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589阅读
  • 0回复

浅谈族谱编修整理与地缘寻根----廖庆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8-07-15
首届中华大族谱国际协作会议论文集(会前收稿)
http://portal.dazupu.org/

浅谈族谱编修整理与地缘寻根
廖庆六
美国MyFamily.com, Inc.中国家谱顾问

一、前言
中国历代所修的家谱文献,不但数量相当庞大,而且记载的内容也是非常的多样化。但是详细阅读各姓氏族谱内容,却可发现各族谱间,在质量上都存有很大的差异性。例如在订定族谱编辑体例上,在数据收集与篇章内容方面,以及修谱者的背景与能力条件等,都已影响到族谱内容的好坏及族谱资源的利用价值。传统族谱确实存有良窳之事实,但为了妥善保存与充分利用这些老旧族谱文献,就有赖于我们的有效收集与整理,同时对于未来新修族谱之编辑方法与收录范围,亦应具有修谱新观念的提倡。大致而言,目前对于传统族谱文献的利用情况,除了抱怨收藏处分散在各大图书馆外,族谱文献内容也常遭到研究人员之诟病,例如:祖先攀附名人,世系重男轻女,仅记世系而缺传记行状等等内容记载不实之现象;其它尚有一些小缺陷地方,例如谱名不冠地籍,纂修年代不明,纸张破损未能修补,及族谱中未能收录地图或地理数据等,这些都是增加学者专家或寻根者,在研究与寻根上的不少困扰。

族谱与方志同属重要的地方文献,而族谱的功能可以同时记录血缘与地缘方面的信息。族谱是以记载姓氏家族历史为目的,而族谱内容还可做为连系亲情与族谊的凭据。如果经过数字化整理以后,族谱就可以放在网络上提供众人查询,且不必受到时空限制,就能满足远在海外侨民的浏览,相信对于他们的寻根溯源及安排寻根之旅,都能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在进行编辑族谱时,若还墨守成规,仅着重于血缘资料的收集,而遗漏掉地缘信息的收录,将来就无法拿来做为地缘寻根的用途。因此,建议所有的修谱者,今后在修谱态度与作法上,除了保留较好的体裁内容外,也应该注意到地缘寻根的需要,例如在族谱命名时冠上地籍,也要有谱籍地的地名沿革及地图等相关数据,而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另外增加编辑一个「乡土志」之篇章。

二、族谱中的地理信息内容
族谱要具有地方文献之价值,除了族谱中姓氏源流与家族名人等珍贵数据,可提供地方政府拿来编修地方志书之「氏族志」参考外,最好还能具有丰富的地理信息内容。在过去封建旧时代的地方行政机构,常以县级做为最基层的建制与派官单位,在县级以下的乡村地区,往往就被忽略或较少记载。因此过去众多县志所收录的内容,除了有粗略的舆图及坊里名称外,往往都不能兼顾到或反映出各保甲与聚落之间的地理实况。在县级以下的乡村地方,大都只能依靠地方上的家族力量来做有限的约束与自治。事实上,借助于各地方的家族力量,并透过族谱文献来记录当地的地理环境,也是保存地理信息的有效方法。根据明清时代所刊印的族谱文献而知,过去记录地理信息方面的文章,要以宗祠座落、祖先坟葬地、古契文书等方面文献为多,但所见资料仍以县以下的都图、保甲及聚落、土名为主。中国传统族谱除有较多的祖坟风水图外,很少见到村图、保甲图或较大范围的地图;而载有地名者,也是缺少完整行政辖区之隶属关系,也没有地籍编号之信息,让后人看来倍感困惑。传统旧式族谱文献的刊印形式,是以木刻、木活字版本为多,虽然也有部份是手抄本家谱,但是对于详细地图的编制刊刻,显然存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地理信息收录的普及性显然是不够的,而部份舆图版画之方位概念,及标示里程的准确度也稍感不足。旧时代的木刻版族谱,也许对地图的呈现方式较有困难,或是乡村地区的修谱主事者,对世系以外的地理信息比较不重视,因此族谱中的地图或地理信息就显得相当贫乏。

反观民国以来所编印的族谱,则已有明显的改善,例如山东海阳的《焉氏族谱》(民19年)、香港的《赵氏族谱》(民26年)、浙江奉化溪口镇的《武岭蒋氏宗谱》(民37年),这三部族谱都有很好的村图或地图数据。《武岭蒋氏宗谱》是一部名人的族谱,当年是委交上海中华书局刊印,在其谱端就著录多幅与溪口有关的官方版地图。[1]另以个人收藏的铅印本《焉氏族谱》为例,该谱卷一有收录三张跨页的地图:邵村社图、焉家村图、焉氏祖茔图;同时还搭配「志焉氏村茔山水之形势」长文一篇。《焉氏族谱》不但详细记录焉氏祖先卜居海阳之缘由,也叙述当地之山川形势及周围环境。[2]古人说:「左图、右文」,借助地图当然可以提升读书的效果。《焉氏族谱》既有图又有文,能帮助子孙更有效地辨识历代祖先的地缘发展关系。石印本《赵氏族谱》之印刷相当精美,有黑白「崖山总图」一帧,上题南宋末代皇帝、帝昺浮海广东新会邑南八十余里地方(今香港境内),及明朝成化年间,陈白沙请建大忠祠以祀文、陆、张三公之始末文字。谱中还收录彩色「三江乡全图」一幅,及同治年间由族人撰修的「三江村图记」一文,文中提到祖先卜居于新会三江乡,世守衣冠耕凿自得,称赞这里就是一块吉地。[3]事实上,以新式印刷术刊印的族谱,从石印本到铅印本,确实比较容易刊印族谱中的地理信息。现在更有精美的彩色印刷技术,也有精密测量仪器,甚至利用航空或卫星测量的图像,及无远弗届的网络信息平台,确实可以轻易地解决族谱著录地图与各种地理信息的好办法。

三、始迁祖与地缘寻根之关系
传统族谱之核心内容是世系和家传,其中记载世系之形式,概可分成世系图及世系表两种,但不管是图、是表,在记载历代祖先之世系时,都应该有一个上限才好。有严谨的编辑体例,才能编纂出一部信而有征的族谱,而基本的要件就是要以现居地的始迁祖先,做为编纂上代世系的断限点。吕思敏在评论刘知几《史通》时,就曾经指出:「断限即范围之谓,史事前后衔接,而作史必有范围,抽刀断流,允当非易。」[4]选材与分期也是历史学上的一个重要理论,而族谱以始迁祖做为断限,并没有要忘掉更上一代祖先之意思;家族历史以始迁祖做断限之作法,就和撰写国史与方志一样,只是利用一个特定朝代做断限以为权变。事实上,一个具有永续发展的大家族,就会随着不同年代与地域之肇基、发展与变迁过程,在不同地域、不同年代产生几个不同阶段的始迁祖。因此,始迁祖在族谱文献所扮演的角色,应该兼具血缘寻根及地缘寻根上的意涵,其中在记载历代祖先与地缘关系上,更能发挥以时为断、以地系人之特殊效果。

    章学诚在论述修志十议时,就已提出:「修志有二便,地近则易核,时近则迹真。」[5]胡适先生也提醒修谱者,应该从每族的始迁祖数起;他清楚道出各族来源应以始迁祖为断,若支谱是从始迁祖数起的,因其所记年代不致太远,所以世系内容才能显得信实可靠。[6]要占有时近、地近之便利,编纂家谱才能变得轻而易举,而且后人要利用族谱进行地缘寻根,也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良效。

四、编修族谱的新观念
    一般编修族谱之步骤,通常是由族人首先发起组织一个编辑委员会,然后共同议定凡例与编辑大纲,从此就可开始进行收集数据及编辑内容等工作。族谱为了达到兼收血缘与地缘方面的数据内容,除了要以始迁祖做为断限,男女族人之名单都能入谱外;对于著录地理信息的处理方式,最好能够单独编制一个乡土志篇章。以《武岭蒋氏宗谱》为例,其目录共分32卷,而最后两卷内容就是乡土志。蒋谱在论述乡土志之编辑凡例时,特别提到:「家谱兼载乡土地理风俗营建之事,亦关重要,其意义有三:先人启土卜宅,良非偶然,曾曾子姓,宜有敬爱之心,一也;山川灵秀,启迪人文,不有纪述,曷彰徽美,二也;厚风俗、励志业,继往开来,增光乡国,三也。兹纂宗谱,以乡土志殿后焉。」[7]因此族谱中记载与武岭溪口镇的地名沿革、附近山脉等地理数据,加上夹附在谱端之数帧地图,除了可以增加族谱内容之可读性外,也能更方便后代子孙进行地缘寻根。事实上,以蒋谱所列举的三大理由,就足以说明族谱编制乡土志之重要性,因为具有地理沿革、山水胜景、及各时期的大小地图,都是利用族谱发挥保存地方文献的好方法。

过去族谱中常见有某氏始祖卜地择居之故事传说,但往往也牵涉到风水吉凶之课题;当前编修族谱之乡土志,最好能以具有浓郁乡土味道及正确地理知识之信息为贵。例如一乡、一地之地名沿革、宗教信仰、民俗谚语,甚至连当地的学校设施、名胜古迹概况,及农业特产等数据,都是编辑乡土志的好题材。在著录地图方面,应该新旧版本兼收,包括历代方志中的舆图、现行的行政区域图、及最新版的地籍图等。为了丰富族谱地理信息之内容,在进行数据收集时,不妨多做文献考证、田野调查及进行耆老口述历史访谈,当然对于官方档案之利用,及地方上古碑志之拓印,也不要轻易错过。

五、结论
编制族谱世系应以始迁祖为断限,这样才能使族谱内容成为一部信实可靠的家族史料。编修族谱必须考虑各项地理信息的著录,并以乡土志做为族谱的一个重要篇章,这样才能使族谱内容更为丰富,也才能使族谱内容更具地方文献之价值,并提供后代子孙进行地缘寻根之凭证。

对于族谱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当以数字化处理、编制数据库,及提供网上查询最为迫切需要,这也是现阶段开发与利用族谱资源的最好手段。对于庞大族谱数据库之内容设计与查询方式,如有新旧地图与地理信息之内容规划,不但可以做为进阶查询之功能,还可助长家族阅读与祖籍寻根之乐趣。



注释:


--------------------------------------------------------------------------------

[1] 陈布雷总纂,武岭蒋氏宗谱(上海:中华书局,民37年)。
[2] 焉宗海,焉氏族谱(海阳:焉氏宗祠,民19年),卷一。
[3] 赵锡年,赵氏族谱(香港:赵扬名阁石印局,民26年),卷一、卷二。
[4] 吕思敏,吕着史学与史籍(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页230。
[5] 章学诚,文史通义,外篇,修志十议。
[6] 胡适,「曹氏显承堂族谱序」,胡适文存第一集(台北:洛阳书局,年不详),页792-793。另外近年才结集出版的胡适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全集共44卷,而在第一卷:「胡适文存一集」中,也有收录本篇序文,页758-759。
[7] 同注1,卷首凡例。

姓名:廖庆六

出生:1946年出生于台湾云林县斗六市
学历:云林县斗六中学毕业
淡江大学英文系文学士
辅仁大学图书信息学系文学硕士
经历:台北市行天宫附设图书馆研究员
      新加坡寻根网(www.chineseroots.com)中国家谱总策划
      美国祖先网(www.ancestry.com)、我的家族网(www.myfamily.com)高级顾问
出版著作:云林张廖氏家谱(1986年)
          桃园林氏家谱(1988年)
          族谱文献学(2003年)
即将出版:中华族谱学(2006年台北市文化局补助出版计划)
          浯洲问礼:金门家庙文化景观(2006年财团法人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补助出版计划)
另在北京、上海、厦门、黄山、台北等地举办之族谱文献研讨会,及国内外主要期刊所发表的研究论文,共计数十篇。

114412749@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