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寻根系统 | 纪念馆
 
 
浅谈族谱编修整理与地缘寻根
[ 来源:胡氏宗亲网 | 编辑:南山 | 时间:2006-10-22 18:24:58 ]
淺談族譜編修整理與地緣尋根\n廖慶六
美國MyFamily.com, Inc.中國家譜顧問

本文为首届中华大族谱国际协作会议论文 摘自:http://portal.dazupu.org/

一、前言
中國歷代所修的家譜文獻,不但數量相當龐大,而且記載的內容也是非常的多樣化。但是詳細閱讀各姓氏族譜內容,卻可發現各族譜間,在質量上都存有很大的差異性。例如在訂定族譜編輯體例上,在資料收集與篇章內容方面,以及修譜者的背景與能力條件等,都已影響到族譜內容的好壞及族譜資源的利用價值。傳統族譜確實存有良窳之事實,但為了妥善保存與充分利用這些老舊族譜文獻,就有賴於我們的有效收集與整理,同時對於未來新修族譜之編輯方法與收錄範圍,亦應具有修譜新觀念的提倡。大致而言,目前對於傳統族譜文獻的利用情況,除了抱怨收藏處分散在各大圖書館外,族譜文獻內容也常遭到研究人員之詬病,例如:祖先攀附名人,世系重男輕女,僅記世系而缺傳記行狀等等內容記載不實之現象;其它尚有一些小缺陷地方,例如譜名不冠地籍,纂修年代不明,紙張破損未能修補,及族譜中未能收錄地圖或地理資料等,這些都是增加學者專家或尋根者,在研究與尋根上的不少困擾。
族譜與方志同屬重要的地方文獻,而族譜的功能可以同時記錄血緣與地緣方面的信息。族譜是以記載姓氏家族歷史為目的,而族譜內容還可做為連繫親情與族誼的憑據。如果經過數位化整理以後,族譜就可以放在網路上提供眾人查詢,且不必受到時空限制,就能滿足遠在海外僑民的瀏覽,相信對於他們的尋根溯源及安排尋根之旅,都能發揮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另一方面,如果我們在進行編輯族譜時,若還墨守成規,僅著重於血緣資料的收集,而遺漏掉地緣信息的收錄,將來就無法拿來做為地緣尋根的用途。因此,建議所有的修譜者,今後在修譜態度與作法上,除了保留較好的體裁內容外,也應該注意到地緣尋根的需要,例如在族譜命名時冠上地籍,也要有譜籍地的地名沿革及地圖等相關資料,而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另外增加編輯一個「鄉土志」之篇章。

二、族譜中的地理資訊內容
族譜要具有地方文獻之價值,除了族譜中姓氏源流與家族名人等珍貴資料,可提供地方政府拿來編修地方志書之「氏族志」參考外,最好還能具有豐富的地理資訊內容。在過去封建舊時代的地方行政機構,常以縣級做為最基層的建制與派官單位,在縣級以下的鄉村地區,往往就被忽略或較少記載。因此過去眾多縣志所收錄的內容,除了有粗略的輿圖及坊里名稱外,往往都不能兼顧到或反映出各保甲與聚落之間的地理實況。在縣級以下的鄉村地方,大都只能依靠地方上的家族力量來做有限的約束與自治。事實上,借助於各地方的家族力量,並透過族譜文獻來記錄當地的地理環境,也是保存地理資訊的有效方法。根據明清時代所刊印的族譜文獻而知,過去記錄地理資訊方面的文章,要以宗祠座落、祖先墳葬地、古契文書等方面文獻為多,但所見資料仍以縣以下的都圖、保甲及聚落、土名為主。中國傳統族譜除有較多的祖墳風水圖外,很少見到村圖、保甲圖或較大範圍的地圖;而載有地名者,也是缺少完整行政轄區之隸屬關係,也沒有地籍編號之信息,讓後人看來倍感困惑。傳統舊式族譜文獻的刊印形式,是以木刻、木活字版本為多,雖然也有部份是手抄本家譜,但是對於詳細地圖的編制刊刻,顯然存有很大的侷限性。在地理資訊收錄的普及性顯然是不夠的,而部份輿圖版畫之方位概念,及標示里程的準確度也稍感不足。舊時代的木刻版族譜,也許對地圖的呈現方式較有困難,或是鄉村地區的修譜主事者,對世系以外的地理資訊比較不重視,因此族譜中的地圖或地理信息就顯得相當貧乏。
反觀民國以來所編印的族譜,則已有明顯的改善,例如山東海陽的《焉氏族譜》(民19年)、香港的《趙氏族譜》(民26年)、浙江奉化溪口鎮的《武嶺蔣氏宗譜》(民37年),這三部族譜都有很好的村圖或地圖資料。《武嶺蔣氏宗譜》是一部名人的族譜,當年是委交上海中華書局刊印,在其譜端就著錄多幅與溪口有關的官方版地圖。[1]另以個人收藏的鉛印本《焉氏族譜》為例,該譜卷一有收錄三張跨頁的地圖:邵村社圖、焉家村圖、焉氏祖塋圖;同時還搭配「誌焉氏村塋山水之形勢」長文一篇。《焉氏族譜》不但詳細記錄焉氏祖先卜居海陽之緣由,也敘述當地之山川形勢及周圍環境。[2]古人說:「左圖、右文」,借助地圖當然可以提昇讀書的效果。《焉氏族譜》既有圖又有文,能幫助子孫更有效地辨識歷代祖先的地緣發展關係。石印本《趙氏族譜》之印刷相當精美,有黑白「崖山總圖」一幀,上題南宋末代皇帝、帝昺浮海廣東新會邑南八十餘里地方(今香港境內),及明朝成化年間,陳白沙請建大忠祠以祀文、陸、張三公之始末文字。譜中還收錄彩色「三江鄉全圖」一幅,及同治年間由族人撰修的「三江村圖記」一文,文中提到祖先卜居於新會三江鄉,世守衣冠耕鑿自得,稱讚這裡就是一塊吉地。[3]事實上,以新式印刷術刊印的族譜,從石印本到鉛印本,確實比較容易刊印族譜中的地理資訊。現在更有精美的彩色印刷技術,也有精密測量儀器,甚至利用航空或衛星測量的圖像,及無遠弗屆的網路資訊平台,確實可以輕易地解決族譜著錄地圖與各種地理資訊的好辦法。

三、始遷祖與地緣尋根之關係
傳統族譜之核心內容是世系和家傳,其中記載世系之形式,概可分成世系圖及世系表兩種,但不管是圖、是表,在記載歷代祖先之世系時,都應該有一個上限才好。有嚴謹的編輯體例,才能編纂出一部信而有徵的族譜,而基本的要件就是要以現居地的始遷祖先,做為編纂上代世系的斷限點。呂思敏在評論劉知幾《史通》時,就曾經指出:「斷限即範圍之謂,史事前後銜接,而作史必有範圍,抽刀斷流,允當非易。」[4]選材與分期也是歷史學上的一個重要理論,而族譜以始遷祖做為斷限,並沒有要忘掉更上一代祖先之意思;家族歷史以始遷祖做斷限之作法,就和撰寫國史與方志一樣,只是利用一個特定朝代做斷限以為權變。事實上,一個具有永續發展的大家族,就會隨著不同年代與地域之肇基、發展與變遷過程,在不同地域、不同年代產生幾個不同階段的始遷祖。因此,始遷祖在族譜文獻所扮演的角色,應該兼具血緣尋根及地緣尋根上的意涵,其中在記載歷代祖先與地緣關係上,更能發揮以時為斷、以地繫人之特殊效果。
  章學誠在論述修志十議時,就已提出:「修志有二便,地近則易覈,時近則蹟真。」[5]胡適先生也提醒修譜者,應該從每族的始遷祖數起;他清楚道出各族來源應以始遷祖為斷,若支譜是從始遷祖數起的,因其所記年代不致太遠,所以世系內容才能顯得信實可靠。[6]要佔有時近、地近之便利,編纂家譜才能變得輕而易舉,而且後人要利用族譜進行地緣尋根,也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良效。

四、編修族譜的新觀念
  一般編修族譜之步驟,通常是由族人首先發起組織一個編輯委員會,然後共同議定凡例與編輯大綱,從此就可開始進行收集資料及編輯內容等工作。族譜為了達到兼收血緣與地緣方面的資料內容,除了要以始遷祖做為斷限,男女族人之名單都能入譜外;對於著錄地理資訊的處理方式,最好能夠單獨編制一個鄉土志篇章。以《武嶺蔣氏宗譜》為例,其目錄共分32卷,而最後兩卷內容就是鄉土志。蔣譜在論述鄉土志之編輯凡例時,特別提到:「家譜兼載鄉土地理風俗營建之事,亦關重要,其意義有三:先人啟土卜宅,良非偶然,曾曾子姓,宜有敬愛之心,一也;山川靈秀,啟迪人文,不有紀述,曷彰徽美,二也;厚風俗、勵志業,繼往開來,增光鄉國,三也。茲纂宗譜,以鄉土志殿後焉。」[7]因此族譜中記載與武嶺溪口鎮的地名沿革、附近山脈等地理資料,加上夾附在譜端之數幀地圖,除了可以增加族譜內容之可讀性外,也能更方便後代子孫進行地緣尋根。事實上,以蔣譜所列舉的三大理由,就足以說明族譜編制鄉土志之重要性,因為具有地理沿革、山水勝景、及各時期的大小地圖,都是利用族譜發揮保存地方文獻的好方法。
過去族譜中常見有某氏始祖卜地擇居之故事傳說,但往往也牽涉到風水吉凶之課題;當前編修族譜之鄉土志,最好能以具有濃郁鄉土味道及正確地理知識之資訊為貴。例如一鄉、一地之地名沿革、宗教信仰、民俗諺語,甚至連當地的學校設施、名勝古蹟概況,及農業特產等資料,都是編輯鄉土志的好題材。在著錄地圖方面,應該新舊版本兼收,包括歷代方志中的輿圖、現行的行政區域圖、及最新版的地籍圖等。為了豐富族譜地理資訊之內容,在進行資料收集時,不妨多做文獻考證、田野調查及進行耆老口述歷史訪談,當然對於官方檔案之利用,及地方上古碑誌之拓印,也不要輕易錯過。

五、結論
編制族譜世系應以始遷祖為斷限,這樣才能使族譜內容成為一部信實可靠的家族史料。編修族譜必須考慮各項地理資訊的著錄,並以鄉土志做為族譜的一個重要篇章,這樣才能使族譜內容更為豐富,也才能使族譜內容更具地方文獻之價值,並提供後代子孫進行地緣尋根之憑證。
對於族譜文獻的收集與整理,當以數位化處理、編制資料庫,及提供網上查詢最為迫切需要,這也是現階段開發與利用族譜資源的最好手段。對於龐大族譜資料庫之內容設計與查詢方式,如有新舊地圖與地理資訊之內容規劃,不但可以做為進階查詢之功能,還可助長家族閱讀與祖籍尋根之樂趣。



注釋:


--------------------------------------------------------------------------------

[1] 陳布雷總纂,武嶺蔣氏宗譜(上海:中華書局,民37年)。
[2] 焉宗海,焉氏族譜(海陽:焉氏宗祠,民19年),卷一。
[3] 趙錫年,趙氏族譜(香港:趙揚名閣石印局,民26年),卷一、卷二。
[4] 呂思敏,呂著史學與史籍(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2年),頁230。
[5] 章學誠,文史通義,外篇,修志十議。\n[6] 胡適,「曹氏顯承堂族譜序」,胡適文存第一集(台北:洛陽書局,年不詳),頁792-793。另外近年才結集出版的胡適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全集共44卷,而在第一卷:「胡適文存一集」中,也有收錄本篇序文,頁758-759。
[7] 同注1,卷首凡例。

姓名:廖慶六

出生:1946年出生於台灣雲林縣斗六市
學歷:雲林縣斗六中學畢業
淡江大學英文系文學士
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文學碩士
經歷:台北市行天宮附設圖書館研究員
    新加坡尋根網(www.chineseroots.com)中國家譜總策劃
    美國祖先網(www.ancestry.com)、我的家族網(www.myfamily.com)高級顧問
出版著作:雲林張廖氏家譜(1986年)
      桃園林氏家譜(1988年)
      族譜文獻學(2003年)
即將出版:中華族譜學(2006年台北市文化局補助出版計畫)
      浯洲問禮:金門家廟文化景觀(2006年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補助出版計畫)
另在北京、上海、廈門、黃山、台北等地舉辦之族譜文獻研討會,及國內外主要期刊所發表的研究論文,共計數十篇。

】【打印】【 繁体】【投稿】【续投】【/】【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首 页 - 网站介绍 - 站点动态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6-2007 http://www.hszq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1080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028号 TIME 0.15290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