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版《辞海》胡姓人物条目
原载:胡氏宗亲网(
http://www.hszqw.com.cn)
南山整理录入
胡广(1370--1418) 明大臣。江西吉水人,字光大。建文二年(1400年)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赐名靖。成祖入京师(今江苏南京),与解缙等迎附,升侍读、侍讲、右庶子。永乐五年(1407年)进为翰林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常与杨荣等随成祖北征,每勒石皆命书碑文。十四年进文渊阁大学士。深得成祖信任,为人缜密,时时密诏议政,未尝告人。曾谏封禅及郡县穷治建文“奸党”株连无辜,均为成祖采纳。曾奉命纂修《五经大全》,为科举取士标准书。
胡宁(1916---1997) 中国物理学家。江苏宿迁人。清华大学毕业,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爱尔兰都柏林高级研究院、丹麦哥本哈根玻尔研究所、美国康奈尔大学核物理研究所等处从事研究工作。1950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1956--1959年任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理论物理实验室研究组组长。1980年起为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合聘教授,并任北大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中科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委员。在粒子物理理论和层子模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广义相对论与引力辐射阻尼方面也有很多研究。著有《电动力学)、《场的量子理论)等。
胡华(1921—1987) 中国历史学家。原名家骅,浙江奉化人。1937年浙江省立高等师范学校肄业。1938年入延安陕北公学学习。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起先后在华北联合大学的社会科学院、法政学院、教育学院和华北大学任教。建国后,主要致力于中国革命史的研究。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共党史系主任,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共党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著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初稿)》、《青年时期的周恩来》、《中国历史概要)(合著)》,主编有《中国革命史讲义》、《五四时期的历史人物》、《中共党史人物传》等。
胡宏(1106--1162) 南宋学者。字仁仲,号五峰,学者称五峰先生。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胡安国的季子。二程(颢、颐)的再传弟子。张拭曾从之间学。初荫补右承务郎,以秦桧当国,终避不出。以抽象的“道’为最高范畴,但强调道与物的关系犹水与流,不可分离。认为万物之性皆同。指出天下万物都在运动,“无一物息者’。主张“缘事物而知,“循道而行”。反对“以善恶言性”,认为“天理人欲,同体异用”,圣人“不去情’、“不绝欲’,要在“发而中节”而已。著作有《知言》、《皇王大纪》等。
胡直(1517—1585) 明学者。字正甫,号庐山。泰和(今属江西)人。嘉靖进士。曾任四川参议、广西参政,官至福建按察使。王守仁再传弟子。接受佛教“三界唯心”的观点,认为儒、佛在“天地万物不外乎心”一点上并无不同。反对程朱一派“穷理致知”的学说。著作有《胡子衡齐》。
胡铨(1102—1180) 南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字邦衡,号澹庵。建炎进士。金军渡江时,他在赣州募义兵,保卫乡里。后至临安(今浙江杭州)任抠密院编修官。绍兴八年(1138年)秦桧主和,金使南下称招谕江南,他上疏请杀秦桧和使臣王伦、参政孙近,被谪居新州,移吉阳军(治今海南三亚【西北崖城】)。三十二年孝宗即位,才被起用,历任国史院编修官、权兵部侍郎等职,始终反对和议。后以资政殿学士致仕。著有《澹庵文集》。
胡琛(?一526) 北魏末高平镇起义首领。敕勒(高车)族,本为敕勒首领。正光五年(公元524年)高平镇(今宁夏固原)民赫连恩等响应破六韩拔陵起义,围攻高平镇,推他为首领,称高平王,为魏将击破北走。后高平镇为莫折大提将卜朝(一作卜胡)所袭破,镇兵杀卜朝迎他为主。孝昌元年(525年),他派万俟酰奴和宿勤朗达南攻泾州,大败魏军。次年,为费律诱杀,万俟魏奴继领其众。
胡然(1912--1971) 中国男高音歌唱家,字曼伦,湖南益阳人。1930年入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学习声乐。抗战期间,在桂林、重庆等地从事演唱和教学。1945年在南京中央大学音乐系和国立音乐院任教。次年在长沙创办湖南音乐专科学校。1949年移居香港。1958年定居美国。嗓音丰满圆润,以演唱中外艺术歌曲见长。
胡曾 唐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咸通中举进士不第。后为路岩、高骈诸人幕僚。其诗通俗明快。有《安定集》十卷,今佚。今存《咏史诗》三卷,收一百五十首,皆七绝,依据儒家传统思想评叙历史人物及历史事实,每为后来讲史小说所引用。有影印宋钞本,陈盖、米崇吉注。
胡渭(1633—1714) 清经学家、地理学家。初名渭生,字础明,号东樵。浙江德清人。与阎若璩等帮助徐乾学修《大清一统志》。撰《易图明辨》,考定宋儒所谓“河图”、“洛书”之误,其说实袭自五代末道士陈抟,为修炼、术数两家旁分易学的支流。又撰《禹贡锥指》,搜采方志舆图,阐释《尚书·禹贡》,将九州分域、山水脉络的沿革变化,详加说明,特别重视治水,是研究中国古代地理沿革的重要参考书。另有《洪范正论》、《大学翼真》等。
胡瑗(993—1059) 北宋初学者,教育家。宇翼之。泰州海陵(今江苏泰州)人。世居陕西路的安定堡,学者称安定先生。曾任国子监直讲、太子中允、侍讲,宫至太常博士。讲学于苏州、湖州间达二十余年。和孙复、石介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并称“宋初三先生”。讲“明体达用”之学。“体”是封建道德的准则,“用”即是准则的应用。提出“命者禀之于天,性者命之在我”,开宋儒性命之学的先声:谓“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讲学分经义、治事两斋,严立学规,以身示范。当时有朗令以其教授方法为太学法。著作有《论语说》、《春秋口义》(已佚)。
胡适(1891—1962) 中国学者。原名洪(马辛),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早年接触新学,信奉进化论,1910年赴美国,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从学于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主张文学革命。同年7月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发表新诗集《尝试集》,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提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倡导“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法,影响颇大。1922年创办《努力周报》,宣扬“好人政府”和“省自治联邦制’的主张。1925年参加段棋瑞策划的善后会议。1928年后,发起人权运动,反对国民党实行独裁与文化专制主义,倡导自由主义。九一八事变后,创办《独立评论》,主张“全盘西化”。1938年任驻美大使,代表国民政府签订了《中美互助条约》。1942年任行政院最高政治顾问。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后任国民大会主席,领衔提出《戡乱条例》。1948年去美国。后去台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著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白话文学史》(上卷)、《胡适文存》等。
胡蝶(1908--1989) 中国女电影演员。原名瑞华。广东鹤山人。1925年入中华电影学校演员训练班。后相继在友联、天一和明星影片公司任演员。曾主演《秋扇怨》、《白云塔)、《狂流》、《脂粉市场》、《盐潮》,以及中国最早的蜡盘发音有声片《歌女红牡丹》等。1933年主演代表作《姊妹花》。抗日战争爆发后去香港,先后为新华、大中华、邵氏以及台湾国联等影业公司主演《绝代佳人》、《杨贵妃》、《某夫人》等多部影片。1966年退出影坛,后移居加拿大。著有《胡蝶回忆录》。
胡壤 五代后唐画家。山后契丹人,一作范阳(治所今河北涿州市)人。擅写北方游牧民族的牧放。出猎等生活。兼工画马,形态生动,笔迹细密而清劲有力。存世作品有《卓歇图》。
胡三省(省xing)(1230—1302) 宋元之际史学家。字身之,一字景参,号梅涧。台州宁海(今属浙江)人。宝祜进士。 历任县令,府学教授等职。宋亡后隐居不仕。他先已撰成《资治通鉴广注》九十七卷和论十篇,原稿于临安陷落、流亡新昌时丧失。继而发愤重撰,于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完成《资治通鉴音注》,对《通鉴》作了校勘,解释,考证,对旧《释文》作了辨误,并对史事有所评论。他生逢宋元之际,注中多寓故国之情。今人陈垣《通鉴胡注表微》对他注释《通鉴》的意图有所阐发。
胡大海(?一1562) 明初将领。字通甫,濠州虹(今安徽泗县)人。初从朱元璋起兵。渡江后攻取皖南。浙江等地,任江南行省参知政事。镇守金华(今属浙江)。虽目不识书,而能折节下士,曾荐刘基,宋濂,叶深,章溢于朱元璋,不久被叛将所害。追封越国公。
胡也频(1903--1931) 中国作家。福建福州人。早年当过学徒、海军学校学生。1928年在上海从事编辑和出版工作。1930年参加左联,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左联执行委员等职。1931年2月7日被国民党政府杀害于上诲龙华。早期作品揭露畸形社会中的病态人生,情调苦闷、迷惘;《到莫斯科去》和《光明在我们前面》两篇小说,则表现出一定的革命热情,而后者则标志着他创作的发展。
胡子昂(1897—1991) 中国爱国民主人士,实业家。重庆人。1923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曾任重庆市教育局局长、川康边防总指挥部边务处处长、江西农学院总务长。后转入实业界,任重庆华西公司、自来水公司经理,中国兴业公司总经理,川康兴业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华康银行董事长,同时,历任四川省建设厅厅长、国民参政会参政员、重庆市参议会议长、立法院立法委员。1945年参与筹组中国民主建国会。1949年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后任重庆市副市长、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民建中央主席、中国工商经济开发公司董事长、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
胡天游 (?-1397以前)。元岳州平江(今属湖南)人。名乘龙,以字行,号松竹主人,又号傲轩。元末隐居不仕。有诗集《傲轩吟稿》。
胡天游 (1696—1758)。 清文学家。一名(马葵),字稚威,,一度改姓方,浙江(今绍兴)人。乾隆时以副贡应博学鸿词试,因病未终场,后客死山西。以骈文著名,也能诗。有《石笥山房文集、诗集》。
胡太后(?一528)北魏宣武帝妃。安定临陉(今甘肃原南)人。孝明帝即位,尊为皇太后,临朝执政。信佛教,大事兴建寺、塔、石窟。预征六年租调,民不聊生。正光四年 (公元523年),爆发了六镇起义。武泰元年(528年)孝明帝死,立年仅三岁的元钊为帝。尔朱荣引兵入洛,将她和少主沉于黄河。谥灵太后。
胡中藻(?—1755) 清江西新建人。曾任翰林学士,陕西学政、广西学政等职。文辞险怪,以韩愈自命,著有《坚磨生诗钞》。高宗大兴文字狱,摘其“一把心肠论浊清”等句,指为悖逆,下狱处死。
胡文虎(1882—1954) 华侨企业家。福建永定人,生于缅甸仰光。继承父业经营永安堂药行,研制的万金油、八卦丹等成药畅销东南亚各地。1929年在新加坡创办《星洲日报》,后相继在闽、粤、港、东南亚各地办报多家,形成星系报业集团。抗日战争期间任中国国民参政会华侨参政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一度在香港被日军软禁。战后继续从事商业和办报活动。逝世于檀香山。
胡以晃(约1816—1856)太平天国将领。广西平南人。武秀才出身。早年参加拜上帝会。1851年(咸丰元年)12月在永安(今蒙山)任春官正丞 相。1853年5月于天京(今南京)奉命西征,克安庆,桐城,舒城。次年1月围歼清安徽巡抚忠源部,克庐州(今合肥),因功封护国侯,寻改护天侯,后进封豫王,复以战事失利被革。1855年在湖口,九江与石达开击败湘军,封护天豫,又随石达开转攻江西。次年在临江(今樟树)病死 (一说死于“杨韦事变”)。
胡正言(约1584—1674) 明末清初休宁(今属安徽)人。字曰从。擅治印,绘画。天启七年(1627年)用短(饭旁)版刻印《十竹斋书画谱》。以后又与名刻工汪楷等合作把短版与拱花两法结合起来,于祟祯十七年(1644年)刊印《十竹斋笺谱》。画面神韵生动,超越前人刘本。著有《印存玄览》等书。
原载:胡氏宗亲网(
http://www.hszqw.com.cn)
胡正详(1896--1968) 中国病理学家、医学教育家。江苏无锡人。1921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并获博士学位,后在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病理科攻读病理学。1924年回国,历任北平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及病理系主任。建国后,历任协和医学院、中国医科院教授及病理学系主任、中华病理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科院副院长。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在淋巴细胞形态学、黑热病、动脉粥样硬化、肝脏病及临床肿瘤病理形态学等方面发表了研究论文四十余篇。为我国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病理学专业人材的培养作出了贡献。1951年主编的《病理学》,影响颇广。
胡世华(1912—1998) 中国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上海市人,祖籍浙江吴兴(今湖州)。北京大学毕业,后留学奥地利、德国。德国敏思特威廉大学数学博士。1941年回国,历任中山大学、中央大学(重庆)、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教授,中科院数学研究所、计算技术研究所、软件研究所研究员。兼任北京计算机学院院长、名誉院长。中科院院士。在数理逻辑、数学基础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取得多项具有开创性的成果。建立了一些多值逻辑系统,创建了字(有穷基自由半群)上的递归函数和递归算法理论,提出了算法语言的描述方法和“原形文法”概念和理论。发表《一般递归函数的范式》等论文四十余篇,著有《数理逻辑基础》(合著)等。
胡汉民(1879--1936) 中国国民党领导人之一。原名衍鸿,宇展堂,广东番禺人。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留学日本。1905年参加同盟会。《民报》创刊后任编辑。1907年至新加坡,主持《中兴日报》,同改良派论战。旋至香港,任同盟会南方总支部长。辛亥革命时被推为广东都督。1913年被袁世凯免职。1914年随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1919年在上海参与创办《建设》杂志。1924年中国国民党改组,成为右派首领。孙中山北上后,留守广州,代理大元帅兼广东省省长。次年改任广州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因廖仲恺被刺案嫌疑去职。1927年和蒋介石同谋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历任南京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立法院院长等职。1931年被蒋囚禁,九一八事变后获释。1933年在香港创办《三民主义半月刊》,标榜抗日、反蒋、反共。1935年12月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上被推为中常会主席。次年病死广州。著有《演讲集》等。
胡光墉(1823—1885) 清末安徽绩溪人,一说浙江仁和(治今杭州)人。字雪岩。初在杭州开设银号,经理官库银务。后为左宗棠的湘军办理后勤,以熟谙洋务著称。1866年(同治五年)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为左在上海主持采运局,筹供军晌,订购军火,代借内外债,受清廷赏给头品顶带。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开设当铺、药铺,经营丝、茶贸易,称巨富。1884年(光绪十年)受洋商倾轧破产,次年忧愤而死。
胡先骕(1894—1968) 中国植物学家。号步曾,江西新建人。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和中正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评议员和院士。与秉志创办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和静生生物调查所;并创办庐山森林植物园,为发展中国动植物分类学创造了条件。建国后,任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分类学、古植物学和经济植物学的研究。曾发表水杉、秤锤树、木瓜红等新属和新种论文百余篇;提出被子植物出自多元的分类系统。主持编辑《静生生物调查所汇报》。主要著作有《中国植物图谱》(与陈焕镛合著)、《中国蕨类植物图谱》(与秦仁昌合著)、《经济植物学》、《经济植物手册》等。
胡乔木(1912--1992)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江苏盐城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肄业。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到上海,任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书记、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书记。1937年去延安。1941年起任毛泽东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1948年后任新华通讯社社长、政务院新闻总署署长、中宣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人民日报》社社长。1975年后任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名誉院长,毛泽东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全国人大常委、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顾委常委。参加起草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重要文件。著作编为《胡乔木文集》等。
胡安国(1074--1138) 南宋经学家。字康侯。建宁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绍圣进士。任太学博士、给事中、中书舍人兼侍讲、宝文阁直学士。卒溢文定,长于春秋学,系出孙复再传,撰《春秋传》三十卷,往往借用《春秋》史事,寄寓南渡后对时势的感怀,议论政治。明初宗法程(颐)、朱(熹),以安国之学私淑程颐,因定此书为科举取士的教科书。另撰《资冶通鉴举要补遗》等,今佚。
胡应麟(1551—1602) 明文学家。宇元瑞,更字明瑞,号石羊生,又号少室山人,浙江兰溪人。万历举人。筑室山中,聚书四万余卷,从事著述,征引广博。诗文承七子余风,但持论则已,由重视格调而趋向于神韵。有《少室山房类稿》、《诗薮)、《少室山房笔丛》等。
胡林翼(1812—1861) 清末湖南益阳人,字贶生,号润芝。道光进士。1850年(道光三十年)在贵州署镇远府知府任内,镇压苗民和李元发起义,制定《保甲团练条约》。1854年(咸丰四年)以道员衔率黔勇到湖北、湖南对抗太平军。次年太平军克武昌,又与湘军罗泽南部反扑。1856年破武昌,授湖北巡抚,全力支持曾国藩。后战于鄂东赣皖。1860年陷太湖、潜山,助曾国荃围攻安庆。次年太平军迫近武昌时,率部返救,在武昌呕血而死。与曾国藩并称“曾胡”,是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人物之一。有《胡文忠公遗集)。
胡金铨(1931—1996) 中国香港电影导演、编剧。河北邯郸人。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肄业。1958年任香港邵氏影片公司演员。60年代开始从事导演工作,所拍摄的《龙门客栈》、《侠女》、《忠烈图》、《大轮回》等新派武侠片颇有影响。著有《老舍和他的作品》、《山客集》等。
胡宗南(1896--1962) 浙江孝丰(今安吉)人,字寿山。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1927年后任国民党政府军第一军军长。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屯兵西北,封锁陕甘宁边区。抗战胜利后,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西安绥靖公署主任。1947年率部进犯陕甘宁边区,遭到边区军民的沉重打击。1950年去台湾,后任台湾澎湖防守司令官、“总统府”战略顾问。
胡宗宪(?--1565) 明徽州绩溪(今属安徽)人,字汝贞。嘉靖进士。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以巡抚御史受命巡视浙江倭事,诬巡抚李天宠、总督张经至死:次年代为浙江巡抚,后升总督,在任八年,全力抗倭,诱杀通倭的王直、徐海、陈东等,加至太子太保。然颇事搜括,结交权奸。严嵩父子得罪后,屡被言官弹劾为严党,下狱死。有《筹海图编》等。
胡居仁(1434--1484) 明学者。字叔心,号敬斋。余干(今属江西)人。曾师事吴与弼。一生以讲学为业。曾主白鹿书院。为明代程朱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认为“气之有形体者为实,无形体者为虚;若理则无不实也”。穷理的方法不止一端:“读书得之虽多,讲论得之尤速,思虑得之最深,行事得之最实。”认为释氏见道“非真见也。只想像这道理,故劳而无功。儒者便即事物上穷究”。著作有《居业录》。
胡经甫(1896--1972) 中国昆虫学家。曾用名胡宗权、胡烈,广东三水人。历任东南大学、东吴大学、燕京大学等校教授。建国后,任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中科院生物学部委员。毕生从事生物学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在昆虫形态学、昆虫分类学、中国责翅目昆虫学方面作了大量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昆虫名录》(六卷)、《中国责翅虫志)、《无脊椎动物学》、《中国淡水海绵)、《中国水生昆虫》、《图书集成昆虫名考》(第一篇)等。
胡培晕(1782—1849) 清经学家。字载屏,一字竹村。安徽绩溪人。嘉庆进士。曾任内阁中书、户部主事。传祖匡衷之学,长于《礼》,以为唐贾公彦疏解《仪礼》,多有误,乃积四十余年撰写《仪礼正义》,未成而卒,其弟子杨大墒续成。另有《燕寝考》、《帝袷问答》、《研六室文钞》等。
胡焕庸(1901—1998) 中国地理学家、中国人口地理与奠基人。江苏宜兴人。1923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1926年赴法国巴黎大学和法兰西学院进修。1928年起历任中央大学地理系教授、系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美国马里兰大学研究教授。1950午后历任治淮委员会技术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人口研究所所长等职。30年代开始系统地研究人口地理学,发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编制了中国第一张等值线人口密度图,以瑷珲—腾冲一线分全国为人口疏密悬殊的西北和东南两半壁。1936年发表了中国第一张农业区划图。著述甚丰,遍及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区域地理学等领域。主要有《胡焕庸人口地理选集》、《两淮水利盐垦实录》、《淮河水道志》、《世界气候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欧洲自然地理》等。
胡惟庸(?一1380) 明初定远(今属安徽)人。龙凤元年(1355年)从朱元璋于和州。历任主簿、知县、通判等官。洪武四年(1371年)由中书省参知政事升任右丞。六年至十三年间历任右、左丞相,专权树党。十三年以谋逆罪被杀。后牵连致死者达三万余人,称为“胡狱”。
胡寄窗(1903—1993) 中国经济学家。四川天全人。1926年毕业于北平大学法学院。1938年获英国伦敦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回国后任陕西省立商业专科学校校长,四川大学、辅仁大学等校教授。建国后,历任之江大学国际贸易系主任,浙江财经学院院长,上海财经学院、江西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并任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一、二届会长,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第六、七届常委等。著有《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光辉成就》、《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大纲》、《政治经济学前史》等。
胡厥文(1895--1989) 中国爱国民主人士,实业家。原名保祥,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工业专门学校机械科。1921年起,先后创办上海新民机器厂、黄渡电灯公司、长城机制砖瓦公司、大中机器厂等企业,任总经理,并被选为上海机器同业公会主席。1932年一二八抗战时,联合同业,赶制武器弹药支援十九路军抗击日军。抗日战争时期,带头拆厂内迁,在重庆、桂林等地创建机器厂。抗战胜利后,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建国会,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1949年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后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副市长、民建中央主席、全国工商联常委、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有《胡厥文诗词选》。
胡登洲(1522—1597) 明伊斯兰教经学家、教育家。字明普,陕西渭南人,回族。通晓经典教义,长于阿拉伯文。曾朝觐麦加。归国后译经兴学。率先改革口头传授教义的传统方法,在陕西地区清真寺内招收学员,讲经授业,开中国伊斯兰教寺院经堂教育之先河。注意研究宗教哲学,侧重讲授阿拉伯文经籍著作。其学说发展为中国经堂教育中的陕西学派。中国穆斯林尊之为“胡太师”。
胡愈之(1896--1986) 浙江上虞人,原名学愚。1914年起任职于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1919年创建上海世界语学会,次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五卅运动中在上海编辑出版《公理日报》。1928年流亡法国,入巴黎大学国际法学院学习。1931年回国后与邹韬奋等共同主持《生活》周刊,主编《东方杂志》、《世界知识》等刊物,并推动创办生活书店,从事进步文化出版工作。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中央执行委员。1935年底与沈钧儒、邹韬奋等发起成立上海文化界救国会,并参与筹组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1940年去新加坡等地,组织星洲华侨文化界战时工作团,并帮助陈嘉庚办《南洋商报》。1945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任民盟南方总支部常委。1948年到华北解放区,参加新政协筹备工作。建国后,历任《光明日报)总编辑、国家出版总署署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中国世界语协会理事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代主席。
胡震亨(1569--1642) 明文学家。字孝辕,号遁叟、赤城山人,浙江海盐人。万历举人,由固城县教谕历官至兵部员外郎。家多藏书,长于搜集诗文资料。所辑《唐音统签》,搜罗丰富,为清代修《全唐诗》的蓝本。著有《赤城山人稿》等。
胡熵棻(?一1906)清末安徽泗州(今泗县)人,祖籍浙江萧山,字芸楣。同治进士。1891年(光绪十七年)任广西按察使。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起,受命留驻天津办理东征粮台。11月,在天津小站练兵,编成十营,号定武军。1895年上疏,主张兴办实业、整训军队。旋充芦津铁路督办,授顺天府尹,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1900年任关内外铁路会办,后历任刑部、礼部、邮传部侍郎。
胡耀邦(1915--1989)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人。湖南浏阳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湘东南特委儿童局书记、少共中央局秘书长。次年参加长征,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秘书。到陕北后,任少共中央局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延安抗大政治部
副主任、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热辽军区代理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纵队政委、华北野战军兵团政治部主任。建国后,历任中共川北区委书记兼川北行署主任、青年团中央第一书记、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中共陕西省委第一书记。1975年任中科院党组负责人,着手整顿科学院工作。1977年起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委员会秘书长。曾组织推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领导了全国范围的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落实于部政策等工作;主持制定了发展农村经济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作出重要贡献。1980年后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主席。1987年1月辞去中共中央总书记职务。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原载:胡氏宗亲网(
http://www.hszqw.com.cn)
[ 此贴被南山在2008-08-21 15:0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