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6242阅读
  • 2回复

胡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8-07-30
今天早上在胡氏寻根网录入“胡氏名贤”资料,录到“胡濙”条目,静下心来把正史记载仔细阅读了一遍。胡濙是华林胡氏五宗迁晋陵(常州)胡琼支族的重要人物,许多华林胡氏族谱上都有记载,值得一提。 明史卷一百六十九--胡濙:

“胡濙,字源洁,武进人。生而发白,弥月乃黑。建文二年举进士,授兵科给事中。永乐元年迁户科都给事中。惠帝之崩于火,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者,帝疑之。五年遣濙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濙以故在外最久,至十四年乃还。所至,亦间以民隐闻。母丧乞归,不许,擢礼部左侍郎。十七年复出巡江浙、湖、湘诸府。二十一年还朝,驰谒帝于宣府。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

“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这一段情景描述历来为史学爱好者津津乐道,胡濙与朱棣究竟谈了些什么,至今仍是一个迷。胡濙的重要使命到此大概也算完成了。关于建文帝的最终结局已经成了著名的明朝皇帝迷案之一,胡濙也成为涉及建文帝迷案的重要人物。当然也不仅于此,还有下面其他记载:(转载于:南山看谱 11 常州胡氏)

据《毗陵胡氏宗谱》卷一《重修毗陵胡氏世家谱系跋》载,唐代胡琼为常州刺史,其子胡持遂定居于常州。四世孙胡宿为宋枢密副使。十三世孙胡庸为元代浙江儒学提督,庸三子胡祯为元代常州路医学录,其孙胡濙为明永乐间礼部尚书(胡濙的故事《明史·胡濙传》有载,他是建文二年二甲三十四名进士,那一年的知名进士真是不少:胡广、杨荣、杨溥、金幼孜都是那一年的。胡濙初授兵科给事中,永乐元年迁户科都给事中。永乐元年开始执行明成祖朱棣的一项特殊使命:外出查访建文帝的下落凡十四年,连母亲过世都没有被允许回来。后升任礼部兼户部尚书,历仕六朝,与于谦共稳朝政,保国安民六十年,卒年八十九)。

在江西新建康熙十九年的谱上看到有胡濙为毗陵奉新合谱所作的序。有资料说胡濙为主撰,我看不见得确切。当是族人把谱修毕,派人进京请他写个序言是可能的。

南山 2008.07.30
[ 此贴被南山在2008-08-23 05:49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8-07-30
以下摘自“百家讲坛”----《明十七帝疑案》(八) 建文帝下落之谜 :

......我们来介绍建文帝的下落的时候,还不能不提到一个人,这个人叫做胡濙。胡濙是户科给事中,这个给事中这个官是干什么的呢?是专门管提意见,监督百官的,可以向皇帝反映民间官员的任何事。据说建文帝下落不明,明成祖朱棣心里放不下,就派胡濙巡行天下找建文帝的下落。这个胡濙就走遍了天下各地,找没找着呢?没说,但是有一个细节,从永乐当皇帝以后就开始找,一直到永乐十七年再派他还去找,一直到了永乐二十一年朱棣北征回到宣府,现在河北省的宣化。有一天晚上天都黑了,天很晚了,朱棣已经睡了觉了,这时候报告说胡濙来了,朱棣说赶快请他进来。他们两个就彻夜长谈,到四鼓时分,早上天都快亮了胡濙才离开。胡濙向朱棣报告的什么呢?据说有一件消息,就是说找到建文帝的下落了,建文帝现在没有谋反之心,踏踏实实在外面当和尚,你放心吧!是这样吗?也说不清楚。

  胡濙当年出去,以什么名义出去?不能公开说找建文帝,说以访张三丰张邋遢为名。张三封是谁啊?是元末明初的一个著名的道人,一个神人,一个怪人。朱元璋当年就想找这个张三丰就没找着,到了永乐时期又派人去找,那么派胡濙就是以访张邋遢张三丰为名去找建文帝。既然是以他为名,那么就没有公开地说找建文帝,是不是找建文帝?是不是得到建文帝的消息呢?无从证实。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8-08-22
国朝献徵录卷之三十三

http://www.guoxue123.com/shibu/0201/01gcxzl/034.htm

○礼部尚书致仕赠太保諡忠安胡公濙神道碑铭(李贤)

  李贤

  公讳濙字源洁别号洁菴其先淮安宿迁人有讳藩者仕刘宋?太子左卫将军迁豫章数传至讳咸者仕唐?侍御史子常州刺史琼生持因家于常遂?武进人持四世孙曰宿仕宋?枢密副使宿十一世孙曰中立?常州制置中立生昭公之高祖也曾祖庸仕元?浙江儒学提举祖祯?常州路医学录考宗仁隐居不仕皆以公贵赠光禄大夫少傅兼太子太师礼部尚书曾祖妣章氏祖妣徐氏妣李氏皆赠一品夫人公生而髮白弥月方黑母梦一僧持花以遗之觉而生公居数日有僧至家索观公见僧即笑僧曰此吾师天池高僧后身也命我求见以笑?志闻者咸惊异之公自幼端重不好嬉戏弱冠入邑庠洪武中领乡荐登庚辰进士第授兵科给事中寻迁右给事中公勤识大体士林誉之 太宗文皇帝入正大统公供职如旧永乐改元秋以奏对称旨陞户科都给事中丁亥 上察近侍中惟公忠实可託遂命公巡游天下以访异人?名实察人心向背时 御製性理大金?善阴隲孝顺事实书成俾公以此劝励天下以故虽穷乡下邑轨迹无不到在湖广间最久丙申秋还朝丁内艰乞终制不允寻进礼部左侍郎明年往巡江浙诸州授嘉议大夫癸卯复自均襄还朝时 车驾亲征北虏驻跸宣府公驰谒行在所 上卧不出闻公至喜而起且慰劳之曰卿驱驰良苦赐坐与语凡所历山川道里郡邑丰啬民情休戚以至所闻所见保国安民之事悉?陈说 上欣然纳之向所疑虑者至是皆释比退漏下四鼓先是 仁宗皇帝?太子监国时有飞语上闻 文庙属公往察之公至以所见七事皆诚敬孝谨密疏以闻 上览之大悦自是不复疑仁仁宗嗣位特 赐诰命授正议大夫资治尹巳而闻公曾有密疏疑之乃转太子宾客兼国子祭酒之官南京未几阅章奏见公所上密疏深嘉其忠方议重用之而 龙驭上宾矣 宣宗皇帝即位复礼部左侍郎兼职如故洪熙乙巳冬公自南京来朝 上素重公及入见顾问良久即留任行在礼部事宣德改元春进尚书是岁秋汉王谋叛事觉公赞 上亲征事平公受赏赉甚厚复给叛者家属四人丁未 赐诰命授资善大夫复赐近第一区于长安右门外关者二人戍申 上嘉公忠勤特 赐银章四其二曰文恭世家曰清和恭靖盖嘉羡褒美之也寻以公生辰 赐宴于其策秋八月公扈从巡边至会州而还己酉 命兼詹事府事夏五月复扈从北巡时常民有豪横者既抵于法悉以田宅赐公辛亥 命兼行在户部事 圣节御製诗一章赐公及蹇忠定杨文贞文敏三公且曰朕茂膺天眷惟尔四人赞翼之功因赐宴尽醉而罢新建礼部成命光禄设宴勋戚公卿皆往贺公公以?盛事立石厅事之右倚任益隆每燕见 上虚心问曰卿有何言得其章奏即施行之时有芝产于公署人以?公和气所召 今上皇帝践祚亦惟图任旧人待公尤厚凡军国重务皆与闻加授资德大夫正治上卿每考绩必有赉予甲子以年至七十上章乞致仕 上以公精力未衰慰勉留之己巳 上亲征北虏 命公留守京师秋八月进太子太傅荣禄大夫景泰初 赐诰命辛未春公因灾异数见乞放兔以曰天意不许寻进少傅壬申兼太子太师二俸兼支公固辞一俸癸酉复 赐诰命进阶光禄大夫自后每岁引年乞归皆不许丙子复因灾变乞赐罢黜亦不许时公年八十二忽疾作艰于步履明年 皇上复位公喜不自胜扶疾入朝而筋力不可强矣遂乞谢事且辞师傅二职 上方重用耆旧悯其老皆从之 陛辞赐白金宝镪金织袭衣给驿舟以归复赐玺书有卿宅心允臧处事惟慎虽经变故无改厥常之谕归之日乡人老稚聚观者以亿万计公陈所受赐于堂感激泣下遣冢子长宁诣阙申谢 上念公历事累朝遂官长宁?锦衣卫世袭镇抚俾归终养公之弟克恭克宁克诚时年皆七十馀苍颜白髮燕乐于一堂遂扁曰寿恺优游桑梓者七年疾复作召诸子前曰尔辈图报国恩勿坠家声遂瞑目而逝天顺七年八月八日也享年八十有九终之夕常州守卓天锡梦公来辞已而闻终大以?异讣闻 上?之震悼赠太保諡忠安遣官谕祭于其家复令有司营葬事恩荣始终世莫与比公?人平易宽和廉静寡欲自奉澹薄起居有常居官敬慎一毫不苟历事 列圣无纤毫过举蔚然?一代名臣立朝几六十年荐拔士类甚多□知春闱贡举天下之士尽出其门平居未尝疾言遽色虽庸夫孺子亦知其?长者暇则手不释卷喜?诗文晚年誉望益尊其酬应愈剧曾不厌倦所著有芝轩集若干卷又尝辑录医药经验者曰卫生易简方经进又有律身规鑑俱行于世

  正统十四年北征留守京师廷议迎 上皇时王文厉色曰孰谓虏可和彼不索金帛且索土地忧方大耳众相顾不敢言于少保徐曰防变方略我与总戎责也俄旅退赖公有定执竟上奉迎仪注景泰元年杨善使虏公言 上皇蒙尘巳久宜附善等以进服食不报又请明年正旦朝 上皇于延安门不许三年十一月 上皇万寿节公乞令百官拜贺于延安门不许及 上皇复位力疾入一见请老去 上念公疏屡请百官朝延安门因其遣子长宁来谢授官锦衣世镇抚 【 藏书】

  景泰中王文威权赫奕忤者必死吏科给事林聪独上章核之文衔之日求其罪不得会聪乡人有事吏部聪?嘱之文选郎中出其手书欲寘之死会官廷议拟大臣专擅选官律廷臣附会文意无敢违者胡忠安公谓文曰给事中七品官也而拟于大臣嘱托公事也而拟以选法二者于律合乎且人臣以宿怨而杀谏官无乃不可乎遂拂衣而出曰此疏我不预公等自?之于是遂罢曰再议之公归卧病不朝数日 上问胡尚书何不朝以病对乃遣大监兴安问病公曰老臣无病前日议事惊悸太过耳问何事公曰谏官有小罪而欲杀之此所以悸也兴安以告于 上既而法司复以北拟论罪 上不允聪得免死 【 守溪笔记】
[ 此贴被南山在2010-09-04 09:23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