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6699阅读
  • 23回复

妫姓胡氏几个历史问题浅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9-03-19
胡同先生所依据的是满公出生年如以胡铁华先生所提供的中湘涌田胡氏谱中的“满,商帝乙三十五祀甲辰生",而按2000年完成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并正式公布的《夏商周年表》来演算干支,是不是有这样的误点?我想中湘涌田胡氏的家谱肯定不是在二十世纪修的吧,那么这个谱中的记载干支就有按老的帝王年代表推算问题.过去的资料只能用过去的资料进行比较推绎,这就是农历只能与农历比较,如与公历(指新版本年代表)比较则有个时差吧,这中间如何换算,太复杂了.也就是说商帝乙三十五祀甲辰生中的"帝乙三十五"或"甲辰"就不能作为依据了,不知这样说是不是有道理?
[ 此贴被胡素果在2009-03-19 22:42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9-03-20
“按照满公出生于公元前1097年推算到周武王克殷(公元前1046年)已经五十二岁与周武王相差只有七、八岁。所以,满公不可能是周武王的女婿,而是周文王的女婿。 ”

这是以假设胡公满生于前1097年来推测的。

我想,还是要以陈胡公为武王女婿为据,来推测其生殁为好。。。。。。。。。。。。。。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9-03-20
素果宗亲的说法有道理
[ 此贴被胡喜全在2009-03-20 10:11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9-03-20
干支纪年是我们祖先的一大创举,始于夏朝,一直联续应用到现在以至将来。现将百度百科相关资料发在下面,供宗亲研究。
由公元推干支记年
  为了便于运算和使检索更加直观,借用六十干支表并按顺序加以编号成表一如下:
  六十干支表
  甲子0 乙丑1 丙寅2 丁卯3 戊辰4 己巳5 庚午6 辛未7 壬申8 癸酉9
  甲戌10 乙亥11 丙子12 丁丑13 戊寅14 己卯15 庚辰16 辛巳17 壬午18 癸未19
  甲申20 乙酉21 丙戌22 丁亥23 戊子24 己丑25 庚寅26 辛卯27 壬辰28 癸巳29
  甲午30 乙未31 丙申32 丁酉33 戊戌34 己亥35 庚子36 辛丑37 壬寅38 癸卯39
  甲辰40 乙巳41 丙午42 丁未43 戊申44 己酉45 庚戌46 辛亥47 壬子48 癸丑49
  甲寅50 乙卯51 丙辰52 丁巳53 戊午54 己未55 庚申56 辛酉57 壬戌58 癸亥59
  该表于公元前后的推算均适用,具体的方法如下:
  1,求公元后某年(设为Y)的干支。方法是:先以Y除以60得出余数,然后再减去4,最后根据所得结果查表一中相应序数所对应的干支即为该年的干支。
  例如求公元1911年的干支:1911÷60余数为51,减4后得47,查表一47对应的干支是辛亥,即1911年为辛亥年。由于干支纪年60年一循环,当Y÷60的余数小于4时,需借干支纪年的一个周期60之数,例如1981年除以60余数为1,直接减4不够减,加上60之后再减4等于57,查表一便知1981年为辛酉年。余可类推。
  2,求公元前某年(设为X)的干支。方法是:先以X除以60求其余数,再用57减去所得余数,根据所得结果再查表一中对应的干支,即为该年的干支。
  例如求公元前221年的干支:221÷60,余数是41,以57-41=16,查表一16对应的是庚辰,即公元前221年对应的干支应为庚辰。同样由于干支纪年的循环周期为60年,当余数大于57时,也需再借60。例如求公元前479年(孔子卒年)的干支:479除以60余59,用57减59不够减,加上60之后再减59等于58,查表一知该年对应的干支为壬戌。其余可以类推。
  上述方法简便易行,只要记住表一,就完全可以不用纸笔,直接由心算推出结果。
小树在阳光雨露沐浴下,自大地不断地吸取营养成长壮大,并且有益于大地。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9-03-20
这倒是个好法子,胡同宗亲有学问,我在您手里学了一招,对于年代干支推算是很麻烦的.容易出错,谢谢.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9-04-03
订正:
上文(三),满公生、殁于哪一年?笔者推断为生于公元前1097年,殁于公元前1036年,享年
62岁。现据多数宗谱记载:满公殁于周成王九年。《夏商周年表》载周成王公元前1042年——公元前1021年在位22年。可在历史上有两种説法,1,前七年由周公摄政,周公把政权交给周成王后为元年;2,把周公摄政也作为周成王纪年。如果説,周公把政权交给周成王后为元年,那麽周成王九年就是公元前1026年。满公应该是生于公元前1097年,殁于公元前1026年,享年72虚岁,在位21年。
小树在阳光雨露沐浴下,自大地不断地吸取营养成长壮大,并且有益于大地。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9-04-20
“一説是周文王的女婿。”

求此说出处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09-04-20
《中华姓氏谱-胡》李学勤主编、王廷洽著,现代出版社、华艺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36页:‘舜帝是上古时著名的制陶专家,他的子孙继承这一技艺,都善长制陶,正因为瘀父制陶有功,深得周文王(一说为周武王)的欢心,便将长女太姬(一作元妃)嫁给了瘀父之子妫满,即胡公满。周武王灭商后,便把妫满另封于陈,以取代虞遂之后的陈国’。
《中华胡氏通鉴》主编:咏梅颂春,中国国际文艺出版社(2007年元月版)60页:‘胡公满又叫妫满,是舜帝的后裔,父亲虞閼父曽做过周朝的陶政。他是周文王的女婿,武王时把他封在陈国(今河南宛丘)谥号胡公’。
小树在阳光雨露沐浴下,自大地不断地吸取营养成长壮大,并且有益于大地。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09-04-20
哦,谢谢

这应该是宗谱上有两种说法,不是历史上有两种说法

史上只有一种说法,武王女婿,见《史记》卷三六“陈杞世家”[索隐]--“左传曰武王以元女太姬配虞胡公”

个人以为,关于世系研讨有两种路数,一是从史学方面;一是从人文方面。

以谱为据,就是从人文方面进行研讨。记得我好久以前好像说过,宗谱是历史的,也是文化的。举例说明:我大汉民族都是炎黄子孙,科学的说法是,炎黄是我们的人文始祖。这是文化上的认同,而不是史学上的认同。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09-04-23
引用第18楼胡喜全于2009-04-20 22:21发表的  :
哦,谢谢
这应该是宗谱上有两种说法,不是历史上有两种说法
史上只有一种说法,武王女婿,见《史记》卷三六“陈杞世家”[索隐]--“左传曰武王以元女太姬配虞胡公”
.......

正确的说法是:索隐左传曰:‘武王以元女太姬配虞胡公而封之陈,以备三恪。’
索隐,即索引,是对古籍的注释考证。此处指是《左传》上这么説的。
《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传曰:‘昔虞閼父为周陶政,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诸陈,以备三恪。’
此处‘我先王’应该是说周文王和周武王,索隐有误。
[ 此贴被胡同在2009-04-23 07:56重新编辑 ]
小树在阳光雨露沐浴下,自大地不断地吸取营养成长壮大,并且有益于大地。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