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寻根系统 | 纪念馆
 
 
胡卜村--卜氏后人
[ 来源:胡氏宗亲网 | 编辑:南山 | 时间:2007-06-10 21:46:21 ]
胡卜村

卜氏后人 @ 2005-04-14 10:30 晴朗 分类:卜氏家园

http://budianlei.bokewu.com/blog11723.htm

本文未经原作者同意转载,如有异议请联系:QQ114412749 hxy123@sbc-mcc.com

  这块土地,依山傍水。北边,七星峰苍翠;南边,一道溪水清亮。公元948年,吴越国行军司马胡璟,功成身退,游历了新昌山水,见七星峰下景色幽异,就定居下来。胡璟是位清雅之士,沿溪一溜儿种上梅树,婉婉长长十里,疏影横斜,绿水流香。他常常缘溪而行,用山用水用诗颐养天年,悠闲淡雅似一抹梅香。他欣喜地自号梅溪,村名也以梅溪唤之。

  梅溪,这是个美丽的村名。后来,随着胡卜两姓的繁衍,村名就逐渐演变成了胡卜。

  胡璟的第三个儿子深,幼随父读,十九岁那年科举中第,年纪轻轻就当了指挥使兼婺州刺史,不久转兼节度使。公元960年,又官任吴越礼部尚书,人称十九尚书公。他不恋朝堂,五十余岁就辞官回家,过着隐逸儒雅的晚年生活。他与妻子卜氏生下个儿子原明,后来当了宋初的礼部尚书,娶妻也是卜氏。那时,胡、卜两姓是村里的望族,联姻很是普遍,村名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嬗变,胡卜叫顺了,梅溪淡忘了。

  胡卜村民,走耕读传家之路,过着田家乐、读书乐的生活。虽然同样闻着梅香,但卜氏家族仕途缘浅,而胡氏一门代代有官幡飘摇的荣耀。到了南宋,出了位进士胡铨,他是位耿介文人,有着一身硬骨。1138年,金兵南下诏谕江南,任兵部侍郎兼枢密院编修的胡铨,不苟且秦桧的卖国行径,毅然上书高宗,要求斩杀秦桧,可忠义之士反被奸邪小人所捉弄,惨遭贬谪,直到孝宗即位才诏还起用。理学大师朱熹十分佩服先贤胡铨,盛赞他的《上高宗封事》“可与日月争光,中兴奏议此为第一。”因追慕先贤,朱熹来到新昌,不顾山高路长特意赶往胡卜。当时胡铨的三个孙子,两个在朝当尚书,只有第三个孙子胡栋,从义乌教谕任上辞官在家。朱熹留宿胡卜,与胡栋秉烛长谈,并叩拜胡铨遗像,写了“十年湖海一身轻,归对黎涡却有情。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个到此谈平生”的诗作。

  溪水悠悠向东,流过宋元,流过明清。科举题名的光环仍辉耀着胡氏家族。当然,还有隐逸不仕的。宋末的胡善缘,勤学好读,就是不肯仕进.他在村东盘山寺的右面,创办了“半天书院”,储书万卷,课教子孙,以培植书香。书院经历风雨,早已坍为遗址,成了人们的精神追忆。而乡主庙仍在。

    乡主庙是纪念卜曾公的。曾公是卜氏家族中最有仕途缘份的一位,北宋初期,他官居汴梁兵马使之职,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有很好的政德。公元960年,告老还乡,私囊空空,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才筑起简陋的茅屋栖身,他以自己的德行教职工化乡里,引导村民垦荒生产,向土地谋取衣食,走勤劳致富之路,做奉公守法庶民。死后,宋皇为其旌表,谥封新昌乡主。村民们也感念他的恩泽,由胡氏出资,建了座乡主庙,纪念卜曾公。乡主庙现改为纪念堂,位于村口长街西端。进门,石柱上有联:梅溪一带忆钓游,梓里千年霑惠泽。乡主庙的正厅、厢房、门厅,虽然经历了七八百年的风雨,依然硬朗朗地撑着个古色古香的木质世界。

  比乡主庙气势更恢弘的是胡大宗祠(也称垂裕堂),这是祭祀始祖胡璟的。古时,盖雕梁画栋的宗祠,是显示荣耀的一种方式。宗祠建于南宋初年,民国二十七年重修,共三进九栋。圆拱的大门上,书有 “虞之后”几个大字。正厅面阔五间,高爽宽敞。厅堂梁柱粗大,古朴雄浑。左右两厢,一扇扇门窗,一根根木柱,一只只梁托,都十分精致古雅,显示出一种大家族的豪华与气派。现在古祠堂已是乡中心完小所在地,高耸的三层新教学楼与古色古香的大厅相映成趣,教师们在这新构旧筑里培育着脉脉书香。

  耢耙弄和长街的交叉口,是胡卜村的中心。这里高耸着一座木牌坊。两柱一跨,“卉”字形的门楼,形制独特,风格古朴,系典型的明代建筑。牌坊是纪念明弘治乙酉举人胡釴的,门楼之上的“飞黄”扁额,也许是希望这位才华横溢的才子能鹏翼高举,一展仕途辉煌。可胡釴志在青山,他乡试拿了个第一之后,就不再应试,而是过起“曲唱沧浪鸥鹭起,得鱼沽酒浑忘机”的隐逸生活。尽管如此.他毕竟给胡氏家族添了荣光,人们珍惜这座象征家族荣耀的标志性建筑,茶余饭后,老人们坐在牌坊下的四只石元宝上谈先贤,话古今,成为一道亘古不变的人文风景。

  五六年前的一个秋目,我与县文管委的赵曦等同志慕名前往胡卜,在寻访卜曾公纪念堂、胡大宗祠和“飞黄”木牌坊,获得了一点点有关胡卜古村的历史碎影之后,又转悠于古村的街弄。卵石铺的长街,龙鳞般地东西蜿蜒,光溜溜的石子犹如一个个标点,仿佛浓缩着一段历史,只感觉到历史的有关书页,却看不到个中细节。房子沿街排过去,一间紧接着一间。留有油漆旧痕的椽梁和门面,散发着久远的气息。街中,有拄杖蹒跚的老者,也有迈着青春步伐的少年,既有沧桑之感,又有时代共鸣。

  小弄也是卵石铺的,凹凸而有韵,曲折而幽深。阳光柔柔的,疏疏的,将小巷喷洒得斑斑驳驳。巷弄的开阔处,有一口口古井,圆圆的井栏底部,锈着绿绿的苍苔。跨过一道道门槛.是一座座庭院深深的古老台门。台门有天井、堂前,有的还有后院,古人们精心构建的艺术之巢,现在苍老了,但村民们眷恋着浸润着古老文化的家园,打理得很是整洁。走出台门,走同弄底,忽又闪出一条小弄,幽幽深深.似误入迷宫。让人谐趣盎然。

】【打印】【 繁体】【投稿】【续投】【/】【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首 页 - 网站介绍 - 站点动态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6-2007 http://www.hszq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1080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028号 TIME 0.099933 second(s)