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寻根系统 | 纪念馆
 
 
胡氏近代名人
[ 来源:胡氏宗亲网 | 编辑:南山 | 时间:2006-11-15 21:22:49 ]
胡氏近代名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胡厥文

胡厥文(1895~1989)中国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上海嘉定人。1989年4月 16日 卒于北京。早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工业学校,创办新民机器厂等企业,并任上海机器业同业公会主席。八一三事变后,组织江浙沪宁爱国民族工业家内迁,任迁川工厂联合会理事长等职。1945年参与组建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副市长,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四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一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主任委员、名誉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
胡厥文(1895~1989) 原名保祥,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幼时在本地就学。青少年时期,受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痛心于国弱民贫,外侮日亟,立志办工业,以实业救国。民国3年(1914年)进北京高等工业专门学校学习机械。民国10年他变卖了祖传的土地,创办新民机器厂,以后又陆续创办合作五金厂、黄渡电灯公司、长城机制砖瓦公司、石城窑厂等企业,任厂长、总经理职务。民国16年,被推为上海机器业同业公会主任委员,连选连任达10年之久。
民国21年一二八事件,日军侵略上海。为支援十九路军抗击日军,他联络、组织工商界拆迁机器到沪南建立工场,抽调技术工人支持兵工厂,赶制武器弹药,并且留长须,表示不驱逐日军出中国,誓不剃须。民国26年8月13日,日军在上海登陆,为保存民族工业,胡厥文组织江、浙、沪、宁百余家民营工厂内迁,并带头把自己的所有企业迁走。这些迁往内地的企业成为抗战时期后方民族工业的中坚力量。他先后担任过迁川工厂联合会常务理事、理事长的职务。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宋子文扬言要买美国在战争中的剩余物资,这样使民族工业面临困境。胡厥文领导迁川工厂联名上书行政院,组织300多个厂的职工集体游行,他又和其他5位工商业者去见宋子文,正气凛然,迫使宋子文口头答应为工商界贷款的要求。
同年12月,胡厥文和黄炎培等发起组织中国民主建国会,团结爱国的民族工商业家及有联系的知识界人士,投身于民主革命运动。民国37年上海处于白色恐怖中,胡厥文在沪创办中国工业月刊社,并坚持领导民建会进行地下斗争。1949年9月,他以民建会代表身份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建国后,他领导和主持夏令学习会、新时代工商学习会等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聘请大批有名望的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主持实际工作的领导人作报告,广泛宣传中共的新民主主义工商政策,对稳定工商界人士的情绪,树立对中共的信任感,为上海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贡献。1952年他担任中国人民第二届赴朝慰问团总团副团长兼第4分团团长,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又率先申请自己的企业公私合营。“文化大革命”后,他坚决拥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他常说:现在是工商界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千载难逢的黄金时代,要把吃奶的力气拿出来。他多次到地方进行调查研究,就我国的机械设备管理维修、城市工业和职业教育工作出谋划策。
胡厥文历任上海市副市长,上海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副主席,市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主席兼上海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常委兼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主任委员。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一、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Re:胡氏近代名人;全国政协副主席------ 胡绳

       
 胡绳 (1918.1-   ) 江苏苏州人。北京大学肄业。1935年9月参加工作。1938 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1937年在上海从事革命文化活动,参加上海世界语者协会工作,并为《读书生活》、《生活知识》、《新知识》、《自修大学》等刊物撰稿,参加《新知识》的编辑工作。1937年─1941年初在武汉、襄樊、重庆从事文化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先后任武汉《全民周刊》、《全民抗战》、《救中国》等刊物编辑,第五战区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鄂北日报》主编,南方局文委委员,生活书店编辑,《读书月报》主编。1941任香港《大众生活》编委。1942年—1946年在重庆任南方局文委委员,《新华日报》社编委。1946年—1948年任上海工委候补委员、文委委员,上海、香港生活书店总编辑。
  1949年—1955年任中央宣传部教材编写组组长,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副主任,政务院出版总署党组书记、办公厅主任,中央宣传部副秘书长、秘书长,中央党校一部主任。1955年后任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副主任,《红旗》杂志副总编辑。 1975年—1982年先在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及毛泽东选集工作小组工作,后任毛泽东著作编辑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1982年起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1985年至1998年2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1985年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委。1988年当选为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并任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委。
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还曾任中国历史学会会长,中共党史研究会第二届会长,孙中山研究会会长,欧洲科学院通讯院士。1995年8月任全国政协“展望二十一世纪论坛”组委会副主席。是中共八、十、十一、十三、十四、十五大代表,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工作,在历史、哲学、文化思想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著有《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和论文集《理性与自由》、《枣下论丛》,编著有《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1997年捐献文集的全部稿酬,设立“胡绳青年学术奖基金”。
  夫人:吴全衡。

胡氏近代名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胡愈之

胡愈之(1896—1986),曾任民盟中央代主席。原名学愚,1896 年9月9日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县县城(今上虞市丰惠镇)。
1914年18岁时胡愈之走上社会,当了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的 练习生。他只有中学二年学历,靠刻苦自学而成才。到20年代中 期,他已是一个著译丰盈的作家和翻译家,也是出色的新闻、编辑、出版工作者及国际问题专家、政治评论家和世界语学者。
胡愈之还把学习和工作同参加社会变革、寻求救国救民的真 理密切联系起来。“五四”时期,他高举民主、科学大旗,是新文 化运动的积极战士。“五卅”反帝运动爆发,他联络新闻出版界同 仁,创办《公理日报》,来鼓舞群众,指导运动发展,还在《东方 杂志》出版《五卅事件专刊》,发表《五卅事件纪实》的长篇报道。 1927年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取得胜利,他作为编辑出版工会的代表 出席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对工 人群众实行了大屠杀,他愤怒地挺身而出,联合几位志同道合的 朋友,以大无畏精神,公开发表了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抗议信。1928 年初,他被迫出国,到法国巴黎大学研习国际法,他深入法国工 人中了解他们的思想和生活,还到欧洲几个国家考察,面对欧洲 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经济危机和种种矛盾,他认真阅读了马克思 的《资本论》,更清楚地认识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促使他在思 想上实现了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1931年回国途中,他在苏联莫斯科作了一周访问,更坚定了他社 会主义救中国的信心。
胡愈之回到上海,就写了《莫斯科印象记》一书,以自己亲 身体验为广大追求进步的青年指明前进方向。“九一八”日本帝国 主义侵占东北,他为实现抗日奔走呼号。1932年成立民权保障同 盟,揭露国民党法西斯统治和营救政治犯,胡愈之是“同盟”的 执行委员,积极参加了“同盟”的活动。经过实际斗争的考验,1933 年9月,中共中央批准胡愈之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中央特科直接 领导,胡愈之终于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
胡愈之作为一名文化战士,他总是以笔作刀枪传播知识和真 理,动员组织群众,向反动统治进击。1932年胡愈之工作的商务 印书馆毁于“一.二八”战火,他进法国哈瓦斯通讯社上海分社部编辑,新工作使他得到法租界当局的保护,便于他的政 治活动,而且哈瓦斯每天只需工作两小时,使他有时间从事革命 工作。8月,“商务”复业,胡愈之任《东方杂志》主编,他革新 杂志,使之成为民族斗争社会斗争的宣传阵地。
胡愈之积极协助邹韬奋办奸《生活》周刊,并在此基础上办 起了生活书店,使生活书店成为一个由集体经营的革命文化出版 机构,1933年7月,邹韬奋被迫出国,胡愈之代替了他的全部工 作,全力发展生活书店的事业。短短几年时间,就使生活书店出 版了《文学》、《译文》、《世界知识》等多种大型刊物,出版了包 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社科理论著作等数百种图书,并在全国 建立分店数十处,邮购订户达6万多户,在反革命文化“围剿”下, 生活书店却成为影响巨大的革命文化堡垒。
抗战爆发,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胡愈之利用时机,创建了 国际新闻社,并取得合法的新闻采访和报道的权利,先是在上海, 后来在桂林和香港,“国新社”向国内外发布了中国抗战的新闻和 评论,特别是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和八路军、新四军敌后 斗争的大量消息,打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还为党培养了一批 新闻人才。
上海陷落,胡愈之还留在已成孤岛的租界里,在环境险恶,经 济上、出版发行都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他又办了名为“复社”的 出版机构,在短时间内翻译出版了《西行漫记》,接着又在4个月 内编辑出版了20卷巨著《鲁迅全集》,创造了出版史上的奇迹。
1938年底,胡愈之到桂林,为发展桂林的抗战文化事业出谋 划策,还和广西民主人士共同创办了文化供应社,出版了许多抗 日进步书刊。
在开拓革命新闻出版事业的同时,胡愈之还积极投身于抗日 救国的实际斗争。1935年5月,日本帝国主义挑衅而发生了著名 的“《新生》事件”,引起广大爱国群众的愤慨,也推动着新的抗日 救国高潮的到来。胡愈之积极行动起来,联络各界爱国人士建立 “救国会”抗日团体,1936年6月全国救国联合会成立,救国会是 最广泛的群众性的救国团体,是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的积极力量。胡愈之还协助“《新生》事件”当事人救国会重 要成员杜重远,积极策动东北军联共抗日,为后来张学良将军决 心抗日、发动西安事变起了推动作用。1936年10月,鲁迅逝世, 救国会主办丧事,胡愈之是治丧委员会的秘书长,担负实际组织 工作,把鲁迅葬礼办成群众性的抗日救亡示威行动。1936年11月 国民党政府逮捕了救国会领袖沈钧儒等7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 “七君子”事件,在严重形势下胡愈之担起了营救重任,从组织舆 论,掀起对反动政府的抗议活动,到采取正确斗争策略,组织律 师辩护进行合法斗争和发动爱国入狱运动,他是整个营救活动的 组织者和指挥者,不仅使“七君子”胜利获释,还使救国会抗日 救国运动得以发展。
1940年11月,胡愈之奉命去南洋,在侨胞中开展中国共产党 的抗日统战工作和宣传工作。1942年2月新加坡陷落前夕,胡愈 之与华侨抗日人士流亡到印尼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立场、迎接 最后胜利。
1946年11月,胡愈之联合进步侨胞,创办了《南侨日报》,他 任社长负责编务,这是党在南洋的又一重要宣传阵地,被称为 “华侨喉舌”、“民主堡垒”、“海外灯塔”。胡愈之还联络华侨上层 人士和文化界人士,在南洋发展建立了民盟组织,1947年9月召 开了民盟马来亚支部代表大会,由他担任支部主任委员。 、,
随着形势的发展,1948年9月,胡愈之回到中共中央所在地; 西柏坡,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中共中央请他继续做统: 战工作,团结民主人士和广大知识分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贡献力量。
胡愈之参加民盟中央的领导工作,他创办和主编民盟机关报 《光明日报》。报纸以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体现了党对知识分子 的重视与关怀。他是民盟中央组织委员会主任,后又任秘书长,是 负责实际工作的领导。
  胡愈之曾任出版总署署长和主管出版工作的文化部副部长, 他又是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在担任这些政府工作中,他致力 于提高全民族文化科学知识,发挥文化战线广大知识分子积极作 用。
“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叫嚣“知识越多越反动”,胡愈之挺身而出,勇敢地为知识分子问题向毛主席晋言,提出了发扬 民主,广开言路,发挥知识分子积极作用的严肃而尖锐的意见。
粉碎“四人帮”,迎来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胡愈之奋发精神,领导恢复了民盟组织活动,努力把民盟工作重点转移 到为“四化”服务的轨道上来,积极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使广大 盟员和所联系的知识分子放下包袱,消除余悸,心情舒畅地为社 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聪明才智,1982年宪法起草时,他积极倡议 宪法中确定知识分子地位,成为国家建设的依靠力量。
“文革”后,胡愈之曾任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代主席,第五 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六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1986年1月16日 因病逝世,享年90岁。

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胡克实

 
  胡克实1921年5月30日生于湖北武昌,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193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8月赴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先后在晋西南区党委、晋西区党委、边区青联、中共吕梁区党委和中共晋绥分局担任重要职务。
  新中国成立后,胡克实先后担任中共中南局青委副书记,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常务书记,为我国青年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1973年12月,他担任国家地震局党的领导小组组长,为我国地震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胡克实同志1975年调到中国科学院工作,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党的核心组成员、学部主席团成员、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他勤奋钻研,刻苦学习,很快熟悉了科技工作,全身心地投入我国科学技术事业。
  粉碎“四人帮”后,他抓拨乱反正,思想解放,态度鲜明,坚决果敢。他作为副院长,除主持常务工作外,还分管政治思想、干部、后勤以及地学业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他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科技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精心策划,全面考虑,周密安排,抓紧抓实。为搞好科学院的整顿改革与建设,他多次深入到科研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对科学院的办院方针、机构设置、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革、管理方式的改变、规章制度的建立以及科研基地建设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意见,参与了中国科学院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研究与决策。他提倡党的干部同科学家交朋友,他对科技人才问题尤为重视,对人才的培养、选拔、流动以及解决知识分子的各项待遇问题,都十分关切,组织进行研究,提出政策建议,并且身体力行抓落实,为中国科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胡克实是第四、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会委员,第六、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为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作出了贡献。
 2004年因病于6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打印】【 繁体】【投稿】【续投】【/】【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首 页 - 网站介绍 - 站点动态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6-2007 http://www.hszq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1080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028号 TIME 0.12061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