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883阅读
  • 1回复

泗水胡寻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5-05-05
我老家在我老爷爷的父亲胡凤祥从泗水县城北洼迁到圣水峪庠厂村。老爷爷叫胡佃林。爷爷叫胡西海。爸爸叫胡志钦。我叫胡传忠。以前听老爷爷说我们好像从凤阳搬过来的。具体不知道。求宗亲们有知道的告知。谢谢。胡传忠18653754699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5-09-13
寿光北胡家庄胡姓
寿光百家姓之北胡家庄胡姓

以胡姓定村名 分布寿光二十余村
http://www.sgnet.cc/news/201207/17/456405.shtml


据《寿光地名志》记载,位于文家街道东部边沿,羊临路以西,西南距文家街道办事处驻地2.5公里的北胡家庄村,现有148户居民,有胡、张、马等诸姓。胡氏族谱记载,明洪武年间,始祖由河北真定府枣强县迁徙此地立村,以姓氏立村,故名胡家庄,后为与城南胡家庄区别,改为北胡家庄。

始祖胡功明洪武年间迁居寿光

“我们北胡家庄胡姓一族自始祖迁寿光以来,至今已600余年,数百年来胡氏后人逐渐迁居寿光20余个村庄,可以说得上是分布广,人丁旺。”近日,为探寻胡姓家族在我市的发展渊源,记者来到文家街道北胡家庄村。目前该村胡姓中辈分最高、曾参与过最近一次家族族谱编修的16世族人胡允伦和19 世族人胡俊义,为记者讲述了他们村胡姓数百年在寿光的发展以及族谱的编修情况。

记者了解到,北胡家庄村除几户为他姓外,其余均为胡姓,胡姓族人虽多,但从不以大姓自居,与其他姓氏和睦相处,共同建设北胡家庄村。胡允伦介绍,北胡家庄胡氏家族至今已繁衍23世,目前最高辈分为16 世。多年来北胡家胡姓虽分迁各处,但每逢节日,每遇重大族事都是团结一致,不忘出自同根、所流同脉。

胡氏后裔分布我市二十余村

交谈中,胡允伦手捧族谱向记者介绍: “追溯我们北胡家庄村胡氏家族,可谓根深叶茂、源远流长。据族谱记载,我们的始祖在明朝初年由河北真定府枣强县,迁来青州府寿光县城西北三里立村胡家庄,安居乐业六百余载,其间为生活更加美好,也多有后人迁居寿光各村,市内20余村皆有北胡家庄胡姓后人。”

其中,二世祖胡吉生二子胡敏德、胡敏康,后胡敏康迁居古城街道王胡城村;到了五世祖大公胡迪、二公胡化迁居稻田镇青田胡村;八世祖胡相臣迁居文家街道南潘曲村;九世祖胡望迁居洛城街道牟城村,胡光、胡宗迁居侯镇黄桥村;十世祖胡世贞迁居田柳镇邢姚村,胡君荣迁居田柳镇乘马疃,胡宽迁居铁匠庄子(不详),胡美秀迁居营里镇南单村。

据道光二十五年族人所立祖碑记载,除以上村庄外,北胡家庄胡姓后世族人还有迁居范家庄村、寇家坞等村庄者。只是由于时代久远,现在很多村庄都无从考证。



光绪创谱 一九九八年再续新谱

“多年来我们北胡家庄胡姓从来没有忘记祖宗恩德,也牢记自己身上的责任,水有源头,木有根本,修谱续谱才能使一个家族的历史得以长存和传承,只有记录在册,世系班辈才不能混乱,家族才得以更好发展。另外,良好的家风、家训,成功的族内名人更是能起到教化后人激励后人的作用。”胡允伦向记者介绍,北胡家庄村胡姓一族于清朝道光年间曾进行过立碑工程,碑上记载了先祖迁居寿光后的分迁情况,成为非常珍贵的家族资料。

现存北胡家庄的胡姓族谱最早版本为光绪年间所修,先祖们在更早时可能也有过修谱,但随着时代变迁、岁月洗礼,并没有留下本册。记者了解到,继光绪年间修谱之后,到1962年,十五世族人胡本立写谱序,家族又进行了一次修谱。其后的1998年是最近一次修谱,参与修谱的胡允伦清晰记得当年情景。 “1998年村中热心族人提议说,离1962 年续谱过去36年了,胡氏族人又不断发展,恐时间越久世系混乱,所以续谱之事势在必行。随后,我就作为修谱的组织人召集全县各村,以及迁居广饶的北胡家庄胡姓族人开了一个家族会。各家族都派出了续谱代表,大家也都非常支持,会上还制定了族谱的格式及修谱的时间。历时一年后,胡氏宗谱大功告成,1999年我们又进行了立碑,建胡氏公墓。虽然非常累,但胡氏族人都没有一句怨言。”胡允伦说。

“以谥为姓”或为胡姓主要来源

“根据《通志·氏族略》所总结的数十种姓氏规则,胡姓来源可归纳为以谥为姓、以国为姓、改姓为胡三种。以谥为姓说的是胡公满本姓妫,名满,胡公乃是他在西周所得谥号。公当为爵位,而妫是舜时所得之姓。”谈及胡姓得姓渊源,胡允伦说,据传说,殷革夏命后,分封舜的后裔于陈,西周仍旧承认这一事实。胡公满后裔有以其谥号为姓者,为胡姓。这一支为胡姓的主要来源。而以国为姓说的是,春秋时期在今天的安徽、河南境内曾建立过两个胡国。一个为姬姓胡国,另一个为归姓胡国。胡国灭亡后,其子民以国为姓,此为胡姓的第二个出处。另外,便是改他姓为胡姓,这也是胡姓的第三种来源。相传有李唐皇室后裔胡昌翼,被胡三公拯救于危急之中,后胡昌翼发达,遂为明经胡氏。随着少数民族汉化,改为胡氏者甚多。最初见于史籍记载的北魏之纥骨氏取华夏之姓,为胡氏。此外,许多少数民族都有人改姓为胡姓。

明时胡姓为第十三大姓

据记载,关于历史上胡姓的迁徙与分布,在先秦时期,胡姓主要活动地区在黄河以南、淮河和汉水流域。秦汉两晋时,胡姓已播迁到各地,西达四川和陕西,北到山西河北,南抵广东福建,东临江浙。在唐宋之际,胡姓已在长江流域形成了优势,清初进入台湾。宋朝时期,胡姓大约有98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27%,排在大姓的第十三位。胡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胡姓人口的29%。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湖南、江苏、浙江,四省胡姓大约占全国胡姓人口的63%。全国形成了以赣湘和苏浙为中心的两大胡姓聚集地。

明朝时期,胡姓约有14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58%,是当时的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浙江、安徽三省,其胡姓约占胡姓总人口的55%。其次是湖北、江苏、湖南三省,又占20%。而江西仍为胡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胡姓人口的23%。宋元明期间胡姓人口主要向东南和南方地区迁移,全国胡姓人口重心由西向东漂移,东南地区的胡姓有了稳健的发展,赣浙皖地区是胡姓的密集区。本报记者 张文志
[ 此贴被南山在2016-01-11 22:10重新编辑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