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301阅读
  • 1回复

弘扬清明文化 促进和谐共生 ――胡守钧教授在复旦大学的演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1-04-10
— 本帖被 南山 从 『论坛精华』 复制到本区(2015-03-27) —
弘扬清明文化 促进和谐共生 ――胡守钧教授在复旦大学的演讲
时间:2011-04-03 06:15:41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胡守钧
http://www.chinadaily.com.cn/micro-reading/dzh/2011-04-03/content_2199260.html

    
[提要]  由于我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传统节日。拜师学艺,各行皆有传统,徒弟敬师傅,师傅精心传艺,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行业秩序,传承行业文明,各种精湛工艺经久不衰。

[attachment=10209]

思想者小传
  胡守钧 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现任复旦大学社会共生研究中心主任、传统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上海市决策咨询专家等,曾任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社会学、中国古代社会思想史、社区研究等。主要著作有 《走出轮回》、《走向共生》、《社会共生论》、《文明之双翼》等,发表论文数十篇。

  作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淮南子 天文》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意味着,传统文化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清明是协调平衡的节日

  清明节既有慎终追远之感伤,还有游春赏景之欢乐,可谓是协调阴阳、平衡哀乐的节日,显示出中华祖先之大智慧。

  清明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是我国民间重要的八个节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清明其实节期很长,前十天后十天,二十天内皆属清明节。

  据 《中国大百科全书》介绍,民间习惯在这一天扫墓。清明前一天(或两天)为 “寒食”,两个节令相距甚近,古人常将它们连在一起,甚至不加区分。祭祖扫墓的习俗起源甚早,具体时间难以考订。对死亡的感悟,是人与其他动物的差别之一,墓葬文化的根源在于此,西周时对墓葬就很重视。孔子重视丧仪,影响后世儒学:“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儒家的儒字,来源于襦。襦者,相礼之礼服,就是丧仪用的衣服。《孟子》提到个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乞食祭墓的祭品,受人耻笑,可见扫墓之风盛行。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清明与寒食渐并为一。每逢清明节,人们纷纷上坟,遂成为社会习俗。还有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活动,因此,清明节既有有慎终追远之感伤,还有游春赏景之欢乐,可谓是协调阴阳、平衡哀乐的节日,显示出中华祖先之大智慧。

  由于我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传统节日。在仲春与暮春之交的清明节 (包括寒食)成了百姓的隆重节日,每当节日来临,人们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多为准备好的枣饼、麦糕、煎饼;在南方,则为青团、米糕、糯米糖藕。

  清明春暖,柳叶如眉,青绿可爱,人们或将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或用柳枝做绣球,或在房前屋后插柳枝。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若遇好风,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大家忙着放风筝。夜里还可在风筝下或拉线上,悬挂一个个彩色灯笼,仿佛星星闪烁,号称“神灯”。为何要放风筝?象征放去晦气。有人欢喜把风筝放上蓝天后,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断线的风筝送上九天云霄。据说能除病消灾,带来连连好运。历史上清明景象如何?感谢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全景展示了北宋徽宗年间清明时节东京汴梁(开封)汴河两岸的人物景象。

  清明节前后,艳阳高照,春雨喜临,万物生发,适宜植树造林。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前后植树的习惯,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实为清明文化影响所致。

  传统是来自内心的召唤

  民间传统是软约束,依赖于人的自觉性。具有社会惯性和神圣性的民间传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整合人与人之间的分歧,敬重长者,崇尚文明,是维持微观社会秩序的张力。

  民间传统具社会共生的功能。社会共生现象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存在。共生关系形形色色、千姿百态,若作抽象分析则可发现,任何社会共生关系,至少必须由主体要素、资源要素、约束条件三大部分构成。法律是社会共生的主要约束条件,民间传统是微观社会共生的重要约束条件。具有社会惯性和神圣性的民间传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整合人与人之间的分歧,敬重长者,崇尚文明,是维持微观社会秩序的张力。法律是社会秩序的主要骨架,民间传统才能使社会秩序丰满起来。

  家庭生活,老人为大,凡有庆典,多以老者为尊,如主持祭祖,担任证婚。尊老爱幼,父慈子孝,家和万事兴,有助于建立和睦的家庭秩序,传承家庭文明。如果缺乏优良家庭传统,长者不慈爱,晚辈不孝顺,夫不守夫道,妻不守妻道,即使每个家庭成员守法,能建立和睦的家庭秩序吗?

  乡里生活,崇尚互助,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和睦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社区秩序,传承地区文明。如果社区缺乏优良传统,邻里冷漠,公共事务无人关心,即使社区无人犯法,能建立温馨的家园吗?

  拜师学艺,各行皆有传统,徒弟敬师傅,师傅精心传艺,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行业秩序,传承行业文明,各种精湛工艺经久不衰。品种繁多的工艺品为何能美轮美奂,永葆青春?关键在于行业传统。如果行业缺乏优良传统,为师者不遵守师道,不负传艺之责,徒弟不尊重师长,也不认真学艺,从业人员不重视职业道德,即使无人敢犯法,行业能不衰败?

  商贾之道,诚信为本,童叟无欺,和气生财,有助于建立商贸秩序。如果诚信缺失,野蛮买卖,尔虞我诈,能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吗?

  有人问:能不能用法律承担民间传统的功能?不行。法律是硬约束,有强制性,必须遵守,违犯者受罚。民间传统是软约束,依赖于人的自觉性,遵循传统是来自内心的召唤,而不是受外力强制。民间传统渗透生活方方面面,有些显得琐碎,法律不可能事无巨细皆作规定,即使有如此详尽的法律,谁来执行?社会能承受这样繁重的成本吗?

  那么,能不能快速创造新传统替代旧传统?也不行。传统是祖祖辈辈的生活习性的沉淀,不能一朝一日速成。时髦可以速成,但是时髦不等于传统。如果一种信仰或惯例 “流行”了起来,然而仅存活了很短的时间,虽然在其核心部分包含了作为传统本质的延传范型,即从倡导者到接受者这样的过程,它也不能成为传统。时髦中的要素,唯有经过岁月洪流的淘洗依然能存在者,方能转化为传统。

  弘扬清明文化有利于和谐

  传统节日是民族的重要标识。民族的消亡不是人种消亡,而是文化消亡。清明节显示出中华民族的丰富的文化特性,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弘扬民族精神的舞台。

  历史悠久的清明节在民众生活中尤其重要,具有广泛的社会功能。

  首先,有民族标识之功能。每个民族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传统节日是民族的重要标识。民族的消亡不是人种消亡,而是文化消亡。清明节显示出中华民族的丰富的文化特性,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弘扬民族精神的舞台。

  其次,有提示农耕之功能。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请看农谚:“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有时甚至用来推测天气变化: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三,有 “跨越”生死、寄托精神之功能。生死之隔,无可奈何,生者希望通过仪式,试图从精神上跨越。扫墓祭祖各地风俗有所不同,但是都有焚香、烧纸、上供、跪拜等仪式,意在与先人沟通,寄托哀思。例如,“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重要形式。所谓 “包袱”,就是 “包裹”,装满各种冥钱,写上逝者名讳,用现在的话说,那是从阳世寄往阴间的大礼包。阴阳两隔,无法相见,但可邮送 “包裹”,不是超越生死之限的哲学想象么?

  第四,有社会整合之功能。古时清明祭祖,巩固家族、宗族系统,有利社会安定。海峡两岸同祭祖,民众互动沟通,促进和平统一。海外华人华侨回乡祭祖先,华人大团结,利于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据媒体报道,新加坡华人至今扫墓,多用闽南仪式。每逢清明时节,多会举家出行,亲戚朋友相邀同往,浩浩荡荡去扫墓。先祭土地神,然后给亲人墓供上酒食、果品、鲜花,燃香烛,压墓纸,焚纸钱,磕头行礼,最后当场将酒食、肉、果吃完回家,一般会准备五牲祭拜祖先,当中少不了蛤、螃蟹、鸡、鸭等。祭拜完毕便当场剥蛤吃,然后把蛤壳丢在坟前,表示子孙已来扫过墓。回中国寻宗认祖、祭拜先人,则是近一二十年新加坡华人兴起的潮流。在清明节前,祖籍海南的新加坡华人见面时往往会用家乡话互相询问: “回屋 (家乡)做清明不?”

  第五,有促进经济之功能。扫墓出行,形成上坟祭典经济活动,踏青游春,形成旅游经济活动,皆能适当拉动消费,有利于经济发展。

  第六,有崇尚礼仪、规范行为之功能。祭典仪式,倡导孝道,有利于儿童社会化,学习做人,学会与人相处,树立感恩的思想。

  第七,有传承民风民俗之功能。民风民俗在哪里?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清明节期时间长,活动多,是储存民风民俗的大宝库。各地风俗之特色,南北风尚之异同,无不可见。

  第八,有促进社区建设、家庭和睦之功能。促进社区整合,社区内相邀踏青出游,有利人际交往和社会整合。家庭共同祭祖踏青,有利于家庭和谐,亲友保持良好的联系。

  第九,有保护环境之功能。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外出游春,与自然亲近。清明前后,植树蔚然成风,有利于绿化环境,保护生态。

  第十,有促进健身之功能。放风筝、荡秋千、打马球等,利于百姓健身。荡秋千历史古老,最早叫千秋,后改之为秋千。荡秋千是个很好的运动,至今还为青少年喜爱。

  第十一,有传承文艺之功能。文人墨客节日感怀,留下脍炙人口的名篇,成为文化瑰宝。大家耳熟能详的有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韩罖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等等。

  第十二,有保存地方食品技艺之功能。节日食品,颇有文化特色。温州吃绵菜饼,也称清明饼;湖州裹粽子当祭品,也当干粮;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上海吃青团。我在上海多年,对青团制作了解一点。先将植物青汁和糯米粉混合,再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带有信仰意识。举一个从山西人那里听来的例子。晋南人用白面蒸大馍,里面包些个核枣儿、豆子、核桃仁,盘为龙身,中间扎个鸡蛋,叫做“子福”。大“子福”,象征团圆,扫墓献祖灵,完毕后分而食之,以求福祉。我国地大物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清明节食品数不胜数,各具地方特色。如果编一部《中华清明食品大全》,貌然大观,可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对待民间传统须有辩证态度

  优秀的民间传统为人提供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抛弃传统会使人灵魂空虚,精神没有家园。节日的象征意义存在于传统,由于民间传统的失落,一些节日才会变成没有灵魂的空壳,苍白而无活力。

  作为历史文化沉积的民间传统,鱼龙混杂,含有一些不利于人发展的糟粕,理应清除。怎样鉴别民间传统?必须以人权为唯一标准,批判并抛弃那些侵犯人权的民间传统:例如包办婚姻、家庭私法、师父奴役徒弟、结阴亲等。

  凡是不侵犯人权的民间传统,必须善待,不可随意解构。一、不可用政治意识形态批判民间传统。历史上形成的民间传统,很难符合现代意识形态,如果用意识形态为标准来评判,民间传统必被瓦解。二、不可用科学要求民间传统。科学与民间传统分属不同领域,概念、命题、推演方式都不一样,无法相互整合。近代科学起源于西方,与中国民间传统缺少渊源,现代科学更是这样。若以科学来审视,民间传统几乎难以存在。即使西方的民间传统,同样经不起科学解读。例如,进教堂举行婚礼,有什么科学道理?三、不可用唯物主义分析民间传统。民间传统中沉积着远古原始宗教以及后来各种宗教的某些意识,崇拜上天、大地、山、河、湖、海、古树等,敬祖先,敬作为图腾的动物,当然会有神、鬼、灵魂各种观念。若用唯物主义来判断,民间传统不止唯心主义色彩浓,形形色色鬼、神、怪更不少,哪有存在理由?四、不可用外来的传统消解本土传统。各种民间传统,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人们在历史上逐步创造积累而成,不同民间传统之间无优劣之分,例如英国人用刀叉中国人用筷子,孰优孰劣?每个民间传统有其特性,相互无法构成统一体系,如果用外来传统来评判本土传统,本土传统必遭消解。

  中国社会发展中,对待民间传统,出现过一些失误。上世纪50年代,以“斗争哲学”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对民间传统进行全面声讨,叫 “移风易俗”。到了 “文革”期间,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为核心的意识形态,驱使唯物主义和科学,从政治意识、唯物主义以及科学三方面,对民间传统进行更彻底批判,叫 “破四旧立四新”。倘若仅限于文化批判,没有多大问题。有人批判,有人辩护,具有重要社会功能的民间传统自会依然存在。但是,由于权力机构介入,文化批判变为文化革命,移风易俗演化为对民间传统的 “革命”,数典忘祖,侮辱师长,践踏文明。礼尚往来的习惯被打破,批判孝子贤孙,鼓励儿子造父亲的反;批判师道尊严,鼓励学生造老师的反;行规遭蔑视,鼓励徒弟造师父的反。提倡过 “革命化春节”,实为 “革”春节的命;提倡办“革命化的婚事”,实为 “革”传统婚仪的命;提倡办 “革命化的丧事”,实为 “革”传统丧仪的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间传统遭受外国民间传统的严峻挑战。有的提倡西方礼节,有的热衷西方婚仪,有的忙着过洋节日,有的欢喜洋快餐,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某些地方以建造洋风格的住宅为时尚。残缺涣散的中国民间传统遭受外国民间传统的严峻挑战,愈加萎缩。

  作为祖辈智慧结晶的传统具有导向作用,抛弃优秀的民间传统,是可怕的。一个人是认知主体,一个家庭是认知主体,一个民族是认知主体。面对变化莫测的复杂环境,先人们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沉淀在民间传统中,成为后代生存的导向图,子孙后代要悉心解读感悟。对山神敬畏,对海神崇拜,凝聚着怎样才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智慧。如果抛弃这些传统,开山炸石乱砍滥伐,引发泥石流,毫无节制狂捕滥捞,导致无鱼可捕,哪里还能“吃山吃水”?勤俭持家,量入为出,凝聚着理财的智慧,堪称个人理财、家庭理财、企业理财,乃至国家理财的最高境界。如果抛弃这些传统,个人会破产,家庭会破产,企业会破产,乃至国家也会破产。

  作为行为规范的传统具有道德功能,抛弃优秀的民间传统,会导致道德缺失。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希尔斯说得好:“与祖先失去联系产生了某种非道德化。”由于民间传统遭践踏,被解构,支离破碎,民间社会缺乏必要的约束力,不能有效维护秩序,不敬老,不重文,礼仪破碎,斯文扫地,某些领域道德沦丧,导致社会共生关系劣化,危害严重。

  优秀的民间传统为人提供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抛弃传统会使人灵魂空虚,精神没有家园。不是常有人感叹过年、过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都没意思吗?节日的象征意义存在于传统,因为民间传统失落,这些节日变成没有灵魂的空壳,苍白而无活力,哪里会有魅力?为什么有人感叹“穷得只剩下钱”?为什么“庸俗、低俗、媚俗”大有市场?有的人只信“钱”,有钱就有一切,搞“金钱拜物教”。有的人只信“权”,有权就有一切,搞“权力拜物教”。还有比这更糟糕的信仰么?

  社会由各个层面的共生系统组成,存在资源交换型、资源分享型和资源竞争型三大类共生关系。社会进步就在于改善人的共生关系,走向和谐共生。若是资源交换型共生关系,所谓和谐共生,乃是各主体在合理的度内交换资源。若是资源分享型共生关系,所谓和谐共生,乃是各主体在合理的度内分享资源。若是资源竞争型共生关系,所谓和谐共生,乃是各主体在合理的度内竞争资源。

  每个人、每个利益主体皆想利益最大化,皆欲占有更多资源,而大多数重要资源是稀缺的,不可能满足每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需求,势必引发矛盾、纠纷乃至冲突。怎样才能合理交换资源、分享资源、竞争资源?关键在于优化约束条件。法律之外,民间传统无疑是不可或缺的极重要的约束条件。清明文化博大精深,能为人提供精神支持,具有潜移默化、规范行为的社会功能,是社会共生重要的约束条件。而弘扬清明文化,正可以有效优化约束条件,协调社会关系,疏导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共生。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1-04-10
[首届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论坛资料]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胡守钧(发言节选)
[首届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论坛资料]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胡守钧(发言节选)(图)
2011-04-03 10:05:00 来源: 东方网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http://news.163.com/11/0403/10/70N8LMBG00014AEE.html


  [胡守钧]各位嘉宾大家好,非常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国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文化非常丰富,从传统的角度看大概有三个传统,一是官方的传统,二是经济传统,三是民间传统。三个传统有互动,有交流,但是也有非议。民间传统是作为民众的生活样式的存在,人们的礼尚往来、生活,这是它的表达形式。民间传统明显带有地方风格,中国很大,东西南北中都不一样,民间传统的表达形式也不一样。民族传统内涵是很丰富的,民间传统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社会惯性,时代沿袭,通过一代一代的传,而且有些传还有信仰的内核,带有一定的神圣性,比如清明扫墓、过年祭祖等。

  民间传统明显具有社会共生的功能,民间传统是一个很重要的约束条件,可以提供规则,提供批评,使大家规范自己的行为。民间传统在各个领域的表现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功能,我们能不能用法律替代呢?显然不行,法律只能提供一个总体的框架,不能事无巨细都规定到。一个地区的风俗怎么样也不是法律要讲的。那么,能不能用新的传统替代旧的传统?传统在不断的更新,但是传统是经过很多人一代代的传递结晶逐步形成的,我们不能轻易用新的传统替代旧的传统。

  清明节的历史渊源,很丰富,我就不展开了。我想主要从社会角度来看清明节有哪些社会功能,我列举了大概有几个社会功能。从人类学来看有民族标识之功能;从气象学来看有提示农耕之功能,有二十四个节日;从哲学看有跨越生死、寄托精神之功能,扫墓祭祖方式各不同,但是都有跪拜、祭祀的方式,来祭奠先人,这个祭奠是精神的寄托;从政治学看,有社会整合之功能;从经济学看,有促进经济繁荣之功能;从教育学看,有崇尚礼仪规范行为的功能;从民俗学看,有传承民风民俗之功能,民风民俗在节日里面,如果把节日去掉了,民风民俗就是一个空壳;从社会学看,有促进社区建设、家庭和谐之功能;从生态学看,有保护环境之功能;从体育学看,有促进健身之功能;从文学看,有传承文艺之功能;从饮食文化看,有保存地方食品技艺之功能。总之清明节有丰富的社会功能,从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认识,有不同的分析。

  怎样对待传统文化?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作为历史文化沉淀的民间传统难免鱼龙混杂,不是说传统都是好的,更不是说传统都是不好的。这是个非常复杂的社会学问题,我也做过多年的思考,把我的意见提出来供大家思考讨论。

  怎么鉴别民间传统好还是不好?要保留民俗传统不是简单的事情,是非常复杂的事情,因此我提出:第一,不可用政治意识形态替代民间传统,历史上形成的民间传统不可能有现代意识形态的意义,如果用意识形态结构,中华民族是很难互动的。第二,不可用科学来要求民间传统,我是赞成科学的,但是科学是近现代的东西,利用近现代的科学分析民间传统,民间传统可能一无是处,所以不能用科学来解剖它。第三,不能用唯物主义看民间传统,更不可以用外来传统做标准,这是很重要的方面。我们容易把别人的传统作为标杆来说,比如别人怎么结婚,别人怎么送丧,别人怎么往来,这是大错特错的。对待民间传统不可以惟我独尊排外,惟我独尊是不对的。中华文化有独特的特点,是吃中餐好还是西餐好,没有可比性,《清明上河图》表达的语言和油画的表达是不一样的,谁好没有可比性。

  人们认识世界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个人是一个主题,一个民族也是一个主题,我们的先辈认识自然、认识社会有很多经验,也有很多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就是通过民间传统传下来了,我们丢掉了传统就失去了经验和教训,就失去了导向。作为祖辈智慧结晶的传统具有导向作用,抛弃优良的民间传统是可怕的。古人有很多经验是有价值的,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山有山神,海有海神,我们保护山,保护海,绝对不是迷信,我们不能对大自然随心所欲的活动。所以我认为对山的敬畏,对水的敬畏,对自然的敬畏是民间传统的一部分。民间传统沿袭着一些道德的功能,而且有些民间传统为人提供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清明节所有的礼数活动都是在公众环境下展开的,囊括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各种关系,节日的神圣性要求人们必须遵守仪式,而且人们愿意遵守仪式。中国人祭祖先,上香、烧纸钱是一种仪式,这种规则的约束很重要。社会有各种层面的共生关系组成,存在资源交换,资源共享,资源竞争的关系,这种关系我们怎么来约束,每个人都想利益最大化,都想占领更多的资源,而且更多资源有稀缺性,不可能满意每个人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在资源交换,资源分享,资源竞争过程中,难免会形成各种矛盾和纠纷。怎么化解矛盾和纠纷,法律当然有很大的作用,除了法律以外就是民间传统,民间传统可以疏解各种矛盾,化解各种矛盾,是法律之外重要的条件。

  清明文化博大精深,人为人提供精神支持,具有潜移默化规范社会的功能,弘扬清明文化可以优化社会条件,协调社会关系,疏导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共生。非常感谢举办者的邀请参加这次清明盛会,送后请允许我送上我良好的祝愿:千年佳节兮万古流长,清明论坛兮欢聚浦东;炎黄子孙兮携手并肩,巍巍中华兮昌盛辉煌!
(本文来源:东方网 )
114412749@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