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265阅读
  • 0回复

族谱起源 ----张海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8-10-25
转自:http://www.2cheng.com/bbs/viewthread.php?tid=32805&extra=page%3D1

        族谱是以特殊形式记载的关于家族和宗族起源、迁徙、分布、盛衰历程的史籍,它记录着各个家族和宗族祖祖辈辈创业的经过,记录着中原文化形成、发展、传播以及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丰富内容,折射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之光。

        族谱,是人类血缘世系的记录和反映,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族谱所记载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我国的族谱,源远流长。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就已出现了用文字记载的家族世系。到了西周时期,周王朝在家族世系的甚而上,又建立了一整套严密而系统的宗法制度。在宗法制度下,天子和诸侯的权位,只能由嫡长子继承。基于这种需要,记载家族世系的谱牒,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周代的官府均设有史官,掌谱牒,定世系,辨昭穆。各诸侯国亦设有官员,掌管诸侯国王族事务及谱牒,以防宗族昭穆的错乱,确保宗法制度的推行。当时世系(谱牒)之学,还被列为官府之学的必修课,用以教育贵族子弟。可惜这些谱牒早已亡佚。在传世的古籍中,我们只能从史学大师司马迁的《史记》中看到较为完整和系统的关于先秦时代家族谱牒的记载。例如,《史记》中的《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以及《三代世表》等,这些关于帝王家族世系的完整记载,都是依据谱牒文献编修的。东汉时,桓谭的《新论》记载:“太史公三代世表,旁行邪上,并效周谱”。司马迁在《史记》中亦多次提到:“余读牒记”、“读春秋历谱牒”之事。可见,在西汉时还能看到先秦谱牒。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指出,司马迁的“十表”,是“稽牒作谱,印范于《世本》。”《世本》是中国谱牒的开山之作。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世本》十五篇。古史官记黄帝以来讫春秋时诸侯大夫。”《世本》在唐代已残缺,南宋亡佚。《世本》的注本,有刘向、宋衷、宋均、王氏、孙氏等多种。这些注本,都是推广《世本》之作,亦在南宋以后相继亡佚。最早辑录《世本》的人,应推南宋高似孙,他的辑本早已不存。清代中叶,辑佚之风大盛,从事《世本》纂集工作的,不下十余家。现存清人辑本,共有八种。全部收入商务印书馆1957年出版的《世本八种》一书。

        秦统一六国后,制度多不师古。两汉时期,编修谱牒之风,又开始盛行起来。除帝王谱外,应劭的《士族篇》、颖川太守《聊氏万姓谱》、扬雄的《家谱》等,都是比较著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谱牒之学发展的黄金时代。由于九品中正制度的推行行门阀制度的形成,在选官、婚姻方面,无不以谱牒为凭。郑樵《通志·氏族略》指出:“自隋唐而上,官为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薄状;家之婚姻,必出于谱系。”出现了“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写系之书”的局面。谱牒作品,大量涌现。诸如晋挚虞《族姓昭穆记》十卷,晋贾弼《十八州百一十六郡谱》七百十二卷、南朝宋何承天《姓苑》十卷、《后魏河南官氏志》若干卷、南朝宋刘湛《百家姓》二卷、南朝齐王俭《百家集谱》十卷、《新集诸州谱》十二卷。南朝刘孝标为《世说新语》作注,引用了《王氏谱》、《谢氏谱》、《庚氏谱》、《刘氏谱》、《羊氏谱》、《桓氏谱》、《荀氏谱》、《司马氏谱》等三十九种族谱资料,达一百零六条之多。而刘孝标所引用的这些族谱,早已亡佚,所以他的注,就特别珍贵。

        唐代是谱学由盛到衰转折时期。唐王朝的建立,使陇西李氏成为天下皇族,打破了魏晋以来世族门阀垄断政权的格局。经过隋末战乱,一方面士族门阀势力大为衰落,另方面魏晋以来以血统来划分尊贵卑贱的习惯势力依然有很大市场,即使是当朝皇帝也不能摆脱这种影响。所以,贞观五年(631年),唐太宗令高士谦、韦挺、岑文本等编修贞观《氏族志》。该志以皇族为第一等,后族为第二等,全书“合二百九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分为九等”,贞观十二年书成,凡一百卷,诏颁天下,藏为永式。这是唐代第一部大型官修谱牒。随着唐代科举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庶族寒门出身的知识分子踏入仕途,官居要职。因此,《氏族志》所规定的等第状况,越来越不符合新贵们的意愿。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年),出身商人之家的武则天被立为皇后,参预朝政,与高宗并称“二圣”,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积极主张修改《氏族志》。修改的原则是“以仕唐官至五品者皆升士流”,即是说,姓氏等级“各以品位高下叙之。”故虽出身士族而品位低下者亦不得入谱,反之,虽出身庶族而官位至五品以上者,则可入谱。修改后的《氏族志》,更名为《姓氏录》,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即贞观《氏族志》成书后的第二十一年,颁行天下。从谱学的变化来看,《氏族志》与《姓氏录》都是将当朝官高者收入谱牒,混士(魏晋以来旧家)、庶(唐代新起豪门)于一书,反映了唐代士庶合流的客观趋势。

        在唐代谱学著述中,除官修谱牒外,还有不少私家编修的谱牒,其中多以家谱为主。例如,王方庆著《王氏家牒》十五卷、《家谱》二十卷,刘知几著《刘氏家史》十五卷及《谱考》在卷等等,这些与官修总谱是大不相同的。因为私家著述都不是划分姓氏等级的凭据,仅只是家族世系的考订与记载而已。

        到了宋代,族谱的性质、作用、内容、体例以及编纂与管理,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首先,宋代及其以后的族谱,已不再是划分社会政治地位的依据了。其次,宋代及其以后的族谱,已不再是“家之婚姻”的依据。第三,宋代及其以后的族谱,以“敬宗睦族”、“尊祖收族”为宗旨,记载内容亦以宗族内部之事为主,诸如世系图表、谱系本纪、恩荣宦迹、忠臣孝子、家规族训、祠堂族产、坟茔墓志等等,这是修谱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这类族谱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强化了宗族内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也促进了族权的形成和发展。现存的族谱,主要是明清以来编修的这种类型的族谱。

        明清以来编修的族谱,其内容极为丰富,大致说来主要有:谱序、谱论、恩荣录、遗像及像赞、姓族源流、先世考、世系图表、世系考辨、家传、仕宦录、科第录、著述录、艺文志、祠宇志、冢墓志、族规家法,五服图,族产、派语、领谱号,等等,这些记载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历史面貌、时代精神和社会风尚,是研究社会历史的资料来源。梁启超对族谱的史料价值评价很高,他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写道:

        “族姓之谱,……实重要史料之一。例如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寿数、平均年龄,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我国乡乡家家皆有谱,实可谓史界瑰宝。将来有国立大学图书馆,能尽集天下之家谱,俾学者分科研究,实不朽之盛业也。”

        著名史学家顾颉刚指出:“我国的历史资料,浩如烟海。但尚有二个金矿未曾开发,一为方志,一为族谱。”

        对于身居异国他乡的海外炎黄子孙来说,族谱是把他们与祖国联接起来的桥梁和纽带,是他们“寻根谒祖”、“认祖归宗”的凭据。
[ 此贴被南山在2008-10-25 09:46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