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6516阅读
  • 13回复

从族谱侧面看太平天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9-05-10
                                                                                                  
            
            前不久,在受托校对族谱时,意外发现清同治三年非正常死亡的祖先很多,其中有部分注明如:阵亡,殉乱,不辱死,逆匪蹂躏,粤寇扰邑,白骨荒遗,招魂入墓等记载,甚是不得其解,于是翻阅县志查其故。
       原来,太平军自咸丰四年(1854)至同治三年(1864)共8次进攻本县,战争规模最大(联合捻军数十万人)占领时间最长(三个月)的一次为同治三年。太平天国革命虽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他极大地动摇了利益集团的根基,但同时也给当地百姓造成了很大的灾难。
       从族谱的记载看,祖先对太平军并没有什么好感,这里主观上固然有老百姓思想狭隘的一面,受统治阶级的教化较深。成者为王败为寇,假如太平天国成功了,老百姓的说法绝对不一样。但种种迹象表明,后人还须面对一些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
       首先,老百姓对太平军的抵触情绪很大,“骂贼不屈”,抗击太平军;
       其次,太平军也扰民,不象共产党当年那样爱护老百姓,族人“不辱死”和“遭蹂躏”就是佐证;
       第三,由此联想到为了打胜仗,鼓舞士气,历史上也不乏长官放纵士兵扰民的事例;
       从历史资料看,太平天国取得局部政权之后,也由被剥削阶层演变为剥削阶层,脱离群众,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
       一是大肆封王2700多个,连最低级管辖25人的“两司马”就乘四人轿,至天王龙凤黄舆轿夫高达64人;二是大兴土木,自建起天王府以后就上行下效,建王府,选美人,相互攀比;三是妻妾成群,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幼天王九岁时就有四个妻子,16岁时有88个母后;四是百姓没有得到实在的好处,而且不堪重负,短短数年,田赋由原来的每亩1.75斗上升至7斗。
       因为不能代表老百姓的根本利益,也就注定了太平天国逐步走向灭亡的命运!
                                                                                                                                           作者住址:湖北罗田
[ 此贴被胡卫平在2009-05-13 09:59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05-10
卫平宗亲分析精辟!您是历史教师吗?或做研究工作?请告知联系方式行不!?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9-05-10
太平天国革命虽然有其积极的一面-------几乎没有!从它的理论到实践,几乎都是反历史潮流.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9-05-10
楼主所言极是也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9-05-11
为了政治现实需要编写历史,把太平天国说成是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这是近代中国不实事求是"假,大,空"全面表演的序幕,人斗人,人整人合法化并泛滥成灾的开始.

太平天国统治集团体现文明进步在哪里?为民族国家做了哪些有益的事情?

其封建独裁--腐败透顶是那样猖狂! 为何长期给他们唱赞歌?

应该是正本清源的时候了,不然,科学文明就立足不稳!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9-05-11
太平军、捻军于清末兴起,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所到之处,酬粮纳款,攻城拔寨,搞得统治阶级(清军)惊恐万状,四处用兵,这对清王朝封建统治的灭亡应该说起到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但,当时的人民亦深受其害,据《徐州府志》载:“。。。。。。凡499人,皆咸丰八年八月八日,戝陷丰县,随同守城被害。”在这次守城防御死亡的499人中,就有胡作云、胡盛春、胡钦、胡自道、胡玉兴、胡拴等胡氏遭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9-05-11
我们家谱也有详细记载太平天国的暴行!他们就是土匪哦!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9-05-11
历史就是在一个特定阶段为特定阶级服务的。虽说成王败寇,但在中国的历史上,拿来为自己服务,就不管成败之分了。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9-05-11
假设太平天国成功了,中国将面临更大的灾难.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9-05-12
太平天国当时影响
太平天国历时14年,占领长江中下游富庶地区多年,战事波及半个中国,使清廷国力大伤。
  由于清廷倚赖汉人组建的湘军和淮军才能打败太平天国,曾国藩、李鸿章等汉臣平乱有功,逼使清廷更加重用汉人,汉人在清廷的权位因而大增,同时满人对军队的控制权减弱。
  清廷曾借助外国人镇压太平军,因而产生效法西方,推行改革的想法,促成后来“洋务”改革的出现。
  太平天国的事迹及它提出的一些主张,宣扬了民族思想和革命精神,对日后的反清革命有一定的影响。
  太平军在江南征战时,大量富户及平民逃到上海避难,促进了上海的发展。
  太平天国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是中国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并对亚非人民的反殖民斗争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失败原因分析

太平天国反对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因此得不到国内知识分子的普遍支持。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层日益腐化,他们贪图享乐,大兴土木建造宫室,并实行严格的阶级制度(早年由南王冯云山制订),愈来愈脱离民众。加上太平天国强制推行一些违背民意的措施,例如在首都天京强制男女分开居住(1855年起放宽),凡此种种皆不得民心。
  主要领导人争权夺利,最后引致领导集团的分裂。1856年秋,正当太平军在战场上不断取得胜利的时候,东王杨秀清自恃功高,挑战洪秀全的地位,引致洪秀全下密诏诛杨,触发“天京事变”,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及二万余人被杀,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后来翼王石达开因受洪秀全猜疑,带领大军出走,从此太平天国走向衰落。
  洪秀全晚年用人唯亲,不太信任外人,政事混乱,人心更加涣散。
  太平天国未能争取外国支持,后期清军却得到洋人支援,形势此消彼长。西方国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与基督教相差甚远,实为异端。太平天国又不承认清朝与外国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加上禁止鸦片入口,损害西方国家的利益,因此英、法两国跟清廷签订北京条约后即支援清军对付太平天国。
  李秀成进攻上海不成功,导致战局更为不利。
  天王洪秀全后期不肯放弃天京,不肯转移至外国列强不能深入的内陆地区发展。
  太平天国连年战争,造成中国人口大量流失,使生产遭到破坏。江南繁华之地繁华不再,江苏、浙江两地人口锐减,太平天国再也无法得到人民支持。 

评价
可能出于反满的需要,洪秀全等人是孙中山等革命党的崇拜者。湖南的辛亥革命党人常称要洗尽湖南人曾国藩给他们带来的羞耻。不过孙中山也只赞赏太平天国反清的“民族主义”,却直指太平天国“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根本不值得效法。并在《民权主义》第三讲中说:“中国的革命思潮是发源于欧美,平等自由的学说是由欧美传进来的。”他认为太平天国并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因为他们的领袖还有皇帝思想,实行的是封建专制主义。“大家若是有了想做皇帝的心理,一来同志就要打同志,二来本国人更要打本国人,全国长年相争相打,人民的祸害便没有止境。”
  对太平天国的评价, 民国学者可以说是十分分歧,罗尔纲和简又文等人正面评价太平天国对后世革命的影响和意义,但郭廷以等史家却抨击太平军领导人的残暴反动本质。例如胡适看到罗尔纲写的第一本书《太平天国史纲》后,愤愤然指责书上“专门表扬太平天国”为不当。照他看来,“太平天国之乱”,使中国几十年来不曾恢复元气,是应该谴责的。
  近来,虽然中国大陆官方教科书上依旧正面评价太平天国为主,但是近年来夏春涛等现代大陆学者开始负面评价太平天国,批评太平天国欺骗、落后、残暴。批评强调太平天国对中国社会的巨大破坏性,激烈的批评甚至认为是典型的邪教叛乱。其教义、教规、戒律从精神到物质严厉地控制着参加造反者,以中国奴隶主和封建帝王的腐朽思想、条规,对他控制下的军民实行极其残酷的剥夺与统治,实际上是一种极端利己主义的政治性邪教。洪秀全造反获得局部成功,是以中国社会的大动乱、大破坏、大倒退为代价的,以数以百万计军民的生命、鲜血为代价导致中国丧失近代的最后机遇。”
[ 此贴被栋城在2009-05-12 06:59重新编辑 ]
相互学习.真诚探讨,互位交流.缘情永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