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017阅读
  • 0回复

詳析如皋胡氏世譜魏徵序——兼述安定胡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22-01-27
詳析如皋胡氏世譜魏徵序——兼述安定胡氏

原创 木右 木右雜稿 2022-01-03 23:50






      民國五年江蘇如皋有胡兆聰等纂修的胡氏世譜八卷,載唐初魏徵序文一篇,其文如下:
      余臥病謝政,而宅相胡學顔抱世譜一帙以告余曰:“予胡氏之先,出自帝舜有虞氏之裔。帝舜本姬姓,因居嬀汭,以嬀爲氏,子商均封於虞。迨周武王克殷,乃復求舜後,得嬀滿,封胡公於陳,以奉帝舜祀,子孫以謚爲氏。後爲楚滅,子孫辄去國。至漢有諱者,爲靈朔孫,景帝時吳王濞反,公統兵拒之,遂擒吳王。景帝初,拜大中大夫,始遷安定之臨涇,是爲胡氏之始祖也。子欽,爲陽翟令。欽二子,曰建,曰安。建移家河東,擢渭川令,治甚有聲。安仕臨邛令,遂居臨邛,爲臨邛派。建子孝先,舉茂才,爲深陽邑長,子二:沂、浩。沂舉明經,爲邑都令,政績著聞。浩遷彭城令,遂家四川,爲內江派。沂子寬,漁陽太守。寬生二子,曰冕,曰㫤。冕累轉大司徒。㫤好古博雅,三轉六安丞,遷衡陽,爲衡陽派。冕子徵,拜諫議大夫。徵生三子,長昌宗,次昌裔,又次昌胤。昌宗以孝行著名,拜諫議郎,無嗣。昌裔以孝行聞於獻帝,授都水教諭。昌胤隱居天目山,以孝廉拜議郎。昌裔子勇行,仕上蔡長,遷壽春,爲壽春派,一傳崇德,再傳達,達傳質,質傳威,威傳來降,未詳其後。昌胤子敏行,舉茂才,拜黃門郎。敏行子好德,進車駕尚書。好德二子:遵、叟。遵征蠕蠕有功,封武始侯。叟無詳。遵三子,長廣,次奮,又次烈。廣進散騎常侍。奮從司馬懿伐遼東,以功封(憂)夏陽子,其後未詳。烈與鍾會伐蜀,會反,烈與子世元率部下士卒攻殺會,其後未詳。廣子壹,拜凉州刺史。壹子忠,進車駕侍郎、大司馬。忠生三子:世貴、世爵、世榮。世貴失傳。世爵封武始侯。世榮未詳。世爵子國珍,襲父廕,進封安定郡公。國珍二子:麟祥、鳳祥。麟祥拜殿中尚書。鳳祥遷桂林,爲桂林派。麟祥三子:履素、履約、履坦。履素子藩,遷豫章,爲豫章派。履約以父廕衡陽邑男。履坦遷福清,爲福清派。履約子鼎,封苞信伯。鼎二子:承仁、安仁。承仁遷陽曲,爲陽曲派。安仁仕爲都官尚書,子韶,擢行臺郎。韶二子:戬、諧。戬厯任青、徐、冀三州刺史。諧未詳。戬子覬,覬子績,即學顔之父也,累官散騎常侍,拜侍郎,不起。及予以貞觀八年登仕籍,而支庶相析,譜可概覩矣。”學顏又伏而言曰:“古者天子胙諸侯、公卿、大夫、士之土,則各命之氏。諸侯、公卿、大夫、士之家各按其氏系,以宗法行世祿之典,而太史公往往以世家氏系拊循其眾焉,是以聯族而不散,教隆于上而俗美于下,有自來矣。春秋之衰,遭嬴秦之亂,而諸侯、公卿、大夫各自吞併,又當兵燹、戰伐、崩離、革命之際,與夫薦饑相仍,亡徙道路山谷奴隸牛馬者不可勝數,是以世家巨室求其晉魏以來之族,尚不可得,而况秦漢以上之氏系乎?甚或再傳以後,昭穆邈不可攷,蓋經秦漢之兵燹與夫亡徙道路奴隸牛馬者有之,此予所以悲愴飲泣而譜之,庶或後世子孫不失其宗也。嗟乎,予之所爲譜者若此,而大夫德望朝廷,名播海宇,其能爲予施一言於兹,編以爲後勸乎?”某伏讀而題之曰:“竊按周禮,宗以族得,民以禮大。傳亦曰,上治祖禰,尊尊也,下治子孫,親親也,旁治昆弟,合族以食,序以昭穆,别之以禮義,而人道備矣!古者有大宗有小宗,傳曰,别子爲祖,繼别爲宗,繼禰者爲小宗。有百世不遷之宗,有五世則遷之宗。百世不遷者,别子之後也。宗其繼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遷者也。宗其繼高祖者,五世則遷者也。合而言之,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此之謂人道之大端也。按胡氏之系,自秦以上不可得,而攷自漢以下乃頗可著。而世多聞人顯仕,迄今八百餘年,其所分支合派燦然可攷,茍非簪纓相繼,其誰能保傳之乎?余聞大聖人有言曰,自仁率親,自義率祖。是編也,可以昭百世矣!”
       貞觀十六年秋九月吉日,秘書監、檢校侍中、太子太師、鉅鹿郡公魏徵撰。
(注:文中标红色的“城”字,本作“高早成”​,按说文,其字即籀文城,无法输入,因用“城”替之)
       魏徵序文說宅相(即外甥)胡學顏拿譜來求自己“施一言”,於是引經據典題了一段套路話。而比較重要的內容是魏徵引胡學顏所述安定胡氏源流情况,世系從西漢以來脈絡清楚。但是細閱起來,就有許多地方經不起推敲。
       序文落款時間是貞觀十六年,據新舊唐書,魏徵此時的確有疾在身(魏徵卒於貞觀十七年),所以開頭魏徵就說“臥病謝政”。然而落款中魏徵將自己的身份記載爲“秘書監、檢校侍中、太子太師、鉅鹿郡公”,《新唐書》太宗本紀載貞觀三年二月,尚書右丞魏徵爲秘書監,參預朝政,六年五月檢校侍中,七年三月爲侍中(即宰相),十年罷爲特進,知門下省事,《舊唐書》太宗本紀載貞觀十六年九月,特進、鄭國公魏徵爲太子太師,知門下省事如故。《新唐書》魏徵傳稱其進爵鉅鹿郡公是官檢校侍中時,任侍中後又進爲鄭國公。那麼魏徵在貞觀十六年的官爵是太子太師鄭國公,而秘書監、檢校侍中是他的前官,鉅鹿郡公也是之前的爵位。
      這個時候的唐代,要避太宗名諱,太宗雙名世民,“世”“民”二字的偏諱都要避,通常人名中帶此二字的都會將其省掉,而不可避免的地方,“世”大多數時候替換成“代”,“民”替換成“人”,另外就是缺筆。還有甚者,字的部件中帶此二字的同樣會避,如《左傳》裏的“泄”字都改成了“洩”。所以魏徵在這方面也一定會注意的,檢《全唐文》魏徵的作品,“世”“民”二字并不少見,估計當時是以缺筆的方式避的,後世訂正後就看不出來了,但是在其《論治道疏》中引《禮》云“人以君爲心,君以臣爲體”,這句話出自《禮記》緇衣,原文是“民以君爲心”,可見爲了避諱將“民”改成了“人”,所以像魏徵這種品性的人在避諱方面絕對會做到天衣無縫。再看這篇譜序,其中“世”字凡二十見,“民”字出現一次,衹有想像成都缺筆了纔合理,然而“世”字實在出現太頻繁了,有的地方完全可以不用,或者用其他字。從這點說,譜序真的是魏徵寫的嗎?
       據譜序中胡學顏所述,漢景帝時吳王濞造反,胡“統兵拒之,遂擒吳王,景帝初,拜大中大夫,始遷安定之臨涇,是爲胡氏之始祖也”。景帝時削藩,導致七國之亂,而吳王爲首倡,平定此次叛亂的是條侯周亞夫。如果當時確有胡這個人,那他最多是參與平叛的將領,後世修譜之人往往喜歡誇飾其詞,搞得參與者好像是主將一樣。問題不大,其實也不足非議。胡大約是因功陞爲太中大夫(大即太),然後就遷到了安定臨涇,被奉爲安定胡氏的始祖。太中大夫這個官,有陸賈、賈誼等人做過,可見高帝、文帝時都有此官。但是安定和臨涇這兩個地名在景帝時卻不見得有,《漢書》地理志載安定郡爲武帝元鼎三年置,所轄之縣有臨涇。可以姑且這樣認爲,即使胡遷徙時那地方還不叫臨涇,但是站在唐人的角度,將後來纔有的地方名稱用在了敘述以前的事情上,也是無需大驚小怪的,當然了,這種做法容易引起誤會。還有一說也通,譜序不是真的,作僞者不注意或不知道安定郡在武帝時纔有,想當然地以爲景帝時也有安定。
       胡學顏又說胡建是胡之孫,“移家河東,擢渭川令,治甚有聲”。胡建在《漢書》卷六十七有傳,稱“胡建,字子孟,河東人也”,“爲渭城令,治甚有聲”。渭城隸屬於三輔之一的右扶風,譜序中訛爲渭川。譜序後文所述胤嗣都是從胡建這裏接下去的。建子孝先,孝先子沂、浩,“浩遷彭城令,遂家四川,爲內江派”。據《隋書》地理志,內江縣屬資陽郡,爲後周(即北周)所置(即今四川省內江市)。但是四川這個地方,按林少平《秦郡考辨》(見“簡帛網”,作者於2015.01.02首發),“《嶽麓書院藏秦簡》有‘四川郡’、‘江湖郡’、‘九江郡’……楚世家有‘五年,秦將王翦、蒙武遂破楚國,虜楚王負刍,滅楚名爲郡云’,集解‘孫檢曰,秦虜楚王負刍,滅去楚名,以楚地爲三郡’。以上可知,始皇二十三年,王翦攻楚,至二十四年,秦已占領長江以北地區,並設有三郡,淮北設四川,淮南設九江,吳地設江湖……秦取楚淮北,初設四川,其郡望包括沂、述、汴、濉等四水流域。始皇分三十六郡時,分四川、江湖二地置東海郡,泗川郡望主要集中在泗水流域,故取名爲泗川。秦爲泗川,漢改泗水,在《史記》泗川與泗水並存記載,班固撰《漢書》以爲有誤,而統一爲泗水,這是班固的失誤”。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二十九載徐州所轄彭城縣云“秦置彭城縣,屬泗水郡”。至此可知胡浩遷彭城令,然後居家於四川,按正確的說,這個四川即泗川,也即泗水,與後世的四川省是沒有任何關聯的。現在的四川之名在五代十國以後纔出現。既然胡浩這一支在彭城一帶,卻說成是內江胡氏,那就是有一定問題的。所以這個譜序如果存在僞託,而僞託者又並不知道彭城本屬泗川,胸中衹有蜀地四川的概念,那麼此處就是一筆大的漏洞。
      譜序載沂子寬,漁陽太守,寬子冕、㫤,冕官至大司徒,㫤遷衡陽。據《漢書》百官公卿表,哀帝元壽二年改丞相爲大司徒,丞相孔光爲大司徒,其後繼任大司徒的是馬宮、平晏。又據王莽傳,王尋代晏爲大司徒,其後爲張邯。復據《後漢書》劉玄傳,更使間有劉伯升(即光武帝之兄劉縯)、劉賜爲大司徒。光武帝紀則載劉秀稱帝後,任大司徒的依次爲鄧禹、伏湛、侯霸、韓歆、歐陽歙、戴涉、蔡茂、玉况,建武二十七年玉况薨後,大司徒之官省去“大”字,以大司農馮勤爲司徒。而公孫述傳又載其據蜀稱帝後的大司徒有李熊、任滿、謝豐。可見,並沒有一個叫胡冕的人當過大司徒。然而大司徒下面還有司直、掾屬等,或許胡冕任的衹是大司徒下面的小官,然後訛成了大司徒,否則就說不通了。另外,衡陽這個名稱,雖然很早就有了,但是在兩漢時期並沒有成爲政區之名,據《晉書》地理志,孫權分長沙置衡陽郡。所以漢代就有的衡陽胡氏,衹能是後世之人定的概念。
      譜序又載冕子徵,諫議大夫,徵子昌宗、昌裔、昌胤,“昌裔以孝行聞於獻帝,授都水教諭”。算起來胡昌裔是胡建的六世孫,胡建處在西漢武、昭之世,胡昌裔則在東漢獻帝時,年代相隔太遠,實在不合情理。另外都水教諭也不太好理解,歷代以來似乎沒有都水這個地方,倒是漢代有都水之官,後世或稱都水使者、都水監等,明清設都水司,大體上都是掌水務相關的。教諭一詞是在唐代纔開始使用的,起初也不過就是教導的意思,到了宋代,教諭又向官職演變,元明清三代的縣學裏都設教諭,這時教諭成了普遍意義上的學官之名。顯然,授某處教諭,教諭必是官名,而這種用法也絕不是漢代或唐初就有的用法,看起來怎麼像是明清時人杜撰的呢?
       譜序云“昌裔子勇行,仕上蔡長,遷壽春,爲壽春派,一傳崇德,再傳達,達傳質,質傳威,威傳來降,未詳其後”。《後漢書》百官志謂“縣萬戶以上爲令,不滿爲長”,上蔡在東漢前期應該是萬戶以上的縣,所以有王元、耿國、宗均、周栩等人做過上蔡令,衹有當東漢後期上蔡人口銳減到不滿萬戶時,纔有胡勇行任上蔡長的可能。按《三國志》魏書二十七胡質傳,“胡質,字文德,楚國壽春人也”(魏書十四劉曄傳注引傅子曰“太祖徵曄及蔣濟、胡質等五人,皆揚州名士”,據《宋書》州郡志,曹魏之時,壽春是揚州刺史的治所),爲胡通達之子,裴松之注引胡氏譜云“通達名敏”,質官至荊州刺史、征東將軍,爵陽陵亭侯,嘉平二年薨,子威嗣,卒於安定,注引《晉陽秋》云,威字伯虎,官至前將軍、青州刺史,卒於晉太康元年,“威弟羆,字季象,征南將軍,威子奕,字次孫,平東將軍”。《晉書》卷九十有胡威傳,傳云“胡威,字伯武(《晉書》爲唐人所修,避諱改虎爲武),一名貔,淮南壽春人也”,“太康元年卒於位”,也就是說卒於青州刺史任上,與質傳抵牾。胡威卒於安定的記載出現得太突兀,實在找不到合理的解釋,所以自然有人會想像成壽春胡氏爲安定胡氏的分支,然後覺得胡威本人雖然還在青州當官,卻歿在了祖源之地。鑒於這一點,後世之人把壽春胡氏扯到安定系裏來就堂而皇之了(《元和姓纂》就是這麼載的,後文再表)。
       按譜序,昌胤子敏行,敏行子好德,車駕尚書,好德子遵、叟,“遵征蠕蠕有功,封武始侯。叟無詳。遵三子:長廣,次奮,又次烈。廣進散騎常侍。奮從司馬懿伐遼東,以功封夏陽子(序文“夏”字之前衍“憂”字,此刪),其後未詳。烈與鍾會伐蜀,會反,烈與子世元率部下士卒攻殺會,其後未詳。廣子壹,拜凉州刺史”。車駕尚書這個官,聞所未聞,倒是晉代有駕部尚書。據《晉書》職官志,曹魏時尚書郎有駕部郎(正規稱法作尚書駕部郎),而駕部尚書在晉初纔有。胡遵的事跡主要散見於《三國志》《晉書》,他是曹魏大將,活躍在司馬懿、司馬師父子執政時期。青龍元年,安定保塞匈奴大人胡薄居姿職等叛,被胡遵追討、破降;青龍二年,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胡遵隨司馬懿拒戰;景初二年胡遵從司馬懿征遼東公孫淵;嘉平四年,征東將軍胡遵參與征吳;正元二年從司馬師平定毋丘儉、文欽的叛亂,這年七月,胡遵由征東大將軍陞爲衛將軍;甘露元年,衛將軍胡遵薨。《晉書》卷五十七胡奮傳云“胡奮,字玄威,安定臨涇人也,魏車騎將軍陰密侯遵之子也”,如此看來,胡遵的封爵是陰密侯,而車騎將軍則可能是胡遵死後的贈官。據奮傳可知,胡遵的籍貫是安定臨涇,另外《三國志》魏書十五張既傳提到既曾經禮辟過的人裏有安定胡遵。魏書二十八鍾會傳載有胡烈父子的事跡,注引《晉諸公贊》曰“胡烈兒名淵,字世元,遵之孫也。遵,安定人,以才兼文武,累居藩鎮,至車騎將軍。子奮,字玄威,亦歷方任,女爲晉武帝貴人,有寵,太康中,以奮爲尚書仆射,加鎮軍大將軍、開府。弟廣,字宣祖,少府。次烈,字玄武,秦州刺史。次岐,字玄嶷,并州刺史。廣子喜,涼州刺史”。譜序裏將胡廣子喜寫成壹,應該是字形相近造成的。按奮傳,胡奮在跟隨司馬懿伐遼東後,很快就獲得了夏陽子的爵位,他有一子一女,子早亡,“奮兄弟六人,兄廣,弟烈,並知名。廣字宣祖,位至散騎常侍、少府。廣子喜,字林甫,亦以開濟爲稱,仕至涼州刺史、建武將軍、假節、護羌校尉”。胡廣兄弟共六人,知道名字的有胡廣、胡奮、胡烈、胡岐,而譜序則衹載胡遵三子。據《北史》卷九十八蠕蠕傳,蠕蠕即柔然部落,在北魏太武帝時被改成蠕蠕這個稱號。譜序稱胡遵“征蠕蠕有功,封武始侯”,完全就是子虛烏有的事。《魏書》卷五十二有胡叟傳,傳云“胡叟,字倫許,安定臨涇人也,世有冠冕,爲西夏著姓”,他是南北朝早期時候的人,活了八十歲,沒有子嗣,不知道譜序裏提到的胡叟是不是就是此人,如果是,那真是風馬牛不相及了。
      再看譜序載的,壹子忠,車駕侍郎、大司馬,忠子世貴、世爵、世榮,世爵封武始侯,子國珍,襲父廕,進封安定郡公,“國珍二子麟祥、鳳祥,麟祥拜殿中尚書,鳳祥遷桂林”。這裏的胡忠,算起來是胡遵的曾孫,應是西晉時人。胡國珍見《魏書》卷八十三下外戚傳,傳云“胡國珍,字世玉,安定臨涇人也,祖略,姚興渤海公姚逵平北府諮議參軍,父淵,赫連屈丐給事黃門侍郎,世祖克統萬,淵以降款之功賜爵武始侯,後拜河州刺史”,按算,胡略的時代在東晉後期,胡淵在晉末宋初,這二人作爲國珍的祖、父,與譜序名字不同,年代也根本不吻合,試想,胡國珍與胡遵之間,怎麼可能纔隔了四代人。據國珍傳,國珍在北魏太和十五年襲父爵爲武始侯,例降爲伯,“女以選入掖庭,生肅宗,即靈太后也。肅宗踐祚,以國珍爲光祿大夫。靈太後臨朝,加侍中,封安定郡公”,薨於神龜元年四月十二日,年八十(據此,胡國珍應該生於北魏太延四年,即公元438年,在其父胡淵降魏之後),“始,國珍欲就祖、父西葬舊鄉,後緣前世諸胡多在洛葬,有終洛之心”,但是臨終時又想還葬安定,最後還是葬在了洛陽,“初,國珍無男,養兄真子僧洗爲後,後納趙平君,生子祥”;祥字元吉,襲封,歷位殿中尚書、中書監、侍中,改封東平郡公(《北史》卷八十胡國珍傳作平凉郡公);“僧洗,字湛輝,封爰德縣公,位中書監、侍中,改封濮陽郡公,僧洗自永安後廢棄,不預朝政,天平四年薨”;真長子寧,字惠歸,爵臨涇公,歷岐、涇二州刺史;寧女爲清河王亶妃,生孝靜皇帝;寧子虔,字僧敬,爵安陽縣侯,官至司空。虔子長粲,仕於北齊,有二子仲操、叔泉;寧弟盛,字歸興,有女爲孝明帝后(長粲以下,據《北史》國珍傳)。另外長粲從祖弟長仁一支,也以椒房懿親故,顯赫於北齊時期(據《北齊書》及《北史》)。總的來說,安定胡氏因爲靈太后的掌權,使得整個家族在很長一段時期裏都保持了隆盛的名望。
      譜序又云“麟祥三子:履素、履約、履坦。履素子藩,遷豫章,爲豫章派。履約以父廕衡陽邑男。履坦遷福清,爲福清派”。從上文看,胡麟祥應該就是史傳中的胡祥,其子履坦遷福清,福清今屬福建,其名稱是在五代時期產生的,當時福建是被王氏占據著,乾隆《福清縣志》稱長興(後唐年號)四年改福唐爲福清,那麼福清之名不僅南北朝時期沒有,唐代也不可能有,所以這一筆又是個問題。再看胡麟祥之孫胡藩,《宋書》卷五十有傳,“胡藩,字道序,豫章南昌人也,祖隨,散騎常侍,父仲任,治書侍御史”,藩爲宋高祖帳下大將,封陽山縣男,元嘉十年(即公元433年)卒,年六十二,算起來當生於東晉咸安元年,其卒年比胡國珍的生年還早,怎麼就變成胡國珍兒子的兒子的兒子了呢,其謬不辨而知。
      魏徵譜序繼續引胡學顏說的:“履約子鼎,封苞信伯。鼎二子:承仁、安仁。承仁遷陽曲,爲陽曲派。安仁仕爲都官尚書,子韶,擢行臺郎。韶二子:戬、諧。戬厯任青、徐、冀三州刺史。諧未詳。戬子覬,覬子績,即學顔之父也,累官散騎常侍,拜侍郎,不起。及予以貞觀八年登仕籍,而支庶相析,譜可概覩矣。”登仕籍即登上了仕籍,就是說當官了。仕籍一詞和登仕籍的用法在唐初就出現了,似乎有待商榷。據《宋史》選舉志,哲宗時,上官均說現在仕籍上的文武官員有二萬八千多,可見仕籍是記載當官人的一種簿籍。雖然唐代姚汝能撰的趙文信墓誌銘(見《唐代墓誌彙編續集》會昌〇二七,趙文信卒於會昌五年,年八十三)中有稱其仲子“早登仕籍”之語,但這已是唐代中後期了。倒是登仕一詞,《辭源》載明至少在南朝梁代就出現了,然而與序文中的詞語用法卻無涉。起碼到北宋纔使用漸廣的“仕籍”和“登仕籍”,在後世仍然頻繁使用。
      自古以來,帝王諸侯公卿大夫都重世系,所以很早的時候譜牒就流傳盛行了,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九品中正制滋生了無數的門閥士族,這些高門貴第尤其重視修譜,像劉宋時期裴松之爲《三國志》作注就引用了十多種家譜,這時候的譜可能也多少會存在一些問題,但起碼還是有可信度的,所以纔用以補史。而胡學顏這一套世系下來,卻漏洞百出,今雖強爲之辨而不能圓其說,那就衹能得出後人僞託的結論了。僞託的情况總結起來有四點:一,將後世纔有的地名、詞彙等用在了譜裏,像“兵燹”一詞,明清時期很流行,而最早出現,據《辭源》是在宋代;二,官職、事跡混亂;三,世次的年代對不上,有比較離譜的;四,肆意編排派衍接傳。
      從作僞者來說,這個譜序也不是隨便虛構的,首先是採用了《史記》陳杞世家開頭一段關於陳胡公滿的記載,接著將第一個有專傳的姓胡人即胡建扯到了安定胡氏裏來(他做過渭城令,那裏離安定不算遠),參考他的時代,構建了其先人平定七國之亂的輝煌功績。胡建以下的幾代人不知道是不是純屬虛構,接著就嫁接了兩支,一支是壽春胡質、胡威,因爲史書中有一處提到了胡威卒於安定,所以順勢讓其成爲安定的分支,就好像不算空穴來風了,另一支是安定胡遵、胡奮,這可是正兒八經的安定胡氏,嚴格說起來,胡遵是第一個能被明確認定爲安定籍的,當然安定胡氏並不一定是從胡遵這兒開始的,於是給後人留下了想像的空間和編排的機會。胡遵以後,自然就名正言順地接到了同樣明確載爲安定籍的胡國珍、靈太后。胡國珍極大可能是胡遵的後代,因爲國珍傳裏提到前世諸胡都葬在洛陽(除了其祖、父),要知道,胡遵仕於曹魏,其子孫又仕於西晉,這兩個朝代的都城都在洛陽,所以祖籍雖然是安定,但是葬在洛陽的可能性是更大的。按道理,胡國珍這一支,作爲當時的重要門閥,族譜方面必然是相當重視修纂的,卻會在其後裔裏衍出一支比他自己時代還早的豫章胡氏,簡直不可思議。貞觀十六年以前,胡學顏(假定此人真實存在)不可能見到李延壽的《南史》《北史》(《南史》有胡藩傳,《北史》有胡國珍傳),但沈約的《宋書》和魏收的《魏書》是應該能見到的,尤其他的舅舅魏徵還是唐初重要的修史官,所以像胡藩、胡國珍這樣的胡氏名人竟會錯亂嫁接,是沒有道理的,難道得說魏徵的譜序傳到後世出現了訛誤?
      按魏徵譜序,胡學顏說的胡氏世系以安定胡爲主線,胡建雖然移家河東,並不能看成他的子孫也都在河東,否則接在胡建後邊的豈不都成了河東胡氏。因此算起來,譜序中載了有八個支派是由安定胡衍出的,其中即包括壽春胡氏。典籍中有被提及的關於胡氏的最早的譜,大約就是《三國志》裴松之注所引的《胡氏譜》。據《宋書》卷六十四裴松之傳,他在元嘉三年後當上了中書侍郎,隨後宋文帝令其注陳壽的《三國志》。裴松之有《上三國志注表》,稱“自就撰集,已垂期月”,這裏的期月是整整一年的意思,然後文章有落款時間是元嘉六年七月二十四日。可見裴氏注《三國志》是在元嘉五年到六年,這個時期他所見到的《胡氏譜》有胡質父胡通達的記載,那麼譜是壽春胡氏譜的可能性最大。如果壽春胡是安定胡的分支,那《胡氏譜》自然也會重點記載安定系,然而安定的胡遵、胡烈、胡奮等累見於《三國志》,卻沒有一個地方再見到引胡氏譜作注的,大概率可以說同處三國時期的壽春胡與安定胡是沒有什麼關聯的。
      當然了,有人會拿《元和姓纂》來說事。胡氏見於此書卷三(上平聲十一模),其中“安定”郡望之下云“漢有胡建,始居焉。後漢有太尉胡廣。魏胡質,荊州刺史,生威,清州刺史、平春侯,又居淮南”,後邊接的是胡奮、胡國珍等。首先要知道,《元和姓纂》雖然是唐代林寶在元和年間奉旨編纂的,但後世已經散佚嚴重,現在所能見到的版本都是基於清人的輯錄,其中錯訛極多,另外此書主要是參考譜牒、家狀修成的,而譜牒、家狀本身的可靠性就要大打折扣(僞造出處、附會嫁接的情況比比皆是,茲不贅述)。通常來說,《元和姓纂》記載一個姓氏,都是先羅列出此姓的淵源,然後分郡望將每一支的情況再加介紹。現在將河東的胡建、南郡華容的胡廣以及淮南壽春的胡質都附在“安定”郡望裏,是沒有道理的。因爲按慣例,即使南郡、淮南胡氏都是出自安定,但是已經形成了重要的分支,所以應該冠以支派的新郡望。而且按姓纂之文,“左僕射胡奮”之前明顯有訛誤,甚至有脫漏,因此現在所看到的內容並不是姓纂原始的樣子,“安定”這一郡望在姓纂中的位置怕也存在變動的可能。要說《元和姓纂》可以爲據,豈非太過草率。
      姓纂裏交代的胡氏淵源,現在能看到的衹有一句話,“帝舜之後,胡公封陳,子孫以謚爲姓”。《河洛墓刻拾零》十九“魏比丘尼僧芝墓誌”(卒於北魏熙平元年)云:“法師諱僧芝,俗姓胡,安定臨涇人也,虞賔以統曆承乾,胡公以紹嬀命國。”《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載“魏故胡昭儀墓誌銘”(薨於北魏孝昌三年)云:“昭儀諱明相,安定臨涇人也,虞帝以應曆奉乾,胡公以資靈祚土。”這裏都已經將安定胡氏與舜帝、陳胡公掛鉤到了一起。《唐代墓誌彙編》載胡光復墓誌銘(卒於永淳元年,編號永淳〇一二)云“其先陳國人也,纂胡公之遠胄,分子孟之遙源”,看來是以陳胡公、胡建爲先祖;同書天寶〇九一爲胡肅墓誌銘(卒於天寶五載),稱“其先安定人也,周封虞帝,方開建社之源,陳有胡公,始派承家之族”;同書又載陸豐妻胡夫人墓誌銘(卒於天寶八載,編號天寶一四七)曰“夫人姓胡氏,安定臨涇人也,其先有嬀之後,遂育於姜,在陳備三恪之尊,居齊分六卿之職,因始封以錫姓,自胡公而受氏”。這些墓誌都撰成於《元和姓纂》成書之前,之後像彙編大和〇五六“唐胡府君夫人朱氏墓誌銘”(胡府君卒於元和十二年)也說“胡府君,安定人,其先分氏於舜,曰胡公滿之後也”。南北朝以來,姓胡人已開始將陳胡公奉爲得姓始祖,從他這裏似乎能沾到一份耀眼的榮光,因爲他不僅是舜帝的嫡系後裔,還是陳國的開國君主。早在東漢之時,蔡邕爲其老師胡廣及家人撰過不少碑文,其中主要提到胡氏是胡國之後,這個得氏源頭遠沒有胡公之後以謚爲氏來得風光。
      客觀地說,前人的碑文墓誌、譜牒姓書,都不能過分相信,因爲其中許多內容的撰述都不一定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更多的倒是臆想附會。且看《唐代墓誌彙編續集》所載韋君夫人胡氏墓誌銘(卒於開元廿八年,編號天寶〇九二),誌文中稱夫人爲安定人,又謂“廣則漢代尚書,中庸於天下;質乃荊州刺史,清畏於人知”。那麼多的安定胡氏說是陳胡公之後,而蔡邕卻以胡廣這一支胡氏出自胡國,現在這個墓誌竟將安定胡氏與胡廣關聯到一起,有些矛盾,問題要麼出在蔡邕碑文,要麼出在諸胡墓誌,否則就該如此理解:撰作者的意圖衹是用同姓的歷史名人爲逝者增添光環,不能將歷史名人看成逝者的先人。另外《河洛墓刻拾零》一〇六唐胡貞範(胡國珍曾孫女,薨於垂拱三年,年八十一)墓誌也稱“夫人諱貞範,安定人,本虞舜之苗裔、陳胡公之後也……太尉胡廣,襲上衮以馳聲,監軍胡烈,握中權而禦侮”。既然在《元和姓纂》面世以前就有這種將安定胡氏、南郡華容胡氏、淮南壽春胡氏攪在一起的情況,說明姓纂那一筆記載不一定有訛誤,那將早期幾個名人編排到安定胡氏裏也許是南北朝時期門閥士族修譜的結果。基於這一點,魏徵即使真的在貞觀十六年寫了上面那篇序,也衹能說他引述中將胡建、胡質關聯安定的現象是往日族譜裏早就流行的。
      從唐代姓胡人的墓誌看,絕大多數稱出自安定,這說明胡氏的“安定”郡望在唐代是有巨大影響力的。其實在南北朝以前,胡氏還沒有出現這種一支獨大的現象。漢晉間胡氏已分佈很廣(拙文《胡姓溯源》有詳細介紹),安定胡遵這支是其中比較有名的,但是沒多久就不再活躍在歷史的舞臺上了,與其名望不相上下的也就華容胡廣、壽春胡質這兩支,同樣都衹是顯赫一時,而且相關郡望都還不能形成長時期、大範圍的影響。直到北魏孝明帝時期靈太后執政,纔真正擴大了安定胡氏的聲望,之後家族裏成爲帝母、帝后的又有數人,可以說安定胡氏當時算是跨入了門閥的行列。這就必然導致那些不相干的也統統變換了祖籍出處,你也安定,我也安定,其他支派的胡氏似乎一下子就黯然失色甚至銷聲匿跡了。安定胡氏終於成了胡氏歷史上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一支。

                    ——辰溪木右撰于辛丑孟冬


參引資料:
(江蘇如皋)《胡氏世譜》,民國五年思貽堂木活字本(今據網絡所見內頁圖)
《十三經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初版2017年1月八印
《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2019年7月初版初印
王彥坤《歷代避諱字彙典》,中華書局2009年7月初版2012年10月二印
〔漢〕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點校本,以下十三種同
〔漢〕班固《漢書》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
〔晉〕陳壽《三國志》
〔唐〕房玄齡《晉書》
〔南朝梁〕沈約《宋書》
〔北齊〕魏收《魏書》
〔唐〕李百藥《北齊書》
〔唐〕魏徵《隋書》
〔唐〕李延壽《南史》《北史》
〔後晉〕劉昫《舊唐書》
〔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
〔元〕脫脫等《宋史》
〔清〕董誥等《全唐文》,中華書局1983年11月初版初印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中華書局2005年3月初版初印
乾隆《福清縣志》,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第20輯
趙超《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7月初版初印
周紹良、趙超《唐代墓誌彙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1月初版2014年3月四印
周紹良、趙超《唐代墓誌彙編續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初版2011年12月三印
趙君平、趙文成《河洛墓刻拾零》,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7月初版初印
〔唐〕林寶《元和姓纂》,岑仲勉校記,中華書局1994年5月初版2008年3月二印
方诗铭《中国历史纪年表》,上海书店出版社2013年4月初版2019年1月六印
林少平文章《秦郡考辨》(簡帛網2015.01.02首發)

原载:
https://mp.weixin.qq.com/s/RDvbtpMJW62A_Y9B-1AOBg

2022.01.27





114412749@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