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人感冒了,好难受,睡不着,起来看看。
回位柏宗亲
我观广大宗亲都有两大愿望,一是希望修一部统一世系的胡氏通谱,一是不想改动自家的老谱。而这两大愿望却是互相矛盾的。试想,如果通谱使用我华林世系不变,对我们是没改动,但对其他非华林世系的人就是大改了,他们同意否?放弃华林世系不用,通谱用其他世系的,对其他人来说是没改,你同意否?不全抄任何一老谱,则大家都不满意,但这种不满意,没有前两种那么强烈。总之,要么修一部统一世系的胡氏通谱,容忍对老谱进行改动;要么坚持自家老谱不变,放弃修一部统一世系的胡氏通谱的想法。05年总会成立之前,几次会我都没参加,因为我知道,修胡氏通谱不可为。所以说,作为一个成熟的族人,应该明白这显而易见的道理,只要参加修通谱、或是赞成修通谱,就不该反对改老谱;要是反对改老谱,就不要赞成修通谱,甚至想参与其中
回南山
你的研究很深入很细致,值得我学习。
我写此帖,主要是想告诉大家第一点,即元和姓篡中说安定郡有胡刚、胡广、胡质、胡威、胡奋.等名字,其他各点都是拼凑。
华林谱从成公开始才一分为五,可以确定创谱在成公以后,这应该没问题。对宋真宗至道。年间的大联修一说,我也持疑,因为那个时期能上谱的不到百人。
回tjh:
《元和姓纂》没有胡藩,这点我也注意到了。我的理解,《姓篡》中的内容,全来自当时的各家宗谱。因为说胡姓起源时,只有源于陈胡公满一说,《世本》中的胡子国它都不录。这也同时说明在唐代所有的胡氏就只有胡公满一源。另外所有名人,它也只录当时宗谱中有载的,而史上有谱上无的,则不录入。没有胡藩,说明当时的胡氏谱中还没有胡藩这个人。另外特别要引起注意的是,《姓篡》中胡氏中的河东郡,因河东郡说“开元中瑜弟瑱玘并举进士瑜生谔玘生谅大理评事谔右司郎中生溵洵湘潘”很容易被后世的华林系人张冠李戴。
回胡同:
你的观点很中肯,我要补充的是,发现古代世系有漏洞,我不会说这谱不可信,只会说这个谱系的创谱人不够严谨;没发现古代世系有漏洞,也不会说这谱很可信,只会说这个谱系的创谱人很严谨。
回胡维涛:
“我万万不信这位武汉大学历史系毕业的宗亲。。。。。。”
我混迹网络近十年,接触的网友数以万计,很少有网友一上来先自报家门“我是++大学毕业的”这位士奇宗亲如此为,是对自己不够自信,知道自己没有什么“真货”给大家,只好用王婆卖瓜的方式来唬人,这一招还真管用了。请看他是怎么“研究”的,谱中有几个名人,借一本史书,书中也有这些名字,这就证明谱的可信了。平均一代约三十年,这是常识,他却偏要标新立意地说什么二十几年一代,只要有违他的说法的的资料,不管是否可信就一律不用,却去四处为自己新说找证据,最后找到的是一群特定人群(皇帝)。帝王中有不少不是传子而是传弟或堂弟的,我敢肯定,他连皇帝的代数都会搞不清楚,就别说是计算多少年一代了。不信的宗亲可以去对照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