉学》各家对脉象的论述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多从不同的感觉来描述,论述庞杂。把一种脉象描述为无数感觉的复合体,其中不乏互相矛盾之处,学习起来必然是一头雾水。而应该是把脉象化整为零,先从脉率、脉律、脉形体、脉幅、脉力、脉位六个方面对脉象进行全方位解剖,如诊得一脉,不言其象,而描述为脉率一呼一吸几至,脉体形态如何,举按有力无力等如此描述即可。因为任何一种脉象都是几种脉象要素综合而成,正是这几种简单要素以不同形式组合才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各式脉象,不只是二十几种脉象,可以这么说是一人一象,甚至是一人多象,所以要学会化整为零,化繁为简,紧紧抓住脉象的要素不放。
然后可以对每种要素,用中医阴阳理论进行剖析 ,这是即可做到以不变应万变,而不是仅仅靠感觉和灵感去撞大运。

三部曲结合中医基础理论整合

当已能够准确抓住脉搏特征,能进行准确描述,也就是你已能写出关于脉的合格的说明文,当听完你的描述,让任何一个人去摸脉都会同意你的结果,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脉象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态而不是主观臆想的,不能因摸脉人不同而不同。然后我们就要结合阴阳五行理论、气机的升降出入规律、脏腑经络生理合而论之,此时脉象已在胸中,此不求而得也。
刚开始时,我们可对现有的二十八种脉象剖析整合,把它当作例题去认真学习,更重要的是要用中医基础理论对各脉象的意义进行合理阐释。这样脉象就剩下了阴阳二字,就像武侠著作中所说,最后高手心中无招,诊脉者最后也是心中无脉,有的只是患者的气(血)之体用而矣。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8-12-04
凤凰  讲经(伤寒论)说法(脉法)
课间,凤凰管理员 联系《伤寒论》,谈起了自己的体会。
杨柳依依,百花盛开;我们置身花的世界,倘徉在中医知识的海洋......
岐轩脉学课堂(3)
张润杰老师闪亮登场,他给我们做点穴按摩,然后让我们体会脉象的变化。

他说,《脉诊分类与统一》,是岐轩脉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自古有三部九候诊法,此遍诊也;有三部诊法,仲景圣用之也;有独取寸口法,扁鹊昌之也,法虽异而理却一也。
佛家常说:一粒微尘中有三千大千世界,此非天人相应之理而为何!吾辈法此亦可知脉理之本源也。
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盖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故《内经》中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又曰:“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补泻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
故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一言者,阴阳也。
是故任何一种诊法均不外乎阴阳之道、天人相应之理、人脉相应之说。
按:很多人对从小小寸口摸出全身气机的变化感到不可思议,除了《内经》的解释,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那就是现在流行的全息学说。比如耳全息诊疗、手全息诊疗、足全息诊疗、眼全息诊疗等,我们在此基础上提出脉全息诊疗。但在诸多全息诊疗中多是静态全息,惟有脉全息是动态全息与静态全息的高度统一,这是其它全息诊疗所无法比拟的。以下是我们据以上论述给出的脉诊静态全息图。

附:岐轩脉诊寸口诊法静态全息图
  
(脉诊静态全息图)

无论是遍诊法,还是三部诊法或是人迎寸口诊法,诊脉的理法都离不开阴阳,选取脉诊部位的不同只不过是对不同范畴的阴阳统一体的选择的不同,故“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其数,然其要一也。”
岐轩脉法,并不是我们的独创,而是对远古脉法------阴阳互比脉法的挖掘整理、完善和发展。而现今所流行的脉理,虽涉及阴阳而实离阴阳远矣,离古脉法------阴阳互比脉法远矣。远古脉法是将阴阳思维贯穿到整个诊脉过程当中,其次才能有结论------脉象。故诊法是根本,脉象是枝叶。斯脉法之全貌也。古代名医柯琴亦曾云:“自有《脉经》以来,诸家继起,各以脉名取胜,泛而不切,漫无指归。夫在诊法取其约,于脉名取其繁,此仲景所云,驰竞浮华,不固根本者是也。仲景立法,只在脉之体用上推求,不在脉之名目上分疏。”即是此义。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8-12-04
4月9日,蜗牛和环球中医张杰来到岐轩堂。

听说蜗牛先生是一位居士,朱雅卿院长决定组织一次中医和佛学的主题讨论。

易县中医院周红权老师为我们作了《佛学和中医学》的专题讲座。

医者佛心,佛是大智慧,心是洞察力。
佛,不是消极是积极,不仅外求也内求。
拈花一笑,返璞归真。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8-12-04
北戴河看海
4月11日,赵公口送凤凰归。

妻说,没见过大海,北戴河看看海?
嗯。秦皇岛看看海,看看明德兄弟,好主意。

打的八王坟车站,直奔秦皇岛。
下午3点,到了北戴河海边。4月的北戴河,阳光明媚,却也清清冷冷。坐在海滨的岩石上,把海天融入到海天一色,许许多多关于中医的疑问,盘绕在这夕照之中......(我的笔名是 海天)
太极阴阳五行八卦脏腑经络体系,渐渐清晰明朗......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8-12-04
山水文园 义诊
4月13日8时30分,岐轩堂应北京山水文园五星级会所之邀,朱雅卿、张润杰、李增生,我们一行4人,准时赶到。

张老师为该社区居民做了90分钟的中医养生的专题讲座后,义诊开始。

海天  答楼上问:

1楼合影的照片,后面打针输液的那个牌子,如果遮上,那更好
真羡慕伤寒的管理员,每年都有机会去游山玩水......
•    关于那个牌子--岐轩堂琉璃河教育基地同时是琉璃河金果林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承担着该社区的卫生保健工作。
•    关于游山玩水--呵呵,还真让您说准了。结婚的时候,经济拮据,就扯了结婚证,没举办婚礼。今年是我本命年,也是我们自己定的学习年,我们商量在我生日的那个月,出去游山玩水,就当补当年的蜜月旅行。除了去岐轩堂,我还去了儿时就十分向往的地方--天安门,还去了重庆,河北易县清西陵,秦皇岛北戴河,河南漯河,辽宁锦州、朝阳,成都等等地方,见了齐永老师,杨子姐姐,蜗牛先生,路明师兄,师少杰师弟......见了内蒙古的斌全老师、河北的古风老师、九针老师,江苏的防风老师,小桥流水老师、颠倒黑白老师........见到了我朝思暮想的白头翁大哥、四君子大哥等等。妻说,花这2万元,真值。

凤凰讲的伤寒也就是教材上的一点东西啊,是个人就会讲的。
•    呵呵。
•    我们常常楸着凤凰,挤牙膏似的,逼着他讲点东西。可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不成熟的东西,不能讲--不能误导。”恨的我们牙痒痒的,心里想:这算人吗?
•    可当你听到他讲的他认为比较成熟的东西的时候,不能不,由衷的赞叹,从圆运动的轴到轮,辐到网,方药指法,说气论道,非亲见,不能描述。每每见凤凰张嘴即把内经伤寒的原文哇哇背来,我心里想:这算人吗?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8-12-04
•    很多朋友都说,真正的中医,在民间,在基层。当我们所有的力量,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众志成城的时候,应该是我们微笑的时候。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9-08-08
医以实用,验证于理,方仗药成,祛病为竟。纸上谈兵,薄雪畏阳,拾贝疑海,无知天地。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