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899阅读
  • 5回复

湖南永州发现胡安国父子题名摩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6-06-05
湖南永州发现胡安国父子题名摩崖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14424

深圳大学文学院王立新教授发来邮件:我的“江南提学”有一篇文字,可以转载到你们的胡氏宗亲网上。经查阅后得知,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汤军《胡安国父子绍兴元年九龙岩摩崖石刻考》论文:在湖南永州东安县九龙岩,现存有胡安国父子于北宋绍兴元年的摩崖题名,现经拓片后影印发表。这是宋代大儒、湖湘学派创始人胡安国及其家人、弟子门生在湖南活动的真实记录,也是其长子胡寅(致堂)手迹的初次发现。详情请见胡氏宗亲网论坛“关于胡安国世系的讨论”专帖。(胡南山)


湖南永州东安县九龙岩现存胡安国父子绍兴元年题名摩崖,实记其事。其题云:“武夷胡寅、宁、宏,侍家府自邵之舂陵过此,门人江陵吴郛、湘潭黎明从,绍兴元年十二月初六日。”
[ 此贴被南山在2016-06-05 22:18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6-06-05
胡氏宗亲网 每日新闻 (2016.06.06)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14424

湖南永州发现胡安国父子题名摩崖 

深圳大学文学院王立新教授发来邮件:我的“江南提学”有一篇文字,可以转载到你们的胡氏宗亲网上。经查阅后得知,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汤军《胡安国父子绍兴元年九龙岩摩崖石刻考》论文:在湖南永州东安县九龙岩,现存有胡安国父子于北宋绍兴元年的摩崖题名,现经拓片后影印发表。这是宋代大儒、湖湘学派创始人之一胡安国及其家人、弟子门生在湖南活动的真实记录,也是其长子胡寅(致堂)手迹的初次发现。详情请见胡氏宗亲网论坛“关于胡安国世系的讨论”专帖。(胡南山)

湖南永州东安县九龙岩现存胡安国父子绍兴元年题名摩崖,实记其事。其题云:“武夷胡寅、宁、宏,侍家府自邵之舂陵过此,门人江陵吴郛、湘潭黎明从,绍兴元年十二月初六日。

转自:王立新教授博客“江南提学”

张京华教授与其弟子汤军所拓胡安国父子石刻与所撰之大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d6cc97760101wq17.html

(2014-05-12 15:08:57)

立新兄!
弟一弟子汤军,湘西的,土家族,现在西南民大读研,随弟读史学有年,沉静勤苦,与弟四处寻访摩崖石刻,已能熟练制作拓片,发表不少论文,并著《零陵朝阳岩小史》一册,近又与弟合撰完成《朝阳岩石刻考》40万字。其硕士论文确定为永州流寓理学人物汇考,其中涉及胡文定,遂撰一文,切入点为两幅石刻真迹,均为汤军亲手采拓。……

京华:

见此拓片,甚为欣喜。其中所记,正是历史事实,毫无差错。此事在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十二月,胡氏父子已先于高宗建炎三年冬入住湖南湘潭碧泉。后两年,湖南乱兵大作,马友、孔彦舟、曹成激战争地,兵漫原野。胡氏父子举家南避,于绍兴元年四月抵达邵阳,六月乱兵扰邵阳,又奔避进入所谓“南山”(今不知何许山也?)之后又于同年十二月,即拓片中所记时间,转向西南,向广西全州(当时归湖南)进发,至灌江县南部。此必从邵阳南山出来,向广西方向行进途中所为,但不知此石刻位置何在?此石刻具体位置相当重要,要详细加以说明。此拓片文字,与胡致堂《斐然集》之《悼亡别记》所记,完全吻合,断无误也。故此拓片之真,毫无疑义!立新驻心此项学术研究近20年,至今未得见到胡氏父子笔墨。根据此拓片所记文字看来,此必致堂胡寅文字无疑,胡文定、胡茅堂、胡五峰虽名寓其中,然文字当为致堂手迹所刻。甚喜,甚喜!另知南宋所留《凤墅阁帖》中,亦有胡文定和胡五峰文字,因近年来转向思想抒发和人文普及,未能躬劳找寻,甚为遗憾。若得人以求之,足慰久渴!

来函只有两张拓片,未见文字,请将文章发来一观。

立新愚及。
2014年5月12日。

特别感谢立新兄!汤军的文章可能没发好,我再发一下,兄先看看,我随后再与兄细说。拓片因天气一直不好目前只有一张,我带去深大给兄留念。

上,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总编张京华教授与愚今日通讯之点滴。

胡安国父子绍兴元年九龙岩摩崖石刻考
汤 军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

作者简介:汤军(1987-),男,土家族,湖南张家界人,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  要:湖南永州东安县九龙岩,现存胡安国父子绍兴元年摩崖题名,记其南徙道州事,综以胡寅、胡宏文集,及史志之记载,得详细其原委。当北宋末造,朝纲不振,群盗丛起,至南渡,延及江淮。以此胡安国自荆门迁至湖南湘潭。又以孔彦舟、曹成等构乱湘中,不得已携家南徙,时绍兴元年。其经邵阳、永州,本欲徙于道州,奈城陷不果,而流徙至于广西全州,同时有门人吴郛、黎明侍行。至三年七月,始阖家会于南岳,开文定书堂,自此而有湖湘学派之目。

关键词:胡安国;绍兴元年;九龙岩;摩崖石刻



杨军在湖南永州九龙岩制作胡安国父子摩崖石刻拓片

详见胡氏宗亲网论坛: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14424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6-06-05
胡安国父子绍兴元年九龙岩摩崖石刻考----汤军
胡安国父子绍兴元年九龙岩摩崖石刻考

汤 军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

作者简介:汤军(1987-),男,土家族,湖南张家界人,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  要:湖南永州东安县九龙岩,现存胡安国父子绍兴元年摩崖题名,记其南徙道州事,综以胡寅、胡宏文集,及史志之记载,得详细其原委。当北宋末造,朝纲不振,群盗丛起,至南渡,延及江淮。以此胡安国自荆门迁至湖南湘潭。又以孔彦舟、曹成等构乱湘中,不得已携家南徙,时绍兴元年。其经邵阳、永州,本欲徙于道州,奈城陷不果,而流徙至于广西全州,同时有门人吴郛、黎明侍行。至三年七月,始阖家会于南岳,开文定书堂,自此而有湖湘学派之目。

关键词:胡安国;绍兴元年;九龙岩;摩崖石刻

一  南宋初期的动荡与胡安国父子之南徙

    赵宋之南渡,未如东晋之制于门阀,形如傀儡,更非倔强于闽粤之南明可比。当二帝北狩,金乘百战之威而南向,虽渡江而仓皇北还。又历苗刘之变、群盗构乱,然绪统未堕,尤得延百五十年之帝业,虽曰关乎时会,亦以士大夫之有立志也。佼佼如胡安国者,致力春秋之学,离乱之间,未为所折,处江湖之远,而未敢忽于国难,此人臣之恒情,然非学力之贯注,亦难致也。究其流离之事,在建炎、绍兴间。

    湖南永州东安县九龙岩现存胡安国父子绍兴元年题名摩崖,实记其事。其题云:“武夷胡寅、宁、宏,侍家府自邵之舂陵过此,门人江陵吴郛、湘潭黎明从,绍兴元年十二月初六日。”

胡安国父子九龙岩题名(拓片制作:汤军)

    胡寅,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胡宏,字仁仲,学者称五峰先生。胡宁,字和仲,学者称为茅堂先生。所云“家府”者,即胡安国,学者称武夷先生,《宋史·儒林》有传,子寅、宁、宏附。

    胡安国,字康候,谥文定。“私淑洛学而大成者,胡文定公其人也……南渡昌明洛学之功,文定几侔于龟山,盖晦翁、南轩、东莱皆其再传也。”[1]而“武夷諸子,致堂、五峰最著……当洛学陷入异端之日,致堂独皭然不染,亦已贤哉,故朱子亦多取焉。”[1]于“绍兴诸儒,所造莫出五峰之上。其所作《知言》,东莱以为过于《正蒙》,卒开湖湘之学统。”[1]另《宋元学案·武夷学案·参议胡茅堂先生宁》:“文定作《春秋传》,修纂检讨尽出先生手。又自著《春秋通旨》,总贯条例、证掳史传之文二百余章,辅传而行。”[1]

    全祖望《经史问答·书〈宋史·胡文定〉传后》曰:“致堂、籍溪、五峰,茅堂四先生并以大儒树节南宋之初,盖当时伊洛世适,莫有过于文定一门者。”[2]所云“籍溪”,为胡安国从子胡宪。

当南渡之初,和战未决,逆乱丛兴,固仓皇忧瘁之际。然金成百炼,松挺飞霜,忠勇豪杰,卓然崛起,人才之盛,足为廓清扫荡之资。朱子云:“言规恢于绍兴之间者为正,言规恢于乾道以后者为邪。”[3]正以此也。惜乎高宗为君,事从权宜,务苟安而忍国耻,缚爪牙以促和议。叹事机之失,个中郁愤,岂扼腕切齿、拔刃斫石可拟。此适隳英雄之志,而销壮士之心。或授节卸甲,老死牖下;或退居江湖,砺节山林。

     时绍兴改元,胡安国、胡寅皆提举宫观。

    《斐然集·先公行状》:“建炎三年,反正之始,枢密使张浚荐公可大用,申命前除,公辞……朝廷遣使诣公所居,诏州郡以礼敦遣。寅时修起居注,上赐之手札曰:‘卿父未到,可谕朕旨催促前来,以副延伫。’公以建康东南都会,上既在是,而眷待如此,行次池阳,会闻车驾移驻姑苏,将踰浙而东。公重感疾,遂具奏而返。是日亦勅下除公提举临安府洞霄宫。绍兴元年十二月,除中书舍人兼侍讲,公辞……朝廷不许,公辞,又遣使至所居,公遂行,以时政论先献之……论既入,上即命再遣使促召。未至,复除给事中。二年七月入对于临安行在所,上曰:闻卿大名,渴于相见,何为累召不至。”[4]以此可见,胡安国虽数有除命,皆未赴。

    《宋史·胡寅传》:“建炎三年,高宗幸金陵,枢密使張浚荐为驾部郎官,寻擢起居郎。金人南侵,诏议移跸之所,寅上书……疏入,宰相吕颐浩恶其切直,除直龙图阁,主管江州太平观。二年五月,诏內外官各言省费、裕国、强兵、息民之策,寅以十事应诏……疏上不报,寻命知永州。”[5]

    《朝野类要》卷五《退闲·宫祠》:“旧制:有三京分司之官,乃退闲之禄也。神庙置宫观之职以代之,取汉之祠官祝厘之义。虽曰‘提举主管某宫观’,实不往供职也。故奏请者多以家贫指众为辞,降旨必曰‘依所乞差某处宫观任便居住’,惟在京宫观不许外居。”[6]

然当“建炎乙酉之秋,江淮河汉之间,群盗纵横。先文正被召趋行在,仲任行事。某当家贫,以强 暴逼人,沮漳之间非遗种处也,则奉母令人及诸亲属弃生生之资,渡岷江而南,不几月大盗蜂集,故庐文书数千卷悉为灰烬。”[7]胡宏又云:“我祖武夷传世,漳水成家,自戎马之东侵,奉板舆而南迈。”[7]

    《宋史纪事本末·平群盗》:自宣和末,群盗蜂起,建炎二年春正月,东平军校孔彦舟闻金兵将至山东,遂帅所部刼杀居民,烧庐舎,掠财物,南渡淮,犯黄州,守臣赵令蔑拒之。三年十一月,淮盗刘忠初聚兵于东京,自蕲转入湖南,遂陷舒州。十二月,孔彦舟犯荆南,诏谕降之,以为湖北捉杀使。四年二月,金人去潭州,群盗大起。鼎州人钟相尝以左道惑众,因结集忠义,以捍贼为名。自称楚王,改元天载,寇澧州,陷之。李成入舒州。五月,以翟兴等为京湖淮南诸路镇抚使,分地处之。绍兴元年春正月,孔彦舟据武陵,张用据襄汉,李成据江淮湖湘十余郡,连兵数万,有席卷东南之意。[8]

    此次南徙,胡寅《斐然集·悼亡别记》所记尤详:建炎“己酉岁春二月旦,女真轻兵渡淮,扬州溃,寅脱身至常、润间,久之,召还复为省郎,迁左史。秋九月,请奉祠,得之。其时荆门已为盗区,家君度洞庭而南,寓居湘潭,而寅行次临川。值敌兵方下江西诸郡,甚梗……辛亥春,巨盗马友、孔彦舟交战于衡、潭,兵漫原野。四月,奉家君西入邵。席未暖,他盗至,又南入山,与峒獠为邻。十二月,盗曹成败,帅兵于衡,又迁于全,西南至灌江,与昭接境,敝屋三间,两庑割茅遮围之,上下五百余指,度冬及春,瘴雾昏昏,大风不少休。郁薪御寒,粢食仅给。壬子春,家君有掖垣之命,寅与弟宁侍行,季弟宏守舍。”[4]所经路程为:四月自湘潭西入邵,十二月趣全州。而九龙岩摩崖所题时次为绍兴元年十二月初六日。

    嘉靖《湖广图经志书·永州府·东安县图》:北至宝庆府邵阳县界一百八十里,东至零陵县五十里,南至全州界二十里,西至武冈州新宁县界三十五里。[9]

    九龙岩在永州东安县。道光《永州府志·名胜志·东安》:“县北百里芦洪之东,有名岩焉。山形陡起,奇石错立,若卧龙状,曰九龙岩。岩中物象毕具,出泉寒洌。岩前有池,洞门高敞,循磴而下有隙,仅可容身,虵行可深入。相传昔有樵者遇黄衣九士,谓曰:‘吾九龙居此久矣。’语讫不见。唐宋名贤游此者众。”[10]

    九龙岩洞门有二,一高敞在左,一曲幽居右,自右入即见胡安国父子题名。左门崖壁间题刻多所残毁,剥蚀殆尽者亦有之,未若此处崭然如新,乃似晦而显者也。胡安国父子题名,楷书,六行,末行七字外,他皆六字,高55厘米,宽54厘米。题名后小字注云:“永州东安县九龙岩寿圣院僧文照上石。”

    僧文照,未可考,宣和五年正月二十五日钱怀哲九龙岩诗、宣和五年二月黄朝散九龙岩诗、宣和五年三月二十日曹省九龙岩诗皆由文照上石。黄朝散九龙岩诗刻后,文照作记云:“伏承通判朝散黄公按部过九龙岩,书诗八首,文照不敢秘藏,谨刊于石,时宣和五年癸卯岁三月望日,侍持僧文照□记。”另,靖康元年黄仲堪题名有言:“岩主照师燃香烹茶,使人洒然有仙意。”

    胡安国父子题名“胡寅”下有七小字,惟“九仙岩”三字可辨。考九龙岩碑刻,“九仙岩”自阮之武改名,阮之武九龙岩诗云:“野老相传有九仙,尝游此地忽升天。霓旌鹤驭今何往,千古空岩锁暮烟。”后题:“静海阮之武子文倅郡零陵,行县游芦洪九仙岩。绍圣改元甲戌岁七月七日题□,以正其名。”然“九仙岩”之名仅见于此。

题名云:“武夷胡寅、宁、宏,侍家府”,则当是胡寅所书,此时虽以流离而南迈,然笔画间未见仓皇之意。又其笔锋凌人,自见刚严本色。

二  胡安国父子南徙舂陵之原由

    九龙岩题名曰:“侍家府自邵之舂陵。”《汉书·地理志·南阳郡》:“舂陵,侯国,故蔡阳白水乡上唐乡故唐国师古曰:‘《汉记》云:元朔五年,以零陵泠道之舂陵乡,封长沙王子买为舂陵侯,至戴侯仁,以舂陵地形下湿,上书徙南阳,元帝许之。以蔡阳白水乡徙仁为舂陵侯。’”[11]《旧唐书》卷四十《地理·道州》:“延唐,汉泠道县,属零陵郡,古城在今县东界南四十里。隋平陈废泠道入营道县,仍于泠道废城置营道县。武徳四年,移营道县于州郭置。”[12]营道县宋时为道州州治,故所云“舂陵”即道州。

    南宋初造,高宗尚且横江入海,惶无宁处。然西南地广,胡氏独趋道州者,实有数端。一以胡安国其时已寓居于湘潭;其次以道州僻远,尚为宁土;再者,则和胡安国父子与向氏一门之渊源有关。

    时道州知州为向子忞。《宋名臣言行录·别集》卷十一:“向子忞,字宣卿,以伯永嘉郡王宗良恩任登仕郎。政和七年,调华州兵曹。宣和六年,中山府录。七年,辟府属。靖康初,丁父忧,吉,除均州倅,未上,摄真州。吕相荐于髙宗,召对,加直祕阁兼淮东帅。金来退保河南,坐降一官。时建炎四年也。知江阴军,从驾还,过明州,就知本州,丐守道州。绍兴初,朱胜非出督檄为参谋,摄洪帅,论者以激曹成之变,降官罢居数载,祠主管。崇道五年,郊恩复直阁,守衡州。六年,宫祠寻罢,以诸司奏。八年,衔冤自讼,改正,复直阁,湖北宪沮之者中伤,罢归。十一年,奉祠。十四年,以不附时相贬三官。十七年,叙复。二十八年,起知道州,在任半年,复职,改知广州,未上言,罢。三十二年,江东运副。隆兴初,淮上戒严,复职,名兼随军运副使。二年,奉祠,疾作,上纳禄之。请乾道初守本官致仕,享年六十有九,累官太中大夫。”[13]

    《斐然集·伊山向氏有裕堂记》:“寅先君子喜宣卿资气刚正,授以《左氏春秋传》,且为之言大义,故宣卿学古益力,守义益固,亢宗纠族,乐多贤友,不与恶人言,若《易》、《诗》,《书》所载,《孟子》所处,宣卿盖勉焉,日有孜孜矣。”[4]则向子忞于胡安国为门人,而《宋元学案》未载,王立新先生著《开创时期的湖湘学派》,尝申正之。[14]

    而向氏一门,与胡氏之渊源非止于此。据《宋元学案》:向子忞兄向子韶,字和卿,为武夷讲友,其“清约如寒士,强学自砺,永嘉刘安节与胡文定皆深交。”[1]后知淮宁府,寇兵至,率子弟固守,城陷骂贼而死,谥“忠毅”,十子惟沈与鸿得免。时向沈“逆妇于胡文定公家”[1]。《斐然集·先公行状》:“女申,适迪功郎监潭州南岳庙向沈,其父即和卿也。”[4]则向沈为胡安国婿,亦武夷门人。向子諲为向子忞兄,其少子向涪,“从文定”[1],为武夷门人,仲子向浯,“从胡文定公游,卒业于五峰”。[1]

    另,向子諲、向子忞皆尝屈于形势,以御贼失当而被谪,胡安国上书当道,为之陈情:

    《宋史》卷三百七十七《向子諲传》:绍兴元年,向子諲移鄂州,主管荆湖东路安抚司。以势孤无援,招抚剧盗曹成失驭,诏提举江州太平观。“胡安国方避地湖南,以书抵秦桧,言子諲忠节可以扶持三纲,愿怜其无救而陷于贼,复加收用。起知广州。”[5]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十一:绍兴二年二月“辛巳,直秘阁知道州向子忞落职放罢,以湖东提点刑狱公事周随亨劾其不法,及弃城故也。新除中书舍人胡安国,自全州遗尚书左仆射吕颐浩书曰:‘昔韩忠献公秉政十年,勋盖一时,权震天下,然议者亦或排之,则孙公沔、李公参、吕公诲、王公陶与司马公光是也。众人常情,睚眦必报,而忠献公于此数人,皆引用之,各尽所长,不以为怨。而近世诸人,借国威福,行其私意,取快一时,欲救往迷,正在今日。相公中间均逸,亦有异同之议,今公衮言归,进退贤否,赏罢功罪,固当以至公无我为先,报复恩雠为戒。然比于忠献,犹有未及,不免天下之疑。以贵者言之,如旧相吴观文起帅长沙,继除三路宣抚,吴虽辞免,而军书羽檄,辐凑门巷,又以剧盗方集境中,恐失事机,惶恐拜命,鸠兵选将,夙夜究心,亦未为失,一旦赐罢,自观文降资政,自通议降太中,传播诸方,骇动观听,所可疑一也,以微者言之,向子忞之守道,锄治奸猾,虽犯众怒,识者是之。申乞移按他部,不为过也。巨寇侵陵,众寡不敌,移守山寨,而外台乘此交劾罢之,所可疑二也。相公平心为相,施于贵者,将存其事体,施于微者,当海度容之。若改正此二事,则不违公议,释疑于天下矣。夫宰相时来,则为不可擅为已有,人才亦各自负,不可盖以己长。安国见辞新命,冀赐片言,俾从所欲,则受赐大矣。’”[15]

    胡寅则尝为向子忞作《代向直阁复职除湖北宪谢表》、《代向宣卿知衡州谢当路启》、《代向宣卿复职除湖北宪谢当路启》,及《前知衡州向公生祠记》、《伊山向氏有裕堂记》。为向沈作《代向深之上范漕启》。具见《斐然集》。

    当朝廷诏“寺监长贰监察御史以上,荐举监司郡守”时,胡寅应诏荐举者,便有向子諲、向子忞兄弟:“右朝请大夫直龙图阁向子諲,顷任发运使,值张邦昌僭窃伪命,下东南者,子諲一切截送所司,拘系申元帅府馈给,东南勤王之师数十万不激怒生变者,子諲之力为多。后守潭州,值前政姑息,所遣戍兵作乱,子諲夜半登陴,发兵擒捕逮,晓遂定,诛其乱首,卒分遣之。到官未半年,敌骑乘百胜之威,自江西来潭州,欲指顾受降。子諲率励兵民尽力守城累日,而后破,子諲又守子城,誓不屈膝,及火攻廹近,兵民不忍,相与扶掖上马,力战决围而出,城虽不守,而二百年涵养,兵民无一人投拜者,节义昭然,不可掩也。再守潭州,孔彦舟、马友、李宏、曹成百万之众,相继盘据,子諲以数百饥卒,与曹成相持衡州累月,而邦昌之党,方据要路,不遣援师,遂致刼执,比入贼中,正色诅骂,贼卒不敢害,其才气忠节大概如此。正是今日可用之人,虽其少年恃气陵傲,而其晚节更练淹详,所以帅广未几,政声翕然,至公有去思,委可充帅守之选。”[4]

    “右承议郎主管台州崇道观向子忞,顷知真州,值女真焚劫之后,本州有招安贼徒数千屯驻,日夜恣横,子忞用法弹压,讫不敢妄动,招徕百姓,通惠商旅,课利增羡。朝廷有大支,遣数赖其用。后知明州,设方略捕强盗,取权臣之怒。知道州,奉公守法,值监司以出廵为名,住本州半年,子忞申陈小郡穷乏,应副批请不前又贻监司之怒,诬以罪犯,迎合权臣之意,遂被罢黜至今。道州冤之。子忞才力敏强,遇事立决,持身廉勤,爱惜百姓,可以充监司郡守之选。”[4]

    胡宏作《向侍郎行狀》云:芗林公名子諲,字伯恭……建炎己酉之冬,与先君遇于熊湘之西,神姿爽迈,超出群众,议论英发,忠誠动人,涖官临政,声震一方,望之隐然。先君尝言于庙堂曰:‘向某气质忠鲠,心向国家,尊戴君父,徇公忘私,正今日扶持三纲,可备使令之人也。’惟宏于公既當子弟之列,而终身不获贽見,状公平日,不已僣乎?方圣学衰微,异议繁殖,或能使君子大人心之精微,不明白于天下后世,是以徵诸先君之言,敢书公行事以俟作者而不辞也。[7]

    胡氏父子所以奔道州者,当以此也。怎奈绍兴元年十二月丁丑“曹成陷道州,守臣向子忞弃城走”[5],故而继续南迁,徙于全州。道光《永州府志》卷二《名胜志•含辉岩》:“宋绍兴初,向子忞知道州,改名‘金华岩’,名其泉曰‘金华泉’。”[10]道县含辉岩现存“金华洞”、“金华泉”榜书,明嘉靖五年五月知州叶文浩刻,所据即以此。

含晖岩“金华洞”榜书(拓片制作:汤军)

    绍兴二年,胡寅尚作有《初至青湘闻安仁帅司为曹成所袭》四首:其一:“风急滩声乱,云红雪意酣。空庭初霰集,寒砚忽冰涵。天造推移密,人情冷煖谙。江头聊问信,春到一枝南。”其二:“税鞅年华暮,围炉夜饮酣。雪梅清共映,沙水冻相涵。远意人谁会,殊方俗未谙。前令发湖北,今日滞湘南。”其三:“有道持危国,无人识素书。屡惊时易失,更觉意难如。莽莽旌旗暗,纷纷组绶纡。白云一天地,今日又迁居。”其四:“结束趋安地,征营报急书。诸军闻好在,元帅竟何如。岁晏风云惨,天低岭海纡。悲歌抚长剑,吾道敢怀居。”[4]《五峰集·向侍郎行狀》:“群盜曹成擁众十余万,太尉张浚招之不降,自江北纵掠入湖而屯于攸县。時马友阴有马氏之谋,乃诱成以广西之利,成张声势欲南,公曰:‘若使群盗遂其谋,則三湘五岭皆寇,而江南之形势坏矣。’乃屯于衡之安仁。”[7]当此居止无定之际,尤以其安危为念,忧国之余,复以情谊有在也。

三  从侍门人吴郛与黎明

    胡安国此次南徙,门人黎明、吴郛从侍。黎明之迎胡安国入湘,实居引导驱除之功,有士如此,湖湘之幸。而吴郛侍胡安国自荆门而湘潭,由湘潭而入遐荒,亦难能者也。

    《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向见藉溪说文定当建炎间,兵戈扰攘,寓荆门,拟迁居,适湘中有两士人,协力具舟楫往迎文定,其一人乃黎才翁。文定始亦有迟疑之意,及至湘中,则舍宇动用,便利如归,处之极安。又闻范丈说文定得碧泉,甚爱之,有《本亭记》,所謂命门弟子往问津焉,即才翁也。”[3]

    《宋元学案·武夷学案·黎先生明》:“黎明,字才翁,长沙人也。以孝友信义著称。师事胡文定公。建炎之乱,文定避地荆门,先生为卜室庐,具器币往迎之。胡氏之居南岳,实昉于此……先生之古道,盖亦候无可之流,而湖湘学派之盛,则先生最有功焉。”[1]

    《少仪外传》卷一:“杨训同黎才翁侍坐,胡文定先生目黎曰:‘为士人,当只知穷经问学,不须及他事。如贤前所言,谁又詈骂自家,谁又道甚言语,如此,是自家身心都不用理会,只了得与人闲争也。孟子曰:‘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此物奚宜至哉。’万一自家都是,亦只得如此。待人况骂詈長官,亲闻乃坐,若听人传言,是来谗贼之口,更有何穷已。’杨训问胡文定先生避寇诸事如意否,先生曰:‘不惟避寇应人切不得望要事事足意,得常有些不足处便好,人家才事事足意,便恰有不好事出。’”[16]

    胡寅《斐然集》中有赠黎明诗六首,皆联谊砥砺之作,惜未知时次:

    其一《送黎才翁往荆门》:“圣道原来不易穷,君今何处觅同风。唐虞世远精神在,邹鲁人归事业崇。徳性未尊须强学,道心才胜即收功。他时杯酒论暌阔,应有微言激懦衷。”[4]

    其二《清明风雪小酌庄舍示黎才翁》:“月压梨花墜,风扶柳絮新。故圆寒食路,回首踏青人。万竅方号籁,千山忽涌银。擁衾听窈眇,举盏寄经纶。浩荡寰中意,逍遥物外身。赓歌咸當律,谑浪亦淘真。又理沙边棹,將浮雪后春。兰亭非达者,空叹迹成陈。”[4]

    其三《题净明观用旧韵简黎才翁》:“得酒相逢笑绝缨,而今双鬓不全青。蓬莱尚说三四浅,何況方平与蔡经。”[4]

    其四《雪中寄黎才翁》:“寒日已无晖,饕风更擅威。暝山雷虺虺,阴壑雨霏霏。酒绿思同酌,炉红忆共围。不辞泥径远,要看雪花飞。天与人情契,春从草树归。幻成银世界,偷取日光辉。安得千金舞,來翻六出衣。南枝香破玉,别有好芳菲。”[4]

    其五《題中元观次黎才翁韵》:“掛了衣冠却问农,几回欹枕听晨钟。壮怀不与浮云渺,宿疹猶资大药功。想像濠梁宁有趣,追寻风驭豈无踪。道人要识春台乐,须向壶公问所从。”[4]

其六《将归南岳黎才翁命萧复來相迎且以二诗见贶因作一绝谢之》:“涑水分携首重回,南山指日可徘徊。殷勤问讯烦甥友,更遣新诗两咏來。”[4]

    吴郛,字卫道,江陵人。据《五峰集·題祖妣志銘》:“庚戌岁,得祖妣志铭于吴郛卫道。卫道,先君门人也。”[7]然而《宋元学案》未载,王立新先生《开创时期的湖湘学派》曾予以补正。[14]

胡寅作有《送吴郛赋》:“宣和四年,江陵吴卫道求师于漳水之滨,因遂稔熟,亦复切偲。逮庚戌秋,脱寇难来湘澨,叙旧道故,又八年于兹矣。闻湖之北稍稍有城郭村聚,流散幸存者皆思还其故处。一旦束书买马,慨然告别而去。诵子路之言曰:‘何以赠我?’再而三而益勤,予应以可,且问之曰:‘子裹囊窭贫,行乎凋残之千里山川,良是而无跫然似人之喜,曷遄其行,而又曷以康夫至日之讣耶?’卫道愀然曰:‘丘垅所以不忍离,而先人之敝庐庸葺,而世业之常产所不可不治也。是三者,泝而修之,其必有序,庶几于苟合以不忘畀付,则生于斯世,又何慕矣。’予应之曰:‘是之所志,确乎本务,然子故乡荒莱芜没,盖有年所,子将启而辟之,必有烈薙之勩;垦而亩之,必有斩揉之利;溉而滋之,必有源泉之蓄;播而稼之,必有五种之美,高下肥硗之宜,风雨霜露之齐,灭裂闵力之殊,螟蝗水旱之气。于是有苗而不秀,秀而不实,稊稗之莫比者矣。幸而登场舂释,簸扬炊以釡甑,荐以匕鬯,乃不曰常珍而异馔之嗜,又有不知其味,虽食而弗肥者矣。故凡今人之田,荒莱芜没不能自理,至于流离漂转,仰哺待活,以死于冻馁,盖不可胜计也。子独有复业之志,惟本是力,益既乃心,勿中道而画,冺饥丰于穮蓘,毋辍耒而太息,观沮溺之避世。察荷蓧之体勤,惩宋人之无益,考陈相之并耕,问大舜于历山,访伊尹于有莘,若禹稷之躬耕,与樊迟之小人。孰为力穑,孰为旷耘,孰舍其田,孰收其成,用彼之効,为我之绩,固将稻粱蔽畴,稂莠不殖,仓箱既盈,时万时亿,鼔腹行歌,醉于酒而饱于德也,我未能有行焉,敢谓老农之不如书以遗子,辞曰:‘馈赆倘可以为开荒之资乎?’”[4]

    其云“逮庚戌秋,脱寇难来湘澨,叙旧道故,又八年于兹矣”,则此时为绍兴七年。待时局方宁,吴郛即不避艰险,以修坟墓、复祖业为志,当恒念念于心。以此观之,其亦力学而躬行者也。

    胡宏《五峰集》中有《别吴卫道》一首,当此时所作:“学业应须见本根,语言无用苦评论。醇醪自昔怀公瑾,药石谁今识孟孙。凭仗嬉游试功力,隄防色厉却淫昏。临岐大愧無相赠,聊写芜词示法门。”[7]吴郛为武夷门人,而五峰赠诗如此,则当在师友之间。

参考文献:

[1]黄宗羲著,全祖望补修,陈金生,梁连华点校.宋元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6.p1170,p1340-1341,p1366,p1182,p1180,p1191,p1191,p1389,p1190.

[2]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M].上海图书馆藏嘉庆十六年刻本.卷28,p11.

[3]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p4,p2581.

[4]胡寅著,容肇祖点校.斐然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3.p533-549,p410-411,p450,p559,p199,p200,p50,p50,p90,p94,p97,p119,p144,p8.

[5]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p12916,p11641,p493.

[6]赵升.朝野类要[M].民国二十□年上海进步书局石印本.卷5,p2.

[7]胡宏著,王立新点校.五峰集[M].长沙:岳麓书社,2008.p175,p179,p152-165,p161,p175,p75.

[8]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7.P673-679.

[9]薛纲.湖广图经志书[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p1093.

[10]宗绩辰.道光永州府志[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p177,P184.

[1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p1564.

[12]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P1617.

[13]朱熹,李幼武.宋名臣言行录[M].顺治十八年刻本.别集卷11,p7 .

[14]王立新.开创时期的湖湘学派[M].长沙:岳麓书社,2003.P184-191,P30.

[15]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M].北京:中华书局,1956.p907-908.

[16]吕祖谦.少仪外传[M].同治退补斋本.卷1,p36-37.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6-06-06
汤军:九龙岩胡安国父子题名
汤军:九龙岩胡安国父子题名
——“潇湘儒家历史文化考察”的起点与终点
http://news.hnjy.com.cn/sxlb/105801.jhtml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23日 22:10 作者:汤军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字号:TT

  王立新先生在九龙岩见得胡寅题名时说:“此三人,在我心中便是‘一圣二贤’。”九龙岩在永州东安县芦洪市九龙岩村,南宋绍兴元年胡安国父子因为避难,过此留题:“武夷胡寅、宁、宏,侍家府自邵之舂陵过此,门人江陵吴郛、湘潭黎明从,绍兴元年十二月初六日。”王立新先生所说的“一圣二贤”,便是胡安国、胡寅、胡宏父子三人。

  王立新先生与业师张京华先生契交有年,二人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结识,业师言及当时场景:只见他坐在当间,围着几个学生,静默无语,却烟不离手。一入眼,便觉不俗。2011年暑假,王立新先生主讲湖湘讲坛,过零陵,业师遂邀至濂溪研究所,一以叙阔别之谊,再者,为诸生作一番讲论,以惠泽晚进。所说的话,多已不记得了,惟有一句尤振振在耳:“宋儒讲‘存天理,灭人欲’,亦是为当下而设。”接风宴上,茹素谈荤,嬉笑怒骂,当得的只有“率真”二字。这算是初识庐山。

  今年五一假期,自成都返零陵。先前与业师合作《零陵朝阳石碑考》,时已近尾声,欲籍此合稿成书。时间从容,遂与业师计划对永州其他岩洞作一考察,九龙岩即在其列。九龙岩有胡氏父子题名,早已在金石著作中得见,但未知现状如何。我的硕士毕业论文即是《宋代理学人物永州事迹考论》,胡氏父子流寓于此,自在视域之内。且就此作有《胡安国父子绍兴元年九龙岩摩崖石刻考》一文。此次考察,也是为了一夙愿。

  九龙岩有两个洞门,一高敞在左,一曲幽居右,自右入即见胡安国父子题名。左门崖壁间题刻多所残毁,有的已经剥蚀殆尽,未若此处崭然如新,可谓似晦而显。胡安国父子题名,楷书,六行,末行七字外,他皆六字,高55厘米,宽54厘米。题名后小字注云:“永州东安县九龙岩寿圣院僧文照上石。”既言:“武夷胡寅、宁、宏,侍家府”,则当是胡寅所书,此时虽以流离而南迈,然笔画间未见仓皇之意。又其笔锋凌人,自见刚严本色。

  当北宋末造,朝纲不振,群盗丛起,至南渡,延及江淮。以此胡安国自荆门迁至湖南湘潭。又以孔彦舟、曹成等构乱湘中,不得已携家南徙,经邵阳、永州,本欲徙道州,奈城陷不果,而流徙至于广西全州,至三年七月,始阖家会于南岳,开文定书堂,自此而有湖湘学派之目。

  王立新先生关于湖湘学派的研究,潜心多年,早年作《胡宏传》,后执鞭湘潭大学,完成《开创时期的湖湘学派》。其自言在湘潭时,每日从下午四点到凌晨四点,数年不辍而有此书。《胡安国父子绍兴元年九龙岩摩崖石刻考》完成后,业师即通过电子邮件将论文与碑刻照片发给王立新先生,望予以指正。这通碑刻作为胡寅手迹的实物文献,王立新先生见后大为惊叹,并希望亲自赴九龙岩考察,这也是今年七月湖南科技学院与深圳大学联合举办“潇湘儒家历史文化考察”的缘起。

  七月十七日,我们共赴九龙岩,这是此次考察的最后一站。王立新先生在九龙岩将此碑摩拂再三,点烟代香以致意,并有“一圣二贤”之语。

   (本文作者汤军,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本科毕业,国学读书会成员,张京华教授爱徒,现为西南民族大学历史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6-06-06
内容有更新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6-06-06
又一胡姓文化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