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501阅读
  • 0回复

[祖地情结]印象凫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7-08-19
来源:祁门县人民政府网(2015年9月25日) 作者:金志来

    几年前,一位共事多年的同事,去了我县一个偏远乡镇工作。老同事工作的凫峰镇,位于祁门东南乡,与黟县、休宁交界。因工作关系,凫峰很早以前就去过,每年都要去几次,于是便有了一些直观印象和感受。
    对凫峰的第一印象,便是凫峰的“凫”字难认。因不常用接触少,许多人不认识,故常有外来人,误读成“鸟峰”。其实,许多人都会用“好高远鹜”一词,词中的鹜,便是“凫”;因形状似鸭,又俗称野鸭。生长于江河湖泊中,雄性头部绿色,背部黑褐色;雌性全身黑褐色。能飞,常几百只结队飞行,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很大。
    凫峰,不仅字难认,且路难行,话难懂。因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从县城去凫峰,近三分之一的路程,要在邻县黟县境内行驶,然后才能进入凫峰。凫峰人说话,吴侬软语,晦涩难懂,接近于休宁方言,这可能与凫峰的水有关。古代交通以水上交通为主,陆路交通不如现在便捷发达,故语系与水系有很大的关联。凫峰河流不属阊江水系,而属率水水系,源自休宁,又流入休宁,后汇新安江。

祁门凫峰茶园

    凫峰以茶闻名,是全县仅有的生产绿茶两个乡镇之一(另一个即为新安乡),且品质特优,声名很亮。以前人们常说,凫绿为屯绿之冠,随着祁红的声名远扬,如雷贯耳,凫绿的声名式微,如今恐怕只有本县人知晓。但祁门人大多喜嗜凫绿,因其茶味浓郁,持久耐泡,不象黄山毛峰等其它绿茶,虽品相养眼却不耐泡,两三道开水过后茶味全无。这方面与如今的太平猴魁有些近似,只不过价格无法相提并论,简直是一个天下,一个地下,如今档次不错的猴魁每斤价格在数千元,而凫绿最高档的也仅数百元。
    对凫峰印象颇深的,还有凫水两岸的洲茶。凫峰地形似丘陵,与县内其它地方不同,平地洲茶大片大片状,李源、福洲一带,尤其如此。我上大学在宣城,与郎溪、广德等县也产茶,茶园绵延起伏,一望无际。而凫峰的李源、福洲一带的茶园,地势平坦,环境、气候、土壤条件优越,因而凫峰绿茶,品质特优,盛名已久。因为生产凫绿,与其他地方早期产名优绿茶采早采小不同,春夏时节,茶园地里,满目葱绿,绿色无边。以前公路还从茶园地中穿过,茶园地还长着许多高大的枫树、乌桕树,秋天叶红如火似丹,煞是醉人。凫峰竹子多,尤其是李源对面、率水河畔的那片绿竹,很有风韵、气势。以前,竹影倒映在河面上,不时有人撑着竹排,打着鱼儿,山光水色,碧波荡漾,甚是入画上镜。
    印象中,凫峰没有六都、阳坑、渚口那样的历史文化古村,文化氛围也不浓,所以一直想当然地以为凫峰没有什么文化底蕴。而近几年潜心研究祁门古代科举,对凫峰历史文化名人有所了解,这才恍然大悟自已的孤陋寡闻与学识浅薄。
    历史上,凫峰在古代科举方面,成绩非同一般,一共出过16名进士(其中2名武科进士),这在全县十八个乡镇中第二(祁山镇63名),其中以福洲5名进士最多,孚溪3名、赤桥2名、凫溪2名,浒溪2名,李源1名,还有1名进士胡镇孙,县志只载其为凫峰人,具体何村无从得知。
    福洲进士5名,其中文进士4名,有明代的孙怡、李叔和、吴自新、清代的吴树声,武进士1名,清代的吴中吉。
    孙怡,字德容,明成化十三年(1477)举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名列金榜三甲第94名。授刑部主事,升郎中,持身清廉。办案淮安,摒绝一切请托,人谓 “一身清沏骨,三尺法无私”。后丁忧(因父母丧事返家守孝)归里,囊空如洗,贼过其门,曰:“此孙郎中家也,勿入。”
    李叔和,字介夫,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举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癸丑科进士,名列三甲第13名。抗疏纠邪,为名御史,按辽东、浙江,并有风裁。所尝劾相臣得政,谪归,卒。
    吴自新,字伯恒,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举人,与黄金色、谢宗伦同为隆庆二年(1568)戊辰科进士,名列金榜二甲第69名。授工部都水司主事,改任杭州知府。刚正不阿,不畏权贵,有一重犯逃匿豪门家中,吴自新令人捕而杀之。有一死囚贿赂监司,欲说情减刑,吴自新不为所动,依法判罪。后改任浙江兵备副使,升左、右布政使,以南京礼部右待郎致仕。
    吴树声,字周旌,清康熙三年(1664)甲辰科进士,位列金榜三甲第27名,略阳知县。
    武进士吴中吉,清顺治六年(1649)进士,任江宁后卫守备。
    凫峰的孚溪进士3名,均为南宋时期。李多文,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李大任,宋庆元五年(1199)进士,历任浙东提刑司检法。李遇龙,宋宝祐四年(1256)进士,历任六和知县。
    赤桥进士2名。方圭,宋淳化三年(992)进士,太常礼院兼尚书事。胡永兴,字彦隆,明永乐十六年(1414)戊戌科进士,位列金榜三甲第14名,任赵王府右长史。
    凫溪进士2名。胡会龙,字瑞甫,中进士年代不详,官运签。胡从龙,中进士年代不详,官至福建沿海制置司干官。
    浒溪进士2名。胡义问,宋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特奏名,承事郎。洪作霖,明崇祯十六年(1643)武进士,任江西水营参将。
    胡镇孙,字安国,宋咸淳元年(1265)进士,任星子知县。
    李源出过1名进士。李汎,字彦夫,号镜山,明弘治十一年(1498)举人,弘治十八年(1505)乙丑科进士,名列金榜二甲第14名。第时修陈六事,授南京工部主事,历郎中。以不谐时好,出知广西思恩府。思恩徭、僮淆处。汛行次梧州,变作。或议以兵进,汛辞之,单骑诣府,宣谕黎诏,李禧等就抚者三万余人,擒叛首覃恩、韦材,戮于京,边境悉宁。时有忌其功者,遂引疾归,肆力诗文,著有《镜山集》。曾捐田建李源书院,帮助族中贫寒子弟入学。许多版本的祁门县志,都将其误写成“汛”,可能是“汎”与“汛”相近,后人误读误认之故,古文中“汎”同“泛”。本人曾查阅过明弘治乙丑科进士榜,名字也是“李汎”。
    关于李汎的出生,还与我县的明代四大名医之一的汪机有关。传说有一年初春,汪机偶然路过学前街,见从四柱牌楼豆腐店抬出一具棺材,直往西门外去葬,不时有鲜血从棺内滴出。汪机见状,忙问他人何故,有人答曰“豆腐店有一姓李的家眷,身将临月,因采桑养蚕,不慎跌伤致死!”汪机一听连忙快跑,追赶血棺,劝说并要求死者丈夫立即开棺检验,死者丈夫、抬棺及周围观看的人听后都十分愕然!有人说道:“先生医术高明,路人皆知,只是这死而复生,从来未听说过。”汪机解释回答说:“我听说死者身将临月,又因跌伤致死,见鲜血从棺中滴出,我怀疑其胎动假死,不如开棺一试,万一能救活拾回一条生命呢!”大家一听都认为有理,死者丈夫立即叫人开棺,将死者抬出。只见汪机将耳朵贴在死者小腹听了又听,紧接着用银针先刺人中,再针手身脚,又针死者小腹,针之又针。突然猛听到婴儿啼哭声,之后死者也苏醒过来,母子终于平安得救。
    之后孩子父母,将这死而复生的孩子取名为再生,字汎。汪机殁后,李汎中进士,御赐立牌坊。李汎遵母命,奏本皇上,易名为汪机立,石刻四字“再生之德”,牌坊立于祁门城西的甲第岭(即今之甲子岭)上。今牌坊早毁,无以可考。前不久,人大调研,又去了凫峰。来到李源,只见河岸砌起了长长的石坝。福洲茶园地、沿河竹林里,新修了水泥小径,建起亭子、木屋、茶叶体验接待中心。老同事告诉我,下一步要利用这一带优美风光,发展特色生态旅游,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之余,体验农事,采茶、制茶、品茶、购茶……
    从体验接待中心前行不足百米,见竹林深处,有一幢四座连体的小木屋。置身其间,眼前:凫水淙淙流淌,翠竹潇潇婆娑,茶园葱绿无边,品茗休憩,情怡心清。茶香袅袅间,印象中的凫峰,仿佛多了几丝迷人,几缕梦幻……
祁门县凫峰黄鱼口

    编者按:历史记载:隋末兵部郎中胡乐陵二子胡福、胡裕兄弟先后从陕西咸阳迁往皖南,其中长子胡福后人胡瞳辗转迁居祁门凫峰。生于公元830年左右的胡瞳,少负为乡里畏服。广明初黄巢犯宣、歙,公起义集壮士御之境。因有功于朝受浙西节度副使,嘉赠金紫光禄大夫。他的七个儿子寿康、福宁、聪仁、广武、靖惠、茂珍、学辉中居住在祁门、婺源等地,成为徽州六县,淳安、绩溪、歙县、祁门、婺源等地的始祖。祁门的胡姓,绝大大多数是胡瞳的后裔。凫峰是胡瞳安葬地。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