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5732阅读
  • 75回复

浙江宗亲,请一起来找民国胡氏名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4-04-10
《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72页胡  考的资料
胡  考(1912--1994)

        余姚县人。1912年12月23日生于上海。小说家、文艺理论家、漫画家。1931年毕业于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1937年先后在武汉、重庆《新华日报》任美术编辑。1938年任教于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后任《苏北画报》社社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大学教授,《人民画报》副总编辑、顾问。1957年被打成“右派”。“文革”期间受到冲击。晚年作中国画,并曾于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1994年6月23日在北京去世。画作有《胡考素描》、《今人物志》、《上海小姐》、《西厢记》、《西施》,著有长篇小说《上海滩》,诗歌《梨花恨事》、《延安五首》、《醉花荫》(赠丁玲)、《聊以诗词》(诗集)。

来源:林吕建主编;卢敦基,张学继,项义华等副主编《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36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01.      
-----------------------------------------------------------------------------------------------------------------------------------

网上查到胡考的部分资料转发于此。
来源:360百科http://baike.so.com/doc/6035449.html


        胡考(1912.12—1994.6)浙江余姚人。擅长中国画、文艺理论。1931年毕业于上海新华艺专。1937年任武汉《新华日报》美术编辑,1938年任教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后任《苏北画报》社社长、华东大学教授、《人民画报》副总编辑、顾问。出版有《胡考素描》、长篇小说《上海滩》。

1 人物经历
  1931年,毕业于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
  1937年,任武汉《新华日报》美术编辑。
  曾工作于重庆《新华日报》社。
  1938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任教。
  1957年,被打成“右派”。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冲击。
  曾先后担任任《苏北画报》社社长,上海华东大学教授,《人民画报》副总编辑、顾问。
  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2 著作

  画作:《胡考素描》、<今人物志>、<上海小姐>、<西厢记>、<西施>
  小说:<上海滩> (长篇小说,80年代初完成,为封笔之作)
  主编:<旁观者>、<万象>、
     诗作:<梨花恨事>、<延安五首>、<醉花荫> (赠丁玲)、<聊以诗词> (诗集)

3 逸事
  画室名:“聊以斋”
[ 此贴被观海卫木兰在2014-04-18 11:07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4-04-10
《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72页胡西园的资料
胡西园(1897--1981)

        又名修穆。镇海县人。中国最早的电光源企业家。少年时代对工艺就颇感兴趣。1920年浙江高等工业学校毕业后即从事开拓中国工业事业,在上海开设机器制造厂。1921年在上海开设恒昌造船厂。同年研制出我国第一只长丝白炽灯泡。1923年与德籍友人亚浦耳合伙创办小型亚浦耳电灯泡厂,任经理。1925年集资10万元盘买该厂,改名中国亚浦耳灯泡厂,是为第一家中国人办的灯泡制造厂,任总经理兼工程师。接办后企业获得迅速发展,陆续建成总厂、二厂、玻璃厂、事务所、货栈等,至抗战爆发前资产已达260万元,成为全国最大的灯泡制造企业。二三十年代担任上海市商会执行委员、全国工业总联合会常务委员、上海市电工器材工业同业公会主席委员、电工器材工业全国理合会理事长。同时积极参与国货运动,先后任中华国货维持会常务委员、上海机制国货工厂联合会常务委员等职。抗战爆发后中国亚浦耳总厂西迁重庆,并任迁川工厂联合会常务委员。在内地又创办了新源炼油厂、新亚热水瓶厂、开远松香厂等10余家民族企业,为发展西南工业作出贡献。又参与发起筹组重庆国货厂商联合会、重庆市商会、全国工业协会等团体,任常务理事、理事等职。1945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国民主建国会,任民建中央常务理事。1946年初主持亚浦耳厂回迁上海。同年5月任行政院最高经济委员会委员。上海解放前夕拒绝去台湾。1956年亚浦耳电器厂公私合营,仍任总经理。1959年工厂改名亚明灯泡厂,产品不断升级换代。晚年为和平统一祖国做了大量工作。

来源:林吕建主编;卢敦基,张学继,项义华等副主编《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36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01.      
-----------------------------------------------------------------------------------------------------------------------------------

网上查到胡西园的部分资料转发于此。
来源:360百科http://baike.so.com/doc/6039918.html


  胡西园(1900~1981.4.18)浙江镇海人,在浙江高等工业学院学习。民国12年(1923年),他同德国人亚浦耳(Opel)共同研究,制造出电灯泡,共同开设亚浦耳电器厂。民国14年,技师亚浦耳回国,胡自任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承办了工厂的全部业务和主要工程技术工作。抗战胜利后,工厂迁回上海,制造出价廉的长丝灯泡,耐用的可乐灯泡,并积极试制新光源。解放后,亚浦耳厂在胡西园的主持下于1950年生产出第一批日光灯。
[ 此贴被观海卫木兰在2014-04-18 01:46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4-04-10
《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73页胡仲持的资料
胡仲持(1900--1968)

        字学志,笔名宜闲等。上虞县人。1900年2月25日生。“五四”时代就和中学同学合编学运刊物《自助周刊》。20世纪20年代初考入《新闻报》,任记者。1921年参加文学研究会,为第一批会员。1928年进《申报》,任电讯编辑、国际版主笔。抗战后与梅益、王任叔等合办《译报》、《译报周刊》等,翻译出版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和《论新阶段》等。又与其兄翻译出版《西行漫记》、《续西行漫记》,并同郑振铎等编辑出版《鲁迅全集》。1940年转往香港,先后在国际新闻社、《华商报》任职。1949年回国后历任《解放日报》编委、《人民日报》国际资料部主任、中联部亚非研究所研究员、外文出版社图书编辑部副主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宣传部长等职。1968年4月在北京去世。著有《新地理学大纲》、《不列颠帝国危机》、《自然辩证法大纲》,译有《西行漫记》、《续西行漫记》等。

来源:林吕建主编;卢敦基,张学继,项义华等副主编《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37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01.      
-----------------------------------------------------------------------------------------------------------------------------------

网上查到胡仲持(的部分资料转发于此。
来源:360百科http://baike.so.com/doc/4952802.html


1 简介
  [英] Hu Zhongte 胡仲持(1900-1968)
  浙江上虞人。字学志,笔名仲持、宜闲等。著名编辑、翻译家。胡愈之之弟。

2 成就
  “五四”时代就和中学同学合编学运刊物《自助周刊》。二十年代初,考入《新闻报》,任记者,一年后入《商报》,任电讯编辑。兼菲律宾《华侨商报》、新加坡《新国民报》等报特约通讯员。1921年参加文学研究会。“五卅”惨案后负责宣传组织群众工作。大革命时期在其兄倡导下,曾编《上虞声》周报。1928年进《申报》,任电讯编辑、国际版主笔。抗战后,与梅益、王任叔等合办《译报》、《译报周刊》、《集纳》等。翻印出版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和《论新阶段》等。又与其兄翻译出版《西行漫记》、《续西行漫记》,并同郑振铎等编辑出版《鲁迅全集》。又和冯宾符等组织珠林书店,出版自译的《忆列宁》等。1940年被迫转香港,先在国际新闻社任职,后到《华商报》,与廖沫沙分任正副总编。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辗转到昭平编《广西日报》。日本投降后,去广州主编《现代》半月刊,仅出三期即被查封,遂再度流亡香港,任新加坡《南侨日报》驻港特派员。1949年1月到北平,后随军南下参加接管上海新闻单位。解放后参加共产党。历任《解放日报》编委,《人民日报》国际资料部主任,中联部亚非研究所研究员,外文出版社图书编辑部副主任等职。译有《世界文学史话》、《愤怒的葡萄》、《森林里的悲喜剧》、《月亮下去了》、《白痴》、《俄罗斯母亲》(合译)。解放后有《抗美援朝运动史话》、《世界大都市》等。另外胡仲持颇为留意介绍世界风俗,著有《世界性的风俗谈》上海光华书局1926年7月出版,《三十二国风土记》上海开明书店1946年12月出版。
  外孙女为《财经》杂志前总编辑胡舒立。
[ 此贴被观海卫木兰在2014-04-18 01:53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4-04-10
《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73页胡  华的资料
胡  华(1921--1987)

        原名家骅。奉化县人。1937年肄业于浙江省立高等师范学校。1938年参加当地抗日救亡运动。同年赴延安,入陕北公学学习。193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0年起任教员,曾任华北联大史地系副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先后被聘为副教授、教授。历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革命史教研室副主任、中共党史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史学会中国现代史组副组长及常务理事、全国中共党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全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史学会理事、国际交流协会理事等。著有《日本投降以来英美帝国主义侵华史》、《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初稿)》、《青年时期的周恩来》,合著有《中国历史概要》,主编有《日本投降以来中国政局史话》、《中国革命史讲义》、《五四时期的历史人物》、《中共党史人物传》等。

来源:林吕建主编;卢敦基,张学继,项义华等副主编《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37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01.      
-----------------------------------------------------------------------------------------------------------------------------------

网上查到胡华的部分资料转发于此。
来源:360百科http://baike.so.com/doc/3091466.html


        胡华(1921~1987),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党史研究专家。原名胡家骅。参与成立了“全国中共党史研究会(后改称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任常务副会长。1987年12月胡华因病在上海逝世。

1 人物生平
  1921年12月出生于浙江奉化一个职员家庭。1937年肄业于浙江省立高等师范学校。1938年参加当地抗日救亡运动,10月赴延安,入陕北公学学习。1939年2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在革命队伍中,他经历了陕北公学、华北联大、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半个世纪历史过程,毕生坚定不移地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的教学与研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和中共党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
  1946年10月任华北联大史地系副主任。他重视对现实问题的研究,1947年开设新课《中国外交史》,出版了《日本投降以来英美帝国主义侵华史》和《日本投降以来中国政局史话》(主编)等著作。1949年后,胡华主要致力于中国革命史的研究。1950年到上个世纪60年代初,他先后担任先后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革命史教研室副主任、中共党史教研室主任、中共党史系主任。1950年(29岁)被评为副教授、1956年评为教授,兼任中国科学院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史学会中国现代史组副组长;林彪事件后,1972年从江西五七干校返京担任中国革命博物馆顾问;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校后,他先后担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主任、名誉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政治学分组召集人,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大百科全书》历史学编委、科学社会主义编委兼“社会主义在中国卷”主编,北京市高校职称评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历史学会副会长等。胡华发起并组织成立了“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任常务副会长(会长为何长工)并主编大型丛书《中共党史人物传》(50卷)》,该书被译成多种文字或直接转载在国外出版,影响较大;他还参与成立了“全国中共党史研究会(后改称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任常务副会长。1987年12月胡华因病在上海逝世。

2 主要贡献

  1.抗日战争时期,在晋察冀敌后华北联大为培养党的抗日干部,辅导学习《新民主主义论》,开始讲授《中国近代革命运动史》并结合敌后战场形势需要,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国情和党的方针政策的教学。同时兼任队长和党的支部、总支部工作。在这期间,经常带领学员同地方游击队一起参加反“扫荡”斗争,足迹遍及整个北岳恒山地区;
  2.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张家口市总工会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出色地指导和组织了张家口工人的反奸清算斗争和生产竞赛运动。从领导新解放城市建设和工人运动的实践中,进行经验总结与研究;
  3.1946年10月,胡华重返华北联大工作,任华北联大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史地系副主任。1947年参加河北束鹿县的土地改革运动。1948年4月任华北大学中共党史教学组组长,在吴玉章、成仿吾等同志直接领导下,从事中共党史的教学和教材编写工作,同时开始担任吴玉章的学术助手。
  为迅速培养党的干部,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胡华编写教材并讲授《中共党史》,1950年3月正式出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初稿)。该书连续发行13版(次)、数百万册,有日本、朝鲜、维吾尔、哈萨克等文字的译本,并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由他主编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参考资料》发行数十万册,亦成为当时的畅销书(所得版税收入,由胡华提议以三人名义——另两人为他的学生(协助编写者)戴逸与彦奇同志,为抗美援朝捐献了一架飞机);
  4.参与领导创建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专业系科,主编《中国革命史讲义》;按照中央教育与宣传部门的要求,为全国的理论宣传教育战线培养人才以及各高校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课程提供教材;
  5.从1950年到上个世纪60年代初,先后担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革命史教研室副主任、中共党史教研室主任、中共党史系主任。1950年(29岁)被评为副教授、1956年评为教授,兼任中国科学院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史学会中国现代史组副组长;
  应聘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学习委员会学习干事,在主任周恩来亲自领导下,参与组织政协人士的理论学习;
  6.全国解放后,为适应新中国社会各界和高等院校的需要,进行党的历史、方针政策的干部和学生的教育讲座;
  7.林彪事件后,1972年在周总理指示下,从江西五七干校返京担任中国革命博物馆顾问,在许多重大历史问题的调研中竭力抵制林彪、“四人帮”的谎言,坚持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粉碎“四人帮”后,率先在全国党史界冲破禁区,拨乱反正,为恢复党的历史的本来面目,为捍卫党史的科学性、纯洁性,不知疲倦地四处讲演,并以史学家的卓识与中央负责同志坦陈己见,呼吁纠正党在历史上“左”的错误并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路线。
  8.发起并组织成立“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任常务副会长(会长为何长工)并主编大型丛书《中共党史人物传》(50卷),该丛书1986年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胡华获最佳主编奖;1987年又获吴玉章奖金历史学一等奖,在海内外已被译成多种文字转载或出版;发起并参与成立“全国中共党史研究会(后改称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任常务副会长并组织有关重大学术活动;
  9.胡华还主编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讲义》、《五四时期的历史人物》、《周恩来的思想及理论贡献》;编著《中国历史概要(与翦伯赞、邵循正合著)》、《南昌起义史话》、《青少年时期的周恩来同志》等史著;
  10.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校后,先后担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主任、名誉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政治学分组召集人,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大百科全书》历史学编委、科学社会主义编委兼“社会主义在中国卷”主编,北京市高校职称评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人大代表等;
  11.开创并组织促进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的国际学术交流,赴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讲学和组织接待国外学者来华访问;奉中央领导同志嘱托,鼎力帮助索尔兹伯里先生(美)完成《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世界宣传伟大的长征;
  12.胡华教授一生伴随了中共党史学史的五十年过程。他一生不计其数的讲稿、书信、笔记、访问记录涉及研究的范围极广,是对全国高校和党史工作者关于党史研究与教学的指导和交流文字,是记录反映中共党史和学科史的宝贵财富。
  ……

3 主要著作
  1.《美帝国主义侵华史略》成仿吾作序,河间冀中新华书店1947年6月10日出版。
  2.《日本投降以来中国政局史话》与彭明、邓毅、王赓合写,于力作序,冀中新华书店1947年8月出版。
  3.《中国近代革命史讲话初稿第一、二、三编》华北大学1949年出版。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1950年3月人民出版社出版,共13版次,有日文、朝鲜文及国内维吾尔、哈萨克等少数民族文字译本。1981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重印增订本,外文出版社同时用英、日、法、德等文字出版。
  5.《学习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学说》1951年3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6.《中国历史概要》与翦伯赞、邵循正合著,195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外文出版社同时出版英、法、德文本。1980年百科知识出版社重印修订本,外文出版社同时重印修订外文本。
  7.《中国革命史讲义》1959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1980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重印修订本。
  8.《南昌起义史话》1977年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
  9.《青少年时期的周恩来同志》197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1980年外文出版社出版日文、英文本。
  10.《五四时期的历史人物》1979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11.《周恩来的思想及理论贡献》1982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12.《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讲义》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13.《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50卷)1980年—1990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86年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1987年获吴玉章基金历史学一等奖。
  14.《胡华文集》(1988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15.--《关于承认和保证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独立地位》(1950.02.24 人民日报)
  摘部分文字以窥豹一斑:
  章节三:一九四五年中苏关于承认蒙古独立的换文(现俗称《中苏密约》)的意义"…… "但是,在一九二七年叛卖革命的中国国民党反动政府,却一直坚持着大汉族主义,以宗主国'自居,不肯承认蒙古独立。而蒙古从革命以来,在苏联的友谊帮助下,内部已建设得很强盛。……" 因此,世界各国,尤其是中国,应该正式承认蒙古的独立地位,这是义不容辞的。
  章节五:中苏重申承认和保持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地位换文的意义"有人问:'我们既然承认蒙古独立,是否将来也承认内蒙、西藏……的独立?'我们说,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承认各民族自治与自决权,从各方面帮助少数民族的解放与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宣布的一贯正确始终不渝的民族政策,也是人民政协共同纲领中明白规定了的。但是,各民族的联合与分立,要依据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如何对该民族的根本利益更有利,蒙古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独立的,即中国境内的各民族还都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远没有的得到解放,而蒙古人民却找到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侠义帮助,经过自己的艰苦斗争,因而首先获得了解放与独立。对于这种解放与独立,中国人民应该向他们表示欢呼、向他们致敬、向他们学习,而不是反对他们早解放早独立,要他们来和我们一起受罪。”
[ 此贴被观海卫木兰在2014-04-18 11:06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4-04-10
《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73页胡汝鼎的资料
胡汝鼎(1905--1985)

        曾用名胡彝芬,笔名胡夷。杭县人。电机专家、企业家。少时在杭州读小学、中学。1924年考入复旦大学。次年留学美国,先后在康乃尔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电机系攻读,获硕士学位。后被推荐至爱迪生任顾问的奇异电机厂工作,升任助理工程师,改进交通信号灯,加入美国电机工程学会。1929年放弃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高薪聘用回国,任浙江省电气局试验所主任工程师。后任上海电机制造厂厂长,浙江大学工学院电机系主任、代院长,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设计处处长等。1939年与荣毅仁创办上海新丰化工厂,任合丰企业公司铁电厂厂长、新丰电化厂经理。1941年9月创建上海公用电机股份公司(今五一电机厂),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电机第一联合工厂总管理处总经理兼总工程师。1952年兼复旦大学电机系主任、教授。后任上海市第一重工业局副局长,上海科技大学副教务长、自动化系主任。1978年后任上海机电一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上海市科协委员、上海市第六届政协委员等。

来源:林吕建主编;卢敦基,张学继,项义华等副主编《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37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01.      
-----------------------------------------------------------------------------------------------------------------------------------

网上查到胡汝鼎的部分资料转发于此。
来源: 360百科http://baike.so.com/doc/6025317.html

  

        胡汝鼎(1905年—1985年),杭州人,电机及自动化专家。早年曾在世界著名科学家爱迪生的实验室实习。在美国发明了变速电机和红绿灯转换时中间所出现的黄色信号灯。建国后,发明了干电池冷制法、区段尺度计算尺,主持设计制造了中国第一台磁放大器等。

1 简介
  胡汝鼎(1905年—1985年),杭州人,电机及自动化专家。早年曾在世界著名科学家爱迪生的实验室实习。在美国留学时,发明了交通自动化信号灯和高起动力感应电动机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胡汝鼎曾历任后任上海科技大学副教务长、自动化系主任,上海电机第一联合工厂总管理处总经理、总工程师,兼任震旦大学教授、电机系主任,上海华东工业部管理局工程师,第一机械工业部上海办事处技术科科长等。设计制造出中国自己的计算尺(即“胡汝鼎计算尺”)。用经过处理的薄钢片代替硅钢片,解决了封锁禁运造成电机原材料短缺问题。又发明了干电池冷制法、区段尺度计算尺,主持设计制造了中国第一台磁放大器。

2 个人经历
  早年,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麻省理工学院。
  1925年,在爱迪生任董事长的通用电气公司与麻省理工学院合办的一个班内学习。
  1930年归国,任浙江大学教授。
  民国22年(1933年),将异步电机改为同步电机,使中国出现有声电影。
  1951年4月,参加民主建国会。
  1956年10月,加入九三学社,历任九三上海分社工程技术委员会主任,第六届分社委员,第七、八、九届分社常委。
  1955年至1966年,任上海市第一重工业局、机电工业局、电机工业局和第一机电工业局副局长。
  20世纪60年代初,出席上海研制的10万千瓦发电机组鉴定会,提出用双水内冷散热可提高发电容量。
  “文化大革命”后,1979年恢复第一机电工业局副局长职务,并任总工程师、技术顾问。同时,任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电动及自动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名誉理事长,上海市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辞海>电机和自动化分科主编等职。
  1982年5月,增选为第九届上海分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84年4月,在九三上海市第六次社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第十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并曾任上海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第二、三届委员,第五、六届上海市政协常务委员。
  1984年10月,胡汝鼎以八旬高龄赴美考察,带回大批资料,为培养青年科技人员传授先进技术之用。

3 发明黄色信号灯(以下内容来自国内媒体,待考证。)
3.1 时代背景
        红绿灯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初的英国。那时,在英国的约克城,着红装的女人表示“已婚”,而着绿装的女人则是“未婚”。当时,伦敦议会大厦前经常发生马车轧人的事故。受红绿装启发,英国机械师德·哈特于1868年设计了红、绿两色的煤气交通信号灯,由一名手持长杆的警察通过牵动皮带来转换灯的颜色。不幸的是,一天“红绿灯”突然爆炸,殃及值勤警察,从此被迫取消。
  直到1914年,在美国的克利夫兰市才率先恢复了红绿灯,不过这时已是电气信号灯。稍后在纽约和芝加哥等城市,相继重新出现了交通信号灯。
  中国最早的红绿灯出现在上海的英租界。有资料显示,早在1923年,上海公共租界开始在部分十字路口使用机械装置指示车辆停止和前进。该年4月13日,南京路两个重要十字路口,最先安装红绿灯交通信号装置。
3.2 胡汝鼎发明黄色信号灯
        1927的一天,胡汝鼎站在十字路口等待绿灯信号,当他看到绿灯亮了正要向前走,一辆转弯的汽车突然擦身而过,吓了他一身冷汗。回到宿舍,他反复琢磨,终于想到在红、绿灯中间再加上一个黄色信号灯,提醒人们注意危险。
  他的建议立即得到有关方面的肯定。于是红、黄、绿三色信号灯即以一个完整的马路工具出现在世界上。 
3.3 联合国约定三色灯
        1968年,联合国《道路交通和道路标志信号协定》对各种信号灯的含义作了规定。
  绿灯是通行信号,面对绿灯的车辆可以相应的直行、左转弯或右转弯,除非另一种标志禁止某一种转向。转弯车辆都必须让合法地正在路口内行驶的车辆,过人行横道的行人更要优先通行。红灯是禁行信号,面对红灯的车辆必须在交叉路口的停车线后停车。
  黄灯是警告信号,面对黄灯的车辆不能越过停车线,但车辆已十分接近停车线而不能安全停车时可以进入交叉路口。此后,这一规定在全世界开始通用。

4 著作
  发表了《运算微积分学和电路中的不稳定现象》、《模拟计算机同步电机的脉冲负载》等多篇著作或译著。

5 获得荣誉

  胡汝鼎曾荣获上海市电机工程学会、自动化学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及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积极分子称号,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 此贴被观海卫木兰在2014-04-18 03:24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14-04-10
《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73页胡志锐的资料
胡志锐(1899一?)

        缙云县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肄业。后长期在缙云同乡樊崧甫将军司令部担任军需幕僚。曾任武汉警备司令部参谋长。1937年3月被国民政府授予陆军少将。1946年7月退役。


来源:林吕建主编;卢敦基,张学继,项义华等副主编《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37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01.      
[ 此贴被观海卫木兰在2014-04-18 02:18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14-04-10
《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73页胡苏的资料
胡  苏(1915--1986)

        原名谢相箴。镇海县人。城市贫民家庭出身,14岁辍学到上海当学徒,后到宁波当店员。1934年与友人组织宁波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并组织时代剧社,排演了《放下你的鞭子》等话剧。1937年到延安后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以及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毕业于延安鲁艺戏剧系。曾任延安鲁艺、华北联合大学教员,冀中军区火线剧社副社长,冀中文协主任。毕业后创作《好日子》等独幕剧。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河北省文联主任,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剧本创作所编剧,长春电影制片厂编剧、副厂长,中国影协理事,中国剧协理事。

来源:林吕建主编;卢敦基,张学继,项义华等副主编《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37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01.      
-----------------------------------------------------------------------------------------------------------------------------------

网上查到 胡苏的部分资料转发于此。
来源:360百科http://baike.so.com/doc/6036191.html


        胡苏(1915--1986),男,原名谢相箴,浙江镇海(今宁波)人,中国电影剧作家。作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善于运用曲折的情节编织故事,长于人物性格刻画,注重通过人物命运揭示作品主题。胡苏现在担任长春电影制片厂副厂长、编剧,满腔热忱地从事电影创作的组织领导工作,并且搜集创作素材,积极从事新的创作。此外,胡苏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担任了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及中国戏剧家协会吉林省分会主席、吉林省文联副主席、吉林省政协常务委员等职务。

1 个人简历
  1915年出生于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家里穷得经常缴不起学费,但他学习很用功,广泛阅读书籍。14岁时缀学,到上海当学徒。1934年,他与友人组织了宁波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并组织了时代剧社,排演了<放下你的鞭子>等话剧。1937年,他来到延安,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毕业于延安鲁艺戏剧系。曾任延安鲁艺、华北联合大学教员,冀中军区火线剧社副社长,冀中文协主任。毕业后,创作了<好日子>等独幕剧。1939年,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戏剧系教员,后在冀中火线剧社任副社长,这期间,他创作了“自己的书”、“母亲”等颇有影响力的多幕和独幕剧三十多个。1949年后任河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长等职,长期的农村生活,为他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1951年,调到中央电影局剧本创作所任编剧,开始系统地学习、探索电影剧本创作艺术的理论与技巧。1956年,调至长春电影制片厂。1958年,与方荧合作创作反映农村生活的影片<女社长> 。并将梁斌同名长篇小说《红旗谱》改编成电影剧本。1959年,与吴天、王滨合作将话剧《双婚记》改编成电影<换了人间> 。这期间,还创作了独幕话剧<闺女的心>(1953年)、四幕话剧<敲钟的人> (1964年)等。八十年代,还写了剧本<海风寄语> 、 <父女情> 。建国后,历任河北省文联主任,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剧本创作所编剧,长春电影制片厂编剧、副厂长,中国影协第四届理事,中国剧协第二届理事、吉林分会主席。

2 艺术生涯
  1915年农历十月初三出生在浙江省镇海县的一个城市贫民家中。他的父亲经常失业,为糊口四处奔波,家中生活常常陷于困境,当他上小学时,每学期学校催缴学费的布告上,总是有他的名字。目不识丁的母亲,常常拿出当票让他辨认,唯恐过期。加上同学的羞辱,使他过早地体味了人生的艰辛。但是,在他少年的心灵中也曾燃起欢乐的火焰。他从父亲旧箱子里翻出的《水浒传》、《石头记》等书籍,就象磁石般地吸引着他,使他忘却一切苦难。念高小时,校长很喜欢这个聪明好学而又穷得缴不出学费的孩子,让他免费上了暑期补习班,学习古代诗歌、散文,使他在激情横溢的古代诗词和散文的熏陶中成长。同时,他还经常随同酷爱戏剧的表哥去看“文明戏”。1925年大革命风起云涌,“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声震天动地,戏台上演出的爱国戏剧中,那些“当此国家危急存亡之秋,正是吾辈肝脑涂地之日”的慷慨陈词,不仅启发了他的爱国热情,也使他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十四岁时,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中途辍学,到上海一家呢绒号当学徒。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高涨的爱国热情,点燃了他胸中爱国主义的火焰。当 1934年他到宁波一家钱庄当小店员时,与友人自发地组织了宁波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由胡苏任理事,并组织了业余的时代剧社,由他任社长。时代剧社先后排演了《放下你的鞭子》、《回声》等抗日话剧,活跃在宁波抗日宣传舞台上。1937年“七•七”芦沟桥抗战爆发后,全国抗日救国热潮更为高涨。胡苏等人读到了上海出版的<光明>月刊上一篇《丁玲在肤施》(“肤施”即延安)的文章。这篇文章深深地打动了追求真理,渴望抗日的青年,他们向往抗日、民主、自由的革命圣地——延安。1937年9月4日,胡苏等十几个青年组织了宁波战时流动宣传队北上奔赴延安。1937 年 10 月,这些来自遥远南方的青年们,踏入了梦寐以求的新天地。胡苏入延安抗大学习。在那里,他懂得了更多革命道理,思想觉悟迅速提高。1938年3月5日,胡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抗大毕业后,他转入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嗣后,曾任“鲁艺”教育科长、普通部助教等职,从此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他的习作是独幕剧《好日子》、《买卖》、《冷淡酒》,曾在延安演出。1939年6月,他被调到华北联合大学,随校长途行军到晋察冀边区,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戏剧系教员,编讲《剧作法》等课。

  1942年冬,调任冀中火线剧社担任副社长,曾深入生活,任定南县区民政助理员。在这里,他有了更多地接触群众的机会,结识了农村干部,学习了北方农村语言,在群众的火热斗争生活中受到了锻炼。这时期,他先后创作了多幕和独幕剧三十多个,其中以描写抗日战争中儿童反对奴化教育的独幕剧《自己的书》(1939年)、表现童养媳命运,争取妇女解放的两幕话剧《三丫头》(又名《妇女进行曲》1940年),三幕话剧《堤》(1941年),《我们的母亲》(1942年,后改名《母亲》),演出场次最多,影响较大。独幕剧《自己的书》还被选入边区政府小学课本中。这时,他成了晋察冀边区一名有影响的剧作家了。

  1945年冬,他担任了冀中容城县委宣传部长,忙于支援前线的宣传、组织工作,并参加了收复容城县的战斗。1947年他在饶阳县担任土改工作组组长、区委委员。较长期的冀中农村生活,为他后来的创作打下了深厚的生活基础。从 1949年春起,他先后任冀中文协主任、河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长等职,并从事小说创作,写出了短篇小说《秧歌》(1948年)、中篇小说《周春贵南下》(1949年)。1948年5月,胡苏率冀中京剧团到冀西平山县西柏坡村,给党中央演出时,受到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同志接见,并亲自聆听了周恩来同志关于戏曲改革和如何正确对待与评价历史人物问题的谈话。1949年7月,北京召开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胡苏是河北省代表团团长,出席了周恩来同志在中南海召集的各省市代表团团长座谈会。周恩来同志听他汇报后,对河北省提出的口号作了修改,改为“积极发展新文艺,大力改革旧文艺”。在两次接见中,使他深刻领会到如何正确对待戏曲改革,并应以极大的勇气和精力去改革旧文艺的问题。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后,胡苏在河北省文代会上,当选为河北省第一任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任,从事全省文艺的组织领导工作,并发表了《河北人民的新文艺》的论文,总结了抗日战争以来河北省的文艺运动和创作活动的成就。1950年4月,又发表了《积极发展新文艺与大力改革旧文艺应密切结合起来》的文章(《人民日报》转载此文),文章中认真贯彻了周恩来同志两次谈话的指示精神,对推动全省文艺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长期的革命斗争生活和艺术创作活动,为他进入影坛,从事电影编剧工作,打下了雄厚的基础。

3 艺术风格
  早在胡苏的青少年时代,当他观看了《渔光曲》、《大路》等优秀影片后,对电影就着了迷。在延安“鲁艺”学习时,他第一次读到电影文学剧本《列宁在1918》更是爱不释手,盼望在全国解放后,能从事电影剧本的创作。1951年,他的夙愿实现了:被调到中央电影局剧本创作所任编剧,开始系统地学习、探索电影剧本创作艺术的理论与技巧。1956 年调至长春电影制片厂。他创作、改编并已拍成影片的电影文学剧本有:反映农村生活的《女社长》(1958年与方荧合作)、据梁斌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红旗谱》(1958年)、据柯夫话剧《双婚记》改编的《换了人间》(1959年与吴天、王滨合作)、塑造林业战线一个为祖国森林持续更新而斗争的创业者的《万木春》(1959年与潘青合作)。这些剧作不同程度地受到观众的好评。胡苏为发展我国电影事业做出了可喜的贡献,从而成为著名的电影剧作家。这期间,他还创作了独幕话剧《闺女的心》(1953年)、四幕话剧《敲钟的人》(1964年)。他在电影文学剧本创作上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善于运用曲折的情节编织故事,力求剧本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情节跌宕,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抒情色彩,长于人物性格刻画,注重通过人物命运去形象地揭示作品的主题。这同他生活基础扎实,广泛阅读古今中外名著有着重要关系。胡苏创作的电影剧本中,有几个是由其它文学作品改编的。他认为电影

  剧作的改编应遵循的创作原则是“取精用宏”。这就是撷取原著中之精华部分,用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去丰富原作,舒展发挥,精心构思,深化主题;对长篇名著,因其精华纷陈,改编时如过分压缩,势必将舍弃原著中不少精粹,甚或有损原著,于是宁可改编成二集或三集,使之仍能择其精华而加以充分舒展。电影剧本《换了人间》,通过描写魏秀兰一生的遭遇,深刻反映了我国煤矿工人新旧社会里的不同命运,热情讴歌了新社会,歌颂了解放后党领导工人阶级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这样一个重要主题。改编过程中,胡苏取原剧里母亲因自己在旧社会在婚姻上的惨痛遭遇而反对女儿嫁给矿工,但她自己心中却还在爱着一位老矿工,解放后,瓦斯问题解决了,在同一天母女双双结婚的这个精彩部分,增加了魏秀兰流亡、出关、初婚、再婚、瓦斯爆炸等情节。为表现三代矿工的命运,增加了魏大爷这一老矿工的形象。突出了解放后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真正成了国家主人这样一个更深刻的主题。剧本对电影民族化也进行了可喜的艺术探索:为了适应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对原剧中时间跨度二十余年的故事情节,以正叙手法有头有尾的结构故事;采用我国民间艺术中的说唱形式做影片伴唱来烘托剧情;充分利用了我国文学艺术中常用的对比手法:如魏秀兰解放前婚姻上的悲惨遭遇与解放后和鲁万春的美满结合、解放前后工人生产和生活上的显著变化等,都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注重运用我国文学艺术中以情感人的手法:如魏秀兰倚门望夫、荒冢埋骨、和鲁万春桥头话别、久别重逢等情节,都令人荡气回肠,不觉泪下。影片上映后,全国观众反应强烈、受到广泛好评。胡苏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红旗谱》,按自己的“取精用宏”的原则,计划把原著中的农村斗争部分改编为两集。因此,在他发表于1958年<电影创作>创刊号的稿本是他原拟的第一集,取原书中朱老巩在千里堤上大闹柳树林开始写到老忠仗义为严志和去济南探监、乡亲们在千里堤上送别为止,即以“千里堤”为始终,不仅在全剧结构上自成起迄,而且对原著中的精华不致有所割爱。例如,剧本中围绕着富有地方特色的关于“红靛颏鸟”所展开铺陈的故事情节,给人留下了生动深刻的印象。从孩子们捕鸟所展现的一幅冀中乡土风俗画,到卖鸟中别开生面地反映出地主与农民之间的压迫和反抗;从春兰绣鸟笼罩到放鸟,以鸟笼罩做戏中贯穿道具,生动地写出了春兰和运涛的爱情,让人窥见了春兰对爱情的喜悦及她听到运涛被捕后痛不欲生的复杂的内心波澜;从鸟又自然地引出冯老兰为未能夺得鸟而抓大贵去当军阀的兵,达到双方矛盾的激化。正是充分利用“红靛颏鸟”的舒展发挥使剧情徐疾相间、疏密有致,推动了情节发展,刻画了人物性格,起到了“一石数鸟”的艺术效果。又如,在千里堤送别这场戏中,也是在原著基础上,浓墨重笔,写得酣畅淋漓。朱老忠告别乡亲时,他对严志和、运涛娘、春兰等人叮咛嘱咐,从他那披肝沥胆、义重情切、掷地作金石声的铿锵言语里,一个义垂千秋,有着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人物朱老忠,在读者面前栩栩如生。剧本改编成功,也是和胡苏曾长期生活、战斗在冀中,对冀中人民生活熟悉,对革命斗争有着深切的感受分不开的。按胡苏原来打算,尚准备以朱老忠济南探监开始写到反割头税运动胜利为止,作为第二集。但当时他正忙于<万木春>剧本创作,无法分身。经影片导演凌子风等人在胡苏剧本基础上,把他的原意一、二集合为一集,拍摄成影片。凌子风出色的导演艺术处理和崔嵬等炉火纯青的演技,使影片获得成功,上映后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胡苏主张电影文学创作,首先应重视电影是视觉形象这一艺术特征,但也要重视其文学性。因此,他的电影文学剧本都有着强烈的文学色彩。“外面正下着雪。镜头从窗上的红喜字拉出。十八岁的魏秀兰出现在我们面前,一双乌黑的眼睛充满青春活力;紧闭的嘴唇表现出童稚和娇嫩,她额前留着刘海,后面有条长辫……她正羞羞答答地端坐在炕沿上,一身新媳妇的打扮,大红花袄、淡青长裤、绣花鞋……”(《换了人间》)这生动地描写,使剧中人物呼之欲出,为拍摄者提供了感情、形象的依据,也使读者得到了文学欣赏的美感。善于抒情、功于写景、巧妙结构布局在胡苏的散文中也很突出。他发表的十余篇散文中,《新媳妇》(1953年)曾两次被选入<中国散文特写选>,并被翻译介绍到国外。在这篇散文中,他以凝炼、优美、抒情的笔触,通过“我”回到阔别十年的故乡探亲见闻,展示了波澜壮阔的合作化运动给中国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人们新的精神面貌。他的另一篇散文《第二个浪头》发表后,又曾集印于《经济建设通讯报告文选》中,并被作为大学文科教材选入《新闻文选》,可见其散文受到重视之一斑。胡苏曾长期担任电影创作的组织领导工作,是位创作的组织者,领导者。

  做为一个剧作家,他熟知电影艺术创作规律和创作者的甘苦。在领导剧本讨论时,他总是细心听取别人意见,善于发现剧本长处,坦率地指出剧本症结所在,大至主题、情节、人物,小至一句台词都谈得详详细细,他的见解和建设性的意见,常常使作者受到很大启发。多年来,他一贯主张,对待有一定基础的来稿,不应只是指出其不足之处,而应积极地帮助使其更臻于完善和完美。在一篇文章中,他形象地把作品比作“产儿”,指出有关领导要有当好“助产士”的精神,“使胎儿顺利生下来”。他还主张,领导者个人的艺术好恶,不应在指导创作中强加给作者。为了指导创作,他撰写了许多电影剧作理论、影评、书评等。他的关于电影剧作长篇论文《断续篇》,从创作方法、如何对待生活以及表现方法等方面的探索,立论生动,深受青年电影剧作者欢迎,被收入《电影剧作探索》一书中。正当胡苏在创作上的黄金时节,却遭到一场十年浩劫。他被扣上"走资派"和厂"反动学术权威"的双重帽子,受到残酷迫害。"四人帮"被粉碎后,他又焕发了革命青春,满怀激情地迅速完成了电影文学剧本《北斗》的创作。

  电影文学剧本<北斗>,通过描写解放前陕北一对贫农歌手申长源和谢桂兰悲欢离合的故事,形象地揭示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人民求解放的指路人这一重大主题。剧本以广阔地展现陕北高原的风貌,塞外农村穷困生活和具有浓郁色彩的陕北民歌而独具特点,是一个富有民族色彩的抒情音乐故事片剧本。它通过主人公家破人亡和寻找生活之路的幻想的破灭以及走向革命、遭受挫折等情节来展示人物命运,故事层次明晰,情节跌宕有致,生动地表现了中国农民只有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求解放才有真正的出路;通过描写刘志丹等人无辜被捕和党中央派周恩来同志来才使刘志丹等人获释的情节,进一步揭示了正确的革命路线是何等重要。剧本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是其另一个重要的艺术特色,如通过申多余问天这一情节,透过他被逼得喜怒无常,吹唢呐、打老婆的变态心理,直至满腔仇怨大叫问苍天,不但把申多余的独特性格描绘得栩栩如生,而且在他身上让人们看到了在旧社会的苦难深渊中绝望挣扎的农民典型形象。他的问天,集中凝聚了在中国穷苦农民心头多年的疑问。剧本贯穿着富有浓厚色彩的陕北民歌和演唱,歌词朴实生动,如安兆祥手拨三弦,脚打板唱的:“穷的越穷皮包骨,富的越富粮成山,世道不公恨难消,咱受苦人为甚不造它的反!”对表现典型环境,烘托人物性格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从《北斗》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胡苏孜孜不倦地进行新的艺术探索的可贵精神。最近他又完成了描写为端正党风,勇于同不正之风作不屈不挠斗争故事的电影文学剧本《海风寄语》的创作。

4 作品年表
  《北斗》 下集 (1980) ……编剧
  《北斗》 上集 (1979) ……编剧
  《万木春》 (1961) ……编剧
  《红旗谱》 (1960) ……编剧
  《换了人间》 (1959) ……编剧
  《女社长》 (1958) ……编剧
  《闺女的心》(1953年)……编剧
  《敲钟的人》(1964年)……编剧
  《海风寄语》 ……编剧
  《父女情》……编剧
[ 此贴被观海卫木兰在2014-04-18 02:25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14-04-10
《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74页胡识因的资料
胡识因(1893--1974)

        女。原名世英,化名吴式、郑耐冬。永嘉县人。1900年全家迁住温州外祖父家,先后在温州艺文女学和大同女学读书。1909年考入杭州女子工艺师范学校。1910年进入上海女子体操学校。毕业后在杭州、镇海、孝丰等地女学任教。1920年回温州办起私立新民小学,自任校长,并在女子师范兼课。1924年冬和丈夫郑侧尘由谢文锦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中共温州独立支部在新民小学成立,任书记。支部成立后发动妇女,于1925年元旦在七星殿巷女师礼堂召开温州国民会议女界促成会成立大会,被选为干事会负责人;同月以个人身份加入改组后的国民党;4月国民党永嘉县党部成立,任县党部执行委员。1926年1月作为浙江省的四位代表之一,参加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6月调任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妇女部长;6月20日晚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办公处被直系军阀孙传芳所部军警查封,被扣押;7月20日获释。1927年3月北伐军光复杭州,担任国民党浙江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妇女部长,并担任中共浙江省妇运委员会主席。创办《浙江妇女》半月刊。同年7月28日丈夫郑恻尘在杭州的浙江陆军监狱遇难;10月连同两个子女被送往苏联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秋与儿子离苏回国后在上海杨树浦办工人夜校,领导工运。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组建后和庄竞秋担任红十三军驻沪通讯联络员。后在南京住了三年。1936年8月离开南京,到上海肇和中学担任教师。1938年8月回乡担任岩头小学校长。抗战胜利后一度到上海,先后担任肇和、崇农两所小学校长。1948年回温州。1949年9月受人民政府委派担任温州第八小学校长,后改任水光小学校长。1954年9月退休。1956年2月被提名为温州市首届政协委员。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1974年病故。1979年平反。

来源:林吕建主编;卢敦基,张学继,项义华等副主编《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38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01.      
-----------------------------------------------------------------------------------------------------------------------------------

网上查到胡识因的部分资料转发于此。
来源:360百科http://baike.so.com/doc/2935315.html


        胡识因(1893一1974),原名世英,化名吴式、郑耐冬。出生于永嘉五*村的农民家庭。1900年,全家迁住温州。在外祖父的帮助下,先后在温州艺文女学和大同女学读书。1909年考入杭州女子工艺师范学校,1910年进入上海女子体操学校。体校毕业后,在杭州、镇海、孝丰等地女学任教。1920年,回温州办起私立新民小学,自任校长,并在女子师范兼课。

1 生平经历
  1924年冬,胡识因和丈夫郑恻尘由谢文锦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中共温州独立支部在新民小学里成立,胡识因任书记。温独支成立后,发动妇女,于1925年元旦,在七星殿巷女师礼堂召开温州国民会议女界促成会成立大会,有会员50余人,都是女青年知识分子。胡识因被选为干事会负责人。大会通过告国民书,提出“召开国民会议,共商国是”、“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封建军阀”、“男女平等”等口号。1月,胡识因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帮助改组国民党。在温独支成员的帮助下,4月建立国民党永嘉县党部。1926年1月,胡识因作为浙江省的4位代表之一,参加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的278位代表中,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占很大比例。6月,胡识因调任省党部妇女部长。6月20日晚,孙传芳的军警悍然查封省党部办公处。胡识因等人被扣押在里面。温州同乡会会长林同庄出面具保,于7月20日获释。北伐军光复杭州以后,朝识因担任省党部执委兼妇女部长和中共浙江省妇运委员会主席。在她的主持下,办起了《浙江妇女》半月刊。4月11日,反动军警包围胡识因、郑恻尘住处忠孝巷12号。胡识因和几位同志从边门出来,得以幸免。到上海她向党组织作了汇报之后,奉命赴武汉报告浙江事变经过。7月28日丈夫郑恻尘被残杀于杭州陆军监狱。同志们瞒着她。10月,党中央将她连同两个子女送往苏联中山
  大学学习。一年后,才从母亲的信中得知郑恻尘牺牲经过。1929年4月,她的15岁的女儿又不幸病死。 1929年秋,胡识因及其子离苏回国。在上海杨树浦办工人夜校,领导工运。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组建后,胡识因和庄竞秋为红十三军驻沪通讯联络员。1933年9月,胡公昆在上海被捕,后关押在南京,重病在狱。胡识因赶到南京,胡公冕将他的5岁病儿托付她抚养。她在南京住了3年。1936年8月,她离开南京,到上海在肇和中学担任教师。1938年8月,在地方人士的劝请下,回乡担任岩头小学校长。抗战胜利后,一度到上海,先后担任肇和、崇农两所小学校长。1948年回到温州。1949年9月,人民政府委派她担任温州第八小学校长,后改任水光小学校长。1954年9月退休。1956年2月,被提名为温州市首届政协委员。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去世后,1979年给她改正。

2 评价
  胡识因是一位妇女革命活动家。虽然后来失去了党的关系,但她一直热爱党,即便被错划为右派,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仍表示对党的信念。
[ 此贴被观海卫木兰在2014-04-18 02:32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14-04-10
《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74页胡阿林的资料
胡阿林(1901--1933)

        原名侠民,又名逸民,学名贤。东阳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任国民党东阳县党部农民部干事,主持筹建东阳县农民协会。1927年6月参与创建东阳第一个中共党组织——中共东阳独立支部,积极组织和领导瑞山乡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后赴上海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0年任中共上海曹家渡区委书记。不久调任中共杭州县委书记。后被国民党逮捕入狱。营救出狱后由党组织派赴苏联步兵学校学习。1932年回国后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一军团团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二师政治委员。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1933年12月7日在大雄关战斗中牺牲。

来源:林吕建主编;卢敦基,张学继,项义华等副主编《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38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01.      
-----------------------------------------------------------------------------------------------------------------------------------

网上查到胡阿林的部分资料转发于此。
来源:360百科http://baike.so.com/doc/6043153.html


        胡阿林(1091~1933),原名侠民,又名逸民,学名贤。

生平事迹
  故居胡村上宅,后迁信吴宁东街民国15年(1926)加入中国共产党。国共合作期间,任国民党东阳县党部农民部干事,主持筹建东阳县农民协会。民国16年6月,参与创建东阳历史上第一个党组织——中共东阳独立支部,积极组织和领导瑞山乡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后,赴上海从事党的秘密工作。民国19年任中共上海曹家渡区委书记。不久,调任中共杭州县委书记。后被国民党逮捕入狱。营救出狱后,由党组织派赴苏联步兵学校学习。民国21年回国,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一军团团政委、红一军团二师政委。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民国22年12月7日,在大雄关战斗中牺牲。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红星报>评价“胡阿林同志不仅是苏维埃红军的最英勇的战士,也是共产党最好的干部”。民国23年1月28日,全国第二次苏维埃大会全场起立,为胡阿林等15位先烈静默3分钟,以示哀悼和敬仰。 
[ 此贴被观海卫木兰在2014-04-18 02:45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9 发表于: 2014-04-10
《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74页胡茄的资料
胡  茄(1911一)

        镇海县人。1921年入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华童公学就读。1930年毕业于私立上海美术专门学校。继入白鹅画会从水彩画家潘思同习画。1932年“一•二八”事件时作了大量战地写生。1937年抗战爆发后成为战地画家。“八一三”淞沪抗战后随军转入西南大后方,足迹所及,画作随之,山川人物尽收笔下。抗战胜利后回南京工作。1950年赴台任翻译工作,后任淡江文理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协会”监事。1959年与张杰、吴廷标、香洪、刘其伟等人组成联合水彩画会。1963年改组为“中国水彩画会”,成为当时极其活跃的水彩画创作和研究团体。著有《胡茄速写画集》、《港澳速写画集》等。

来源:林吕建主编;卢敦基,张学继,项义华等副主编《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38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01.  
[ 此贴被观海卫木兰在2014-04-18 02:43重新编辑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