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843阅读
  • 6回复

山东临沭、江苏赣榆两地胡姓家谱考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21-03-05
                                                                              山东临沭、江苏赣榆两地胡姓家谱考辩
                                                                                                   
             山东临沭县与江苏赣榆县两地东西接壤,历史区划互有交割,语言文化同属一脉。据临沭山里胡氏家谱记载,临沭山里胡氏始祖自明初迁居该地已近700余年,传30余代,子孙繁衍,遍布五湖四海。山里胡氏后代居住最密集的地区当属山东临沭县和江苏赣榆县两地。由于年代久远、历经动乱,临沭山里胡氏对自己祖上信息迷失,支系分布也难确切,历代家谱皆不能详尽。本人研究两地“山里胡氏”十余年,收阅家谱数部,足迹遍及苏北、鲁南两地,在《胡氏宗亲网》上发表过多篇研究文章,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新证据的不断出现,本人越来越感到困惑和不安,发现以前所得证据资料多有不实,因此所得结论难立。为了防止混淆视听、遗误后人因此有必要对以前本人的研究观点予以更正,并对广大胡姓宗亲表示歉意。下面本人把临沭、赣榆两地胡姓近代家谱疑点列出讨论。
一、临沭“山里胡氏”一世祖并非来自安徽当涂
         临沭、赣榆两地“山里胡氏”近代所修家谱中都明确记载山里一世祖原籍安徽当涂,这个说法到底有没有依据呢?本人经过研究发现答案是否定的。经本人查阅临沭、赣榆两地胡氏民国以前所修家谱中无一记载始祖来自“安徽当涂”,一致记载“始祖原籍海东黄泥嶺”(今连云港市区中云乡黄嶺村)。
如山东沂水县孙祖村“山里胡氏”康熙年间家谱记载:“相传我祖原籍海东十八村民,因元末兵变浮海而西,流离播迁、几若飘蓬”。
临沭蛟龙湾胡氏同治年间家谱记载:“我始祖原家东海黄梅嶺村(黄泥嶺),大明洪武时迁蘭之苍山东第一峪居焉,婚本村戴氏生五子”。
临沭山里清光绪19年立的始祖墓碑上记载:“始祖諱失 ,明洪武時自東海黃泥嶺來此第一嶼村居焉”。



           同治年间碑文抄本:[attachment=32402]     光绪年间墓志抄本:


                                      光绪19年山里北始祖墓碑:
                                                        

           那么临沭山里一世祖“原籍安徽当涂”这一说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经本人调查发现,山里胡氏始祖原籍“安徽当涂”一说最早出现在临沭蛟龙湾胡氏民国八年的家谱中。本人查看了蛟龙湾胡氏历次修谱记载,发现乾隆年间家谱没有“安徽当涂”记载;同治年间家谱没有“安徽当涂”记载;光绪年间家谱没有“安徽当涂”记载。只是到了民国八年的家谱上才出现始祖“原籍安徽当涂”的记载。


                                                  临沭蛟龙湾民国八年家谱:
                                                                                                    


               这就产生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几百年前的古人都不知道始祖来自安徽当涂而近代人是怎么突然知道的呢?
          
                江苏赣榆县胡村1962年修订的家谱中“元朝喜战,北方人丁剧减,洪武乙卯年勒令迁民北方,吾祖于安徽当涂县迁居江苏东海县黄泥嶺,建文壬午年吾祖又迁山东省兰山县第一峪村。明景泰辛未年吾祖讳圣汉出身士武,迁居江苏赣榆县距今五百有数十年” 。
                                
                                                   赣榆胡村1962年家谱:
                                                                                          
            
        但在2020年我意外发现胡村清咸丰五年和光绪31年的老谱各一本,这两本老谱中都是记载“此支(胡村一支)前明自兰蘭山县第一村(临沭山里)迁江南赣榆县住胡家村,因族谱失落、世系无考,以余高祖辈作(第)一世”。
                                                                                                                                                                                      
                                             赣榆胡村咸丰五年家谱:
                                                                                                                                                                                                         
          那么1962年胡村家谱中“洪武乙卯年勒令迁民北方,吾祖于安徽当涂县迁居江苏东海县黄泥嶺,建文壬午年吾祖又迁山东省兰山县第一峪村。”这个信息又是从哪来的呢?200年前的古人都不清楚老祖的来源,胡村人1962年怎么就知道老祖来自安徽当涂呢
       前几年我到江苏东海县大胡庄调查,发现他们的家谱中记载大胡庄老祖也是从黄泥嶺过来的,据家谱保管者说,他父亲在文革前到黄泥嶺祭祖看到黄泥嶺家谱上记载黄泥嶺始祖来自苏州阊门,所以现在东海大胡庄家谱上依然记载黄泥嶺老祖来自苏州阊门。
                        
                        东海县大胡村家谱:
                                                                
      


黄泥嶺胡氏分布图:
                                                                      
                                              
         因此综上证据可以断定,黄泥嶺胡氏老祖来自安徽当涂一说没有依据。

二、临沭、赣榆两地胡氏1962年家谱中关于支系和世系的划定没有依据
  
我们先看看赣榆胡村1962年家谱
                                                              


再看看赣榆胡村咸丰五年家谱和光绪31年家谱
                                                    

我们把胡村1962年家谱和咸丰五年家谱比对后可以发现如下几个问题:
1、胡村1962年老祖记载没有依据。
           胡村1962年家谱中记载“(胡村一世祖)祖居山东蘭山县第一峪村,家贫,幼为艺人牧马,壮年从军于戚帅麾下,征倭十有四年,荡平,明景泰辛未年退居戍地盐仓城,落籍立园于城东即今之胡家村,八十七岁善终,合葬东门外壬山丙向。戒时,二弟圣江、三弟圣海北往音杳。子三:宗青、宗近、宗是”。
胡村清咸丰五年和光绪31年家谱记载“此支(胡村一支)前明自兰蘭山县第一村(临沭山里)迁江南赣榆县住胡家村,因族谱失落、世系无考,以余高祖辈作一世”。             这就是说咸丰五年时期和光绪31年时期胡村并不知道他们老祖具体情况,只能以修谱人知道的高祖辈(永礼公)往下记载。那么1962年家谱中“一世祖圣汉;二世祖宗青、宗近、宗是;三世祖贾;四世祖茂明、茂义----    一直到十世祖永礼”  这些人物是从哪里来的呢?
因此可知胡村1962年家谱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如果胡村1962年家谱早期老祖是编造的话,那么胡村胡姓所定的山里字辈排行也不成立。
2胡村1962年家谱中把赣榆各庄胡姓接续、定辈没有依据。
           胡村咸丰五年和光绪31年两本老谱中只记载了赣榆各庄胡氏历代老祖名单,并未对该庄一世祖划分支系和确定辈分。也就是说各个村庄一世祖只有名字没有来源。那么为什么咸丰五年家谱只列出各庄老祖名单不注明支系和辈分呢?这说明咸丰五年时赣榆各庄胡姓都是不知道自己老祖情况,修谱人只好如实记录各庄老祖名单。而胡村1962年修订的家谱整个赣榆胡姓代代名讳清楚、支系、世系明确,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所以说1962年胡村家谱中把各庄胡姓一世祖定辈分、定支系是没有依据的。


         胡村咸丰五年家谱赣榆各村胡姓记载
                                                         


3、1962年赣榆胡村家谱中把老祖子嗣数量有篡改现象。
          赣榆胡村1962年家谱中多处把咸丰五年家谱中记载的老祖儿子数量增加。老谱记载某祖是两个儿子的变成三个儿子;老谱记载某祖三个儿子变成四个儿子。这样做可能是为了接续那些找不到老祖的胡姓。但是这样就把赣榆胡姓的辈分搞乱了。


                                                               赣榆胡村咸丰五年家谱:
                                                                             :                        (咸丰五年家谱记载永礼:一子


                                                                           赣榆胡村1962年家谱:
                                                                                                      (此处永礼变成子三。 这种现象1962年家谱中有多处存在)


                              此来推断,既然赣榆胡姓的辈分没有依据那么1962年山里家谱中整个胡姓定的辈分也就不准确了。


三、赣榆各地胡姓来源考证
           据本人调查,整个赣榆县胡姓村庄约40多个,由北向南分布在马站、柘汪、龙河、海头、青口、城头、门河、城南、墩尚、浦南等乡镇,分布密度是越往东北部越密集,越往西南越稀疏;越往东北历史越久远越往西南历史越短暂。从总体上看,呈现从东北沿海地区往西南内地蔓延的趋势。


                                                                              赣榆各地胡姓分布图:
                                                                                      
              
              调查发现赣榆北部和西部胡姓村庄都是来自临海的胡村,赣榆西南部的几个胡姓村庄已不知祖源。而这些不知祖源的村庄都有300多年历史。这就给我们一个思考,为什么赣榆胡姓会从东北沿海地区往西南内地迁移呢?
本人仔细研究了《赣榆县志》,查找300年前的赣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件让居住在东北沿海地区的居民往东南内地迁移呢?。经过查阅发现,在距今300年前左右的顺治时期和康熙时期赣榆沿海确实发生不少事件迫使沿海居民往西南内地迁移。
顺治年间,清政府下令沿海居民全迁内地,村庄、船只全部焚烧,片帆不准入海,违者以通匪重治。
                                                             赣榆县志:
                                                                                      
          康熙年间,赣榆沿海地区发生过几次较大的海啸,巨大的潮水把赣榆沿海的农田淹没,由于海水的盐碱导致海边农田数年不能耕种,迫使沿海农民背井离乡到赣榆西南部的荒地、洼地开荒建庄。


                                                               赣榆县志:
                                                                                    

                                            由此可见,是由于以上的原因造成了赣榆胡姓由东北沿海往西南内地延伸的格局。
    
         赣榆北部村庄由于迁移的距离不远,与原住地联系较多,因此祖源信息没有丢失,仍然知道老祖来自胡村。而赣榆西南部的浦南、墩尚、门河、胡桥几个地方由于离原迁地距离较远,年代久远后失去了联系,因此丢失了祖源信息。
         经本人调查发现,赣榆东北部沿海地区存在两支历史悠久的胡姓大族。一个是靠近山东日照县的小王坊村,其家谱记载始迁祖明朝中期来自日照安东卫,是日照"卫城胡氏"的分支;另一支是龙河胡村,其家谱记载始迁祖前明时期来自临沭山里。
这就存在这样一个问题,赣榆西南部找不到祖源的那些胡姓村庄就有两个来源了,一个是龙河胡村;一个是小王坊村。在不知祖源的浦南、墩尚、胡桥、门河官庄4个村庄中胡桥和门河官庄有《保华堂》的堂号,而浦南和墩尚两地胡姓却没有堂号,那么这个"保华堂"的胡姓有什么来历呢?根据字面理解"保华"二字有保卫中华的意思,也就是说《保华堂》胡氏其祖上可能有保卫国家与外敌战斗过的经历所以后人以“保华”二字作为堂号。那么龙河胡村和马站小王坊两地胡姓哪个祖先与外敌战斗过呢?
         经调查,马站小王坊胡姓是日照“卫城胡氏”的分支,“卫城胡氏”的祖先明朝早期世袭安东卫指挥佥事,安东卫是明清两朝抗倭的重要据点,在此发生过数次抵抗倭寇的战斗。因此说,马站小王坊胡氏祖先具有和外敌战斗的经历是确信无疑的。
而龙河胡村胡姓其1962年修订的家谱上说其始祖“幼为艺人牧马,壮年从军于戚帅麾下,征倭十四年,荡平。明景泰辛末年退居戍地盐仓城,落藉立庄园于胡家村”,这样看来胡村的始祖也有抵抗外国入侵的经历。但经调查发现龙河胡村清咸丰五年和光绪31年两本老谱上都无此记载,只记载“此支前明自兰山县迁江南赣榆县住胡家村。因族谱失落,世系无考,以余高祖辈作为一世祖”。这就说明200年前的咸丰五年龙河胡村胡氏在修谱时并不知其祖由此经历,由此证明胡村1962年修的家谱中记载其祖“壮年从军于戚帅麾下征倭十四年”一说没有依据。因此说《保华堂》胡姓始祖来自赣榆马站小王坊的可能性要大于来自龙河胡村。(笔者注:如果以后找到了胡村始祖抗倭的证据,那么《保华堂》胡姓来自胡村的可能姓要大于小王坊)。
研究发现,临沭、赣榆各地胡姓民国以前所修的家谱大部分是尊重事实的,知之写知之,不知写不知。而1962年以后修的家谱则存在大量人为加工现象,目的是为了把各地胡姓串联一起,于是就对祖源、支系、世系进行了编造。这样做的结果是对后人造成了巨大的误导和欺骗,因此本人认为有必要在此给予澄清。

四、后记
           历史研究就像在茫茫大海中寻找迷失的归途,所以要经历不断探索和不断的自我否定才能接近历史真相。本人在以前的研究中因采用了不实证据而得出不少错误观点,这是我以后需要借鉴的地方。本人多年来对临沭山里胡氏家谱的研究发现,从总体上来看,临沭、赣榆两地胡姓民国以前所修订的家谱还都比较客观的,基本能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而民国以后修订的家谱有编造现象,主要是对始祖来源和世系、支系的编造,这让我不得不相信古人把家谱评价为“天下最不可信之文籍”。以上是本人根据新发现的证据而得的研究结论,不一定正确,欢迎家谱研究爱好者提出批评。

                                                                                                                      2021年3月5日定稿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1-03-06

                请版主把此贴删掉,只保留3月6日发布的版本。谢谢。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1-03-06
版主:因为排版混乱请把此篇文章删除。谢谢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1-03-08
      下面是临沭蛟龙湾“山里胡氏”清同治年间家谱,上面没有山里胡氏始祖来自“安徽当涂”的记载。
                                          t


                                                                                  赣榆胡姓全县分布图: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1-06-11

迁海令

          清朝初年,满清统治阶级为了对付台湾郑成功父子领导的东南抗清力量, 以及防止沿海人民造反起义, 实行了大规模强制迁徙濒海居民的法令,史称迁海。清廷正式发布迁海令是在顺治十八年(1661年)。颁布了将沿海居民内迁五十里的迁海令。

        康熙元年(1662年),辅政大臣鳌拜下令从山东省至广东省沿海的所有居民内迁50里,并将该处的房屋全部焚毁,以及不准沿海居民出海的措施。措施使华东至华南沿海地区的渔业和盐业废置、田园荒芜,沿海居民流离失所,深受迁海之苦。当时不少地方官员,包括广东巡抚王来任、广东总督周有德,均极力请求复界。到了康熙八年(1669年),由于朝廷认为措施已收成效,加上不想继续影响沿海地区的民生,终于允许复界。

              迁海令于 顺治十八年(1661)颁布,康熙二十二年(1683)终止。于顺治十三年(1656年)六月颁布了《禁海令》。严格禁止商民船只私自入海,不允许用大陆的产品、货物进行海上贸易,有违禁者,不论官民,俱行正法,货物充公,违令者之财产奖给告发之人;负责执行该禁令的文武各官失查或不追缉,从重治罪;保甲不告发的,即行处死;沿海可停泊舟船的地方,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如有从海上登岸者,失职的防守官员以军法从事,督抚议罪。当时,郑成功一部在东南沿海一带继续抗击清军。为了最后消灭抗清力量,清廷发布迁海令,北起北直(河北)、中经山东、江南(江苏)、浙江,南至福建、广东省沿海居民均属迁海范围。清廷强令江南、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居民,分别内迁30~50里,商船民船一律不准入海。其中广东地区曾连续内迁3次。清廷派满大臣四人分赴各省监督执行,违者施以严刑。四省中尤以闽省为最严。沿海的船只和界外的房屋什物全部烧毁,城堡全数拆除,越界者不论远近立斩不赦。凡迁界之地,房屋、土地全部焚毁或废弃,重新划界围拦,不准沿海居民出海。迁界之民丢弃祖辈经营的土地房产,离乡背井,仓促奔逃,野处露栖,"死亡载道者以数十万计"。迁海令的实行,使农业、渔业、手工业及海外贸易都遭受很大的摧残。人民生计断绝,流离失所,其间曾不断发生激烈的反迁海斗争。迁海令的施行,不仅给社会经济带来严重恶果,而且,由于沿海空虚,海盗乘机活动,造成沿海社会治安更不得安宁。一直到台湾最后被清军攻陷,康熙二十二年才废除"迁海"令,前后延续23年之久的迁海苛政亦告结束。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22-08-30
阊门——“洪武赶散”者的“大槐树”


我在大学读书时,就听一些苏北兴化、大丰的同学说,他们的先祖是苏州人,当时也没放在心上,不过一笑了之。到方志办工作后,又听到曾经到苏北盐城“下放”的老同志说起,许多苏北人都说祖上是苏州人。到省里开会时,也听苏北同仁多次讲述“红蝇赶散”的故事,常有人向我打听“红蝇赶散”在苏州阊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有些苏北人为了续修家谱,也经常来询问此事。前不久,首轮《苏州市志》主编陈晖同志来电说,他家乡大丰的修志同仁找他了解有关“洪武赶散”的事情,希望能够提供一些资料。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先后查阅了《明史》、《清史稿》以及一些史志资料,但均未见到“洪武赶散”或“红蝇赶散”的记载。为什么象“红蝇赶散”这样数万人的大迁徙,被史学家们忽略呢?其中一定隐藏着一个谜团。


为了弄清这个谜团,也为了完成陈晖同志嘱托的任务,我借助了强大的网络查询,发现关注这个问题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也有我的苏北同行。国内著名的明史专家南京大学 潘群 教授,也有专文详细解析了“洪武赶散”事件,根据这些线索我初步理出了一些头绪:



一什么是“洪武赶散”?

“洪武赶散”是明朝初年的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活动,一般称作“洪武迁徙”。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张士诚在苏州建立根据地,自称吴王,与朱元璋抗衡。1367年张士诚兵败被俘,缢死金陵。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明朝。洪武帝为巩固政权,下令将苏州城内原来支持和拥戴过张士诚的士绅商贾没收家产,责令全家迁徙到外地垦荒屯田。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洪武迁徙”,亦称“洪武赶散”。


“洪武赶散”始于明朝初年,据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冯仁宏撰《新安镇源流》(见《新安镇志》)记载称:“大明洪武登极之初,虑大族相聚为逆,使各道武员,率游骑击散,谓‘洪武赶散’,子孙相沿,传世为例。传至嘉靖,适奉旨击散,而苏之阊门周姓、常之无锡惠姓,以及刘、管、段、金皆被赶散,来至朐南(原海州以南地区),芦苇荒滩,遂各插草为标,占为民地,以作避兵之计。后人烟渐繁,乃诣州请为州民,州牧载入版图,是为里人。”因为当时这些被“赶散”者,无一出自自愿,而是强制性的,加上是武装押送,事情集中发生在洪武年间,故称为“洪武赶散”。苏北许多县的人口始祖多从苏州迁徙而来,不少旧宗谱均有记载,也有称“红蝇赶散”、“红蜂赶散” 或“红巾赶散”、“红军赶散”。



二“洪武赶散”的诱因?

追寻“洪武赶散”的诱因,不能不提张士诚。苏州有个方言词“讲张”,据人考证也是因为明初官方禁止人们议论张士诚,一看到有人交头接耳,就生怕在“讲(谈论)张(士诚)”。那么,苏州人何以如此念念不忘张士诚,官府又是什么原因怕人“讲张”呢?这还得从头说起:


据史料记载,张士诚(1329—1367),元末泰州白驹场(今江苏大丰)人。因地属两淮运盐使司而人称“淮张”。当初只是个盐场操舟运盐的角色,偶尔也贩贩私盐。元至正十三年(1353)五月,与弟士义、士德、士信等18人聚众反元,自号诚王,僭号大周,改元天祐五年十二月,“遣弟士德由通州渡江,入福山港,陷常熟”,次年二月,陷平江(今苏州),改平江路为隆平府,“即承天寺为府第,设学士员,开宏文馆”。十七年八月降元,接受元帝所赐龙衣、御酒,复隆平府为平江路,并“自海道输粮十一万石于大都,岁以为常。”但安定下来后,他就有点忘乎所以了,把权柄交给其弟士信,自己却“令其下颂功德,邀王爵”,企图躺在功劳簿上做一个割据一方的安乐王。在邀功论赏之议被元帝否决后,他就于至正二十三年“自立为吴王,尊其母曹氏为王太妃,置高属,别治府第于城中。”于是上行下效,士信与士诚之婿潘元绍亦“好聚敛,日夜歌舞为乐,将帅亦偃蹇不用命,每有攻战,辄称疾,邀官爵田宅然后起”,毫无斗志可言,终于在二十七年九月,被徐达、常遇春在围城十个月后率部破城,士诚被俘至应天(今江苏南京),自缢死。


纵观张士诚割据苏州的12年时间,其势力范围大体为:北逾江淮,直抵济宁,南至绍兴,占有长江下游的富有地区。他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先后实施过减少田赋,奖励蚕桑,兴修水利,疏浚白茆江等措施,使凋敝的农村重萌生机,较之元政府的苛政,苏州百姓已相当知足了。难怪在朱元璋所部大兵压境,将苏州城围困了十个月后才破城,其中少不了全城百姓的支持。据说如今平江路上的三家村,就是当年仰、胡、沈三姓聚族死守娄门殉难后,为纪念他们而得名的。


不过,苏州城的久攻不下,惹怒了朱元璋,在进攻苏州之前,他曾命令“毋肆掳掠,毋妄杀戮”,可破城后,却大烧大杀,以致“死者枕藉,积骨如山”。在平定天下后,有一次,朱元璋微服行走在三山街上,看见一老妪坐在木榻中,便同她攀谈起来,问她是什么地方人,答曰苏州人。又问她对张士诚的看法,她说,在大明皇帝起兵时,张王自知非真命天子,就归附元朝,让苏人免受兵戈之苦,因此,百姓至今感德。在次日早朝时,朱元璋深有感触地说,当初,我认为张士诚对苏州人没有什么深仁厚德,从昨天遇见的老妪身上,我感到了苏民的忠厚,“恐京师百姓千万无此一妇也。”为了防止张士诚原有“臣民”,不服统治,聚众谋反,疑心病很重的朱元璋就想出了把苏州百姓分散的办法,屡屡将苏城富户迁至京师(南京)、凤阳、苏北等地。



三、为什么亦称“红蝇赶散”?

在广大的苏北平原流传着许多传说。一说,明初在苏州阊门一带偶生很多红头苍蝇(也有说是“红蜂”),见人就叮,叮了就死,故纷纷逃来海州避难。二说,元末张士诚率盐民起义,义军头裹红巾,后来义军之间互相混战争天下,张士诚的红巾军为了死守苏州,把苏州阊门的老百姓强行驱赶到海州。故称“红军赶散”或“洪武赶散”又称为“阊门赶散”。三说,苏州百姓为了不忘祖籍是苏州,都忍痛把自己的小脚趾剁了一刀,作为标识,将来好回苏州认祖归宗。民间传说,虽然讲得活灵活现,但很难自圆其说。


昆虫学家对“红蝇”、“红蜂” 赶散的说法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世界上从古到今,还没有任何一种昆虫能造成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苍蝇只能传播疾病,根本不可能咬人就死;蜂类一般不主动叮人的;退一步讲,假如是“红蝇”、“红蜂”这类昆虫造成的,他们的家谱为什么没有记载一位亲人被“红蝇”或“红蜂”叮死的呢?由此可见,他们的逃难,根本不是自己的选择,而是屈服于某种人为的因素,被强迫驱赶而来的,只是他们不敢说,史家不敢写罢了。因此,所谓“红蝇”或“红蜂” 赶散之说,是根本站不住脚的,毫无科学依据的,只能说是以讹传讹,子虚乌有。第三种说法是否科学?现在原住苏州人的小脚趾指甲确实是分开的,但是并没被迁徙,难道是回迁的?还是炎黄子孙或汉族人的共同特征?这不是本文讨论范围,暂且搁置一边。


第二种说法还是有道理的,只不过将“此种好事”硬扣在张士诚名下,有点说不过去。因为元末“红巾军”起义并非张士诚一家,朱元璋的部队同样是头扎红巾的,民间统称之为“红巾军”、“红军”。“洪武赶散”的说法,让我们知道了事情发生时间是“洪武年间”;称为“红巾赶散”或“红军赶散”,使后人知道了干这件事的主体是“红巾军”。在苏州话中“巾”与“军”同音,因此就简称“红军”了。“红蝇赶散”则是“红巾赶散”的讹传,可能是出于对红巾军的不满而将其暗喻为可恶的“红头苍蝇”的缘故。称为“阊门赶散”,则告诉我们“赶散”的集结地是“阊门”。“赶散”两字用得相当贴切,至少让人觉得这个行为并非出自自愿,而且有相当的规模,类似于“赶鸭子上架”的味道。



四、“红蝇赶散”的范围

洪武三年(1370年),迁苏、松、杭、嘉 、湖诸府之民4000余户至临濠垦田。又移江南民14万户于凤阳府。泗州、盱眙为交通要道,经元末大乱,人口锐减,时均属凤阳府,故迁移的14万户中,有相当一部分安置于泗州和盱眙。此后百余年中,又陆续将江南的人民迁徙到淮安府境。苏北很多现存家谱,都明确记载本户在明代时,由苏州阊门,因“红蝇赶散”迁来的。如沭阳县大竹园洛安堂《孙氏家谱》、东海县张湾紫阳堂《朱氏家谱》、赣榆县沙河无锡堂《孙氏家谱》、灌云东辛洛槐堂《王氏家谱》等。灌云县下车乡《戴氏家谱》记的更为具体,明确记载该户在明初,由苏州阊门五里十甲,迁来海州定居。在灌云、东海、沭阳、灌南、赣榆等老居民中,十有八九皆称自己祖先在明代由苏州一带因“红蝇赶散”、 “红军赶散”、“红蜂赶散”而迁来海州定居的。在涟水、洪泽、盐城、阜宁、响水等地也听说过“红蝇赶散”的事,如涟水、淮阴望族朱姓,就是明洪武年间整族整族地“奉旨”迁来的。涟水孙氏、张氏,灌南汤氏,以及金湖等地约70%左右的居民,其先人也多为洪武年间从苏南迁来的。泗阳县的席、唐、吴、朱四姓,即是明初由苏州的东洞庭山、昆山、吴县等地迁入。山东的郯城、沂水、莒南、临沭等地的老百姓也有红蝇赶散的类似说法。可见,其影响范围在苏北、安徽、鲁南一带,地域广、时间跨度长,民间影响大。


海州地区也曾发生过红蝇赶散的事件。明代初期,海州地区的张士诚残部逃亡海岛,与日本浪人武士勾结,在沿海进行抢劫和骚扰。为此,明洪武年间,朝廷下令“片帆不许入海”,实行“封海”、“裁海”,海州沿海的岛民,被强迫迁去内地,如迁沭阳、莒县、沂水、郯城一带,多有云台山区迁去的家族。据《江苏海洋渔业史》载,清顺治十八年(1662年),清廷发布《迁海令》,强迫云台山、高公岛、东西连岛等地的居民内迁,规定“片帆不许入海”。



五、“红蝇赶散”的事实真相  

元末战乱使淮安及其周围地区人口逃毙殆尽,亟待移民充实。同时,江南地区的富豪有很多依附张士诚。故明朝初年,政治上的一项重要措施,是进行强制性的大规模的移民。除了上文所引灌南县《新安镇志》称,苏州阊门周姓、常州的无锡惠姓及刘、管、段、金等姓被赶散至朐南芦苇荒滩外,民国《泗阳县志》也有类似记载,元末明初 ,由苏南迁来的有翁、朱、卢、吴等25氏族,其中由苏州迁来的有21族。


据《苏州市志》载: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平江路(即后来苏州府)领县6,人口已达240余万。经元末明初的战乱,到明初洪武四年(1371年)统计,时苏州府领县6,47万户,190万人口。80年中锐减50多万人。除了战争伤亡,另一个原因就是“洪武迁徙”。《苏州市志》云:洪武初年,为加强国家统治,开发落后地区以及边远地区,实行戍边屯田制,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洪武三年(1370年)迁苏州、松江等地无田农民4000余户至临濠垦田。二十二年,迁苏州阊门一带商户百姓至苏北沿海灶区(盐区),二十四年(1391年),迁苏州富民充实南京。永乐元年(1403年),迁苏州等地富民充实北京。(依据材料是《明史本纪》卷1~6、《明通鉴》卷9、《国榷》卷9)。


由此,不难看出,明初的确实行过强制性的迁民政策,且这种政策贯穿于明朝始终,不仅限于苏州,包括江南的杭、嘉、湖、苏、锡、常等广大地区。因此,所谓“红蝇赶散”,当指移民事件,这一民间的咒骂称呼,在明、清文字狱盛行的时代,史家不是不知,而是不敢秉率直书,只好回避这个民怨很深的事件,这就是史书和地方志不见或少见记载的真实原因。



六、“红蝇赶散”的功过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这个强迫性的移民事件,一方面,统治者采用了拆居烧房,关押驱赶,不顾百姓的死活的政策,使大批移民苦不堪言,对其中倒流移民,又采取重治罪。这无疑是朱元璋的一大错误。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广大居民带来了经济发达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有力推动了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明初,海州盐民逃亡殆尽,盐业生产基本停顿,官府靠移民充作灶民(盐民),发展盐业生产,改煎为晒盐,后改为砖地晒盐,既降低成本,又提高产量和质量。从巩固国防和发展经济来看,也是功不可没的。


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 吴必虎 教授在其《明初苏州向苏北的移民及其影响》一文中指出:苏州曾是张士诚的王城所在地,朱元璋麾下大将常遇春在攻打苏州时遭顽强抵抗,围攻十个月才破城,所以,朱元璋对苏州百姓采取了“惩罚性”的移民措施。更重要的是,江淮地区经元末明初的多年兵燹后人口剧减,扬州“土著始十八户,继四十余户而已,其皆流寓尔”,淮安“仅存槐树李、梅花刘、麦盒王、节孝徐等七家”,明王朝政府不得不采取大规模的移民来恢复江淮地区的经济。



七、“红蝇赶散”的影响

长期以来,对于历史上谜团,总会有人去探索、去追寻,也许这就是史志的魅力所在。苏北大量的现存家谱中记载着其先祖是明初,而且无一例外地称苏州阊门人,没有具体的街巷。其实“苏州阊门”只是个地域概念,自从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在此相土尝水建筑阖闾大城以来,阊门就是苏州城的主要城门。隋炀帝开挖江南运河(大运河江南段)以后,阊门就是京杭大运河的南北要道。之后成了康熙、乾乾皇帝南巡的必经之地,《红楼梦》里称之为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就其原因而言,乃是其水陆要冲的交通地位决定的。明清时期,这一带更是南北货运的集散地,阊门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南码头”、“北码头”、“万人码头”等历史地名,这些看似很不起眼的地名,却承载着这个地区的历史,传递给人的信息是它昔日的辉煌。洪武初年,阊门的交通地位已经确立。朱元璋打下苏州后,生怕苏州百姓不服他统治,即所谓“大族相聚为逆”,于是,便想到了用大规模迁徙移民之法。一方面可以削弱苏州百姓结派抱团,与朝廷为敌的力量;另一方面,可以补充苏北地区因战乱而丧失的劳动力。苏州百姓历来恋家,当然不愿远离家乡去苏北,于是强硬的“赶散”就成为不可避免。所有被送往苏北各地的人,都是从阊门码头启程的,背井离乡时最后看到、也是印象最深的当然是巍峨的阊门城楼,在越行越远的当口,这是苏州留给这些被“赶散”人的最后记忆,也是永恒的记忆。在到达新的栖息地生活后,会口耳相传地告诉他的子孙们,不要忘祖——苏州阊门是你们的祖先呆过的地方。于是,后人在编修家谱、族谱时,就把他们的始祖定为苏州阊门人。


今天的盐城人几乎都会告诉你祖籍是“苏州阊门”的,是“洪武赶散”让他们的祖先从苏南来到苏北的,这种文化现象与山东人所说祖籍是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是相同的。说到底,苏州阊门已经是这些人的“大槐树”了。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22-09-06
连云港海州人基本都说自己老祖来自苏州阊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