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进士第、中宪大夫、按察使司副使、翰林院庶吉士、零陵朱衮撰(1行)
赐进士出身、从仕郎、户科给事中、滇南毛玉书(2行)
赐进士出身、文林郎、浙江道监察御史、奉化雷应龙篆(3行)
叙曰:光禄寺卿胡君母氏太孺人考,终于正寝,将祔葬(4行)墓,少卿以状来乞铭,衮尝与少卿同僚,采获与闻太孺人孝德(5行)贤行久远矣,铭乌能辞,谨按状。太孺人陈姓,世官曲靖卫指(6行)挥,其父环氏有隐操,祖叔党轾氏登进士,为世闻之人,大家子(7行)也。太孺人笈笄来归配今赠监察御史公琛氏,事其舅千户(8行)公与姑汪夫人,于诸妇中独能致爱以敬,不怠事御史公,复(9行)克敬以从,岁时伏腊蒸尝宾燕品羞丰约之,则有秩然,必致(10行)脩,以孝育其嗣,子女四人,仪训严密,动必约以内,则或不率(11行)者,輙收之以夏(jia)楚,少卿幼时,御史公知其器,识远亮,遣就外(12行)傅学,尝远出,以付太孺人主之,太孺人乃遂身任之,一如御(13行)史公之素,每夕必焚火纺缉,令少卿读书其旁,夜分乃罢。迨(14行)旦促之起诵,以卒日程,或寝少晏,必起,怒语激之,以为常时(15行)。或市书求师赀至脱簪环,未尝斩也。太孺人性度素严,笑语(16行)不闻于比邻,娣妾以下莫敢与忤,及处夫党乡党每能和(17行)顺以义,内外人皆德之,卒为一门表范。御史公先十二年终(18行)于途旅,太孺人每抚其牗下之箦而哀之,以是郁郁病积疴(19行)弗疗,今春增剧,遂不起。
嘉靖二年癸未三月二十三日也,太(20行)孺人生,正统戊辰年八月十五日迄殁之日七十六年矣。生(21行)男三人:长子泾氏不仕,次子灏氏早卒,中子洁氏即少卿也(22行)。少卿尝宰嘉善黄冈,率有惠政,召拜监察御史,卓有风采,论(23行)列以功,擢拜今职。嘉靖改元,少卿得以(24行)恩例赠御史公官阶,而太孺人亦受封如例,大抵(25行)敕辞之荣独伟,教子劳也。女一嫁为曲靖学生施家谟妻早卒。孙男四人,嗣泾氏,名为邦辅、邦佐、邦仁;嗣洁氏,名为应震也。孙女(26行)三人,长聘李韶,次聘解崇武,皆指挥世族。次在襁褓未字,并(27行)出洁氏。衮受状读之再,既而叹曰:天乎!善人世岂得终没其(28行)善哉?人既弗为善,善盍示于斯,以为仪乎?乃为之铭以慰少(29行)卿,少卿以为然。其以纳诸塘辞曰:
胡母陈嫒 美岂多见 世毗(30行)三迁,而乃独善,一经教成,名享(31行)朝廷,夫也御史,子也少卿,兰桂在砌,冠帔在笥,食报丰腆,谓非(32行)天意,古道弗愤,况属斯文,母德云云,将示子孙,固世以永存(33行)
(2020年6月30日考录并句逗毕)
明故胡母太孺人陈氏墓志铭(译文)
赐进士第、中宪大夫、按察使司副使、翰林院庶吉士、零陵朱衮撰(1行)
赐进士出身、从仕郎、户科给事中、滇南毛玉书(2行)
赐进士出身、文林郎、浙江道监察御史、奉化雷应龙篆(3行)
记录如下:
光禄寺少卿胡洁先生的母亲陈氏太孺人仙逝,在家中老病而终,将合墓葬于(4行)先生的父亲胡琛墓室之旁,少卿把情况告诉我并请我书写铭文,我朱衮曾经与少卿一起供职,听说太孺人孝顺的品德(5行)和贤能的行为很长时间了,铭文没有更好的辞采,只能根据实际陈述了。
太孺人姓陈,世代承袭曲靖卫指(6行)挥的官职,她的父亲陈环一向有着很好的操守,祖叔陈党轾高中进士,在当地很出名,是大户人家的后代(7行)。太孺人到了婚配的年龄就嫁给现在赠予监察御史之衔的胡琛,侍奉她的公公千户公(8行)胡宁和婆婆汪夫人,太孺人在各位媳妇中最能够对公婆爱戴敬重,侍候御史公从不懈怠,能够长期(9行)做到恭敬而顺从,过年过节,冬天夏天,祭祀迎客的宴席,菜和肉的多少,都安排得妥妥当当,还一定会准备好(10行)各种礼物。以孝道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对自己的四个子女,仪态行为要求得十分严格,出门前一定反复约束,如果有做得不好(11行)的,就用荆条抽打,少卿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