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607阅读
  • 1回复

论湖湘文化的精髓----胡百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6-08-05
论湖湘文化的精髓
原创 2016-08-03 胡百年 百年国学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wNTE0Njg1MQ==&mid=2652365746&idx=1&sn=3586175cddb29a061faf6a9d64d29f92&scene=1&srcid=0803gkn8nanikQZN6V4NCuIJ#wechat_redirect

一  什么是湖湘文化
   “荆南故地,翘楚良乡,南牵五岭,北送长江,控三湘而带四水,枕一湖而润七泽。芙蓉国里,潇湘醉八景之美,衡岳峰头  凤凰舞九韶之章”,这就是物华天宝、被誉为“鱼米之乡”的湖南,千百万年来,无数先人在这里默默耕耘,休养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湖湘文化。    
而湖湘文化作为一个独特的地域文化,在中华文化中一枝独秀,领导潮流,叱咤风云,那是在近代的事了。两次湖南人才在中国政坛的集体亮相,日破云涛,月临星汉,让湖湘文化大放异彩。

第一次是晚清时期,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军势利在中国军政舞台上崛起,“中兴将相 什九湖湘”,“湖南人才半国中”,“无湘不成军”,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挽救了儒教,延缓了清朝的寿命。

第二次是在民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湖南将帅在新中国军政舞台上的崛起,文官武将人才泉涌,外平美帝,内平蒋家,史册写满湘人,挽救了中华民族,建立了新中国。

世无艰难,何来人杰,湖湘文化在国难之时,民族危亡之际,有担当,敢担当,能担当,厚积突发,顺势崛起,呈现了超强的爆发力。

曾左胡而湘军起,黄蔡宋而民国张,厚泽东方,巨手挽颓势,普润芝露,弱国放强光,有文有化,风云卷湖湘。

纵观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黄兴、蔡锷、毛泽东这些湖湘文化的代表,我们发现了这些领头都是清一色的书生,奋斗都是从社会最底层开始,以德才兼备的天纵之姿,胸怀日月,眼纳乾坤,气压风云,对抗流俗和浮誉,反抗腐朽和堕落,道德文章,嘉言懿行,艰苦卓绝,勇猛精进,乃至最后能做大事,做大官,成大业,享大名,真正实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生前死后两荣光的辉煌人生。

君子德风,风行草偃,无疑,他们也成为了湖湘文化的象征、名片,也成为了三湘儿女的楷模和榜样,激励着湖湘文化的传承和前进。


二  湖湘文化的精髓
湖湘文化由默默无闻,到后来居上,千枝竞发,万木争荣,其精髓在哪里?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

  1 重气节
  “古者富贵而名磨灭者不可胜计,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要想成就名垂千古的大事业,就必须以天下为己任,重义轻利、舍生取义,湖湘文化的精髓就在这里。
想当年,屈原的“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尘埃者乎?”是何等的高洁自守;王夫之的“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是怎样的孤忠耿介;谭嗣同的“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是何等的慷慨激昂;蔡锷的“为四万万人争人格”是怎样的轻死重义;杨开慧的“死不足惜,愿润之革命成功”是怎样的惊天动地;毛泽东喊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在刚解放时,以一穷二白的国力敢跟美国为首的16个联合国军在朝鲜开战,是何等的义薄云天;朱镕基的“准备一百口棺材,也留一口给我,大不了同归于尽”是何等的大义凛然;“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只要为了正义,什么名位、财富、生命、家庭,通通不足惜!

士农工商排序中,士第一,商最后,这是中华五千年悠久文明的保证,士代表的由孟子提倡的士大夫精神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因此作为湖南人,在现在的商业时代,大可不必因为没有出现大商人、大富翁、大老板而自卑,这些人终归是司马迁眼中的“富贵而名磨灭者”,“计利应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自求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为中华民族保留湖湘血诚,则是湖南之幸,中华之幸。杨度不是说过吗“若非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湖湘先辈用鲜血和生命凝结成的精气神,太宝贵了,“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这种品牌价值要坚定地传承下去。



2 重诗文
诗文,传统的观点是用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但能将文章作为战争武器,而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却很少。如果有,则只能是湖湘文化。这其中最有代表的是晚唐的胡曾、晚清的曾国藩、和伟大领袖毛泽东。
晚唐胡曾,一介书生,就凭借一篇《答南诏牒》,就平定了西山八国和南诏国的叛乱,曾国藩则以一篇《讨粤匪檄》为号召,让天下知识分子归心,而最终平灭太平军,到毛泽东则更不得了,一首《沁园 春 雪》收复国统区所有知识分子,最终用文房四宝打败了国民党的八百万军队。诗文,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到湖湘文化这里,发挥到了顶峰。

正如周敦颐所说的“君子以道充为贵,身安为富,故常泰无不足,而铢视轩冕,尘视金玉“。湖湘豪杰表现出来的共同特点是,在物质上保持寒士作风,勤俭节约,视世间富贵如敝屣,粪土当时万户侯,而在道德文章方面,则留下了宝贵的遗产,胡曾的咏史诗作为开蒙读物,风行宋、元、明、清四朝,曾国藩的家书则视为治家宝典,更有治文、治兵的煌煌巨著,并开创湘乡派文学,毛泽东有五卷雄文和独步古今的诗词和书法,文以载道,功以成道,最终实现了人生三不朽,书生至此,夫复何求?



3 重道统
重民族统一,重文化道统,重华夷之辩,重春秋大义,这点在湖湘文化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胡曾在《答南诏牒》中说“我国家居天之心,宅地之腹,四方八表,莫不辐辏,亦由北辰之於东海也。”;
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说“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

毛泽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民族之林的能力”,民族气节、文化自信跃然纸上。
而吃得苦、霸得蛮、自强不息、百折不挠、敢为天下先、以天下为己任的湘人特色无疑将传统的春秋大义贯彻得最彻底。



4  重创新
湖南作为内陆省份,但在每次历史巨变中发出第一声春雷、在行动中冲在最前面,始终保持先锋角色,源于湘人容易接受新事物,敢于打破传统,敢于蔑视权威,不随波逐流,不墨守成规,以实事求是、经世济用的态度去解决社会问题。
周敦颐为解决汉代以来中国儒学衰落,中国社会出现严重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为应对外来佛学和本土道教的挑战,在消化佛道二教的基础上,开创理学,复兴儒学为正统,三教融合,避免了象西方一样的宗教战争;

王船山在明朝亡国的惨痛历史教训中,提出“道者器之道,天下无象外之道”,痛击阳明心学的“空谈心性,玩弄光景,只顾内圣,不讲外王”的弊端,冲破思想藩篱,开启思想解放,被誉为“万物招苏天地曙,要凭南岳一声雷”,成为湖湘文化崛起的精神源头。
鸦片战争将天朝老大的自尊心打到了谷底,在朝野惶惶无主的时候,魏源发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呼声,曾国藩提出“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作炸炮、学造船等具为下手功夫。”,并与左宗棠等一起掀起了洋务运动。

甲午战争中再次被羞辱的中国人正在束手无策的时候,谭嗣同的《仁学》横空出世,呼吁“变法则民智”,“变法则民富”,“变法则民强”,“变法则民生”,有力地冲击了君主专制,为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毛泽东发明“农村包围城市”、“游击战争”理论,把共产党和红军从王明、博古的教条主义错误领导下起死回生,创造了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

以上事例说明,敢为天下先,能为天下先,是湖湘文化熏陶下的硕果。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湖湘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不是凭空创造的,它源于中华文化一以贯之的道统,是中华文化之光在湖湘大地的照射,所谓“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在此基础上,再由周敦颐开源,胡安国胡宏父子开派,朱张光大,遂成为了“主张经世致用,重教化,讲名节,轻利禄,憎邪恶”的带有湖湘特色的文化,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支流。

值此中国梦伟大部署的不断深入,湖湘文化也会随中华文化的复兴而复兴,天地人一体同春,势必重新把湖湘文化发展壮大,在此希望湖湘文化的明天会更好。

胡国民宗亲提供 (2016.08.05)
[ 此贴被南山在2016-08-05 08:37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6-08-05
好文章!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