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6615阅读
  • 21回复

福建永定胡氏已丑年(2009年)族谱修编专帖----胡赛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9-04-16
— 本帖被 南山 从 长汀朱紫胡氏 移动到本区(2023-06-02) —
“永定胡氏族谱修编”成立大会召开
2009年4月15日上午9时30分,“永定胡氏族谱修编”成立大会在福建永定县下洋镇政府会议室举行。会议由胡长恺主持,原县政协主席胡有浪传达了县委书记廖礼团、政协副主席吴宏谋、宣传部长胡健“关于支持永定重点姓氏族谱修订会议”精神,认为姓氏是家族相传的符号,族谱是寻根问祖的物证,做好重点姓氏的族谱修订是推进“两个先行区”建设、打造“全国两岸交流合作重点县”,迎接十月份召开的“首届世界永定客属同乡恳亲大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下洋镇江胜副书记发表讲话,认为家谱是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胡氏族谱已85年未续修,修谱更加紧迫。县作协副主席胡赛标代表发言指出:永定胡氏是全国的重要支系,诞生过包括爱国侨领胡文虎、世界新闻协会主席胡仙等具有世界影响的侨胞;也是闽台文化交流的先驱之一,产生过被连横写入《台湾通史》的“文开淡北”“功资丽泽”的拓台功臣胡焯猷等,编委会将本着“高起点,高质量,有创新,零遗憾”的原则编修好胡氏族谱。会议通过了胡氏族谱修编委员会名单、经费筹集办法等。
据悉,永定胡氏约有1.3万人,主要分布在下洋、湖坑、大溪、凤城四个乡镇28个行政村,有港澳台侨胞十几万人。这是《同永胡氏族谱》第五次修谱。(九级半)
[ 此贴被南山在2009-04-16 16:56重新编辑 ]
弘扬胡氏文化!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04-16
        热烈祝贺“永定胡氏族谱修编”大会召开,终于听到了永定胡氏开始修谱的好消息。注意到这次修谱具有政府支持的背景。把胡氏修谱活动与打造“全国两岸交流合作重点县”,迎接“首届世界永定客属同乡恳亲大会”召开联系起来,提升民间修谱活动的地位,让我们这些胡氏文化爱好者倍感振奋。

        九级半宗亲两年多来,在胡氏宗亲网上发表了大量作品文章,介绍家乡名贤、风土人情。这次出席了大会并发言,希望能利用胡氏宗亲网信息平台,继续沟通海内外永定胡氏宗亲的联系。

        永定胡氏是福建乃至全国著名胡氏分支,相信通过这次修谱活动,一定会把本地客家文化和胡氏宗族文化结合起来,为福建及全国县市的胡氏修谱工作走出一条新路来。

        胡氏宗亲网将密切关注“永定胡氏族谱修编”工作的进展,及时报道最新动态。建议赛标宗亲将此贴改名为“福建永定胡氏已丑年族谱修编专帖----胡赛标”,或另开一专帖。

南山 2009.04.16
[ 此贴被南山在2009-04-16 16:57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9-04-16
福建永定胡氏
[ 来源:胡氏宗亲网 | 编辑:南山 | 时间:2006-11-23 15:03:21 ]
[上一篇] [下一篇]
福建永定胡氏

lfhjc宗亲提供
文章转自永定姓氏专志http://www.ydxq.cn/right.asp?bookid=119&juanid=324

胡姓,系自媯姓。周朝初年,舜帝后裔第三十二世孙叫虞阏父,生一子满公。后周武王将元女许配给满公,赐姓封于陈,邑都在今河南省商丘县。满公逝世后谥曰“胡公”,又称胡公满。他所传下的两个儿子,大的叫申公,小的叫日公。申公以其父亲满公的谥“胡”为姓,胡姓从此起源,满公称为周朝胡氏始祖。

胡姓自周朝与陈国分支后,最初的发源地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以后,胡姓子孙逐渐向其他各地播迁,到了唐代,已经在山西的安定和河南的新蔡两地繁衍成望族。西汉时期,辖境相当于今甘肃景泰、靖远、会宁、平凉、泾川、镇原及宁夏中宁、中卫、同心、固原等地,治所为高平,即今甘肃固原县。唐代称泾州,寻复为安定郡,唐时胡氏在此繁衍为名门望族,故以此为郡望。

永定胡氏均为安定郡,共分布4个乡(镇)28个村,总人口为993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2%,按全国300家姓氏人口排列第十三位。



第一节   源流

一、入闽

胡满公传下第五十六世胡藩,于东晋时参军,功封山阳侯,后迁居豫章华林,遂为华林一派。至第八十世胡令质,仕光禄大夫,由洞庭移居金陵(今南京)。第八十二世胡霸,字长善,生于金陵,南唐时住吉州刺史,功封庐陵郡侯,为吉州芦芗城胡姓始祖。传至第九十世胡铨,字邦衡,号澹庵,赐谥忠简,翰林院编修,官至资政殿大学士、兵部侍郎,居吉州芦芗城(今江西吉安)。其始终反对和议,力主抗金。当时因秦桧主和,阳奉阴违,即上疏请杀秦桧,名震朝野。秦桧怒其逆已,遂贬新州。至孝宗即位时,才官任复出,卒后谥曰“忠简”。而其不畏权势,忠贞爱国,被誉为“忠贯金石”。

胡氏第九十世胡铨在江西吉州芦芗城立基繁衍100余年,传至胡氏第九十四世胡万九郎,名梓,不久携家眷始迁于江西省宁都州上三乡苦竹凹,后于宋末年间又由赣入闽,居住福建省的汀州府(今长汀县),为胡氏第一位入闽始祖。

二、繁衍

胡氏第九十四世胡万九郎,名梓,由赣入闽后,定居于汀州府第三街大塘背村,并在此开基创业,繁衍生息。胡万九郎妣龚氏,生胡五郎、胡六郎、胡七郎三子。

三、播迁入永

胡氏第九十五世胡七郎(胡万九郎之三子),妣曹氏,生一子胡十二郎,于元朝初年,因避战乱,举家从长汀县第三街大塘背迁徙永定(原属上杭)金丰里下洋的塘下墩开基。胡七郎在下洋塘下墩肇基后,传下十二郎、念八郎、五六郎、百七郎、明广、彦成、宗贵、铁缘共九代,并先后播迁至下洋的中川、觉川、下村等地。至此,胡七郎为永定胡氏的开基始祖。



第二节   分布

一、下洋镇

下洋村。该村胡姓开基始祖系胡万九郎脉下胡氏第九十五世胡七郎(下洋一世)于元朝初年从长汀县第三街大塘背迁入开基,现已繁衍32代600多户2500人。

中川村。该村胡姓开基始祖系胡七郎脉下胡氏第一百零三世胡铁缘(下洋第九世),生于明洪武二十七年,20余岁从下洋塘下墩迁入开基,有“上承八代,下衍三房”之称。“上承八代”即自胡七郎从长汀迁下洋肇基共繁衍胡十二郎、念八郎、五六郎、百七郎、明广、彦成、宗贵等八代。至第九代胡铁缘肇基中川后生景玉、余广、明清三子为三大房,即为“下衍三房”。现已繁衍32代670多户2700人。

月流长岭下村。该村胡姓开基始祖系胡七郎脉下胡氏第一百零三世胡荣深(下洋第九世),从下洋塘下墩村迁入开基。

月流下村。该村胡姓开基始祖系胡七郎脉下胡氏第一百世胡明通(下洋六世),从下洋塘下墩迁入开基,现已繁衍31代310户1240人。

朱公村、河塘里。该胡姓开基始祖系胡七郎脉下胡氏第一百世胡万二郎(胡百十郎之子,下洋第六世),从下洋塘下墩迁入开基,后下洋中川村第十一世胡力堂(胡旭仪次子)也从中川村迁入朱公村开基。现已繁衍?代。

富川寨头村。该村胡姓开基始祖系胡七郎脉下胡氏第一百零六世胡福聪(下洋中川第四世),从中川村迁入开基。

思贤觉川村。该村胡姓开基始祖系胡七郎脉下胡氏第一百零七世胡世宁(胡显通之次子,中川第五世),从中川村迁入开基。

坪坑里村。该村胡姓开基始祖系胡七郎脉下胡氏第一百一十世胡其琬(又名侃山,胡余广之子,中川第八世),从中川村迁入开基。

黄天岽村。该村胡姓开基始祖系胡七郎脉下胡氏第一百一十世胡其凤(又名胡瑞文,胡新唐玄孙,中川第八世),从中川村迁入开基,现已繁衍?代30余户140余人。

乌石下村。该村胡姓开基始祖系胡七郎脉下胡氏第一百一十一世胡仲基(又名胡赓台,胡步武三子,中川第九世),从中川村大壮楼迁入开基,现已繁衍?代50余户300余人。

曾坑里村。该村胡姓开基始祖系胡七郎脉下胡氏第一百一十二世胡勋然(胡仲汉四子,中川第十世),从中川村迁入开基。

富石社村。该村胡姓开基始祖系胡七郎脉下胡氏第一百一十二世胡万兴(胡仲汉次子,中川第十世),从中川村迁入开基。

饭箩墩村。该村胡姓开基始祖系胡七郎脉下胡氏第一百一十二世胡士桂(又名胡仁友《胡望如四子,中川第十世),从中川村双桂堂迁入开基,现已繁衍?代30余户140余人。

沿江(沿田)村。该村胡姓开基始祖系胡七郎脉下胡氏第一百一十三世胡杨广(胡自宽第五子,中川第十一世),从中川村迁入开基。

青潭村。该村胡姓开基始祖系胡七郎脉下胡氏第一百一十三世胡希堂(胡旭仪长子,中川第十一世),从中川村迁入开基。

北斗青坑村。该村胡姓开基始祖系胡七郎脉下胡氏第一百一十三世胡提华(胡旭慧次子,中川第十一世),从中川村迁入开基。

科坪里村。该村胡姓开基始祖系胡七郎脉下胡氏第一百一十一世胡鲸浪,原名胡仲化(中川第九世),从中川村迁入开基,现已繁衍?代60余户300余人。

豪畲村坪畲。该村胡姓开基始祖系胡七郎脉下胡氏第?世胡光后(中川第?世),从中川村迁入开基,现已繁衍?代10余户30余人。

轿岗巷(现名桥江上)村。该村胡姓开基始祖系胡七郎脉下胡氏第一百一十四世胡声汉(胡居莲的曾孙,中川第十二世),从中川村迁入开基,现已繁衍?代30余户130人。

豪士窠村。该村胡姓开基始祖系胡七郎脉下胡氏第一百一十三世胡乐衡(中川村第十一世),于清代乾隆年间从中川村迁入开基,现已繁衍?代20余户120余人。

茶箩科村。该村胡姓开基始祖系胡七郎脉下胡氏第?世从科坪里迁入开基,现已繁荣衍代20余户100余人。

下圩胡屋(含老圩和新圩)。该胡姓开基始祖系胡七郎脉下胡氏第?世胡?,从中川村迁入开基,现已繁衍?代40余户300余人。

下坪村(原名下赤坑,含上溪头、下溪头岗、乾子头、坑子屋、上地、溪背、三堂屋、井角头等)。该村胡姓开基始祖系胡七郎脉下胡氏第一百一十二世胡?(中川第十世),从中川村迁入定居,现已繁衍?代200余户990余人。

吉里村。该村胡姓开基始祖系胡七郎脉下?迁入开基。

二、湖坑镇

赤朱甲村。该村胡姓开基始祖系胡七郎脉下胡氏第一百零二世胡光荣(胡明辉之孙,下洋第八世),从下洋塘下墩迁入开基,现已繁衍30代50多户220人。

三、大溪乡

湖背村。该村胡姓开基始祖系胡七郎脉下胡氏第一百一十三世胡辉裕(胡行贞曾孙,中川第十二世),从下洋中川村迁入开基,现已繁衍30代60余户200余人。

四、凤城镇

大园居委会胡氏。该村胡姓开基始祖系胡七郎脉下,现已繁有20户60多人。

五、迁出县外:

第三世念七郎(名二九)传派南靖、平和、诏安、漳浦、漳州。

第四世冯山后嗣移居嘉应州。

第四世进福、进德移居同安角美。

第六世善卿之孙有通移居广东长乐濮溪及惠州、丰顺和四川仁寿、华阳等处。

第十三世显兰之子(名未详)移居广东大埔三河。

第十四世胡一通(一玉之子,世宁之孙)移居广东河源。

第十四世胡一栋、胡一柱、胡一桥兄弟三人(世臣之子,新唐之孙)移居广东。

第十四世胡一都(世琏之子,景贵的长孙)移居广西。

第十五世胡应赠、应才、应宝兄弟三人(一顷第一、第三、四子,余广的元孙)移居外地(具体地名不详)。

第十五世胡伯、胡松兄弟移居广东佛山市,他们是塔峰的长、次子,景富的曾孙。

第十六世胡伯怀移居广州,他是应佳之子,新唐的玄孙。

第十六世胡大问移居外地(具体地名不详),他是继田长子,显参通(?)的玄孙。

第十六世胡其升及子天凰移居广东大埔车上觉口排,他是心溪之孙。

第十六世胡其大移居沙田,他是应诏之子,石潭的曾孙。

第十七世胡细子、仲凡、仲潭、六满、七满兄弟五人移居广西,他们是其恒之子,新唐的元孙。

第十七世胡寿井移居湖广道州江华县,他是伯有之子,石潭的玄孙。

第十七世胡仲艳,移居江西,他是其人之子,一凤(鸣梧)的曾孙。

第十七世胡龙映移居广东惠州姑婆畲,他是其生次子,石潭的玄孙。

第十七世胡仲旬、仲岩、仲崖兄弟三人移居广东惠州姑婆畲,他们是其久之子,石潭的玄孙。

第十七世胡仲均、仲篪移居广东惠州姑婆畲,他们是其远之子,石潭的玄孙。

第十七世胡黄面满(?)移居广东惠州姑婆畲,他是其宠子之,石潭的玄孙。

第十七世胡仲嵩移居广东大埔许田,他是伯受长子,世宁的玄孙。

第十八世胡旭盛移居江西,他是仲富之子,世宁的元孙。

第十八世胡怀望移居江西,他是得林第四子,世垧的元孙。

第十八世胡育盛移居江西壬田寨,他是仲和第四子,济寰之孙。

第十八世胡旭永移居江西,仲南之子,一智(近泉)的玄孙。

第十七世胡天元、天亨、天利、天贞四兄弟移居广东大埔许田,他们是锦寰之子,新唐的元孙。

第十八世胡旭清移居广东大埔许田(其子开上移居晓坑),他是万德之子,世宁之元孙。

第十八世胡旭沾移居广东惠州,他是仲仪之子,一德(塔峰)的玄孙。

第十八世胡介石移居广东松源县鹤壶洞,他是天根六子,石泉的元孙。

第十八世胡旭常移居湖广,他是仲清五子,显寰之孙。

第十九世胡兢堂移居江西南安府莲花村,他是旭清长子,居莲的长孙。

第十九世胡茂堂移居广东大埔漳溪,他是旭全三子,一智(近泉)的元孙。

第十九世胡来华移居湖广,他是旭慧的长子。

第十九世胡鼎林移居湖南,系仰钦长子。

第十九世胡凤林移居四川,系仰钦五子。

第十九世胡济川的次子以下兄弟六人移居江西,他们是伯萃的玄孙。

第十九世胡东林移居江西赣州,系旭曾第四子,伯萃之曾孙。

第二十世胡影茂移居江西,系永发之孙,志昂的玄孙。

第二十世胡冠许移居广西,是美其之孙。

第二十世胡德秀移居江西,是建熏三子,受益的元孙。

第二十一世胡寿新移居广西,是正福次子,步武的元孙。

第二十一世胡攸济移居广西永安州,是永上四子,爱荣的元孙。

六、移居台湾

第十八世胡瑞铨(仲佩之子,绳武之孙)。

第十八世(名未详),是天球之子,爱溪之玄孙。

第十八世自扬(浪鹏长子)。

第十八世胡腾学(凯三之三子)。

第十九世胡岐周,是汉聪三子,爱琳的元孙。

第二十世胡廷笏,是仲缘之曾孙。

第二十世胡顺和,是信周长子,仲缘之曾孙。

第二十世就(?)美公传派。

第二十世胡兴昭、旺昭兄弟,是东林之次子和三子,伯萃之玄孙。

第二十世胡佳昭,是鸿元之子,伯萃之玄孙。

第二十一世胡茂和,是六秀之子。

第二十一世胡攸瑞,是爱荣之元孙。

第二十一世胡永畔、永使等三兄弟,是廷章之子,仲缘玄孙。

第二十一世胡壬瑞、添瑞,是隆昭之第三、四子。

第二十一世胡勋和、勋旺、勋镕三兄弟,是琬璋之子。

七、移居国外

第十八世胡兆学、映学兄弟在沙劳越。

第二十一世胡永香、永和在叮咖唠,他们是等良之子和侄,仲篆的玄孙。

第二十一世胡佛寿在荷属甲八丹,是伯茂的元孙。

第二十一世门林在井里汶,系芹昭之长子。

第二十一世胡移玉在槟榔屿,系芹昭之三子。

第二十一世胡移林在吡叻,系芹昭之四子。

第二十一世胡增瑞在槟榔屿,是桂昭之子,伯萃元孙,

第二十一世胡武撰在槟榔屿,是棣蕃次子,槟城银匠行祀为“胡靖祖师”。生六子俱住仰光。



第三节   谱牒

胡氏家谱经历过几次编修,第一次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由下洋镇中川村胡一忠、胡一桂创修;第二次为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由中川村胡士煌创修;第三次为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由中川村胡光祖创修;第四次为民国13年(1924),由中川村胡梦瀛创修。均为手抄本,主要记述下洋、中川的开基始祖源流、世系及迁徙情况。

《中川史志》 1987年,中川村开基始祖胡铁缘后裔、原厦门党史办主任胡以按(又名胡冠中)发起重修并担任主编,以史志形式编纂,定名为《中川史志》,比较全面地介绍永定胡氏的源流和中川村的历史、经济、文化、教育、华侨及它的地理风貌,风俗民情、中川胡氏源流、世系、迁移等内容。《中川史志》1988年11月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约13万字。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9-04-16
第四节   文物古迹

一、祠庙

下洋镇中川村胡氏家庙:

在中川之西,有一幢历史悠久、壮丽堂皇的祠宇。这幢祠宇,就是祀奉中川肇基始祖胡铁缘及其夫人朱婆太的胡氏家庙,至今已有四百余年。1983年7月29日,永定县人民政府鉴于胡氏家庙历史悠久,工艺精巧,是永定县尚存具有较高艺术和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把这幢祠宇定为县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中川肇基始祖胡铁缘去世一百多年之后,在明朝万历十二年(1584),胡铁缘的后裔为缅怀他的创基立业的功绩,倡议建祠 祀奉。历时三年,建成上、下两堂。数年之后,又筑花台,修门路,开水沟,初具规模。至康熙二十九年(1690)建祠已逾一百余年,族人题捐银元千余,于是年9月19日动工换旧补漏,油漆粉刷,比前期祠宇更为美观。此后,胡氏家庙或因年久失修,或因失火烧毁,曾多次修葺或依式重建,其中有乾隆五十六年(1791)、道光十四年(1835)、民国15年(1926)、民国23年(1934)以及公元1984年。在修葺或重建中,中川旅外侨胞均慷慨解囊,终于使这幢祠宇保存下来。

胡氏家庙占地面积4847平方米,光是主体工程,就有960.5平方米。主体建筑后面有一个45米长、3.5米高的三层花台。前面有块长方形的大坪,每年元宵闹花灯、弄龙舞狮都集中在这块地方表演。左边有一块空地,是过去搭台演戏的地方。在祖祠的门坪上竖有15支(因地震倒塌2支)石桅杆(其中有6支是工艺精巧的蟠龙杆)立于大坪之间。大坪前边原来也竖立21支木桅杆,因年久枯毁,仅存石夹。人们要进入祖祠,有2条路可达,一条是从左边顺“九级半”石阶而上,一条是沿着花岗岩条石铺砌的甬道,分成三级而进入大门。“九级半”石阶的来历无从考查,但往南洋谋生的胡铁缘后裔见面时,首先要问称上祖祠的石阶有几级。若回答不出,则要讥你不是中川人。

来到家庙,大门前挡墙塑有一幅彩磁的麒麟浮雕。门首悬挂着一块横向联合匾,上刻“胡氏家庙”四个镏金正楷大字。进了大门,内庭是用花岗石方块铺砌的地面。从内庭往里走,就是家庙的上、下厅堂。

家庙内部的建筑特点,是全部木质结构。有周围全是杉木的屏风。庙内正堂,高悬一块横匾,书刻“安定堂”三个镏金大字,镏金至今犹存。正堂屋顶高架一支画有八卦的栋梁,还有一支两端画有对朝凤凰的花梁。厅堂两侧长形屏风,是聘请著名画家宋省予等绘的大幅油画,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还请名匠精工雕刻历史人物和花鸟,装置在柱跳之间。下堂中屏门顶上悬挂着“文武世家”四个苍劲大字。前厅檐下左右两旁走廊,每支柱跳精工雕刻花卉鸟兽,栩栩如生。

家庙的屋顶,双层瓦檐全是琉璃瓦口,屋脊飞翘翡翠燕尾,跃跃欲飞。屋脊及两侧斜峨下边,雕塑的飞禽走兽和历史人物,形态各异。

从整体看,胡氏家庙规模宏伟,气势轩昂,淳厚古朴,工艺精巧,独具一格。

汤子阁和天后宫:

汤子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从下洋方向欢腾倾泻而来的金丰溪。从下洋经过峰岗山下八个险滩直奔而来的金丰溪流至汤子阁,正好投入旗山的怀抱,形成一潭碧水与旗山相映如画,美其名曰蛟潭。由于旗山与蛟潭景色宜人,古往今来,不知费尽了多少诗人的笔墨,为她吟咏,为她唱和。有一首描绘蛟潭的诗曰:

一潭秋水月当中,

倒映云天一色同;

仿佛石矶清静处。

广寒宫接水晶宫。

蛟潭之美,还得到清朝康熙时期宰相(清朝无宰相之职,请改写其最高职务。)吴梁的赏识。他在1711年任永定知县时,常在公余之暇,到中川会友,到蛟潭垂钓。吴尝过蛟潭黄鲤,赞曰:“此味异于常鳞!”270多年后的今天,黄鲤尚在繁衍。1986年冬,曾有人捕获十数条蛟潭黄鲤,有的重达5公斤以上。

评论蛟潭,莫过于顾毓琇。顾是国民党执政时期的中央教育部次长。1941年,他在胡族的中央参政员胡兆祥陪同下,趁赴闽考察闽政之便,千里迢迢来到中川。他对中川的虎形山和蛟潭饶有兴趣,欣然命笔题词曰:“溪有蛟龙山有虎,如此溪山,第一溪山。”他把蛟潭看作第一溪了!

旗山与天后宫,也结下了不解之缘。“名山多古刹,古刹在名山”,由来大概也是如此。天后宫就在怪石嶙峋的旗山之间。据说,天后宫原建在西觉寺旁边,到了明末清初,才在旗山改建。看来,那善男信女,不仅对马祖娘虔诚礼拜,对地点的选择也颇有见地。

来到宫门前面,一幅对联赫然入目。上联是:门近洪涯千尺浪;下联是:恩覃(?)淮海一家春。那里来的“千尺浪”?原来每逢下一场大雨,金丰溪咆哮起来。当黄水滚滚、浊浪排空、水击溪石、浪花四溅的情景,“千尺浪”的景观,果然就在眼前。

进得祀奉马祖娘娘的大厅,又有两副对联,其中一副是:

满耳松涛风护征航通四海;

漫山竹影雁传归讯抵千金。

这副对联的含义很明显,完全表达了华侨和侨眷的心愿。它祝愿出洋旅外的亲人得到“风护征航”,平安到达目的地;又盼望得到“雁传归讯”的亲人早日归来。这就怪不得天后宫毁而复修,香火旺盛!

举步到楼上,那里是祀奉魁星神君的魁星阁。站在魁星阁,令人心旷神怡,可看清沏如镜的蛟潭,可望郁郁葱葱群山。转过身来,只见一副张贴在魁星神君两旁的对联,对“神君”的赞颂几乎是无以复加。那副对联写的是:

足踞鳌头探尽海湖经赋,

笔冲南斗辅移天地文章。

据说,这位博学多才的“神君”,原是祀奉于峰岗山塔内,1918年中川发生地震,峰岗顶被震坏,才把“神君”安放到这里。

二、墓葬

一世胡七郎墓:(失记)

二世胡十二郎墓:葬于下洋新圩尾。

三世胡念八郎墓:葬于忠坑水口庵背头山,真骸葬同安龙门山积善里。

四世胡五六郎墓   葬豺科子,后移葬长乐县溪乡。

五世胡百七郎墓:葬下洋水口墩上。

六世胡明辉墓:葬中川峰岗山。

七世胡彦成墓:葬下洋下圩坝。

八世胡字贵墓:葬中川乱石窠。

九世胡铁缘墓:下洋中川村开基始祖,生于洪武二十七年甲戌岁十二月十一日亥时,卒于正统十二年丁卯岁四月初九日亥时,葬中川村香炉寨,子山午向。

三、牌、塔

石牌楼与中川村门:

中川东北方通往下洋的村口,土名叫“石牌楼下”,现在建有一座钢筋水泥结构、典雅壮观的村门。

“石牌楼下”一名的由来,是因为二百多年前,这里有一座用花岗石建造的“牌楼”,是清皇特赠百岁张婆太(第九世胡虎头元配夫人)的,镌刻有“贞寿之门”四字。“牌楼”即是牌坊,高约七米,用四根方形大石柱、两根大石梁、四根小石梁作骨架,构成牌坊整体,具有民族建筑艺术特色。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被当作“四旧”拆毁。

旅港乡亲胡有初,热爱家乡,征得族人赞同,在“牌楼”原址,捐资建造一座村门。村门全高约八米,宽四米,门顶装有“双龙抢珠”。村门上由我国著名画家胡一川先生题写“中川”二字。汽车可从村门通过。于1988年春落成。村人称这座门楼为“中川村门”。

中川峰岗塔

中川东隅有一座名山,叫峰岗山,与“胡氏家庙”遥遥相对。峰岗山巅建有一座古塔,名峰岗塔,是中川八景之一。此塔于清乾隆三年(1739)建造。全塔为砖墙结构,每块砖重约十二斤。塔基直径6米,周长19米,塔高12米,分7层。塔尖于早年被雷击毁。塔内曾安放魁星一尊,后迁至汤子阁天后宫魁星阁。

峰岗塔是中川之标志。站在峰岗山之巅,既可远眺金丰群山,又可俯瞰下洋周围村庄。山下金丰溪水似一条玉带滚滚而流,缓缓注入蛟潭。人们远望峰岗塔,犹如看到了中川。

1958年大炼钢铁,幼稚的人们兴师动众,将具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名胜古迹峰岗塔拆毁,把峰岗塔的砖用来砌炼铁的“高炉”。结果,铁未炼成,名胜被毁,成为历史笑柄,村人深感惋惜。



第五节   人物

胡焯猷(清雍正乾隆年间人),字瑞铨,号仰堂,下洋镇中川村人。例贡生,通医术。

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廷统一台湾后,随即制定了薄赋招垦台湾的政策,“令各府商民有能力者任地开垦”,每甲(合11.31市亩)上等水田只收田粮二石七斗四升。闽粤一时许多人赴台。雍正十一年(1733),胡焯猷到台湾淡水新庄定居。

不久,当地发生瘟疫。他热情施医给药,活人甚众,深受人们感戴,为以后发展开垦事业提供了很大方便。其开垦从兴直堡的一片荒滩开始,在获得淡水官厅的批准后,即“出资募,建村落、筑陂圳,尽力农功”。又多次回大陆故乡,动员乡亲前往共同开垦,其叔侄全跟随他定居台湾。经过十多年辛苦经营,共垦良田数千甲,年收租谷数万石,成一方首富。

焯猷不仅积极开垦,为台湾农业发展作贡献,而且热心教育事业。乾隆二十八年(1763)捐八十余甲良田,以其收入作为办学经费,创办义塾明志书院,重金聘请名师执教。学生常年数十,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群众莫不称颂他的功德,清廷和台湾总督杨廷璋也分别授以“文开淡北”、“功资丽泽”的匾额。

焯猷还曾在淡北观音山修佛寺,在新庄街建武圣宫。

《台湾通史》为焯猷立传,传中评价:“以豪农而勤稼穑,凿渠引水,利泽孔长,于今犹受其赐,是……有功于垦者也。”

胡曰皆(1907~1961),下洋镇中川村人。生于马来西亚吡叻州的华都牙也。周岁随父母回乡,8岁父亲去世,家境日益艰难。18岁重返马来亚谋生,先供职于怡保福锡矿公司,后任堂叔胡重益办的复万和锡矿公司经理,以勤俭精明深受器重。继而与重益合营复万和,又陆续自办复万生、复万利、复万昌、复万亿、复万丰、复万泰锡矿公司,盈利甚丰,成为一方巨富。

曰皆热爱祖国和家乡,热心公益事业。抗战爆发,即担任积莪营祖国难民筹赈会主席。带头捐献巨资并积极发动侨胞捐款支援抗日。日军侵占马来亚后,他又暗中支援马来亚人民的抵抗运动,以致在1945年4月遭日本侵略军拘捕拷打,经亲属多方营救才免于难。解放战争时期,他支持当地中国民主同盟组织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和内战政策。公益事业方面,他在马来亚先后创办深斋中学、深斋天人科学馆,资助吡叻育才中学、女子中学和南洋大学,还捐赠座落在怡保黄金地段面积广达400亩的豪华大厦和花园,以供设立安慰宁医院。在家乡,独资建立下洋医院,筑桥梁,资助中小学校,乡亲广为称颂。从此,他在华侨社会威望甚隆,历任吡叻中华大会堂副堂长、吡叻中华总商会财政、当地政府安全公债委员会委员、吡叻永定同乡会主席、吡叻矿务公会副主席、中山学校董事主席以及国内的永定侨育中学董事长。

1961年8月,不幸为劫匪所害,终年55岁。

胡子春(1860~1921),名国廉,下洋镇中川村人。父母早丧,与祖母相依为命。13岁,随乡人远渡马来亚谋生。先在吡叻当了近十年商店学徒,稍有积蓄,便在督亚冷买了一片矿山经营锡业。由于引进欧洲新技术,获利甚丰,业务日益兴旺,最后拥有矿业机构30余处,成为东南亚首屈一指的锡矿企业家,人称“锡矿大王”。此外还开辟了数千英亩的橡胶园和规模巨大的种植丁香豆蔻的“春园”。鉴于子春对开发马来亚贡献巨大,影响深远,当时英国驻南洋参政大臣特封他为“太平局绅”,英王也封他为矿务大臣。

子春少年飘泊异邦,饱受祖国贫弱的苦难,因此救国热情特别强烈。八国联军侵华之后,尤时刻心系国家民族的安危。当两广总督岑春煊出巡南洋宣慰侨胞时,子春即向清廷捐献建设资金白银50万两。1906年回国奔祖母丧,慈禧召见,又献银50万两。开办粤汉、沪杭、漳厦三铁路,再投资20多万两白银。清廷为此先后封他为邮传尚书、荣禄大夫。但1907年以后,他对清廷越来越失望,加上受到孙中山在南洋所进行的革命活动的影响,与清廷日益疏远,转而积极支持革命,屡次以巨款资助孙中山。武昌起义前,还捐资托知友王绍经买武器运回国内以应起义需要。武昌起义后,他立即剪掉辫子,继续捐款支持革命政府,在当地华侨社会中扩大了革命的影响。

根据自己已运用先进技术发展企业的成功经验,子春深深体会到兴办教育,昌明科技实乃致国家民族于富强的一条重要途径。所以他毕生对在国内和华侨社会中兴办学校,总是不遗余力。清廷废科举兴学校的翌年,他就在故乡中川率先创办寨角书院(今培红小学)和犹兴学校,又在永定县城创办师范学堂。至于在马来亚办华侨学校,则开始得更早。尤令人惊佩的是在槟城创办中华女学。这是南洋华侨妇女教育开天辟地的创举。

子春还非常热心华侨公益事业。最为人称颂的是创立“振武善社”,以宣传和免费供应戒烟药水,大力支持禁烟(鸦片),造福侨胞良多。此外,还资助慈善事业,周济同胞同乡,被称为南洋的孟尝君。从此,他在华侨社会中声望日隆,连任吡叻州民政院议员参事局参事十余年,负责华侨各社团要职不胜屈指。1921年病故于槟城。

胡文虎(1882~1954),著名爱国侨领,永安堂虎标万金油等五种名药的创始人,星系报业主,下洋镇中川村人。生于缅甸仰光,10岁回中川读书,4年后返回仰光,在父亲胡子钦开设的永定堂药行里边学习经商,边钻研医药典籍。光绪三十四年(1908)夏,父亲子钦去世,文虎和其弟文豹共同继承父业。不久,文虎出游泰国、日本等地考察学习成药的制造与销售。回仰光后,采择祖国传统医学和印度、缅甸古方,创制了以老虎作商标等五种成药——万金油、八卦丹、头痛粉、清快水、止痛散。这些成药,由于疗效好、便于携带、价格低廉等优点,投产后十分畅销。民国12年(1923),他到新加坡设立虎标永安堂总行和总制药厂。此后业务蒸蒸日上,不到十年,曼谷、香港、上海、福州等十余城市先后建立了永安堂分行。民国21年,“虎豹有限公司”成立,他自任董事长,文豹为常务董事,兄弟俩成了华侨中名列前茅的巨富。

文虎爱国观念强烈,对社会性公益事业也非常热心。自永安堂业务发展后,便致力于救国救灾振兴文化等慈善事业。先后捐出巨资兴办学校、医院、体育馆、游泳池、公路、码头、垦荒和赈济灾民等;还对侨居地和华侨社会捐资兴办公益事业,耗资共计3000多万元。仅1935年他即宣布在全国各地兴建1000所小学(其中福建100所)捐献大洋350万元。至1938年已建成300余所。后因日本侵略军深入,建校计划未能完成。因此,国民政府颁给他“益在民生”、“仁心义举”等匾额和金质奖章,英皇也特赐他大英帝国文官勋爵(O.B.E)。世人称为“大慈善家”。

他一生最为人称道的,是对祖国抗日的巨大贡献。从“九一八”事变起,首捐2万银元和大量药品,支援抗日将士;同时,捐1万银元支持宋庆龄、何香凝领导的香港红十字会组织的战地军民救护工作。1932年汇捐3万银元和大量药品,支援十九路军淞沪抗战,十九路军的副总指挥蔡廷锴赞扬说:“本军在沪抗日,胡君援助最力。”抗战全面爆发,他立即在他所办的星系报上著文称:“国家兴亡,人各有责,际此全面抗战之时,正吾人报国之日,有钱者出钱,有力者出力,毁家纾难,亦份所宜。”国民政府发行救国公债,他率先认购国币300万元,并通过他领导的南洋客属总会及所属53个各地分会,大力动员侨胞踊跃认购和捐献。经一年多的努力,仅新加坡、槟城等12个工区就义购公债1300万元,捐献近2000万元。以后,又相继捐助大批药品、财物等支持抗战。他的救国义举,受到全国各党派各阶层人民的热烈赞扬和崇敬,国民政府财政部、军政部分别颁给他奖章和褒状。民国30年(1941)2月他到重庆出席国民参政会,受到各人民团体的热烈欢迎,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叶剑英等特地到他下榻处嘉陵新村拜会,亲切晤谈。《新华日报》还发表专文表扬他“二十年来,慷慨输贷,或办公益、或作善举、或助建设、或资抗战达千余万元之巨……”。新中国成立后,他三次致函中南军政委员会,表示拥护人民政府,1950年通知广州永安堂认购中国人民胜利折实公债2亿元(旧人民币),1951年又特派胡梦州回国购买公债3亿元(旧人民币)。

他又是“报业巨子”。从民国18年(1929)在新加坡创办《星洲日报》起,先后在国内外办了星华、星光、星暹、星槟、星岛、星闽、星洲等以“星”字命名的日报、晚报、以及香港英文《虎报》、新加坡《汇总报》共13家中英文报纸,人们称之为“星系报”,不少进步文化人士如金仲华、郁达夫等曾参与编辑,对促进抗日救亡、弘扬中华文化,作出了宝贵贡献。

文虎重民族气节,30年代在英国殖民政府统治下的香港游览地“虎豹别墅”特塑林则徐像一尊,以发扬反对侵略的民族正气;愤于上海英租界外滩公园“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特在新加坡他所建筑的游泳池门口大书“只准华人入内游泳”。40年代初日本侵略军侵占香港,文虎被扣留、审讯和软禁,但他不屈不挠,指控日军总督矶谷廉介指使日本宪兵残暴拷打无辜平民,夜间放纵狼狗咬人。后来他的星系报馆被封,药业受到威胁;港澳同胞严重缺粮,忍饥受饿,他被逼与香港日方来往。并于1943年6月,前往东京面见日本首相东条英机,要求解决港澳民食、恢复华侨组织问题。他困居日军侵占下的香港数年,始终拒绝担任香港“维持会”会长。

他在华侨和国内都享有崇高声望,历任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委员、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福建省建设委员、香港客属崇正总会会长、南洋客属总会会长、永定侨育中学董事长等职务,是国人共仰的爱国侨领。

1954年9月5日,在美国檀香山病逝,时年73岁。

胡成放(1917~),原名胡呈芳。大校、外交部驻外国大使。下洋镇下坪村人。1933年参加革命活动。1934年春以小学教员身份为掩护负责红军游击队情报站工作,同年加入共青团。1935年夏经党组织批准赴日本留学,考入日本大学社会科学等专攻科,在东京参加“左联”及“文化座谈会”等左翼团体,在留学生中发展会员,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赴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和马列主义学院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调任八路军随营学校任政治教员兼日文教员。1938年12月挺进晋东南敌后,而后挺进山东敌后,在刚成立的抗大一分校历任政治主任教员、教育处副处长、政治教员训练班主任等职,培养抗日军政干部。1942年春调八路军一一五师兼山东军区,历任敌工科长、部长、华东军区兼第三野战军敌工部副部长。曾在1946年夏单独进入兖州与国民党军长吴化文秘密谈判,建立关系,草签待机起义的协定,后吴部在济南战役中起义。参加了淮海、渡江等战役。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任志愿军二十四军副参谋长,回国后任二十二军政治部副主任。后历任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驻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大使馆参赞、驻伊拉克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驻智利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国务院华侨总社社长等职。副部级。其生平事迹被辑入《世界名人大辞典》。著述有《胡成放回忆录》。

胡一川,又名胡以撰(1910.4.16~2000.7.14),男,下洋镇中川村人,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艺术家,是我国当代杰出的版画家、油画大师、美术活动家和美术教育家。1925年从印尼回国,在厦门集美学校学习。1929年入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学习,参加并组织左翼美术团体“一八艺社”。1930年夏,最早响应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是左翼美术家联盟发起人之一。1931年负责筹办的《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为鲁迅先生所重视。1930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赴延安,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教员,组织“鲁艺木刻工作团”(任团长)奔敌后,开展抗日宣传活动。1942年被邀请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新中国成立后,与徐悲鸿先生共同领导组建中央美术学院,为第一任党总支书记、教授。1953年受中央文化部委派,组建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和中南音乐专科学校,并担任美专第一任党委书记兼校长。1958年学校迁至广州,更名为“广州美术学院”后,仍担任党委书记兼院长。被选为全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文联副主席、广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联委员,广东省人大第四、五届常务委员。曾任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美术评委、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广州美术学院顾问、广东省文化艺术界咨询委员会委员、广州美术学院顾问、广东省文化艺术界咨询委员会委员、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于2000年7月14日在广州逝世,享年91岁。

胡一川在艺术上以饱满的激情,鲜明的爱憎,粗犷、浑厚的气韵笔力,创作了大量富有时代特色和个人风格的木刻、油画作品,成为我国新兴木刻运动史上重要的开拓者和艺术家。在当代中国美术史上独树一帜。他的版画《到前线去》、《牛犋变工队》,油画《开镣》、《挖地道》、《南海油田》等作品已成为新中国美术的经典性作品。胡一川的美术教育思想及其艺术活动和教育方面的卓越贡献,已载入史册。

胡伟(1917~1989),下洋镇富川人。1935年5月投身革命,任中国工农红军福建军区独立第八团情报员,负责永定县下金丰、广东大埔县等地情报工作。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下金抗日救亡干部训练班教员、永(定)、(平)和、(大)埔、诏(安)、(平)和、(大)埔县工委书记,中共饶(平)、(平)和、(大)埔、诏(安)、梅(县)、蕉(岭)、武(平)县工委书记,闽粤赣边韩江纵队一支队政治部主任、政委。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共闽西南边地委委员、地委宣传部部长,中共永(定)、(平)和、(大)埔、(南)靖县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永和埔独立大队政治委员,中共闽西地委委员、宣传部部长,闽西支队政治部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龙岩地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新闽西报》社社长,龙岩军分区政治部主任,中共长汀县委书记,中共武平县委书记,中共龙岩地委统战部部长兼地委秘书长,龙岩地委工交部部长等职。1989年11月6日病逝于龙岩。

胡冠中(1923~),字号胡以按,别名林间、古明,下洋镇中川村人。1939年在永定侨育中学参加革命,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1943年任侨育中学党的地下交通员。1944~1946年任中共闽粤赣中心县委电台支部书记(兼报务员)。1949年任闽中游击队泉州团队电台台长(兼报务员)。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厦门日报》党组委员、编委会委员、政文部主编,厦门广播事业管理局党组委员、副局长,厦门人民广播电台台长,中共厦门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在厦门人民广播电台工作期间,提出了“新、快、实、短、广”的五字新闻改革意见。为弄清1930年5月厦门破狱和1931年3月福建省委遭破坏等重大历史事件作出了努力。

编著有《中川史志》(主编)、《厦门党史画册》(副主编),季刊《东南风云》(主编)、《星星集》(主编)、《晚晴集》(主编)。1989年3月被评为副编审。1986年11月获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颁发的荣誉证书。

胡健生(1912~1960),字永隆,下洋镇下坪村人。1932~1935年跟随张鼎丞、邓子恢参加革命活动。1936年到香港协办《星岛日报》。1937年春从香港回到家乡从事党的地下斗争。1938年春编入新四军第二支队,赴苏皖前线抗日。在战争年代,历任战士、排长、连长等职。1949年参加淮海、渡江、广州、海南岛等战役。后在高雷军分区工作,并参加当地的剿匪反霸斗争。1950年在茂名县任团政治委员兼县委书记。1952年调中南速成中学任政治部主任。1954年任武汉市公安部队第一团政治委员。1959年改任武汉市兵役局政治委员。1960年冬在武汉病逝,后评为革命烈士。
[ 此贴被南山在2009-04-16 16:00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9-04-16
以上资料来源于网络,请赛标兄审核。如有不妥,请通知我删除之。南山 2009.04.16
[ 此贴被南山在2009-04-16 16:59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9-04-16
接受南山兄之建议,改为专帖。感谢胡氏宗亲网之厚爱!南山总版主收集资料之全,让我中川胡氏惊叹!修谱动态将择要报道。这次一定能修成了。这也是我之夙愿,终于有退休的老前辈来组织了,我乐观其成,打打下手。我族之谱实在太落后了,早该要电脑版本的了。
弘扬胡氏文化!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9-04-21
                                                          续修《永定胡氏族谱》倡议书
        木有本,水有源,人有祖先。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有族谱,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谱之所立,盖便于后代子孙追源报本,承先启后,发扬光大,意义极为深远。
       我胡家,舜帝后代,源远流长,文功武烈,光昭史乘。满公开国,封地发祥;宋代南迁,忠简始祖;万九郎公,入闽长汀;七郎肇基,宗祠下洋。然永定胡姓最后编修《同永胡氏家谱》于1924年(民国十三年),至今已八十五年了,为时已久,以至我胡家八十五岁及以下梓叔万余人未入家谱,诚为我胡家之憾事。若续修族谱工作一拖再拖,则许多珍贵历史资料必将烟灭,亦增加今后修谱工作之难度。续修族谱工作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今幸逢改革开放大好时机,经济发达,政通人和。尤其是县委、县府领导十分重视修谱工作,号召全县各姓氏迅速建立修谱机构,开展修谱工作,拿出成果迎接今年十月在我县召开的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召开。并提出 “政府引导,社团牵头,宗亲为主”的修谱方针,并强调修好家谱有利于我县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和谐,有利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盛世修谱,正值其时。经大宗祠城关宗亲会筹备,于4月4日,各村各地宗亲代表在城关召开会议,共商成立了我胡氏修谱机构——《永定胡氏族谱》续修筹备小组,标志着我县胡氏族谱编修工作正式启动。为共襄此盛举,我们倡议本县及海内外宗亲梓叔,迅速行动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全力支持修谱工作,为新族谱早日面世作出贡献。
                                                  永定县大宗祠城关宗亲会
                                               《永定县胡氏族谱》续修筹备小组
                                                     二OO九年四月六日

                                                修编《永定胡氏族谱》告宗亲书

各位宗亲:
        你们好!本月15日,经过永定县胡氏大宗祠城关宗亲会和《永定胡氏族谱》续修筹备小组的精心筹备,全县胡氏宗亲代表汇集下洋,召开《永定县胡氏族谱》修编委员会成立大会。经过与会代表的充分协商,产生了我族新一届的修志机构——永定县胡氏族谱修编委员会。
       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国家文化部指出:“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我胡家,舜帝后代,满公得姓,源远流长,文功武烈,光昭史乘;宋代南迁,入闽长汀;七郎肇基,宗祠下洋。我胡家在编修族谱方面具有优良传统,自宋末定居永定(下洋塘下墩)后,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一忠、一桂始修,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士鍠二修,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光祖三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梦瀛四修。时隔85年,第五次修谱工作现全面展开,这是我胡氏宗亲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盛事。
         修编族谱是一项浩大的文化建设工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今逢改革开放大好时机,经济发展,政通人和,县委、县府高度重视修谱工作,提出“政府引导,宗亲为主”的方针,要求拿出成果迎接今年10月在我县召开的首届世界永定同乡恳亲大会。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求本县和海内外全体宗亲迅速行动起来,热烈响应,积极参与,以实际行动支持修谱工作,做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人人为新族谱早日面世作出应有的贡献。

                                                                        永定胡氏族谱修编委员会
                                                                       二OO九年四月十五日

                              胡氏族谱修编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一、组成人员
主      任:有浪
常务副主任:新华
副 主 任:大新、长恺、畅穆、南垣、庆华、洪仁、群林、
胡平、贺平
二、1、办公室(地点暂设南门街农业银行二楼)
主    任:集宏
副 主 任:毓生、永红
工作人员:仰华、育来、文进
2、财务组组成人员名单
会计:鸿坚         出纳:长庆          监管:济湘
三、永定胡氏族谱修编编纂人员名单
主  编:大新
副主编:居焕、赛标、长恺、南垣、永红、毓生
编  辑:各村若干人

                                                   简    讯
                                                   第一期

                                  永定胡氏族谱续修筹备小组办公室           2009年4月3日


         3月28日上午九时,在永定县南门街原县农行办公楼召开胡氏大宗祠凤城宗亲会,参加的有各村片有关人员共30多人。会议由胡有浪顾问主持。
          胡新华副会长传达了3月27日县政协召开的关于族谱修订工作会议精神。参加会议的有县政协文史委、县客联会、部份姓氏宗族代表等。会上,县政协副主席吴宏谋传达了3月19日县委书记廖礼团召开的关于支持县内重点姓氏族谱修订工作会议精神。县委会议认为,我县是全国重点对台工作县,在台同胞有20多万,与台湾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县委会议指出,姓氏是家族相传的符号,族谱是寻根问祖的神圣物证,做好重点姓氏的族谱修订工作,对于吸引更多的台胞回乡寻根谒祖、推动两岸民间交流具有重要的作用。县委会议要求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加快推进“两个先行区”建设、打造“全国两岸交流合作重点县”的高度出发,积极支持重点姓氏做好族谱修订工作。会议议定:1、以县客联会为主,开展县内吴、江、李、吕、卢、游、廖、胡等八姓的族谱调查、编撰工作。2、按照“民间运作、政府支持”的原则,由八个重点姓氏各自成立族谱编撰工作组,并制定详细的族谱编撰时间安排表,加快族谱编撰工作步伐。3、族谱装帧要充分体现中华文化特色。为贯彻县委会议精神,吴宏谋副主席提出宗谱编撰工作要政府引导,社团协调,宗族为主等具体要求,做出成效迎接首届世界永定客属同乡恳亲大会的召开。
凤城胡氏宗亲会议讨论一致认为:永定胡氏县内1.3万人左右,台、港、澳和海外宗亲居多几倍,分布在下洋、湖坑、大溪、凤城等四个乡镇28个行政村。永定胡氏自1924年《永同胡氏族谱》修谱至今已85年了,人口、地理、文化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其间有《中川史誌》、《觉川胡氏族谱》等部分行政村、自然村、(房)族谱,但全县范围的胡氏宗谱85年没有续修,迫切需要重新续修永定胡氏族谱,将家族相传的符号延续下去。会议认为县委县府重视支持族谱续修工作,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应本着宗族为主的精神,建议立即筹备成立“永定县胡氏宗谱续修委员会”,具体抓好修谱工作。
凤城胡氏宗亲会一致推荐胡有浪、胡大新、胡新华、胡畅沐四人为福建永定胡氏宗谱续修筹备小组正、副组长。同时推荐派驻下洋镇胡姓各村、片和大宗祠管委会等联络人员,开展宣传发动、推荐落实热心人士组建各村(房)编撰班子,开展入户调查等项工作。

                                              简    讯
                                               第二期

                          永定胡氏族谱续修筹备小组办公室           2009年4月8日


4月4日上午,永定县胡氏族谱续修筹备小组在原县农行二楼会议室召开了第二次胡氏族谱续修筹备小组成员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全体筹备小组成员及胡氏各片区的负责人共30余人。湖坑赤朱甲、凤城大园村的宗亲第一次参加会议。会议由副组长畅穆主持。
会上,副组长大新、新华和办公室主任集宏分别就续修胡氏族谱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前段工作及下一步如何开展工作、做好入户调查填表、筹款办法(讨论稿)等相关事项作了专题发言。与会人员畅所欲言,就如何开展续修族谱工作提出了很多创造性的意见。
会议认为:倡议书已发到各村,推荐挑选热心族谱续修、有一定威望、有一定的年纪、文化、办事能力的人,组建各村(房)的编修机构是当务之急。
会议决定:①4月15日前各行政村(片区)要成立编修族谱的组织机构,定出编修委员会人员,并将名单报县胡氏续修办公室。②4月15日前各片区要上报“永定县胡氏族谱续修委员会”建议人员名单。③4月下旬(具体时间另定)要成立“永定县胡氏族谱续修委员会”组织机构,并提出人员分工名单、筹款财务制度、配备财务人员等。会议地点定在下洋镇召开。④5月15日前各村(片、自然村、房)除海外、港、澳、台之外,在县内的入户调查要求全面完成,收集整理资料转入编辑工作。⑤永定胡氏族谱续修机构建立后,编修人员工作到位(各村和县编修工作同时进行),力争拿出族谱初审稿,迎接永定县首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召开。
最后,筹备领导小组组长有浪强调了几点意见:1、县委县府很重视、支持各姓氏族谱的编修工作,大家一定要提高这次续修胡氏族谱的重要性认识。2、盛世修谱,正值其时,大家一定要思想高度集中,增强时间观念,充分认识到这次修谱的大好时机,把握机遇,开拓前进。3、尽快成立永定胡氏族谱续修委员会机构,并全面铺开族谱续修工作。
会后,为做好进村入户工作,筹备小组办公室下发简报200份,倡议书300份,入户调查表4000份等。


                                           简    讯
                                          第三期

                          永定胡氏族谱修编筹备小组办公室           2009年4月13日


      4月12日上午,永定县胡氏族谱修编筹备小组在原县农行二楼办公室召开了族谱修编筹备小组组长扩大会议,会议由筹备小组组长有浪主持。
     会议研究决定4月15日上午9时30分在下洋镇政府会议室召开“永定胡氏族谱修编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研究了以下事项:1、各村参加永定胡氏族谱修编委员会委员人数和建议人员名单、会议程序安排等;2、会议决定印发修编《永定胡氏族谱》告宗亲书;3、《永定胡氏族谱》筹款、财务规定、刊载宗贤芳名、彩照等。
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健在百忙中莅临会议,指出龙岩打海西建设的牌子,各有关乡镇宣委要从推进“两个先行区”建设的高度出发,积极支持做好族谱修编工作。我县10月份要召开首届世界永定客属同乡恳亲大会,修编族谱对于台、港、澳同胞、华侨华人及其第二代、第三代寻根谒祖具有重要作用。永定胡氏历史上有爱国侨领胡文虎等,举足轻重。修编全县胡氏族谱要统一思想,统一编册,经费要有制度。为支持永定胡氏族谱的修编工作,她当场表态认捐2万。
又讯:
①4月11日上午,在中川小学召开了中川村胡氏族谱修编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村编委机构成员、各自然村(组房)入户调查成员共29人。会议由村党支部书记、村胡氏族谱修编小组组长庆华主持。县筹备小组长凯、济湘、育生参加了会议。会议布置了入户调查工作,与会人员热烈讨论,同时开展对外地工作人员发信函调查,争取5月15日全面完成入户调查。会后,为支持永定胡氏族谱的修编工作,史南宗亲乐捐人民币1万元。
②筹备小组成立工作半个多月以来,各项工作得到广大宗亲的大力支持,到本月13日为止,已经有12人认捐5万元。






                                               简    讯
                                                   第四期

                               永定胡氏族谱续修筹备小组办公室           2009年4月16日
       在县委县府的重视支持下,永定胡氏族谱修编工作于3月28日起动。永定县胡氏大宗祠城关宗亲会和《永定胡氏族谱》修编筹备小组4月6日发出续修《永定胡氏族谱》的倡仪书,得到县内各地胡氏宗亲的热烈响应,经过半个月来的精心筹备,工作进展顺利。4月15日上午,下洋镇政府会议室热气腾腾,全县胡氏宗亲在这里隆重召开了永定县胡氏族谱修编委员会成立大会。经过与会代表的充分协商,产生了我族新一届的修编机构——永定县胡氏族谱修编委员会。这是我县胡氏宗亲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盛事。
新产生的《永定胡氏族谱》修编委员会委员以庄重的举手表决方式产生了组成人员:主任:有浪;常务副主任:新华;副主任:大新、长恺、畅穆、南垣、庆华、洪仁、琼林、胡平、贺平。胡氏族谱修编委员会下设:1、办公室(地点暂设南门街农业银行二楼)。主任:集宏;副主任:毓生、永红。2、财务组:会计:鸿坚;出纳:长庆;监管:济湘。3、永定胡氏族谱修编编撰室,主编:大新;副主编:居焕、赛标、长恺、南恒、永红、毓生。
下洋镇党委书记陈太坤、镇长赖庆斌在百忙中到会场看望了与会人员。党委副书记江胜、宣传委员陈春荣参加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永定胡氏族谱修编委员会主任有浪作大会发言:今天成立了永定胡氏族谱修编委员会,标志着我县胡氏七郎公自宋末定居永定(下洋圹下墩)后,第五次修谱工作全面展开。修编族谱是一项浩大的文化建设工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当前修编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要认真做好宣传。修编《永定胡氏族谱》告宗亲书要发到各家各户,做到家喻户晓。(二)5月15日以前要做好入户调查工作。入户登记是修编工作的基础,很重要。入户调查做得好或差,是族谱修编质量的关键一环。要求做到县内不少一户,不漏一人,少失误、少遗憾。全县胡氏族谱编撰起点迟,力争达到高起点、高质量、有创新。计划5月中旬要全面开展村级编撰工作。(三)胡姓聚居地区汤子阁妈祖娘迎祭活动期间,各村要利用时机做好宣传发动和筹款活动。
永定胡氏族谱修编委员会副主任在上午的会上分别作了表态发言。下午按分工分别到各组主持讨论工作。
(以上资料由胡毓生副主任提供,感谢!)


                                              简讯
2009年4月21日上午9时30分,《同永胡氏族谱》续修编委会主编、副主编会议在下洋镇居焕老师家召开,大家讨论了族谱编修的体例问题,并决定在5月底前完成入户登记工作,10月世界永定客属恳亲会召开前完成族谱世系编修初稿,供各位宗亲讨论批评,补充完善,确保质量,不赶速度。其中世系人物“个人信息”需补充生卒年、葬地、学历大专以上、职称中级以上、职务科局以上、特殊荣誉等,力争将族谱编成有特色、有创新、高质量的家谱。(胡赛标)
                                    简   讯(第五期)
                    永定胡氏族谱续修筹备小组办公室           2009年4月22日
     4月21日上午,《永定胡氏族谱》修编编撰室在下洋新街春秋路门牌27号召开编辑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大新、居焕、赛标、长恺、南恒、永红、毓生等8人。
    会议议定以下事项:1、9月份以前完成世系表(图)。文字说明由于时间太紧,有待修改补充完善。各村委抓紧时间进行工作,才能保证质量。2、1924年以来出生的,由户主提供信息:女的嫁到哪里,丈夫姓名;男性死亡的,葬在哪里,生卒年月。户主没有提供信息的,作不自愿登记处理。3、个人信息:第几世,某某之子,生卒年月,配偶姓名,子女名;已定居、迁居外地的应写明现居住地。学历:大专以上;技术职称:中级以上;职务:县副科以上列生员表。4、个人信息用于世系表(图)、条目、谱人物表(重点人物)、人物简介、人物传等。5、各房派世系图标题中,要括弧注明现居住的主要楼名或地域名。6、体例:总世系表,族谱以乡镇、行政村为单位,行政村内以房(或自然村)为单位,穿插世系表(图)。7、族谱指导:参照大埔县胡氏族谱,永定县陈氏族谱,觉川村胡氏族谱;南垣负责觉川、富川村、三层岭,赛标负责中川村,居焕负责下洋、霞村,大新负责下坪村,长恺负责湖背村、荷塘里,永红负责大园村,毓生负责三联村、赤朱甲。8、行政村、房(自然村)排列先后问题待定。(毓生拟稿,赛标略改)
            2009年5月19日          星期六               天气晴
       今天与胡庆华书记、胡建胜村长一起回中川村村部审核登记员入户收回的登记表。上午先审核见龙公、乡贤公支脉的登记表,发现信息登记不全的问题:学历、女儿出嫁地(具体到村)、媳妇祖居地(村)等均有漏填。要求尽量补全仅有的几个信息点。
下午,由村书记通知所有登记员开会。几个未来。审核登记表时,发现问题当面指正,并根据自己的读谱体会、外地宗亲寻谱要求、马来西亚胡炳林先生寻根无果的故事来引起大家对信息采集的高度重视。登记员耐心一点、辛苦一点,就是为后代子孙留下珍贵的历史遗产、较丰富的生命信息,就是为子孙后代种福。大家的工作看似微小,却意义重大:寸金难买寸光阴的“历史”啊。一句话,信息全才是高质量!其它村,我们管不了,那就从中川地做起吧。力求较高质量吧。大概是大家听了故事,觉得有理,登记表收回去再补填。约定下星期六回收登记表。
        前几星期,受胡庆华书记之邀,回中川村为登记员开讲《族谱知识与如何填表》一课,受到登记员的欢迎。族谱又叫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通俗地说,家谱是记载同一宗族世系、人物、事迹、文化等情况的历史书。家谱就是一本宗族的历史书。这本书主要包括:1、世系图(宗族源流等)2、人物记(平民百姓)3、人物表(专业人员,如科局级以上、中级以上技术人员)4、人物传(已故的重要人物,如胡文虎等)5、人物简介(健在的特殊人才,如胡仙可入)6、文化资料(序、跋、图片、诗文、文物等)。如果把家谱比作一棵根深叶茂的宗族树,那么“根”就是开基始祖,“枝干”就是“各房各派”,“叶”就是普通的平民百姓,“果”就是有影响的重要人物胡文虎等,而“花”就是“中川文化”,如九级半、三字文等……填表的关键是先画出最近的三四代世系图,按由上代到下代次序圈定户主,然后依表填写“妻、儿、女”的相关信息即可。大概讲得比较形象,文化不很高的宗亲好像都听懂了……(胡赛标)
      
[ 此贴被九级半在2009-05-15 18:13重新编辑 ]
弘扬胡氏文化!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9-04-29
       永定赛标宗亲,我们支持你,预祝你们新族谱早日面世!我是福建屏南县王林村宗亲胡继端,我们也正在准备修编族谱,也近百年未修,搜集材料难度大,请多多发表简讯,以供参考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9-05-06
好的。有材料会发上来。祝宗亲编修成功!
弘扬胡氏文化!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9-05-09
关注福建永定胡氏五修族谱的最新进展,预祝新谱早日圆满告竣。请赛标兄转达胡氏宗亲网对编委会各位成员的问候,尤其是副主编胡居焕老师,他也是胡氏宗亲网的注册会员,但很久没有见他上网了。只是知道《世界胡氏通谱》编委会负责人最近专程前去拜访过胡老师。不知道贵支这次修谱与江西九江《世界胡氏通谱》编修是否有关联,是否与《世界胡氏通谱》福建福州联络处分支机构协调过,纳入《世界胡氏通谱》福建分卷编修内容。从赛标兄发布的消息来看,似乎还看不到有所关联。

另外,我这里收集了《福建汀州府永定县金丰里胡氏族谱序 》即下洋首修谱中的一篇重要客序。但多个版本造成了内容上的偏差,胡海先生《大通考》中的这个版本,我认为可能直接录自下洋谱,所以更接近于贵支老谱。现转发如下,句点均为胡海先生所作。还请居焕老师和赛标兄拨冗给予校核。这次重修谱,相信这篇客序一定还将重载,这里我们就静候原始谱序面世了。

南山 2009.05.09

原载胡海《全国胡氏大通考》福建卷:(括号里是其他版本文字,由于误差很大,我也不想加以对比了,请赛标兄最好将原文照片发到网上来,或发邮件给我。因为最近我正在学习有通公世系,需要一些原始资料)

福建汀州府永定县金丰里(今下洋)胡氏族谱序

族之有谱,为继往开来计也。莫为之前(虽盛)后将何(安)述(前),莫为之后(虽美)前将何传。后先奕叶,备载弗堕,则系派孔昭,一览具见,诚千百世不磨之家史也。吾邑之金丰巨族,必推诸胡氏,胡氏为康侯之裔(胡海按:非康侯裔),发祥永矣.至国朝胡子俊名儒出焉,蜚声远矣.兹春郊翁,以翩翩佳器,蚤有誉闻,邑痒士论籍工,成以远大期之,虽抑攀不酬,夙报晚归田里,其所云为皆分内事也.曩时当同学于恭台段宗师门,得志淬砺,多所裨益,私心尝赞之。今者余自浙守蒙恩擢广东按察副使。归谒祖,偶值春郊兄奉状修谱:宋末胡万九郎,自赣徙汀,再传万七郎,去汀逾杭邑,于永定金丰里居焉。世系颛以七郎为一世祖者,亲所自来也.自一世祖以至五世九世可据者皆得以备,书之尊所自出也.不观南丰曾氏之言乎,实则为敬亲,伪则为诬亲.时俗之所尚,金紫连篇,非不美观也.及访其故,伪者什七,不伪者什三,则疑以传疑,信以传信之难哉。夫以伪诬亲,不敬之大者,不敬何别?圣贤垂训,斯谱之修也,一实无伪,近则不欺目前,远则不欺百世,非独窥其深者,何足以与斯.其昭穆,如太师陈乐,而秩然其不紊也.其条书,如春秋叙事,虽一善必录.其追崇则敦本反始,即饮水知源,饮黍知田也.其撰述,则因文见道,即见礼可以知政,闻乐可以知德也,噫嘻斯谱也,谓非上以继往,下以开来者哉,故曰家史.虽然物盛有本,福生有基,今之史于家者,焉知来者之不史于国也,余乐道以俟夫秉史笔者。
万历三十年(一六0二)壬寅岁孟冬吉旦赐进士出身授中书科中书舍人历浙江杭州府钦命广东按察司副使爱下生观瀛沈孟化顿首撰
[ 此贴被南山在2009-05-10 13:19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