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83821阅读
  • 203回复

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三官殿)胡氏专帖   更新:禀告先祖  顺告宗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3-12-08
纪念胡哲揆一百二十年诞辰
        观海卫三官殿街新胡家有位有名的留德博士胡哲揆教授。我爷爷哲舜1939年就去世了,爷爷的两位哥哥也早年过世。三房的哲字辈就只剩下爷爷的堂弟哲揆公,他是我记忆中的三房唯一的哲字辈长辈。我们绍字辈中,年长的称哲揆公为四公公,我们小一点的,称哲揆公为德国阿爷。
        1996年父亲写的世系资料里,有着“妻聂氏、妻胡安娜”的记载。听说聂氏早逝,德国阿婆身体不好,哲揆公没有自己的孩子。
        1963年,15岁的我和16岁的哥哥同时考上重点大学。不知是父母是要将此事向哲揆公禀报,还是要让我们进大学前接受长辈的家族教育,父母带着我们去了哲揆公家。那时,没有那么多的电话等联系方法,小辈拜见长辈也不预约的。不巧,我们去时哲揆公夫妇都没在家。我们就坐了一会儿,我留下的印象就是那排着满满书本的一排书橱。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我是大三的学生。看到学校的教授被打倒、被揪斗,挂上黑牌、带上高帽被绳子牵着在校园里游街。目睹了他们被恶毒谩骂、拳打脚踢的批斗情景。不由得想起在上海铁道医学院的哲揆公,学术权威、留洋博士、还娶德国夫人,七十三岁的哲揆公怎能忍受如此非人的凌辱和折磨。果然,不久就传来了噩耗。与当年不少的教授一样,哲揆公选择了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永远离开了人世。
        1979年,三房后裔德君夫妇应邀作为至亲代表,参加了哲揆公的平反昭雪暨追悼会。我们三房后人和其他的族人一直怀念着哲揆公。
        2013年,92岁的父亲又开始写家族的回忆,也写了哲揆公。其中提及哲揆公,“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在宁波时事新报上报导的慈溪杰出人才中榜上有名。”
        父亲嘱我整理家族资料,我常常在网上寻找。尽管,哲揆公离开人世已有半个多世纪,网上还是可以查到一些资料。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的于彦铮教授在《继承解剖学科优良传统,再创学科建设新辉煌》一文中,记述了新中国建立以后,一批为上医解剖学作出贡献的解剖学工作者。原文为“他们默默工作无私奉献,为上医解剖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后来的解剖学工作者作出了榜样。胡哲揆和王永豪等教授,他们以后都成为了我国著名的解剖学专家。值得回忆的是作为晚辈,我也受到了他们的指点与关爱,看到并领会了点滴他们的专长,对我的成长与启发帮助甚大。”
        在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的1937年教职工名册里,也有着关于哲揆公任教时详细的记载。
        上海铁道医学院已经不复存在。用“上海铁道医学院”这个词检索,在网上也没能找到有与哲揆公相关的资料。我想,或许随着岁月的流失,是会被人所遗忘了。
        12月2日,网上新出现了一篇比较完整的介绍(见附件一)。我才知道,1999年哲揆公已经被载入了《上海铁路志》这个地方志史册里了。不由得想起以下的两句诗文。(参见附件二)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在哲揆公一百二十年诞辰之际,谨以此文告慰哲揆公在天之灵。并转发海内外的三官殿街新胡家的族人,让我们一起缅怀大家的哲揆公。
                                            
                                                                                                            (胡德玄 审阅)
后记:
        当我拿着打印后的文稿送到住在妹妹家的父亲手里。92岁的父亲思维清晰,惊奇地问道,从何处得来如此详尽、可靠的资料。
        看着文章,父亲老泪纵横对我说: “阿揆叔无后,你们就是他的小辈,不可忘记。”
        我告慰父亲说,我们都还不知道1999年政府部门将哲揆公载入地方志史册里了。如今120年诞辰之际,有人会在网上发出来自这个地方志的哲揆公的传略。
        即使将来地球上没有了我们小辈,人民还是不会忘记为解剖学作出贡献的哲揆公,就像人们今天还记得四百多年前的抗倭英雄守仁公一样。

附件一. 《上海铁路志》 第十二篇人物  第一章传略 胡哲揆

        胡哲揆(1893.12-1966.9)浙江慈溪人。民国5年(1916年)毕业于浙江医药专科学校。民国9年毕业于德国柏林大学医科大学,民国9年10月-民国17年3月在柏林大学研究馆读研究生,获博士学位。民国17年4月携德籍夫人回国,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上海东南医学院、同济大学、临时大学、交通大学任解剖学、外科学、德文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在同济大学、上海第一人民医院任人体解剖学、外科学和德文教授,1958年调上海铁道医学院任人体解剖学教授。
        胡在多年的教学中,工作有计划,备课深入、仔细、充分,深受师生好评。民国9年在国外发表的论文有《脊柱后凸和侧弯症的胸廓解剖所见》、《胃溃疡的外科疗法》等。
        1966年9月,胡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致死。1979年上海市教育卫生办公室予以落实政策,平反昭雪。  

出自《上海铁路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9年6月)
(以上资料来源: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网站 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68716/node68732/node68816/node68928/userobject1ai66491.html

附件二     《有的人》  臧克家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1949年11月1日于北京  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
[ 此贴被观海卫木兰在2013-12-08 23:09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4-02-25
Re: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三官殿)胡氏专帖   更新:始迁祖与字派
不会被遗忘的濬济公

       2013年12月有人向我要个人资料,说是慈溪市地方志办公室要征集慈溪籍知识界名人(正高职称)的资料。我,一个退休教授算什么呀,我们家族里还有好大的大学者,在慈溪市政府网站的“慈溪百人”里面都没有写进去的大学者。濬济公,就是2013年12月2日胡氏宗亲网《纪念胡玉芬百年诞辰》一文中的胡玉芬老师的父亲。(浚,为濬的简体字)我把网上看到的一些关于“中国数学开山祖”濬济公的资料和前不久在胡氏宗亲网上发表的哲揆公的文章一起发过去了。据说,引起了慈溪市地方志办公室的重视,还说这么伟大的学者是不该被家乡人民所遗忘的。

    2014年1月,我回观海卫拜访了慈溪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校长先生。以前,网上的文章里写着,慈溪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校史是从改为新式小学堂的1894年开始计算的。2014年,该是学校的120周年的校庆。可是校长先生认为,现在大家都把私塾的历史算进去的,校史就该从胡家先祖办学开始。从1860年开始计算,学校已经有154年的历史了。我参观了学校,校长向我介绍了学校的情况,也通过我了解我们家族的校友们的情况。两个多小时谈话的最后,校长希望我能提供竹溪公、安澜公的画像以及濬济公和哲揆公的照片。指着走廊里挂着的一些教育家和科学家的照片说,该挂在这里。

    一个多月的寻找,找到了一些濬济公的照片,今天贴在这里。我把这些照片,连同最近查到的慈溪县志里关于竹溪公、承本公的条目,一起发给了慈溪市地方志办公室和慈溪市第二实验小学。

    以下照片记录了濬济公在浙江和北京的两段工作经历。



                                                     图1.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版2006年

        濬济公是与鲁迅等同时代的留日、回国,同时期执教于浙江、北京的。 “木瓜之役”是发生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师反对封建旧礼教、旧文化的奴化教育的一场斗争。《亡友鲁迅印象记》和《寻找鲁迅》两本书以及网上有大量文字和照片记载,濬济公是和鲁迅、许寿裳一起站在第一线的。各位也可用“木瓜之役”在网上检索可以看到相关的史料。

                      

                           图2.  1925年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部分教师 冯祖荀(右) 胡濬济(左)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后,1912年5月1日改名为北京大学。1913年秋,由从日本留学归国的冯祖荀受命筹办的北大数学门招收新生,虽然只招了两名学生,却标志着我国现代第一个大学数学系(门)正式开始了教学活动。此时,数学门的教授有冯祖荀、胡濬济。为此,这两位教授被称为“中国数学开山祖”。

  
                                                    图3.192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与毕业生合影 持手杖者为濬济公

        我查到的十来张濬济公在北师大的照片是濬济公后来在北京师范大学期间的记录。通过我未来得及整理的资料,也看到一些关于濬济公在北大、北师大参与学校管理以及学术著作的报道。甚至还有研究当年北京大学教授的工资的资料。据说,当年濬济公的工资是最高的,或许这也可以说明一个人的价值吧。

        不久,慈溪市政府网页上、慈溪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校园里会有濬济公、哲揆公的名字和史料出现。人们是不会忘记濬济公、哲揆公……。
[ 此贴被观海卫木兰在2014-03-03 15:45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4-02-28
Re: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三官殿)胡氏专帖   更新:不会被遗忘的濬济公
                                           观海卫三官殿胡氏始迁祖的问题


        2009年2月慈溪市文物普查队在观海卫镇三官殿街8号发现一处明代古建筑,据当地文史专家考证,为明代抗倭名将、福建总兵胡守仁旧宅。许多媒体和网络都有报道,附件一就是其中一例。
        听说,这是我们的先祖竹溪公所建造、至今居住了我们家族几代人的三官殿街新胡家的老屋。
        至今还没找到观海卫三官殿胡氏的家谱和其他有关资料。一直不知道,三官殿胡氏的始迁祖是谁。口口相传的家史,是与竹溪公、竹溪公的儿子安澜公以及五位承字辈孙子,还有尚义堂和从私塾演变而成的学校等有着关系。

        2009年2月起至今,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观海卫三官殿街胡氏被人们认为是胡守仁的后裔。嘉靖《观海卫志》 第84页卷三•武功的记载----“胡守仁 字子安,号近塘。中所百户,世有功勋。…”以及第13页卷一•职官•中所百户的记----“胡应海,应天句容人,生让;”嘉靖《观海卫志》里记载的中所百户内唯一姓胡的,是句容人胡应海(参见附件二)。或许由此推测,观海卫胡氏始迁祖的讨论,就被锁定为应天句容人胡应海了。

        2013年3月,我开始介入三官殿胡氏的起始于竹溪公的世系表的编写。由于一些外界的原因,注意力一直是在胡应海上。2013年12月胡氏宗亲网上发表的《观海卫胡氏始迁祖的问题》,也是以观海卫中所百户胡应海是观海卫胡氏的先祖为基点。理清了观海卫中所百户胡应海与句容良常的胡应海并非同一个人。但是,对于观海卫三官殿胡氏的始迁祖以及从始迁祖到竹溪公的世系的问题,总觉得缺乏历史史料。

        2013年5月底看到余麟年先生的《观海卫胡氏尚义堂》(参见前面发表的《浙江慈溪观海卫三官殿街胡氏的“摇篮”》),其中 “清咸丰十年 (1860)胡衡捐置水乡课地四百亩,创办胡氏私塾。光绪八年 (1882)胡衡的孙子承光、承基、承宣、承祚、承镛等...”等文字引起我的注意。与我家族口口相传的家族史中竹溪公有五个承字辈的孙子相近。但是,老人仅记得的第三位承字辈为举人,名字为承本(字:立斋)。当时我想,如果余先生的上述文字是出自观海卫地方志之类的文字记载的话,是有参考价值的。余麟年先生已经去世,通过观海卫论坛寻找其出处,没有答案,仅得到一个豆芽街胡老师的线索。(参见附件三)
        2014年1月,我知道了豆芽街胡老师就是在观海卫居住八十几年的堂姑,就匆匆去了观海卫。从姑姑那里知道了余麟年先生的后人早年已离开观海卫远去他乡,还是没有找到此信息的出处。

        2014年2月7日在观海卫论坛上,看到了乐之先生提供了以下有关的线索。光绪《慈溪县志》卷五•建置四•善举 有《胡氏尚义堂义庄记》“卫之胡氏,洪武间有讳得玉者,自山左金乡来,官千户,遂占籍焉。……阅十有五传曰竹溪先生,讳衡”。(备注:山左是山东省旧时的别称。山左中的“山”指太行山。)(参见附件四)

        2013年11月我是看到过嘉靖《观海卫志》卷一•职官一栏内有五个千户的正副千户、几十个百户以及其他官员近百人中,仅有的两位胡姓官员--胡应海和胡得玉。我是做过第14页“后所正千户 胡得玉,山东金乡人,生海”的笔记。当时,为了寻找胡守仁和胡应海的资料,查过光绪《慈溪县志》的卷廿三•名宦•胡守仁。由于目录上没有显示“胡氏尚义堂义庄记”的条目,我没有从共计1224页的光绪《慈溪县志》中翻阅到有关竹溪公和承本公等与其相关的资料。
        2014年2月7日我去上海市图书馆,按乐之先生的提示,从光绪《慈溪县志》的卷五•建置四•善举中,找到了“胡氏尚义堂义庄”的条目(参见附件五)。
        为了不遗漏所需要的资料,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逐页翻阅了光绪《慈溪县志》中的可能相关的部分。还找到《列传》中的“胡衡”的条目(参见附件六)。也查到了承本公咸丰九年(1859年)中举(参见附件七)和同治四年(1865年)改名为承宣(参见附件八)等三条宝贵资料。承宣公改名前的名字与我家族的口头传下来的是一致的。

        众所周知,《中国地方志集成》是一套国内外选收方志最完整、覆盖面广、实用性强的大型方志丛书。据说,冯可镛,慈溪县城人,咸丰元年(1851)举人,与杨泰亨等人共修《慈溪县志》的评价是很高的。

        从时间上来看,光绪《慈溪县志》是1888年修、1899年校补。是与竹溪公、承本公等捐田地的咸丰十年(1860年)、光绪八年(1882年)的时代是同步的。

        从承本公的改名条目来看,光绪《慈溪县志》中关于我家族的竹溪公和承本公的记载内容的可信度较高。

        个人之见,如果光绪《慈溪县志》上述的四段文字可以信赖的话,可以推论三官殿胡氏的始迁祖是洪武21年(1388年)来自山东金乡的后所正千户胡得玉了。

        鄙人才疏学浅,初入家谱学之门。以上推论是否合理,请各方人士和家谱专家斧正。

附件一 宁波市慈溪发现明代抗倭名将胡守仁旧宅 2009年02月24日中国新闻网
http://tech.sina.com.cn/d/2009-02-24/16162854153.shtml
附件二【道光】浒山志 【嘉靖】观海卫志。下载地址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7830112.html?sudaref=so.360.cn&retcode=0
附件三 慈溪观海卫论坛>三北风情>慈溪第一所由国人创办的小学堂
http://www.guanhaiwei.com/read.php?tid=60237&ds=1#tpc
附件四 慈溪观海卫论坛>三北风情>观海卫胡氏始迁祖的疑问
http://www.guanhaiwei.com/read.php?tid=42407&ds=1#tpc
附件五 光绪《慈溪县志》 胡氏尚义堂义庄


《胡氏尚义堂义庄记》:“卫之胡氏,洪武间有讳得玉者,自山左金乡来,官千户,遂占籍焉。九世袭职,宗系藩衍,阅十有五传曰竹溪先生,讳衡”;“......凡出自金乡而匮乏者”。

附件六 光绪《慈溪县志》 胡衡

附件七 光绪《慈溪县志》 胡承本中举

附件八 光绪《慈溪县志》 胡承本改名承宣
[ 此贴被观海卫木兰在2014-03-03 16:14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4-03-18
读地方志  论始迁祖----观海卫木兰
                                                       读地方志 论始迁祖
                                                                          观海卫木兰

        至今还没有找到观海卫胡氏的家谱,只能从地方志等历史资料中寻找观海卫胡氏始迁祖的线索。

        地方志简称“方志”。地方,即地域;志,为“识、记、记述、记载”。即按一定体例,全面记载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书籍文献。地方志包括方志和年鉴。最近看了一些地方志,如光绪《慈溪县志》(附件1)、嘉靖《观海卫志》(附件2)、万历《福宁志》(附件3)、乾隆《福宁府志》(附件4)等。

        嘉靖《观海卫志》卷一•建置内记载:“国朝洪武二十年(1387年),信国公汤和遂筑慈溪县定水寺凃田为观海卫,置指挥使司,内列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外辖龙山千户所。…”

        光绪《慈溪县志》卷十三•经政二•兵制的【观海卫指挥使司】条目里对于建卫有更为详细的记载。有“洪武十九年十一月置都指挥使司于慈溪县”,也有“洪武十九年奏定二十年始筑也” 等文字记载。

        必须说明的是,置卫的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人口迁移都不是一个瞬间能够完成的事件,或许会跨越年度或一、两年的时间。本文的视角是讨论世系祖,认为史料中记载的置卫和人口迁移的时间在洪武二十年的前后一两年内,均为合理可信,可以统称为洪武二十年(1387年)汤和置卫时。如要再深入细致考证其细节,可以参考明朝其他史料作进一步研究。
                    
        从以上两个地方志可知,观海卫的历史、人口的迁入、风俗习尚、方言等都是与洪武二十年(1387年)时的汤和置卫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古代的军事移民,尤以其人口数量大、持续时间长、分布地域广以及对移居地文化的影响,而受到了人口学界的长期关注。卫所移民,是军事移民的一种。卫所是明代创设的特殊军事制度,由于与军事移民相关的家属同守、寓兵于农、聚居等许多特点,诸方面明显不同于周围其它地区。相关的研究,被称为卫所文化研究。观海卫的卫所文化,因其特殊性受到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已有不少论文发表(附件5)。

          对于讨论人口迁移来说,光绪《慈溪县志》卷十三•经政二•兵制的【观海卫指挥使司】条目里“兑调福寧衞旗军戎守”这几个大一号的字样,引人注目。(注: 旗军——明朝四卫营的官军)。

        嘉靖《观海卫志》卷一•风俗内也有记载:“本卫原籍福建,国初调戎观海。故虽地坐慈溪,而民情土俗尚与闽类,音声至今不改。”

         在网上简单查阅“福宁卫”三个字得到,“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设,隶属福建都司,为全省16个卫之一,驻福宁州城(今霞浦县城)东。”仔细查阅万历《福宁志》、乾隆《福宁府志》,可知那里是福建抗倭第一线,洪武元年汤和到过福建,此后二十年间,汤和巡视沿海诸城抗击倭寇。乾隆《福宁府志》卷三•海防记载,“洪武二十年命江夏侯周德兴抽福建福兴漳泉四府三丁之一为沿海戎兵得万五千人移置卫所要害处筑城十六”。推测,是以开国功授部分老兵提升为各级武官,同时编入福建新兵的方式扩建部队。还记载着,在洪武二十、二十一年间,“周德兴至闽按籍僉练得民兵十万余人…”。就可能有光绪《慈溪县志》卷十三•经政二•兵制的【观海卫指挥使司】条目里的“兑调福寧衞旗军戎守”。                     
        也有如浙江临山卫那样,“初调南北各省军守,继抽台、温等处民四分之一,以充行伍。” 人员来源就比较复杂,以后的习俗是被临山同化。

        在胡氏宗亲网上也看到过以下文字,“ 1389年(洪武二十二年)…福建官兵调入者5630人。后守军有留下落户者,致今当地方言中带有闽语。”(附件6)一直没有联系上原作者,也没有找到其出处。按说,一个千所是一千一百二十官兵,观海卫下设五个所,官兵人数与5630人是接近的。

        据史料记载,清代康雍乾时期绝大多数卫所都被废除,卫所移民的后裔也有回原籍,也有很多人从军籍改归民籍成为当地的百姓。至于在观海卫的五千多名士兵的去向,尚未看到相关资料。是否其中有胡姓士兵的后裔留在了观海卫,尚不可确定。以前,在三官殿胡氏后人中也有观海卫胡氏是福建过来的传说。

        按以上资料分析,所谓观海卫的“燕语”以及一些福建的风尚,该是洪武二十年前后由福宁调过来的官兵带到观海卫的。按下面对观海卫武官籍贯的分析,可以推测士兵的组成是在福建生活过一段时间的各地籍贯的老兵和大量的出自福建四个府的新兵。于是,在观海卫留下的习俗等是福建风格的。与此相比,传说的胡守仁任福建总兵后回观海卫时带回来的福建士兵对于观海卫的文化的影响 ,可能就该另作他论了。

        嘉靖《观海卫志》卷一•【职官】内记载着上至指挥使司、下至千户、百户各位官员的名字、籍贯等资料。共有九十九位,其中可能遗漏了左所的十名百户的资料。十三人没有注明籍贯,从其余的八十六人的籍贯来看,没有一个是福宁籍和慈溪籍的。北起辽阳,南至广东。以直隶、北直隶、南直隶为最多,共四十人。其次,是山东省11人。从现在的地理位置来看,绝大多数职官的籍贯是如今的苏鲁豫皖结合部。从史料分析,可能他们是跟着朱元璋打天下,在洪武初期被汤和调至福建福宁。洪武二十年前后以“开国勋”被授予官职带着士兵来到观海卫。如果要考证那些武官离开原籍的时间,或许比他们到达观海卫的时间会更早一些。

        这九十九名职官中仅有两位胡姓武官。嘉靖《观海卫志》卷一•【职官】内有以下记载。
        “后所正千户 胡得玉,山东金乡人,生海。”
        “中所百户”十人中有“胡应海,应天句容人,生让;”

        光绪《慈溪县志》卷二十三•名宦中,有“胡守仁字子安号近塘祖应海应天句容人洪武二十一年以开国功授观海卫中所百户守仁世袭….”。据万历二十七年《永平府志》记载:“胡守仁,观海卫人,隆庆三年至六年任蓟镇东路协守副总兵”。近年,唐山市文物部门以及河北省长城资源调查队对其境内的长城进行全面考察,发现在唐山以及抚宁县境内的长城上刻着“协守东路副总兵官句容胡守仁”等的碑石有十多处。 由此推测,胡守仁为胡应海之后。

        光绪《慈溪县志》卷五•建置四•善举【胡氏尚义堂义庄】记载着,“卫之胡氏,洪武间有讳得玉者,自山左金乡来,官千户,遂占籍焉,九世袭职,宗系蕃衍。阅十有五传曰竹溪先生,讳衡”。(注:山左为山东之旧称)该条目约770文字详细介绍了尚义堂义庄,最后提及善举活动有以下文字“凡出自金乡而匮乏者罔不及焉”。从卷五•建置四•善举的其他的二十六条目来看,大多是面向整个社会进行慈善活动,仅有部分是注明是救济族中之贫乏者。尚义堂所提及“凡出自金乡”的提法是唯一的。

        1388年时,其他10名山东籍职官均非金乡籍。可以推测,观海卫有一些山东金乡籍的士兵。明朝二百多年期间,九世袭职正千户的胡氏一直是关心照顾着山东金乡的士兵。经历了500年,胡氏尚义堂义庄依然是为了帮助金乡的同乡人,并不是面向全山东老乡。可见,胡衡(竹溪)的山东金乡人的情结是根深蒂固。

        综上所述,在地方志有姓名和后人记载的观海卫始迁祖有以下两位。
        后所正千户,胡得玉,山东金乡人,生海。其后人中有一位胡衡(竹溪)。
        中所百户,胡应海,应天句容人,生让。其后人中有一位胡守仁。
        此外,或许还有地方志中没有记载的来自福建的胡姓士兵。

        本文是依据目前可能得到的权威性的地方志,来重新审视推论观海卫胡氏的始迁祖。所得到的三种始迁祖的结论,与观海卫流传至今的说法也是一致的。

        三官殿胡氏的尚义堂的建立是1860年,只不过是154年前的事。慈溪县志【胡氏尚义堂义庄】中记载的人物、事件,大多与后人口口相传的家史相吻合。胡衡(竹溪)时代建造的三官殿街的老屋里还住着后人,义庄和经塾的原址还在。如今,经历154年演变而成的慈溪市第二实验小学依然屹立在观海卫。目前,胡衡(竹溪)后人的世系已经基本理清….。这些都不是本文的视角,在此不做详细叙述。

        从网上看关于抗倭名将胡守仁在福建、长城的史料比较多。相对而言,胡守仁在观海卫的史料似乎少了一些,尤其是与其相关的世系、后人的空白较多。有待于继续发掘、积累资料。请各位胡氏宗亲以及家谱学专家,观海卫的父老乡亲和地方志研究者继续予以关心指导。

附件
1.    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 35-36册•光绪《慈溪县志》清杨泰亨、冯可镛篡
2.    【道光】浒山志 【嘉靖】观海卫志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7830112.html?sudaref=so.360.cn&retcode=0
3.    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书•万历《福宁志》
4.    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 12册•乾隆《福宁府志》
5.    郭 红《明代卫所移民与地域文化的变迁》第18卷第2辑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6.    胡氏宗亲网http://www.hszqw.com.cn/replylist.php?pid=1228&page=1
[ 此贴被观海卫木兰在2014-03-19 01:11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4-04-01
Re: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三官殿)胡氏专帖   更新:读地方志  论始迁祖
                             北大数学系创办者胡濬济
                                                     莫非
出自:慈溪日报2014年3月12日  
http://epaper.cxnews.cn/cxrb/20140312/index.htm

        浙江嵊县的商契衡,是鲁迅先生关系密切的学生。 1912年,曾在全浙师范学堂与鲁迅同校执教的胡浚济受北京大学聘请,创办北大数学门。鲁迅先生介绍商契衡报考北京大学数学门。 1913年秋天,当商契衡站在北京景山东街马神庙看到前来接他的两位老师胡浚济、冯祖荀时,不知他是否知道,这是北大数学门仅有的两位老师,而他则是第一届数学门仅有的两个学生之一,另外一名学生叫叶志。由两名老师和两名学生起步的北大数学门,开创的却是中国现代高等数学教育的先河。
        胡浚济(1885-?)是慈溪观海卫三官殿街胡家人。据94岁的上海胡德玄老先生回忆,每到春节前后,三官殿街胡家的前进大厅,都会庄重地挂上历代祖宗殿侯公、年丰公、竹溪公和安澜公等画像。三官殿街胡家到了竹溪公这一代,特别善于经商,尤其是其经营的南货桂圆行,销售网络覆盖江浙,生意规模巨大,遂积财致富,三官殿街胡氏家园修缮一新。惜胡氏竹溪公无子嗣,乃由侄子过继,即安澜公。安澜公育有五子五女。五子又育有18个孙子,三官殿街胡氏由此人丁兴旺,遂成蔚为壮观的大户家族。
        早在清咸丰十年(1860),竹溪公胡衡在胡氏族地中划定四百亩水乡好地,制定岁课,创办了胡氏私塾。光绪八年(1882),竹溪公的孙子承先、承基、承宣等又购置观海卫北门民房,助地92亩,成为胡氏尚义堂经塾。尚义堂经塾招生扩大到普招观海卫儿童少年入学。据《浙江教育史》和《宁波市教育志》记载,清光绪二十年(1894),观海卫胡氏尚义堂经塾,又率先改办为观海卫安定学堂,这是慈溪县也是宁波府第一所由国人创办的新式小学堂。今慈溪市第二实验小学就是由胡氏私塾、尚义堂经塾、安定学堂等创办组建而来,其学校创办发展已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是浙东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学校之一。
        时在观海卫安定学堂读书并留教的胡浚济,在西学救国思想的影响下,在吴锦堂及神户华侨同文学校的帮助下,清光绪二十八年五月四日(1902年6月9日),胡浚济跟随考察学制的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吴汝纶、京师大学堂提调官浙江补用道荣勋(荣禄的侄婿),从塘沽登上赴日的邮船,自费就读于日本东京高等学堂理科,开始了求知求新、科技报国的人生征途。清末第一批出国自费留学日本的浙江人员有十三人,宁波府则仅为慈溪胡浚济和镇海虞祎祺。
        据《清国留学生会馆第三次报告》等浙江留日学生调查录记载,自胡浚济与虞祎祺之后,清光绪二十九年至三十年,现宁波大市范围内的留日学生达到50人。其中慈溪籍最多,有沈祚延、胡浚恒、王梦龄、叶绪耕、王祖赓、王启机、洪允祥、戎昌骧等14人,观海卫籍则有近一半。这几批宁波自费留日学生大多就读或见习于大阪高等工业学校、第一高等学校、法政大学、士官学校、同文学院等。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浙江巡抚张曾敭奏请创建全浙师范学堂, 1906年获准。 1912年学校改名为浙江省立两级师范学校,后又改为浙江第一师范,经亨颐为校长,一批现代教育学者志士,如许寿裳、钱家治(钱学森之父)、夏 尊、马叙伦、沈尹默、胡浚济、鲁迅等先后进入全浙师范学堂执教,胡浚济则负责教授数学和物理。优秀教师群体为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带来的是众多的全国之最,学校成为浙江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1909年12月,全浙师范学堂发生了一起新旧教育思潮的冲突。《鲁迅日记》及许寿裳的《亡友鲁迅印象记》中,将此冲突称为木瓜事件。新旧教育思潮的冲突,以教员们的斗争胜利而告终,胡浚济与鲁迅等二十余位教友结为挚友。
        辛亥革命后,北京京师大学堂于1912年5月1日改名为北京大学,严复担任校长。北京大学开始引进西方先进的教育制度,把西方各门科学相继移植到北大来。胡浚济受聘来到北京大学,与从日本留学归国的冯祖荀一起创办北京大学数学门。20世纪初德国是世界数学中心之一,日本的数学界也主要向德国学习。胡浚济与冯祖荀在数学教材选择、课程设置方面依据德国大学的模式,引进现代科学的数学教材,包括当时在德国刚兴起不久的积分方程论。几何方面的课程主要由胡浚济负责,分析方面的课程由冯祖荀担任。数学门与物理门的学生一年级同班上课,二年级始才分开授课。虽然第一届只招了两名学生,却标志着我国现代第一个大学数学系(门)正式开始了教学活动。
        胡浚济的三房叔叔承本公,清咸丰九年(1859)己未科副贡乙丑举人,后经商运营于北京。根据清光绪三十一年浙慈馆碑记,胡承本曾发动慈溪同乡共同出资,修缮扩建北京市崇文区东晓市大街的浙慈会馆。所以,胡浚济在北京大学执教期间,就安家在浙慈会馆。据胡德玄老先生回忆,他父亲胡哲舜当年在北大读书时就食宿在浙慈会馆。期间,观海卫赴北京的经商读书者常常也在浙慈会馆食宿。
        1917年1月,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大力整顿学风、加强科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北大各科门建立健全了现代教学科研制度,扩充文理两科、调整法科、商科和工科归并、预科改革,北京大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北大数学门也开始蓬勃发展,教员增至七名,学生达数十名。 1919年秋季开学后,北京大学正式改门为系。在校评议会对各系进行评议时,北大数学系被列为第一组第一位。蔡元培评价数学系:大学宗旨,凡治哲学文学应用科学者,都要从纯粹科学入手;治纯粹科学者,都要从数学入手,所以各系秩序,列数学系为第一系。
        不久,蔡元培重新组织北大评议会,凡是北大学制改革,均由评议会决议后予以实施,评议会成为北大的最高立法权力机构。北大评议会通过正式程序改选组成,成员共19人。评议会成员有:校长蔡元培,文科学长陈独秀,理科学长夏元瑮,法科学长王建祖,胡浚济与胡适、章士钊、沈尹默等教授也同时被评选为北大评议会成员。
        1923年7月1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改为国立北京师范大学校。学校分设数学系、教育系、国文系等8个系和两个专修科。胡浚济兼职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担任教授, 1929年担任北师大数学系主任。在教育课程科研外,胡浚济还发表许多论文和专著,被选为教育部组织的教科书编纂会会员,负责主编数学方面的大学教科书。 1934年,北京大学数学系又聘请江泽涵、胡浚济、奥斯葛(美国著名数学家W.F.Os-good, 1864-1943)为教授,冯祖荀为教授兼系主任。 1937年5月1日,中国数学会在北京师大数理学会召开理事会,决定组织“数学教学问题讨论委员会”,聘请胡浚济、刘亦珩、傅种孙、程廷熙、郑之蕃等9人为该委员会委员。上世纪30年代,商务印书馆等出版的大学数学类丛书,大多请胡浚济与马寅初等撰写序或跋,可见胡浚济在中国数学界具有德高望重的地位。
        民国时期大学教授具有很好的社会地位,薪俸与生活待遇丰厚。根据当年北京大学职教员薪俸册, 1914年预科专任教师月薪最高者为四人:即胡浚济、沈尹默、沈步洲、韩述组,月薪均为240元;最低者为严培南,月薪为180元。 3年后,大学正教授月薪提高到300-400元。上世纪20年代初,北京一户五口之家的伙食费每年大约需要132.4元,亦即每月11元就可维持日常生活。所以,相对于当时的物价消费水平,北京教授薪俸收入是非常高的。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北京大学等对胡浚济教授的教育科研水平,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和待遇。
        作为中国数学教育科研先驱者的胡浚济,其后代也是英才辈出。胡浚济女儿胡玉芬, 1931年考入北大物理系,与同班的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同称为才子才女。胡玉芬北大毕业后,众多亲友劝她赴美留学,但胡玉芬认为,国家和民族发展,最重要的是教育。 1938年胡玉芬受聘到北京蒙藏学校任教,一教就是四十多年。新中国成立后,很多大学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都联系胡玉芬,她却不为所动,坚定地留在蒙藏学校与中央民族学院合并后的民大附中,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出大批高级学者和省部级干部。 2013年4月27日,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特别为胡玉芬召开百年诞辰纪念会。胡浚济孙子胡德强是美国加州大学的著名教授, 1978年, 48岁的胡德强以美籍华人科学家身份回国访问,受到方毅副总理的亲切接见。另一位孙子胡德彝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古建筑专业,是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学教育学家梁思成的学生,后在方毅副总理的关心下,在北京工业大学担任教授。
        从北大数学门、数学系到北大数学学院的百年历程,堪称中国现代数学研究和高等人才培养历史的标志与缩影。胡浚济和冯祖荀作为北京大学数学系的开山鼻祖,为中国现代数学教育研究奠定了发展基础。
[ 此贴被观海卫木兰在2014-04-06 21:10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14-04-06
清明节 吃光饼 祭先祖
                                         清明节 吃光饼 祭先祖
                                                


        你知不知道"光饼"?

        一种起源说是闽东南民众为戚继光的军队预备的干粮。但关于这种说法,浙江慈溪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传说却能提供一点佐证。据说,戚继光率领士兵追杀捕剿倭寇,贵在用兵神速,但行军过程中,架锅烧饭拖延不少时间,戚继光又想不出其他的好法子。有一次,行军至慈溪龙山东门外,一老农为戚家军献上许多中间小孔、外置芝麻的咸饼以作慰劳,并对戚继光说,这饼光光的,用绳子穿上带在身边,饿时即可充饥。消息传开后,沿海各地的百姓争相为军队做光饼。光饼名称从此流传开来。由于助戚家军平倭有功,据说明嘉靖帝赐名曰“继光饼”。也因为该饼略带咸味,又称咸光饼。另有一种说法是,戚继光解放了被倭寇关押的百姓后,把自己的干粮分给百姓充饥,于是百姓称之为“继光饼”。
        我小时候生大病休学,住在上海外婆家。中医让我忌口不要吃油腻的食物。外公给我买过“光饼”,并对我讲过这是戚继光打仗吃的。那时我以为,吃了光饼身体会好起来,长得结结实实像花木兰一样,可以跟戚继光去打仗。
        
        如今我才知道,当年戚继光在观海卫抗倭时,我们家先祖就是观海卫后所的正千户,明朝二百多年世袭了九世的正千户。或许我的先祖是吃着光饼跟随戚继光抗倭打仗的。光饼,作为纪念抗倭英雄的一种食品,在浙江福建一带流传至今。清明之际,我想起来一句话—端午节,吃粽子,祭屈原。清明节,吃光饼,祭先祖。

        一年前,我开始介入家史和世系的资料收集和整理。我才明白了我们的始迁祖氏来自金乡的得玉公,知道了为保卫祖国海疆的九代正千户先祖,也了解了竹溪公、安澜公、承本公的尚义堂的义举,也知晓了从三官殿街老屋里走出来濬济公、哲揆公等优秀学者,也看到了先祖创办的私塾演变而来的154岁的小学,…。今天是清明节,我没有回祖籍慈溪观海卫祭祖。仰望苍天,思念先祖。

        按族侄提示,在地铁的虹口足球场站3号线和8号线的换乘通道里,有濬济公和鲁迅等人的“木瓜之役”照片。照片精度较高,我推测是鲁迅纪念馆的作为,也推测除了在绍兴的鲁迅纪念馆里的那张照片的原照外,与鲁迅有关的画册里应该有相关资料。

        2013年12月我在上海市图书馆目录里找到的鲁迅画册里没有找到“木瓜之役”照片。2014年4月2日,在长宁区图书馆的党委书记和阅览室主任的关心和直接帮助下,我进入了内部书库翻阅了所有库存鲁迅画册。找到了高精度的濬济公和鲁迅等人的“木瓜之役”照片(1909年冬杭州“湖州会馆”)。与以前我收集到的濬济公的照片相比,能清楚地辨认出在“木瓜之役”照片里,后排左第一人为濬济公。还找到一张可能有濬济公和鲁迅等在日本浙江同乡会的照片(1902年10月日本东京)。

  




        2014年4月3日,我去了地铁的虹口足球场站,看到了鲁迅纪念馆陈列着的76块展示牌。从地铁站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是已经放置了一年之久,最近才从下面一层移到这一层来的。她说,具体情况可去鲁迅纪念馆问。我才注意到,这个地铁站的窗口有鲁迅头像、鲁迅纪念馆的简介等资料。我明白了,附近的虹口公园里的鲁迅墓、鲁迅纪念馆、鲁迅故居,以及地铁站的布置都是“鲁迅文化”。濬济公留日、在杭州、在北京是与鲁迅有交往的,为此在地铁的虹口足球场站,我又有一次面对濬济公的照片的机会。拿起相机,作了记录。  

  




  
        拍照时,我轻轻对濬济公说。我是哲舜的长孙女,德玄的长女。听爸爸说,当年爷爷在北京大学读书,与你们全家都是住光绪《慈溪县志》里记载的北京东华门外小甜水井的京都慈溪试馆。爷爷的吃饭洗衣是包在您家的。爷爷早早去世,您提出准备资助大姑和父亲去北京读书。奶奶觉得,由您资助我们一家,在一个大家族里太让您负担了。奶奶还是让我的爸爸和姑姑们辍学到上海谋生。濬济公这一义举,不仅父亲,就是连观海卫的菊英堂姑也一直牢记的。我也永远不会忘记您的,在此我替爷爷、大姑、爸爸,向濬济公致谢。我一定要以您和竹溪公为楷模,不仅要回报父母、家族,还要学会回报社会。

        我也轻轻告诉濬济公,去年12月底慈溪市向我征集慈溪界名人个人资料时,我请示爸爸、德祺叔后,向慈溪市地方志办公室送出五位教授名字。慈溪市地方志办公室才知道您,说您是不该被家乡人民所遗忘。他们向我索要您和哲揆公的照片,据说已经在内部资料内及时报道了。2014年3月12日的慈溪日报上刊登了《北大数学系创办者胡濬济》的文章。濬济公和其它先人就读过的私塾、小学,后来演变成的慈溪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校长对我说,要把濬济公、哲揆公的相片和中国名学者的照片一起挂在校园里。

        最后我轻轻告别濬济公----再见了,我还有事情要去做。

        我要想办法去找哲揆公的照片了,爸爸说的——“阿揆叔无后,你们就是他的小辈,不可忘记。”

        我要想办法去找《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这本书了。前几天,我才知道2013年3月5日,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时三年半组织编写而成一本汇聚了三千多位浙江民国人物生平介绍的书正式出版了。按说明,教授以上的人物该列入。里面有哲揆公的名字,却没有濬济公。是不是被遗忘了,我要去搞清楚后,再来向您禀报。

        我是学化学的,不太懂社会科学。退休了,不用化学了,我改学家史了。没有别的本事,看守我家的大门,守卫我家的世系,收集我家的家史,护卫我家的先祖。不容篡改,不让遗忘。

        我们的旧家谱还没有找到,竹溪公之后的世系还没有健全,以前的更不易找到。

        清明节,吃光饼,祭先祖。

        请各位列祖列宗保佑我们能早日找到旧家谱,保佑我们能尽快建全世系。


    
[ 此贴被观海卫木兰在2014-04-08 00:50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14-04-07
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三官殿)胡氏专帖
本帖被 南山 设置为精华 (2014-03-02)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14-05-06
谁知书中文,字字皆辛苦
谁知书中文,字字皆辛苦

----纪念中国语言文字学家胡吉宣


        现在,在网上以“胡吉宣”这三个字进行检索,就会出现关于《玉篇校释》的资料和以下的文字介绍。(来源:http://baike.so.com/doc/5109865.html

        胡吉宣(1895~1984),别名子珣,今观海卫镇鸣鹤场人。
        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后定志专攻语言文字学,长期在上海图书馆善本组研究古籍。1981年2月被聘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著有《字原》、《字监》、《玉篇引书考异》、《六朝说文辑注》(未刊)等。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根据其手稿影印的遗著《玉篇校释》,皇皇四百万言巨著(十六开精装六大册),是他毕生精力的结晶。
        南朝梁顾野王所撰《玉篇》,是我国古代继许慎《说文解字》之后又一部重要字典,也是用楷书建字头以辨析形义的第一部字书,且比《说文》多收六千余个字。传世刻本都已经过唐宋人删订。二十世纪初,原本《玉篇》唐写残卷在日本发现,引起中国、日本和世界各国有关人士的极大兴趣,论文、专著不断发表,但没有人为《玉篇》全书作校订注释。   
        胡吉宣从三十年代开始,就从事《玉篇》的辑校注释工作。他以传世刻本为基础,加入原本残卷全部内容,并从中国和日本的古文献中爬梳扶剔,辑出大量原本《玉篇》佚文。然后就原本、佚文、传世本等精心校勘,引用大量古代文献,注释考证。历经四五十年,几易其稿,著成《玉篇校释》,成为迄今为止搜集《玉篇》原本文字最多的《玉篇》详本和内容极为丰富的大辞典,为中国语言文字研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实,胡吉宣原名胡哲宣,我们家乡观海卫话里“哲”和“吉”的发音一样的。吉宣公是我们浙江慈溪观海卫三官殿街胡氏的哲字辈的长辈,是著名的胡可庄教授之子。听说,吉宣公生长于鸣鹤场的房子里。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吉宣公被写为鸣鹤场人。但是,木兰认为应该记载为:胡吉宣(1895~1984),原名胡哲宣,别名子珣,浙江慈溪观海卫三官殿街人。(或许,这是讨论家谱和世系时的说法。据说,按现在正规的说法,我们三官殿胡氏都该写成观海卫镇卫东村人。)

        网上看到甘桁先生的一篇《亦幻法师》文章,其中关于吉宣公是如何书写《玉篇校释》,摘录于此。(来源:http://ganheng1939.blog.163.com/blog/static/12273396720097244841350/

        大约在1974年,由兰轩先生引荐,我来到七浦路幽花丈室,见到了亦幻法师。亦幻法师博学多才,擅长诗词,被称为曼殊上人之后的杰出诗僧。他对马列主义学识也能融通,谈起来口若悬河,如数家珍。亦幻法师知道我教学之余喜欢研究学习文字学,特介绍我认识胡吉宣老人,胡老专攻语言文字学,长期在上海图书馆善本组研究古籍。此时八十高龄胡老,精神矍铄,正在埋头修订四百万言巨著《玉篇校释》,
        亦幻法师热心助人,胡吉宣老人穷毕生精力撰几百万言的《玉篇校释》,他四处写信托人帮助出版,当时“知识越多越反动”甚嚣尘上,我心中怪嗔法师太不识时务,谁愿意出版这种没有多少人看得懂的文字学书。他写了介绍信让我登门去请教。胡老就住在淡水路,我岳母家的后弄堂。胡老大约年愈七旬,骨瘦如柴,家境窘困,著《校释》是用毛笔抄写在毛边纸上,然后用线装订成一册册,自云连买纸的钱亦匮乏。看他抽着劣质香烟,以茶末屑泡茶,确实可以想见他生活的艰辛,据说是靠政府补助费度日的。泛黄剥落的墙上挂着潘伯鹰、吴湖帆等名家馈赠的画作,四处杂乱堆满书籍,却是书香洋溢。
        亦幻法师想方设法、帮助联系出版,未果。直至胡老逝世后五年——1989年,《玉篇校释》才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根据其手稿影印出版,这是后话。

        看了这些从网上下载的文字,我才知道,如今我们能够看到已经出版的巨著《玉篇校释》是吉宣公的一生的心血。我和许多人一样,看不懂这部文字学的研究专著。但是,知道了四百万个字,就是在这样的境遇下,一字一字写出的。心痛欲碎了,不由得感叹“谁知书中文,字字皆辛苦!”

        按惯例,凡是与我家族有关的文章,我都打印出来给父亲阅读。我不忍心再次看到93岁父亲的眼泪,我破例扣下这篇文字。

        现在,每当我沏茶时,时常会想起吉宣公。
        吉宣公,三房哲舜之长孙女绍华无才,实在读不懂您的巨著。只能为您奉上一杯清茶。
        我相信,中国文字学研究的后人,一定能继承您的事业的。
[ 此贴被观海卫木兰在2014-05-09 21:59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14-05-06
绍庭哥“回家”了
绍庭哥“回家”了


         这两天,木兰乐翻天了。到处给别人讲,绍庭哥“回家”了。

        木兰是绍字辈的,被父亲不知催了多少次,要我把可庄公的后人—绍庭哥找回来。按着1996年绍庭哥他们一起开会商议编家谱时的签到名单上的电话,没能联系上。爸爸前几天又催我找绍字辈的哥哥姐姐,我哪里有大海捞针的本事。
        正在发愁,一个家用电器维修的回访电话,突然让我想起十几年前该公司的网页上看到过的一位学者的名字----胡绍庭。是不是就是我们世系表里的未找到的绍庭哥,好像与回访电话中的回答的情况很像。终于,4月25日晚上8点多了,我等到了绍庭哥的电话。他是知道我的名字和个人资料的,确认我是他的堂妹。
        
        我们的绍庭哥“回家”了。我高兴极了,我比谁都希望找到绍庭哥。
        因为,绍庭哥是著名的英语教授胡可庄(《陈布雷回忆录》38页里写的英语教师)的四代单传的曾孙,是著名文字学家胡吉宣的三代单传的孙子。他本人也是一位网上一点击就有许多资料的人物。(没有他的授权,我不能写他的。)
        木兰庆幸,找到了绍庭哥,爸爸让我整理可庄公和吉宣公的资料,我就可以全部推给绍庭哥了。木兰可以偷懒了,又想游山玩水去了。

        胡绍庭是三官殿胡家的人,爷爷胡吉宣也是三官殿胡家的人。
        胡可庄是胡绍庭的曾祖父,胡绍庭是胡可庄四代单传的曾孙。

        这样,一切都该名正言顺了吧。

附记:
陈布雷在回忆录第38页里有这样一段描写:“宣统元年已(一九〇九) 二十岁 肄业浙江高等学校。… 自入正科后,甬籍教师人数增加,甬籍同学亦占同学总数五分之一,同学间渐渐学作甬语,成为一时风尚。其时甬籍教师,除外舅及仲车先生外,尚有胡沇东先生授数学,胡可庄先生授英文,赵志游先生授法文,而大哥及申之先生等均以谘议局议员留省,休沐日过从游宴,一时称盛。”

木兰注:
胡沇东和胡可庄都是我家族五房的濬(简体字为:浚)字辈的先祖。濬济公的字为沇东,就是我前不久写的“不会被遗忘的濬济公”。可庄公原名为濬康,可庄公是濬济公的三哥。
[ 此贴被观海卫木兰在2014-05-09 21:31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9 发表于: 2014-05-12
“大海捞针”
“大海捞针


        前日,拿着积累了半年的网络搜索的成果—我家族先人的遗作目录,兴冲冲出门了。据说,这些文字或许可以挤到他人的字里行间中刊登出来。自西向东穿过上海城区,向老父亲去报告了。父亲看了书目清单,微微露出笑脸。
        接着报告父亲:木兰“大海捞针”成功,把绍庭哥找“回家”了。还给父亲看了绍庭哥身份证明的照片,老人家点点头说:“面孔没变,对的。”
        满以为,这下父亲可以表扬我了吧。没想到,父亲却非常肯定地说:“不对,还有一本可庄公的译著,你没有找到。”93岁的父亲,记忆力非常好,我是绝对认输。父亲又同时还讲起了与之相关的件件往事…….。我只能怯怯地对父亲说,再给我两个星期时间吧,我再去“大海捞针”。

        天哪!大家都知道,在某一个特殊的年代,不少人的家里都被扫得片纸不留。先人的照片,有的只能从文化史料里找到。上海市图书馆古籍图书馆里也找不到的遗著,有的只能在拍卖行业的网页上搜到。我做事情的认真态度,也是闻名于海内外的。我不是都搜了吗,为什么还会有遗漏?
        一路车上颠簸,一路想。踏进家门,打开电脑,我开窍了。胡可庄,原名胡濬康。我们后人一般称之为可庄公,甚至有许多后人都不知道他的原名。对了,我一直只用“胡可庄”三个字检索的。赶紧键入“胡濬康”三个字。

        哈哈!木兰又一次“大海捞针”成功!捞到三根不亚于孙悟空耳朵里的“绣花针”。

        第一根“针”:清朝光绪年间的胡浚康的译著《风车图说》。

        第二根“针”:浙江大学历史系汪林茂教授在《史学月刊》2011年第6期的论文。(来源:中国经济史论坛 » 学科春秋 » 专题述评 » 定量描述下的学术史——以浙江学术史为例,http://economy.guoxue.com/?p=4377

        ….思想史上的代表性人物也有名不见经传、但人数更多、也为西学引进作出贡献的郑昌棪、舒高第、周郇雨、丁树棠、丁乃文、潘松、吴尔昌、许家惺、胡浚康、樊炳清...

        第三根“针”: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上一位图书馆研究馆员钱斌女士的大作《辛亥革命前期蔡元培与求是书院事迹述略》。(来源:http://www.doc88.com/p-7854750099133.html)(注:这几天老是在研究国内的五花八门的职称的称谓,方知图书馆研究馆员就是正教授。)

        ….. 蔡元培回到绍兴担任学堂总理(校长)后,廿五年三月下旬首次考察了求是书院。蔡日记中详细记载:"冒雨至求是书院,晤胡教习浚康….

        这几天满世界找胡可庄的正高级知识分子任职证书。木兰恍然大悟,遗著在清朝,为西学引进作出贡献,蔡元培冒雨相见的可庄公,哪里还有我这一代人的教授证书?

        据父亲回忆,可庄公比濬济公年长八岁,是1877年出生。如今,后人都很难找到可庄公的资料。可庄公是作为学术史的研究对象,存活于如今的文史哲教授的论文里的。

        木兰终于懂了,什么是”永垂不朽”。

后记:
        为了不再有遗漏,木兰又一次再用“胡可庄”三个字检索一次。
        看到胡志挥的新浪博客---《我的家族》(2009-07-24)相关内容如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ee6f60100e24w.html

        敏房(四房)    一、博房(大)
                                    二、厚房(二)--- 哲辅:德耀:绍渭(即:胡志挥) --- 予弦
        惠房(五房)    ?房(大房)(又名:阿祥):哲谋
                                    仁房(二房) (浚智):哲徵(子云?):秀文
                                    ?房(三房)可庄:哲宣:德初---- 绍庭、绍文(女)
[ 此贴被观海卫木兰在2014-05-13 11:15重新编辑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