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衡湘胡氏堂号的由来——安定堂、春秋堂、麟经堂、翼经堂的由来
衡湘胡氏各房系谱牒中,相继出现过安定堂、春秋堂、麟经堂、翼经堂四种堂号。我查阅过不少资料,对衡湘胡氏谱牒中出现以上四种堂号进行探究,现和各位宗亲一起研讨。
安定堂是我们崇安胡氏世系嫡系祖先允安公世系下首创的堂号, 允安公是汉文帝时代人,当时居住在安定之临泾(今甘肃省镇原县),镇原有一条河流叫安定河。胡氏在镇原发展壮大,于是胡姓后人就把胡氏堂号定为“安定堂”,后来安定堂就成为了天下胡氏的总堂号。
春秋堂是衡湘胡氏为纪念迁楚始祖胡公安国而设立的堂号。安国公奉旨隐居衡湘两地,花费毕生心血注释孔子的《春秋》共计三十卷。安国公注解《春秋传》成为元、明、清三朝科举考试的教科书,其意义影响深远。衡湘胡氏后人把“春秋堂”定为两地胡氏的堂号。
而在衡山河东、河西两房的谱书中常见的堂号又是“麟经堂”,可能不少宗亲不理解该堂号的由来。我国古代儒家经典巨著《四书五经》是古代学子必须熟诵的书目,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易经》,《尚书》,《礼记》,《春秋传》。其中“五经”之一的《春秋传》系孔子所撰写的,而为何又把五经之一《春秋传》称为“麟经”呢?据传当年孔圣人在《春秋传》即将竣稿之时,天空中飘来了一朵朵七彩祥云,祥云上面有一只吉祥动物-----麒麟在彩云中奔驰,孔子见状大喜,当即把《春秋传》喻为《麟经》。后人续谱时就把“春秋堂”引申为“麟经堂”。
“翼经堂”中的“经”亦是指《春秋传》,当年安国公花费毕生心血注解孔子的《春秋传》,是为了《春秋传》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完善通俗,便于后人容易理解读懂。我们的祖先在谱序也曾说过:安国公在湘潭、衡山两地著书授徒,羽翼《春秋》三十卷。综上所述,春秋堂、麟经堂、翼经堂都是同属衡湘胡氏的特定堂号,同时也是为了纪念迁楚始祖安国公而设立的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